十世仙族,从祖宗魂开始
繁体版

第7章:人人皆灵根

    张怀忠逝去没多久,张怀义也走了。

    老人家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为张家守住家业,培养后人成材,到老时却害了场大病,只能瘫在家中等死。

    冬天一到,终究是再熬不下去。

    老人到死都攥着一卷布帛。

    上面字迹斑驳,依稀能看出‘昆仑’二字。

    这次张清没再弄丢孩子的命数,送他的魂灵上路,踏上望幽古道。

    望幽古道究竟通往何处,他也不知道。

    而今张家的家主是张明贞,已经四十二岁,修行玄法后,看起来也才三十出头。

    随着这些年来掌管家业,他的气度也越发威严,许多人见到他都会不由想起张怀忠。

    此刻,他正坐在庄中大堂木案前,批阅家将亲信送来的信笺。

    眼前这封家书是张明通从铁刀门传来。

    主要讲述了两件要事——

    “演武堂的慕古峰堂主年事已高,月底或将离位,我有心争此堂主之位,若能成事,可入内府秘库!”

    “近日不少江湖人汇聚在宜江城,听闻有神兵现世,罗门主欲派门人前去抢夺,通亦有此念。”

    张明贞放下信笺,目露沉思。

    他这个弟弟生性暴躁,喜好争勇斗狠,像极了老爷子年轻时的性格。

    从小习武,又修玄法,得了秘术《天都兵甲法相》后,整个铁刀门恐怕无一人是他敌手。

    即便是门主罗宽,那个有宗师之名的‘断魂刀’。

    打起来也不过是他一合之敌。

    修仙十年堪堪灵藏二重天,却已能胜过武学大宗。

    这便是仙道修士的恐怖之处!

    在父亲张怀忠在世时,曾经有意让铁刀门换换天,却被三叔制止。

    在书信中隐约提及铁刀门身后势力错综复杂,与扬州府周遭好几个大氏族都有牵扯。

    而这些大氏族的背后又都有仙修的影子!

    若非如此。

    以张明通的性子怎会蛰伏至今。

    近来时机恰到,他才写书信回来,打算听听家里人的看法。

    ……

    饭后。

    张明贞把张明光叫了过来。

    二十出头的张明光身形高挑,穿着一身青白云袍,看起来十分英俊潇洒。

    接过信笺草草看过,他剑眉一挑,嬉笑道:

    “宜江城最近居然这么热闹。”

    “莫难道真有神兵出世?”

    瞧着自己这个没得正形的弟弟,张明贞哭笑不得,敲敲桌面,指着信笺道:

    “我是问你演武堂堂主位子的事,休想跑宜江城去凑热闹。”

    张明光嘿嘿一笑,“大哥想多了,我才没想偷跑出去。”

    说着,他又话锋一转:

    “这演武堂的位子二哥拿不拿都行。”

    “喔?”

    张明贞见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明光撑着自己下巴,缓缓说道:

    “左右咱们家只是想去内府秘库一探究竟,看看铁刀门是不是真藏了什么有助修行的宝物。”

    “进内府秘库的方法多得是,咱们家谋划了好些年也不急在这一时。”

    张明贞听后很是满意。

    低头再看信笺,不由思忖起来:

    “父亲与三叔都说过,不宜与铁刀门牵扯太深,不然就不会只拿个外事堂在手中借势敛财了。”

    “演武堂是铁刀门核心,明通要是上位,免不了要和铁刀门背后的氏族打交道,他有修为在身,若是被那些家族背后的仙修看出来……”

    这就是张明贞最担心的地方。

    家里得玄法十年,修为最高的叔父也才灵藏三重。

    加之对修仙界所知之甚少。

    他生怕一着不慎,就为家族引来灭族之灾。

    再加上之前叔父写家书回来,说是近期会回家一趟,与那枚升仙令有关。

    想通这些,他连忙拾起毫笔蘸墨给明通回信:

    “你的想法家里已经知道,并不需要急于一时,再等几天叔父回家另做计较。”

