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魂
繁体版

第一百零六章潭州易江流

    湘楚大地上,一直都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各种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境内有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它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光,和西岳太华山绝对有的一拼。几千里长的湘水河,从南到北蜿蜒流转,纵贯全境,奔腾不息,注入烟波浩渺的800里洞庭。

    在湘水流经的中部区域,这里河水湍急水深无比,弯绕流转的地带,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深水潭。这一片区域就被人们称为潭州,因为这些水潭都是湘水流经此地而形成的,所以潭州又叫做湘潭。自三国蜀汉时期开始,官府就设立出了一个潭州府,它隶属于长沙郡管辖。府治就是在长沙郡的郡城长沙城。隋文帝开皇17年在潭州府涟水河涓水河与湘水的交界处,洛口古镇设立了一个新的县,这个县就叫做潭州县,也叫作湘潭县。湘潭县的管辖区域是原衡山县的北部地区,原来的湘阴县南部地区以及原来的湘南县全境。至此,存在了千多年的湘南县被全新的湘潭县取代,湖潭县之名从此确立。在李唐天宝年间,又称茶陵县里划出了储洲、渌口、三门三个镇,归于湘潭县管辖。自此之后,湘潭县的管辖范围就没有再改变过。

    湘潭县的管辖范围并不算很大,但是这里是人口密集的地区,辖区之内的人口数量非常多,是整个中原大地上人口最多的县。没有之一,是全国人口唯一最多的县。湘潭是江南大地上有名的鱼米之乡,盛产的粮食在全国都有名。

    这里的人民虽然民风淳朴,却也很崇尚武道。在这个地域不算很大的县域里,就存在着几个江湖武道势力。其中有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影响力的以拳法著称的邬家堡,有以剑法著称的擎天剑派。还有一个军武修炼的势力,这个势力的人,他们都修炼了一种枪法,叫做易家枪。这个势力也是这个县的一个武学圣地,门人弟子达到千人以上。这对于一个县城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大势力。而这个势力就是九华的易家。

    从湘潭的县的县城洛口古镇,沿着湘江(湘水河又称湖江)一路蜿蜒向北,40多里的距离,在河边有一座著名的大山叫做昭山。昭山是擎天剑派的大本营,擎天剑派的总部就坐落在昭山的山顶。当然,擎天剑派也是一个很大的江湖武道势力,他的门人弟子来自于整个湘楚大地,甚至有的人还是来自于桂越之地、巴蜀之地,或者是江浙之地。擎天剑派的声名和影响力在整个中原大地上都能够排得上名号。在昭山和洛口古镇之间湘江往北30多里就到了一座不大的山,这座山叫做九华山。因为在桂越之地还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大山,它就叫做九华山。所以,为了区别这两座九华山的称呼,湘潭这里的九华山就直接称之为小九华。萧梁宝鉴年间,一位佛门游方师太云游到小九华山,并在此落脚,修筑了一座庵堂,并取名九华庵,自号九华师太,在这里开坛讲法,诵经礼佛,教授门徒。一时之间,香火鼎盛远近驰名。久而久之,这里就被人直接称为九华。至此,也就没有人知道九华的称呼是来自于小九华山的了。

    九华的人以易姓的人为多,相传在不知多少年以前,这里就是由一个姓易的人开发而成。但是,不管这个传说是真还是假,易这一姓氏在九华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大姓,也是这里的主体姓氏。如今住在这个地方的人,在外面被人统统称之为九华易家,哪怕是这里面有一些人,他们根本就不是姓易的。

    九华易家的人几乎全部都修习武道,而且修炼的都是年武之道中的易家枪法。

    在武道修炼界,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对兵器修炼的难易程度和精通它的时间长短。

    月棍年刀十年剑,一世枪法永不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兵器的修炼之中,棍法是最容易上手,最容易精通的,大体上一个月的时间左右就能够将棍法修练到精通的地步。在刀法上面的修炼就要难一点,人相较于其他兵器上的修炼,所用的时间也还是算最少的。大概花费一年左右的功夫,就能够将刀法修炼到得心应手。至于在剑道上面的修炼就有难了很多,往往修炼了上十年之久,还难以做到剑随心走的地步。而在兵器的修炼之中,枪法这一道是最难修炼的。人们修炼枪法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有时修炼了一辈子的枪法,还不懂得他的精髓,还不知道如何去变通。

    不过军武之道上的修炼要相对来简单一点。军武之道的宗旨就是上阵杀敌,保全自身。快、稳、准、狠是它的要素,一击必杀是它的奥义。

    军武之中,枪法的修炼也同样如此。挑、刺、按、扫,点、扎、抹、捅,则是枪法中的精髓和意义所在。这八个字不单只是军武中枪法的精髓,在民间的枪法修习上面也是以他为准则。看似只有简单的八个字,但每一个字要做到精准,却是艰难,更何况在精与准的同时还做到稳和狠这两条,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然而易江流,就有可能是打破这个规律的第一人。

