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就是朱三太子
繁体版

第90章 定国营的生意经

    现在朱慈炯终于有一块儿属于自己的的根据地了,大明南方已经没有一块儿土地是无主的,弄到这么一块儿已经很不容易。

    他现在需要人口,有人口才能有兵,而他知道以大明传统的小农经济,这200顷土地最多也就养活四千人口,之前魏永逸已经做到头了。

    他只能搞工业才能吸纳养更多的人,要搞工业首先就要有需求,生活在小农经济的人吃饱都困难,开发需求那可太难了。

    那就只能往外看,而此时外国之前在船上的时候,跟高雪聊过,现在大明朝出口多还是以棉布,丝绸,瓷器为主,这些都是传统手工业。

    但有一个东西是朱慈炯没想到的,那就是铁锅,据高雪说,泰西人也就是老外特别喜欢大明的铁锅。铁锅需要用铁,炼铁那可是妥妥的重工业了。

    这些东西全部都可以搞,只要工业才能聚集大量人口和财富,靠当地主那可太慢了。

    外国人购买的瓷器是好瓷器,破烂瓷器没必要来中国买,主要就是集中固定的几个窑口的瓷器,这个对朱慈炯来说还有一下难度。

    而茶叶和丝绸一个需要种茶树,一个需要种桑树。他要养军队,更需要的是粮食,不能让自己的土地去种这些东西。

    所以朱慈炯最后决定先做三个生意,一个是制铁,一个是织布。

    而第三个生意跟制铁也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他要制银。中国自古以来缺铜也缺银,铜还能好点,云南还有一些,银就不行了,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

    所以朱慈炯要制的银不是提炼银而是制作银币,他要替大明朝收这笔货币税,不,应该说这本来就是他朱家的!

    之前的朝代包括大明朝的中前期,中国还是以铜本位为主,以铜钱为法定货币,而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以后,官方收税以银子为主,明朝变成了铜银复本位的模式。

    为什么不是彻底的银本位呢,那是因为这个时候银子太值钱了,大多数的百姓用不到,日常还是用的铜钱,只是要交税的时候才使用银子。

    而大户往往会囤积白银,导致市面上的白银减少,朝庭又要白银来交税,这样大户就能获得更多的粮食和铜钱,这就导致百姓换钱的时候又要被割一刀。

    而且即使换完了银子,又要收“火耗”,火耗就是把散碎银子熔成银锭损失的重量。

    这部分损耗政府当然不会自己承担,直接转到了百姓的身上,至有收多少,那完全看地方官员的良心了,这里又是一刀。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员的一大部分收入就是从这里来的。

    而中国的政府对此一直是放任的态度,尤其是明末的这个时期,“一条鞭法”施行没有多少年,这个过渡的时期是最乱的。有人说明亡于货币失控就是因为这样的背景。

    而朱慈炯要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制作“袁大头”,在纯银里面参入其他金属,形成固定重量的货币,这样也本身即有利于白银的流通,又能捞上一笔。

    朱慈炯决定使用现成的经验,他记得“袁大头”先是银九铜一,然后流行开了改成了银89铜11。

    所以他直接使用银八九,铜一一,能赚一点儿就是一点儿。

    说干就干,朱慈炯立马派人给华青雪传信,让她带着工匠过来,负责制铁和铸造银币的事情。

    而织布的生意就比较难做了,这在南方是比较成熟的产业,而他不打算自己生产生丝,这样就是赚一个加工的钱,这门生意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跟同行“卷”。

    而另一个难题就是渠道,而这一点明显有了眉目,那就是定国营正好拥有了自己的水军,有了这支水军不管是走私,作战都极其方便。

    而眼下高邮湖的另一只势力就显得格外碍眼了,那就是高邮湖的另一座水寨──傅炎领导的傅家寨。

    朱慈炯命人将唐文星叫到了大厅之中。

    “营长,请问有何吩咐?”

    “跟我讲讲傅炎的情况吧。”

    “营长是打算出掉傅炎吗?”

    “能收服自然最好,收不服再打。”

    朱慈炯的想法很实用,打仗麻烦还费钱,能招安过来肯定是最好的。

    唐文星摇着羽扇,说道:”傅家寨与杨家寨在高邮湖双足鼎力已经好几年了,傅家寨的实力要比杨家寨强上一些,麾下约有七百人。

    傅炎此人江湖人称一阵风,此人水战步战都很擅长,而且速度很快,所以江湖人称一阵风。

    他麾下有六名头领,战船十二艘,小舟八十只,属下听说最近傅炎与兴平伯高杰打的火热,大有归降高杰之意。

    他一旦得到高杰的支持,必然会拔掉杨家寨这颗钉子,所以杨家寨才会急寻帮手,这才趟了魏家庄的这趟浑水。”

    “但现在杨家寨已经变成定国水寨,唐参谋以为傅炎知道消息会有何反应?”

    唐文星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道:“江湖传言营长与高杰关系不错,若真是如此,相必傅炎会改投东边的东平伯刘泽清。”

    “就不能投我定国营吗?”

    唐文星摇摇头,“杨家寨和傅家寨在高邮湖多年,一直摩擦不断,双方之间不知沾上对方多少条人命,仇怨早就化解不开。杨家寨归了定国营成为定国营水寨,傅炎肯定会寻找其他靠山。”

    “若是我说动史阁部,命令东平伯不收傅家寨呢?几百号人而已,相信刘泽清应该会给史阁部这个面子。”

    “若是如此,这傅家寨恐怕会更加棘手,弄不好会狗急跳墙,与定国军水军鱼死网破。”

    这下可真是棘手了,唐文星的话里可以听出,双方几乎没有和解的可能,当真是仇深似海啊!

    “那唐参谋有何计策,我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高邮湖只能姓王!”

    这份霸气深深感染了唐文星。

    “属下以为这傅家寨必须剿灭,而水寨的弱点是陆战不强,只要将他们困在地上,营长派遣定国营一支精锐,这七百人将不值一提。”

    朱慈炯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傅家寨的水军比定国营的强,自然不适合与他们在水中决战。那陆战就简单多了,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让杨家寨肯于定国营在陆地决战。

    若是傅家寨察觉到定国营的大队人马,必然会逃到水中,陆战打不到,水站打不赢。

    朱慈炯看向唐文星,“要如何把傅家寨困在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