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不难
繁体版

第39章 审

    很快,宋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嫌犯宋齐丘父子俩就被带上了大堂——李弘冀倒是想把宋家所有人都绑上来,但奈何判案的大堂就这么大,属实是放不下。

    李弘冀的声音冷冽:“堂下何人?”

    宋齐丘披着一头散发,仪容不整,但还是平静地站在那里,面容平静,颇有一番气度。

    继昨天之后,他又一次和李弘冀对视,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李弘冀的脸上已经没了憨傻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如水的双眸。

    “臣,镇南节度使宋齐丘。”

    “臣,洪州刺史宋中元。”

    李弘冀神色严肃,说道:“具述罪状!”

    陈陶理了理衣袖,不顾一旁韩熙载幽幽的眼神,向前一步捧起书卷,开始大声朗读了起来。

    “宋节度在位期间,委任群小、政事不治,此一过也;大启第宅、穷极宏壮、徒费民力,此二过也;纵容家人、侵占民田,此三过也;不敬圣上,侮辱皇家,此四过也;…………以至民不堪重任,相继而遁,坊中为之空。”

    “数罪并罚,按律当斩!”

    李弘冀端坐在案几之后,修长的食指轻轻叩了叩桌板,发出厚重的“咚咚”声,听到那句“按律当斩”,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笑容:“宋节度,对于判罚,可有异议?”

    “自然。”宋齐丘语气平淡,根本不像个是被判死罪之人的表现,反而是旁边的宋中元瑟瑟发抖,诺诺不敢言,“王爷煞费苦心罗列出来的数十条罪状,臣可以认,但唯独第四条,完全是子虚乌有之说。”

    “自从来到南昌,吾日夜朝拜建康,不敢丝毫忘记陛下恩德。每视事,必着陛下赐予我之锦袍。又何谈对陛下不敬?对皇家不敬?”

    “那是本王错怪宋节度了?”

    “不敢。”宋齐丘见李弘冀态度松动,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臣在南昌为政期间,多有不法,此皆事实。臣愿意尽出家中钱财,用以资助国政。”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厅堂里外,只有李弘冀的食指叩击桌面的声音在回响。

    尤生在听完陈陶所言“罪证书”的时候,特别是听到那句“按律当斩”的时候,是特别开心的,不为别的,就为南昌终于来了一位不勾结,敢于严惩坏官的好统领者。

    可看到宋齐丘一顿解释之后,那位年轻的南昌王爷竟然沉默了下来,尤生的心中又是一凉。

    难道这世上,真的没有那种一心为民的好官吗?

    他看了一眼侍卫在一旁的柴克宏,顿时失望无比,这就是他口中那位值得追随的贤主吗?

    尤生转身离去,背后蓦地传来了李弘冀的声音。

    “宋节度于国有功,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将宋节度和其子革除官职,贬为庶人,扭送京师,等候陛下圣裁。”

    尤生摇了摇头,抹去心中最后一丝希望。

    “至于宋家其他人,既无功劳,也无官职,却多行恶事,欺男霸女,横行乡里。”

    “令!斩之!即日行刑,不得延误!”

    尤生倏地回头,眼神中的惊喜之意仿佛都要化作实质凝结而出。

    那道木质不算太厚的代表行刑的令牌被李弘冀丢出后在地上翻了个跟头,前面的尖尖刚好落在离宋齐丘不到一米远的位置。

    上面刺眼的“行刑”两字似乎在提醒着宋齐丘李昪和李弘冀两人之间的不同。

    宋齐丘并没有跪下来求饶,而是安静地看着,保留着他最后的骄傲。

    ……

    ……

    尤生跟在柴克宏的后面,小心翼翼地低着脑袋,不敢去看来来往往的人群。

    直到他感觉自己突然撞到了一片坚硬的东西上面,疼痛让他不自觉地退了好几步,尤生一边揉着自己的额头一边仰面,原来刚才在前头带路的柴克宏不知道什么停了下来。

    柴克宏看他这样子,安慰道:“不必拘谨,殿下不是这般小肚鸡肠之人。”

    尤生感激地点了点头,但动作还是没有放开。

    柴克宏笑了笑,道:“殿下就在屋内,听闻足下要来,已经恭候多时了。”

    尤生走进屋内,里面只有一人。

    李弘冀看到他进来,用手示意他坐在他对面的位置上,并递上一杯刚泡好的茶水。

    “此次我能成功,多亏了阁下领着义社一众人等的鼎力相助。”

    在宋齐丘派人死死观察着城内五百金鳞军动向的情况下,能有义社这么一股额外的力量帮忙拿下北门守军,可谓是对战局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敢言功。”尤生先是客气了一句,然后咬咬牙,说道:“只要王爷信守承诺,分田给兄弟们就行。”

    “当然,我已经和手下交代过了,一旦整理完宋家的产业,第一时间会从中划出田产奖赏给义社的兄弟们,绝不拖延。”

    尤生的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多谢殿下。”

    “尤首领还有什么要求。”李弘冀端起茶杯,吹了吹尚还滚烫的茶水,笑着说道:“可以一并提出来,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满足。”

    尤生犹豫了一会儿,突然站起身来,跪下,拱手道:“我知王爷乃是真正爱民如子的好官,我恳求王爷,救救这南昌城内的百姓,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大家都是老实的农民,只要每天的温饱能够满足,于我们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尤首领有一颗赤诚之心啊!“李弘冀抿了一口茶水,“既然尤首领想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就自己去做。”

    “自己去做?”尤生有些疑惑。

    “我来南昌,本是为了稽查田产一事。为此,我专门成立了均田署。等这些田产数目理清,会按照一家人口数平均划分出去耕种。尤君可愿在其中任职,作为一小吏,为南昌城的百姓丈量丈量田地?”

    闻言,尤生欣喜若狂:“若能为之,不胜荣幸!”

    “好!”李弘冀心情也很好,“均田署就在原宋家所在位置,我已经和署长韩熙载打过招呼了,你明日就可去报道。但能力上能不能得到他的认可,还得看你自己。”

    “多谢王爷!”

    尤生走后,柴克宏走了进来。

    “殿下找我有事?”

    李弘冀的神色不复先前的和蔼,问道:“押送宋齐丘父子回京的人选,可选好了?”

    “已经选好,是原金鳞军一旗主,名杨树。”

    “这事。”李弘冀嘱咐道,“你多上点心,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是。”柴克宏明白李弘冀所说“万无一失”的意思。

    李弘冀将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突然有些疲惫,他揉了揉两边的太阳穴。

    洪州这地方,真是百废待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