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繁体版

第25章 修个三五十年

    满城工程,王五不是一般重视,而是特别重视。

    重视到接下来连着数天,他一门心思都钻研在满城工程上了。

    工程规划方案图纸在其严苛要求下也是一改再改,最终在第六稿审定。

    工程造价也因为王五要求的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双第一”要求下,增加到用银二百六十七万八千三百两。

    比之前第一稿规划方案用银足足翻了一倍。

    增加的用银主要是用在防御部署设施上。

    最终方案光是修建的炮楼就多达108座,需要大炮260余门,其余各类附属防御措施林林总总近百处,每处至少需银三千余两。

    满城的城墙高度也从原先的六米提高到八米,厚度更是比江宁、西安满城还要多三尺。

    要求界墙的城砖必须使用条石,以糯米汁粘定成形,拿大炮都轰不塌的那种坚固,光此项开支就得多耗银十一万余两。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

    要不是这年头没电,王五都恨不得在满城的城墙上拉上电网。

    但就眼下效果来看,修建成功后的荆州满城可以用湖广第一坚城来形容。

    真正坚不可破那种。

    敌人想要攻破荆州满城,只有从外城一个方向攻入,除此,没有任何办法。

    哪怕外城被敌人攻破,有固若金汤的界墙在,满城内的驻防八旗官兵就不虞有破城危险。

    新方案,满城区域的街道改为纵横大结构,即十字形分布。

    八旗以两旗为单位各驻一方,这种格局相较原先的布局有助于交通,且看着更加整齐。

    炮营、箭亭、兵器库、堆拨房,演武厅,储备仓等一应军事设施全部配齐,为八旗子弟读书建的牛录官学也给配套了。

    方方面面别人能想到的王五都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他也想到了,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让从燕京千里迢迢来荆州的八旗子弟有“宾至如归”感。

    安心在满城服役。

    从而能在荆州真正扎下根来,成为大清拱卫荆襄的一颗钉子。

    “两黄旗的义地在德胜门外凤凰台圈占,两蓝旗的义地在南纪门外圈占,其余四旗义地在华颜台圈占”

    王五甚至连八旗官兵及家眷的死后安身之地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得不说他为了这座满城绞尽脑汁,对得起大清,也对得起八旗子弟。

    这规划方案,鳌拜来了也得竖个大拇指赞一声。

    “怕是工部的人都没都统大人想的这么周全。”

    荆州知府李文没想到汉军王都统竟然对造城这么有心得,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同时却也感到忧虑,因为按照都统大人的方案,这满城没个三五年怕是修不成。

    “荆州满城是朝廷百年、千年大计,莫说修三五年,修三五十年也得修!”

    王五一锤定音,不容任何人质疑他的方案。

    最终稿的规划方案图纸已经送到武昌交总督张长庚审定,现在荆州方面要做的就是城中居民拆迁外移安置工作。

    圈占为满城区域内大概住有汉民一万多户,需外迁总人口五万余。

    但城中空置房屋并不多,只能勉强安置五六千人,也就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外迁汉人能马上有新地方住。

    其余外迁汉人只能住临时性的房屋,也就是用木头搭建的棚屋。

    不想住棚屋的可以去其它地方居住,投亲什么的都行。

    清廷给外迁汉人的补偿是极少的,市价一百两的房屋最多给二十两的样子。

    至于什么租房补贴,账面上是有,但什么时候拨下款来,就谁也不知道了。

    但工程必须马上动工,人也要马上迁走。

    不是协商,而是强制。

    不搬也得搬。

    荆州如今是王五的地盘,又是他要打造的根据地,肯定不愿意动用自己的部队来强制汉人外迁。

    所以在方案敲定后,他就当起甩手掌柜,不管不问了。

    急得李知府团团转,因为靠衙门里的衙役怎么可能把几万人给赶走呢。

    关于荆州要建满城,世代居住于此的汉人居民要被迁出的消息已经走漏,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几万要被外迁的汉人居民一下炸了。

    每天围堵知府衙门的居民都有好几千人。

    李文根本不敢动用人手不多的衙役强行驱逐居民,只能不断劝说百姓散去,说什么建满城是朝廷的大政策,希望百姓们能够理解,无条件支持朝廷的政策。

    好话说尽也没用,百姓们就一个诉求,希望知府大人向上反应不要在荆州建满城,不要夺走他们世代居住的房屋。

    “本官再跟你们说一次,这是朝廷的决策,八旗大兵驻防荆州也是来保护你们不受贼匪袭扰,舍小家为大家,你们怎么就不理解呢!”

    嗓子都哑了的李知府情急之下说了句不应该说的话。

    就是百姓们如果再闹,就是与朝廷作对,到时八旗大兵过来可就不像他知府大人这般好说话了。

    结果险些酿成民变。

    焦头烂额之下李知府只能派人翻墙请王都统派兵驱散刁民。

    王五则是去长江钓鱼,压根不理睬知府的请求。

    无奈之下,李知府只得派人去武昌向巡抚衙门、总督衙门告急求援。

    张长庚和湖广巡抚杨茂勋一合计,决定派督标营兵前去荆州协助地方迁移百姓。

    督标营兵多是外地的兵,用外地的兵来对付本地的百姓,这是官府惯用手段。

    也是本地兵不得驻本地的原因之一。

    就怕本地兵不忍下手,又或被本地百姓蛊惑。

    谁知三千督标营兵刚从武昌出发,王五就发话了,说是外地兵绝不允许踏足荆州一步。

    这可把张长庚气着了,火冒三丈杀到荆州,当面质问王五想干什么:“燕京的八旗兵和家眷都上路了,你这满城没动工不说,连城中的汉人都没迁出,你小子这是打算让八旗兵住长江吗!”

    老张真是又气又急。

    工程,他给了。

    工程款,他也正在筹措。

    甚至也同意了加固方案,虽说多用了些银子,可毕竟出发点是好的,朝廷那里也通得过。

    可你小子现在却给他来这么一出,叫他怎么跟朝廷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