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灵异传说
繁体版

民间灵异故事

    张立邈平常酷爱探险,工作之余就会和一些旅游者去一些深山探险。

    现在,他站在山崖上面眺望着远处一座座的山,忍不住感叹了一声真美啊!

    走下山崖来到宿营地旁坐了下来,看着忙碌的三男二女,二个女人在搅拌着锅里的食物,三个男人则去捡柴火了。

    他们被困在这里已经有三天了,三天里吃完了身上的所有的食物,没办法之下只能采了一些野蘑菇熬汤喝了。

    张立邈拿起身边的树枝一瘸一拐的朝着前面走去,这条路他已经走了不下十次了,每次都转了回来。

    而路途中总会出现那座孤坟,张立邈有些恼火的朝着那座孤坟吐了一口吐沫走回了宿营地。此时的蘑菇汤也已经好了,一人端了一碗就走到旁边喝了起来。

    喝完后便铁碗丢给了二个女生,四个男人就分开探路去了。张立邈转了一圈再次转了回来,颓废的坐到了地上,其他的二个男人也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可是唯独张兴庄没有回来,难道出事了!这是五个人想到的第一个想法,可是很快一阵喊声就打破了他们的猜想。

    张兴庄跑了过来,告诉他们说发现了路,刚才自己就过去了,出去后是一条湖。

    这句话仿佛兴奋剂一般,六个人也顾不得身上的疼痛就收拾起了各自的帐篷,等一切都结束以后就跟着张兴庄朝着路上走去,来到那座孤坟的时候张兴庄径直的钻到了旁边的草堆里边,众人看着走进去的张兴庄有些犹豫了。

    这时张兴庄突然露出头说走啊,前边就是湖了。张立邈以身士卒走了进去,其他的人也陆陆续续的走了进去。

    钻过了大片的草丛,走出去后入眼的就是一片看到不到头的湖波,让众人最高兴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河中游动着的鱼儿。

    张立邈让众人把背包放在了地上就准备去捕鱼,二个女孩则坐在背包上面看着跳入湖中的四个男人。

    张立邈抓到了一只鱼丢在了岸上,随后就是张兴庄丢上来的,众人纷纷把各自抓到的鱼丢在了岸上,二个女孩则一条一条的捡起来放在旁边准备好的水池中。

    张立邈觉得抓的差不多了就转身想喊众人上去,可是转身后却发现身边的人少了一个。

    王元生,王元生,张立邈大声的喊着,可是没有人回应他。这是噗通噗通一阵的拍水的声音响起,张立邈转身看着不远,他看到了王元生。

    可是很奇怪,因为王元生浮在半空中,一个劲地朝着张立邈几人喊着什么,可是却什么声音也没有。

    张立邈游了过去,到王元生身边的时候他才发现,哪里是他浮在空中,而是一个老人用鱼钩把他给钓了起来。

    老人也看到了张立邈,诧异了一下,随之诡异的笑了起来。张立邈见到老人把鱼竿拉到了身边,对着空中的王元生只是一吸就消失了。

    张立邈意识到了不对,转身朝着远处几个人的身边游去,突然觉得什么东西勾在了自己的身上,张立邈慢慢的浮了起来,在空中的张立邈也是对着远处的几人呼喊着,让他们快逃,可是他们都是看着张立邈,然后游了过来。

    张立邈在空中突然的发现,自己的身下有一具尸体,而尸体的主人正是自己。这是怎么回事,此刻张立邈拼命的想着,可是直到老人把它给吸了,他也没想明白。

    等到把张立邈吸到了肚子里,拿着鱼竿的老人看着远处的死人,咻咻咻的笑道:“再有四个人我就可以投胎了!”

    中国民间鬼故事精选:老庙的鬼唱腔篇二

    北京西南和河北交界处有一村,名曰:吕夫子村。因为几百年前,这个村子出来一位了不起的读书人,此人姓吕叫吕封候。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此人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之高。从小仗着家里有点钱,就请先生教他读书识字。这孩子也确实出息,天资聪颖,先生教什么便会什么。没用几年学识已经超过了先生。

    从乡试一直考到殿试,从生员考中探花郎。这一下可了不得了,小小的山村出了一位探花。这位探花郎做官后,把一家人全部接到京城生活,从此就再也没回来。只是偶尔的花些银子给故里修桥补路,做一些善事。村子里的人为了感谢这位探花郎,就把村子改名叫做吕夫子村。

