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神奇马良
繁体版

第22章 粗茶淡饭

    宴席之上,马谡虽已经对刘备心向往之,但却并没有贸然行动。

    毕竟二人却只是初次相识,又是在刘琦宴上,突然毛遂自荐,未免显得突兀,也容易平白遭人嫉恨。

    闲来无事,马谡看向了一旁的徐庶,随口问起:“元直兄,你若是出仕,会选择什么样的主公追寻?”

    徐庶闻言,却是沉吟许久,认真沉思许久,最终却是有些迷茫的摇了摇头。

    若是从前那个仗剑轻侠的自己,自然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广有善名,却又重情重义的刘备,与其并肩拼搏建立王霸之业。

    随着这些年夜以继日的拼搏苦学之后,徐庶眼界能力不断增长,对于天下大势也判断的越发准确,却反而变得举棋不定。

    曹操已经一统北方,大势已成,等到消化完新纳之地,便会率领大军挥师南下。

    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凭南抗北的胜利,更何况如今刘表与孙权势同水火,别说合力抵抗南下入侵的曹操,只怕反倒会让曹操坐享渔翁之利。

    大厦将倾,又岂是人力可违?

    马谡见他如此反应,还以为是像传闻中的那样,徐庶是司马徽那般的避世隐士,并无出仕的想法。

    “元直兄境界超凡,能够避世绝俗,我却只是一个俗人,希望日后能得玄德公青睐,建立一番功绩吧。”

    听着马谡的感慨,徐庶也是不免向主位上的刘备多望了两眼,但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马谡见他不再搭话,也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将话题转到了别处。

    半晌过后,宾客尽欢,这场宴席也就此落下帷幕。

    待到送别宾客,刘琦对刘备躬身一礼:“叔父为荆州立下大功,本应是父亲亲自设宴招待,只是这几日父亲偶染风寒,正在调养身体,还望叔父见谅。”

    刘备赶忙将刘琦搀起“贤侄这是哪里话,张武成孙众贼掠夺钱粮,为祸一方,即便没有我刘备,也会有其他有志之人剿灭他们,我所行之事不过顺水推舟,景升兄何足挂齿。”

    接着又细致询问起刘表病情,从刘琦口中确认并无大碍之后,刘备方才放下心来,随着刘琦前往专门为官府之人歇足暂住的馆舍

    刘备闻言,也自是不好拒绝,细致询问了刘表的病情之后,方才随刘琦入住馆舍之中。

    等到二人刚一进入馆舍之中,负责管理的掌舍便立刻迎了上来,对刘琦嘘寒问暖,表现的颇为恭敬,刘琦对他的态度却是不冷不热,简单吩咐完差事之后,便将此人打发走了。

    在等待收拾房间的空挡中,刘琦也专程对刘备解释道:“此乃蔡氏门人,当面虽然恭敬,但私下中怕是就换作了另一幅面孔。叔父若是在这馆舍中发觉有任何怠慢之处,务必告知小侄,我一定禀告父亲,严惩这些小人!”

    刘备自然知晓蔡氏与刘琦之间的矛盾,对于刘琦的遭遇也是颇为同情,当下也没有怀疑刘琦所言,简单点头答应下来。

    等到房间收拾妥当之后,刘琦又陪着刘备进去查验一番,确认没有异常之后这才放下心来。临别之前,又专门将负责此间的侍从叫到了身边。

    “刘皇叔乃是荆州贵客,你服侍时切记上心,所需物件只管向掌舍汇报即可,量他也不敢怠慢。”

    “谨遵公子吩咐。”

    郭珪脑袋低垂,颇为的恭敬的答复,眸中却是透着阴险的底色。

    ……

    另一边,从州牧官邸走出后,马谡客套询问“元直兄今日还有何安排?若是不嫌弃,且去寒舍坐坐?”

    在马谡的预料之中,如此明显的客套话对方自然是不会当真,婉言拒绝后双方就应该谈起此后安排,联络联络感情,之后便各回各家才是。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徐庶正是等这句话,当即便利落答道“那便叨扰了。”

    马谡不由有些尴尬,士人之间邀请他人宴聚,往往都是提前三到五天,让主客双方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如此未免有些太过仓促。

    但既然话都放出去了,对方带自己参加刘琦宴席,也算是有恩于自己,也只好硬着头皮找补道:“家中仅有粗茶淡饭,还望元直兄谅解一二。”

    徐庶目的是试探出马良所排榜首是否为好友诸葛亮,自然也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当即摆手表示无妨。

    等到二人跨越小半个襄阳城,重新返回那处幽静小院时,前往茶馆说书的马良也已经回来,正在烹制午饭。

    刚刚上市的菱角,哪怕只是简单加盐水煮,都是粉糯美味,清香飘远,配合正在锅中熬煮的鸭汤粉丝,即便是才从宴席上回来的徐庶,都是不由食指大动。

    你管这叫粗茶淡饭?

    徐庶颇为怪异的望了马谡一眼“幼常实在过谦了些。”

    马谡也是颇为尴尬的挠了挠头,若非徐庶提及,他好像都忘记了兄长在厨艺上也是造诣非凡,导致他已经是习惯性的留肚子回家吃饭了。

    “兄长,我回来了,还邀请了元直兄一起,还望兄长莫怪。”

    “这有什么,不过多添双碗筷的事。倒是元直兄如此贤才肯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对于这位日后极有可能是自己靠山的人物,马良自然是不会怠慢,先是搬出两张案几放置好,很快便盛出三碗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连同几盘菱角分别放置在三张案几上。

    有贵客在场,自然是要尽可能正式一些。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味精等提鲜调味品,都是庖厨精心烹制的高汤,以徐庶的身份自然也是尝过许多,马良熬制的鸭汤也并没有什么格外出彩的地方,但配合上粉丝劲韧软滑的口感,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绿豆制成的粉丝有股淡淡的回甘,配合鸭汤的鲜香,在加上一块粉糯清香的菱角,让徐庶不由发出真香的感慨,不知不觉中就看到了碗底。

    顿觉有些失态的他正在思索如何找补,马良却已经又是满满一碗奉上:

    “元直兄,不够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