    放下笔,张明贞抬头看向窗外。

    东边天空升起一叶弦月,弯弯如同钓钩,就好似云中有仙人在垂钓人间。

    ……

    清晨,湖畔草庐。

    微风吹动杨柳。

    湖面朦胧上一层薄雾,橘色的光芒洒落遍地,叫芳草也穿上了金衣,将湖边教导弟弟妹妹练武的少年也映照得神采奕奕。

    这少年叫张承寅,是张家年轻一代承芸辈的老大。

    承芸辈现在有七个人,以十二地支为名,男丁以‘承’为字,女丁以‘芸’为字。

    张家子弟想要修仙,须得先习武一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吃得了练武的苦,才有资格学习玄法。

    张承寅是张明贞的孩子,在他之前,张明贞还有过两个子嗣,都还没有长大就早早夭折掉。

    彼时张公庙才开始修建,便遇上了张家嫡子接连早夭的怪事。

    惹得不少嘴碎之人在背后念叨:

    “肯定是张太公寂寞了,才把两个曾孙儿都给带走的。”

    这成了张明贞心中永远的痛。

    那时还是张怀忠掌家,整个张家因为这事都蒙上了一层阴霾,而张怀忠对此忌讳莫深,谁敢乱嚼舌根,第二天必定会失踪。

    渐渐的,也没人敢再说什么。

    之后的许多年,张明贞夫妇以及张明通夫妇都没敢要子嗣。

    张家仿佛就要绝代。

    直到王氏逝世前一年,张明贞的妻子刘氏又一次怀了身孕,却因为王氏去世而动了胎气,张承寅不足月便被生了下来。

    眼看着小孙儿也要活不成,可给张怀忠吓坏了。

    连忙抱着孩子去祖祠里磕头认罪,在父亲灵位前苦苦哀求了一夜,直到天明的时候,张承寅才有了些气息,开始哇哇大哭。

    张怀忠这才松了一口气。

    之后的日子,不管有事没事他都会去祖祠拜拜,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他去世……

    ……

    “在你们的肚脐里边呀,有一处灵窍叫做‘气海’,咱们呢,要把天上的月亮种到气海里,才能开辟出灵藏,成为修仙者。”

    张明光盘膝坐在青石上,为身前的两个小童讲解修行奥妙。

    “叔父。”

    稍大些的女童很不解,睁大眼睛看着张明光,奶声奶气地问道:

    “月亮在天上面,薇儿又抓不住。”

    “承圣,你抓得住不?”

    “我也抓不住。”

    更小些的男童摸着脑袋说道,他才三岁多,脸蛋圆鼓鼓的很是可爱。

    看着自己儿子侄女,张明光摸了摸鼻子。

    小家伙们还听不懂这样的比喻。

    于是他又换了个说法: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吧,气海种月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让你们真的把月亮种在肚子里,而是想象!”

    “先在你们的脑海里面想象出一轮明月,再去想象海洋。”

    “叔父,什么叫海洋啊?”张芸薇又问。

    “就是比碧波湖更大的湖,无边无际,看不到边。”

    “等到你们什么时候可以一念间观想出明月和海洋,就能让月光盈盈洒落,做到海上升明月。”

    张明光而今也到了灵藏三重,对修行颇有心得,刚刚讲述的就是他所拥有的气海异象。

    海上升明月!

    ……

    “啧啧啧啧。”

    “没想到你这小族修也懂异象。”

    忽然,张明光得耳边传来唏嘘声。

    不等他寻声去找,便有个白衣身影出现在他身前。

    白衣人站在那就如同一把利剑,剑眉星目,身似刀削,嘴角带着笑意,看起来是那样骄傲和自信。

    “小人张明光,见过前辈!”

    见到这样神出鬼没的手段,张明光哪里不知是遇到仙修前辈,立即躬身行礼。

    “你就是张县丞的子嗣张明光?”

    白袍修士上下打量着他。

    忽而眉头一皱,在心中自言自语起来:

    “年纪这样大了却才灵藏三重天,就算靠升仙令入我仙门,恐怕也炼化不了天地灵气。”

    他目光扫过周边几个孩子,不断评头论足。

    “这个少年十五岁了才开辟出气海,灵根资质中下。”

    “嗯?这个十三岁的少年也是灵藏一层,灵根尚且不错。”

    “还有这个少女,只有十一岁,年纪符合,居然开辟出了气海,同样身怀灵根……”

    “不对劲,不对劲。”

    “等等!”

    “灵根?”

    白袍修士眼中冒出精光,专门施展瞳术朝其他几个孩子看去,不一会便惊呼了起来:

    “怎么你张家小辈人人都有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