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魂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平城之局

    随着漠北室韦可汗脱脱不花和领军大将牛古力二人的授首,剩余下的两万多突厥酸士兵全部投降。

    至此,防守了将近一个月的晋阳城防守之战,算是圆满的结束。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赢了下来。但是此时的唐国公李渊脸上并没有太多的高兴之情。

    也是,在这将近一个月的坚守之中,李渊的留守军在这样的防守之战之中。4万多人已经牺牲了两万多人,如此的伤亡已经是够大的了。那些都是他的手下,都是他的士兵,也都是他的手足。虽然赢得了战争。但是逝去的已不复存在,这又如何能高兴的起来?

    但是,逝者已矣!生者仍需向前看,还需要继续生活,还是要继续战斗!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民族。一切都要向前看。

    不管怎么说,这次战争打赢了,还是值得庆贺的。

    而且这次战争中有许多的有功人员,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必耍赏赐。

    来援的霍家庄龙阳卫队,是这一次战争能够把赢得最大的依靠和保障。如果没有龙阳卫队的人,对突厥联军实施左右夹击,就不会有后面城内的留守军一起加入,实施三面包抄。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把这些突厥联军,彻底的打败,最终赢得了胜利。

    龙阳卫队功不可没,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情。

    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战争的善后工作还有一大堆。

    首先就得打扫战场,再次就是看押俘虏。这都需要有足够的人手来完成。而且打扫战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可怕的瘟疫。

    于是从唐国公李渊立刻安排人手,开始打扫战场,押送俘虏进入城中。

    因为兵部对龙阳卫队嘉奖行文中,朝廷允许霍家庄龙阳卫队拥有一万人以下的武装力量。而原先龙阳卫队就有6000多人,已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再加上全国各地龙阳丝行各个分行的护卫队,一万人的力量大概就差不多了。

    吕梁山风云寨,虽然也是霍家中的下属力量,但是外人并不知道,这1万的人就不能够摆在明面上来说。所以龙阳卫队他们几个领导人内部悄悄商量以后,让风云剑客柳庭光立刻带领着风云寨的人,离开晋阳返回吕梁山。

    所以风云剑客柳庭光,在留守军打扫战场的时候,立刻向李渊辞行,理由就是在刚才黑夜的突袭之中,有一些突厥人乘着夜色的掩护,偷偷的逃了出去。为了防止这些突厥人去伤害普通的老百姓,他们要立刻追击,将这些突厥人一网打尽。

    唐国公李渊作为晋阳城的地主,三晋大地的封疆大吏,并州行营总管,这一最高的军事长官。对这一次风云剑客柳庭光率领着风云寨的子弟前来帮助朝廷,攻打突厥人,表达了由衷的谢意,以及高度的赞赏。称赞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绿林好汉。称赞他们忧国忧民,是华夏男儿的楷模。

    风云剑客柳庭光,自然是含笑着向李渊道谢。最后直接率领着风云寨的弟子,直接去追击那些逃跑的突厥人。然后返回吕梁山去了。临行之时也只是象征性的向霍英明他们三人点头打了一下招呼。

    嗯,没错,虽然是突袭之战,但毕竟他们这里只有1万3千多人。在偷袭之战刚开始的时候,那些突厥人到处乱窜。这1万多人想要完全守住,不让他们离开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根本无法去做到。

    所以有突厥人趁着他们应接不过来的时候逃走,也就理所当然。

    当然,这些逃走的突厥人不会太多,但也还是不少。起码也有几千人左右。而由这些风云寨的子弟去追杀,也就正好恰当不过了。

    唐国公李渊当时虽然心中有所疑惑。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以为他们龙阳卫队和风云寨之间是正常的江湖势力的交往。之所以能够请来风云寨和他们龙阳卫队一起来打突厥人。完全是因为风云寨的这些好汉,他们也有一颗拳拳的报国之心。而现在风云寨的子弟去追击那些逃走突厥人去了,这就更是将唐国公李渊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给打消了。

    随后,李渊在晋阳城这里盛情款待了龙阳卫队所有的人三天的时间。在这三天之中,他们游遍了晋阳城的各个名胜古迹,更是去探寻了古晋阳城的遗址,也观察过古晋阳宫的宫殿群遗迹。都领略到了这个九朝古都的繁华与沧桑。众人心中都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三日之后的九月初八这一天,唐国公李渊将早已经写好了的晋阳战报,以飞鸽传书的方式,上报给了帝都长安城。

    晋阳城平静下来之后。霍英明他们三人也带领着龙阳卫队这3000人返回了常山石门镇。

    他们将在石门镇等候另外北上平城的3000龙阳卫队的消息。

    平城地处三晋之地的最北方。也算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古城了。战国初期,赵国的李牧将军率军打败了北方的狄戎族的人,把平城这个地方划入了赵国的版图。并且在方山的脚下开始修筑了城墙,建造出一座新的城池,设之新县,将其取名为平城。其喻意是平定之城,平安之城,平静之城的意思。赵国在此驻军13万人,用以抵御北方的狄戎、色戎和匈奴等胡族之人。随后,他们又在城墙之外开始修筑了一段长城,利用长城来与外族人相对抗。所以平城建立之时起,就成为了北方抵御少数民族的战略要地。秦朝之时,在此设郡,汉朝是设立州城。平城自此成为了郡州县三级机构的驻地。北魏时期拓拔硅将都城迁徙至了平城。至此,平城成为了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97年之后,由孝文帝再次迁都到了洛阳。平城改称恒州县,北齐时并入云中县,成为恒州镇。北周时又改云中县为云内县,平城依旧称为恒州镇。但是晋北之人和当地的人,还是习惯将它称之为平城。平城的地理位置就是在如今的SX省DT市城区。

    平城自建立之初就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冲。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他扼守着从北方南下中原的咽喉。北方的军队想要进犯中原的话,就必须要跨过平城的长城才能做到。

    正是因为如此,突厥突利可汗把自己的左膀右臂,孛孛只斤的狼骑军从北方的云州调来的打平城。

    这里的云州是指先秦时期的古云州郡城。其地理位置大概就在现今内蒙古的托克托东部,距离平城的北方仅仅只有几百里的路程。而李唐时期以后所设立的云州,也就是幽云16州之中的云州,它正是由平城改称而来的。所以,古云州和幽云16州之中的云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本书之中所提到的云州就是指先秦时期的古云州,并且这也是当时的实际称谓。

    而此时,平城外面的长城上,老将军果毅将军赵成山,卫顶盔冠甲,手持长枪,面容严肃的站在城墙之上。一双老眼炯炯有神的注视着长城下面飞扬的尘土。

    这些飞扬的尘土一路翻滚着,朝长城的方向奔涌而来。尘土之中,不时传来一阵阵的狼啸之声。让人听着心惊胆颤。

    城内所有的战马和牲畜。全部都被这些狼啸之声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起来。这也使得整个城内隋朝军队,只能够站在城墙之上,抵御着突厥人的进攻。虽然有着人数优势,却根本无法出城去和突厥人决战。

    3万的狼骑军瞬间就奔涌到了长城的城墙之下。

    他们对着高高的城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他们势要将平城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