    这个村子现在也还存在,当然了也就是我的家乡,吕夫子村。

    今天说的故事和这个村子里的一座古庙有关系,这座古庙据说还是探花郎花钱修盖的,为的是保佑这一方百姓,风调雨顺,日子过得太太平平。

    现如今,这座古庙破败不堪,我小的时候每次走到古庙旁,都不敢抬眼视之,急忙匆匆走过。只皆因村里的长辈们告诉不能靠近这个庙,这个庙闹鬼。寺庙的山门,院墙早就没了,唯一剩下的就是一座破败的大殿,里面的供奉的佛像也没了,据说原本还是有一些古物存在的,但是经历了十年浩劫,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那么这庙是从什么时候闹鬼的呢?据村里的老人说,是从日本兵在这个庙里杀了一个戏子之后开始的,每逢初一十五。住在老庙周边的人家就会听到古庙里传出来咿咿呀呀唱戏吊嗓子的声音。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人人自危,说不定什么时候小命就没了。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吕夫子村里竟然有个地主硬是要过60大寿,并且还从城里请了唱戏的班子。用地主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活了多半辈子了,怎么就不能过个60大寿,小日本要来捣乱,我就是拼了老命也得弄死几个日本兵。”

    这话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到了驻扎在当地的日本兵耳朵里,就在地主60大寿当天,一队日本兵就闯进了村里,目标直奔着地主家。

    有人慌慌忙忙的把这事报告给了地主,地主当时就吓傻了,不知所措。待日本兵进院子之后,把宾客全部轰走,一队士兵就坐在院子里,开始大吃大喝。地主一家老小,也不敢说话,只得一旁哆哆嗦嗦的看着。

    恰巧此时花旦上场,一出场,几个亮相就把日本人镇住了。这花旦也是一愣,原本刚才台下还是自己的同胞,这转眼间就都成了真刀真枪的日本兵。这花旦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这些年来走南闯北,什么场面也都见过。立刻稳定心神,继续唱了起来。

    台下的日本兵也渐渐的被这花旦吸引了,尤其是坐在中间的日本军官。一双眼睛不住的在花旦身上游离。片刻之后招呼身边的人,低声的说了些什么,那人随即带着几名日本兵转身离去。

    待花旦唱完,进入后台,就看到那人在后台跟班主说着什么,班主一脸的为难之色。片刻之后,班主告诉花旦日本军官想请她到日本军营唱戏,这话什么意思,想必花旦心里非常清楚。犹豫片刻,眼神中闪出一股坚定之色,仿佛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

    只见这花旦朝着班主拱了拱手说道:“承蒙班主照顾,我才不会饿死,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下辈子做牛做马再来报您的恩德。”说完径直朝着前台的日本军官走去。

    来到近前,一拱手说道:“我愿意随您一起去。”

    那军官听后,显得非常满意。立刻收拢队伍,准备离开。再出大门的时候,还用日语对着那地主说了一段话,但是谁也不懂什么意思。那帮日本兵听后是哈哈大笑,从这些日本兵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就在这时,那花旦突然暴起,朝着军官的耳朵就咬去,猛地咬住,用力一扯。只听那军官撕心裂肺的叫喊着,再看那军官的耳朵,只剩下了半截了。一群日本兵反应过来,刚要开枪。那花旦仗着台上这么多年的身段功夫,一个翻身竟是而出,逃了出去。

    据老人们回忆,那天那个花旦逃到了村里的古庙里,再也逃不动了。一群日本兵很快就把这古庙包围了。那军官就在古庙中把那花旦杀死了。地主一家人满是愧疚的花钱请人为花旦风光大葬,还给了戏班子一大笔钱财。

    从那天以后,古庙就多了一丝的阴森之气。每到初一十五,这古庙里就会传出来咿咿呀呀的唱腔。村里几个胆子大的人在夜里进入过古庙里,确什么也看不到。只是在他们刚走出古庙的时候,身后就又传来了京剧声。

    1944年,驻扎在此地的日本兵搬走了,去了哪谁也不知道,据说他们那个半只耳的军官疯了,被部队丢下了。

    不过后来,有人发现古庙附近,偶尔会出现一个半只耳的人,你跟他说话,他只是傻嘿嘿的笑着。

    1945年8月16日,有人在古庙前看到那个半只耳的人死了,姿势奇怪,呈现一种跪在地上赎罪的姿势。

    不过老庙里的唱腔还未断过,正如此时,我所听到的这段满江红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