    易江流出自于潭州府湘潭县九华的易家,他如今的年龄并不大,才18岁而已,但他却是武道修练界近千年以来,出现的一个千古武道奇才。他凭借着家学的渊源和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去年17岁的时候,成功的晋级化劲宗师的境界。这恐怕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朱清扬他们五个人以外,年龄最小的武道宗师。不愧是千年不遇的武道天骄。他这样的武道修练天赋,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是千百年来,绝无仅有的第一人。至于说朱清扬他们五个人,因为他们不是纯粹的武道修炼者,是练气士。练气士的修为不能够和武道修炼者相提并论,两者之间不在一个级别上。练气士的练气方法,武道修炼者拍马都不能够比。因此,他们五人虽然功夫高强,已经在这个星球上没有敌手,但是他们却不能够算作武道修炼者。

    易江流的武学功法完全是家传的易家霸王金枪。易家家传的枪法完全脱胎于西楚霸王项羽的霸王金枪。楚霸王项羽在当年起兵反秦的时候,从江东带出来了3万子弟兵。三湘大地正是江东之地的范围之内,所以那3万的江东子弟兵中,其中就有许多三湘大地上的子弟。九华易家当年的先祖,就是跟随西楚霸王的3万江东子弟兵中的一员。他曾跟随霸王项羽一起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也成就了无上的威名。那一批江东弟兵,他们都学会了楚霸王的武道技击之术。易家的先祖所学习的就是霸王金枪,不过由于他没有西楚霸王项羽那样的神力,没有办法把霸王金枪的威力全部发挥出来,所以他学习的就是弱化版的霸王枪法。这个易家的先祖,虽然最终陨落在战场之上,但是这一套的弱化版的霸王枪法,却被他传给了家人,传给了后辈,成为了九华易家的家传武学。

    即使是弱化版的霸王金枪,这一套枪法的威力还是十分巨大,不是一般的武道技击之术可以比拟的。这几百年以来,就一直有一句话在军队中,在江湖武林之中流传。

    “霸王枪,枪中王,枪枪式式最难防。金枪一出,鬼神避易。”

    这一句话完美的道出了霸王金枪的威能,霸王枪法是枪法之中的王者。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让人难以防备。霸主金枪一经出手,就有着鬼神避易的威力。

    易江流是千年不遇的武道奇才,他早已经把这一套弱化版的霸王金枪修炼得炉火纯青,而且利用自己的天赋改进,这套枪法日趋完美,逐渐恢复到霸王金枪的原貌。而且因为他天赋好武功高,家族之人就将镇族之宝金鳞龙胆枪传给了他,作为他的兵刃。

    这一杆金鳞龙胆枪,是一件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宝物。它是由易家的一位先祖,存一处上古遗迹中找到的。那一处上古遗迹,是一片古战场,里面的兵器大多数都已经被风化和锈蚀,唯独只有这一杆金鳞龙胆枪依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插在了古战场的中央,在枪杆的中央部位有着金鳞龙胆四个大字。整个枪身是由紫金琉璃铁和星辰钢合力打造而成,枪的重量有350斤,整个枪杆上面雕刻了九九八十一个阵法。其中有三个是减轻重量的阵法,持在手中,催动阵法就能瞬间将这杆枪的重量降下来。其余的阵法之中,有的是加持速度的,有的是加持力量的,也有的是加持锋锐程度的。那一位易家的先祖就把这一杆金鳞龙胆枪带出了古战场,成为了九华易家的镇族之宝。这杆宝枪简直是为易江流量身打造的一般,他挥舞起来时,得心应手如臂使指,仿佛就是他手臂的延伸。

    易江流他还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青年,而且他还嫉恶如仇。任何不平的事情,只要被他见到,他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任何敢在他面前作恶的宵小之辈,都必定会被他惩治。而且,对那些大奸大恶之人,他绝不手软。那些人几乎都死在了他的枪下,成为了他的枪下亡魂。因此,在这几年里,他虽然年龄不大,却闯下了赫赫的威名。江湖上的人用一首诗来形容他的为人,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

    “易江流,一江流,一江春水向东流。金鳞已非寻常物,龙胆一出鬼见愁。”

    江湖上人的外号,就是个人的名号。从明号上面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功夫、实力等方面的信息。一般来说,字数多的名号,这个人的实力就强。字数越多,实力越强。当然,并不是说。名号短,字数少,他的实力就弱。但是名号长,数字多的话,他的实力,则肯定强,也一定强。

    在江湖武林中,人们送给易江流的名号就是,“金鳞龙胆鬼见愁。”所以在江湖武林之中,人们提到他的时候。就是称为金鳞龙胆鬼见愁易江流。

    易江流这一次是来帝都长安办事情的,在帝都长安城里,他听到了太多关于朱清扬的传说。同样是少年人,他很想见识一下这一位被世人传得神乎其神的少年。正好在这个时候,霍家庄传出了朱清扬即将大婚的消息。

    所以他就趁着这个机会来到了咸阳城龙阳丝行的总部,前来拜会这位世上的神人,并来参加他的婚礼。

    因为他和朱清扬以及龙阳丝行的其他人都不熟悉,按照世人的礼节,他只能在今天先提前到场。

    于是他就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拜贴,交给了守门的人。

    守门的人接过他的拜贴,仔细的看了一遍,随即高声唱喏,向里面传递消息。

    “潭州府,金鳞龙胆鬼见愁易江流,拜会天策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