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魂
繁体版

第二章年号大业

    文帝杨坚驾崩的消息火速传遍帝都长安城。霎时间,整个帝都家家户户门前挂白以示悼念。

    而这一消息从文帝杨坚驾崩之时算起,到现在也才不到两个时辰罢了。当然这消息也是杨广特意让人传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明天登基为帝做前缀准备。是一种造势形为,让民众都知道是先皇驾崩了,作为太子的杨广就能够顺理成章地接位登基称帝。这样也杜绝了一些大臣对文帝突然离世的怀疑心思,同样也有着让大臣们明天朝会上站队想法。这是在暗示,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暗示,是一种权谋之术的精准运用。

    在这种权谋之术的暗示之下,如果明天的朝会上有人敢站出来提反对意见的话,那后果就会非常严重。最轻的结果就是反对者本人被杀头,严重的话有可能会被抄家甚至灭族。

    杨广在养心殿外理文帝身亡的后续事宜,为明天的登基做着准备。看到一切都被自己有条不紊的处理好了之后抬起头来,却发视正跪在文帝尸骸旁不停抹着眼泪的萧贵妃和宜淑妃两人。萧贵妃和宜淑妃两人年龄都不太大,大约都在四十上下,正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大好年纪。两人虽是哭得梨花带雨,却也更显得我见犹怜。

    作为花场老手的杨广顿时只感觉小腹火热,满眼的欲望。于是他什么也不管,什么都不顾,直接走过去伸出双手,一手一个将她们两人给抱了起来。

    两女完全没料到杨广会突然对她们行如此有违人伦理教之事,吓得她们二人挣扎起来。双脚不停乱蹬,双手也不断的挥舞,口中还带着哭腔喊道:“殿下,使不得,赶快放手,我们都是先帝妃子,算是你的小妈呀,你这么乱来可是有违人伦..悖于理教,是要遭受天打雷劈的。算我们求你了。”

    此时温香在手软玉在怀的杨广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他喝退了殿中的宫女太监们然后对着萧贵妃和宜淑妃两女喝道:“什么狗屁的人伦理教,关朕什么事。你们也说了你们只是先帝的妃子而已,又不是朕的母亲。为什么就不行呢?像突阙和柔然这些国家他们不都是兄终弟及,父妾子承吗!怎么到朕这里就不行啦,真是岂有此理。”

    二女被杨广怼得有些无言以对了,㖏㖏嘘嘘地说:“但咱们是中原人,不是那些未开化的番邦蛮子。咱们都是深受礼仪教化的汉人,怎么能跟他们相提并论呢?”

    此时倍受欲火煎熬的杨广将二女粗爆地扔在养心殿的床上,带着粗重的呼吸声朝看二女扑了过去。口中还骂骂咧咧的说道:“你们二人起紧的,不然朕明天就让你们二人去给先帝殉葬。”

    听到杨广的死亡威胁,二女在顿时吓得缩成一团,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

    也对,她们毕竟是个女人,非常弱小的女人,哪怕她们贵为文帝的妃子,她们依旧是弱小的女人,更何况现在文帝已死,唯一的靠山也已经失去了。顿时让她们成了无根的飘萍,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们只能放弃所有的抵抗,任人施为。这就是人性,人类所具有的天性趋吉避凶而已。

    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是毫无依靠的小女人。

    第二天一早,杨广悠悠醒转,在二女的服伺下沐浴更衣,欣喜地准备去早朝。

    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马车在杨广走出养心殿门口时就已经打开,马车旁的太监急忙上前掺扶着杨广坐上马车朝着金銮殿赶去。

    此时金銮殿上早已是人员齐全,朝中大臣分为两大阵列,左文右武旗帜鲜朋地站成两排等候着早朝的到来。

    他们昨晚就已经收到了文帝驾崩的消息,所以,他们都知道他们现在要等的就是太子杨广。在这里只是等候和见证一个新皇的登基仪式罢了。

    卯时三刻,太子杨广携太子妃萧氏在太监宫女们的伺候下准时出现在金銮殿。

    杨广手牵着萧氏的手缓缓走向高台,直到太子位置前停了下来,慢慢转过身面对着下方的文武大臣们。

    顿时,所有的文臣与武将们都跪伏在地,大礼参拜,齐声高呼:“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千千岁。”

    “嗯。众卿平身。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太子殿下,微臣等有本要奏。”只见从左边文臣班列中走出一位年约四十开外面色微微泛黄的大臣,他叫宇文化极,是太子系官员中最有谋略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太子杨广的智囊人物的存在。“还请殿下恩准。”

    太子杨广应了声!.:“.准了,何事奏来。”

    宇文化极忙道:“殿下,昨夜先皇驾崩,举国同悲。臣等心怀戚戚,万分悲痛,本应将先皇早日下葬,入土为安。但君是国之根本,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殿下即刻登基,主持国政,然后再作他议。”

    “臣等恭请殿下即刻登基!”顿时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齐声山呼。

    “好!那朕自即时起登基为帝。”杨广笑着大声回应,然后再次牵起萧氏的手走向他那日夜期盼的龙椅,缓慢地坐了上去。“自即刻起朕的帝号为“扬”飞扬之意,扬我大隋国威之意。之萧氏女为后,命其掌控后宫一切事宜。下面有请萧皇后入座。”

    说完亲自牵着萧皇后的手让其坐在右边的后座之上。

    此时文武群臣再次拜伏,山呼:“恭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祝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扬帝杨广和萧氏皇后均右手微抬:“众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吾皇,谢娘娘。”众大臣均欣喜不已。

    (有人不禁要问烟云史书上都是用炀帝称呼扬广,为什么这里是飞扬的扬呢。其实所请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李唐作为胜利者在杨广死后给了他一个谥号为炀。至于这个炀字的意思是什么,这里就不多说,诸位去翻下字典就知道,这是一个极具贬义的字。)

    此时宇文化极再次迈步出列,双手持笏朝前轻拱,“启凛陛下,帝号既定,那年号该为何?”

    “朕既为扬,扬我大隋国威,那年号状定为‘大业’,成就我大隋大业!”

    “吾皇威武!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