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2乘风破浪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41年12月7日,从日本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83架飞机,向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基地珍珠港发动偷袭。美国对日宣战。

    “不是重庆方面已经提前截获了日军的情报吗?”何木兰不解。

    “没错,据南方局消息,重庆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提前四天就截获了情报,蒋介石命宋子文转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宋子文返回复命,说詹森表示感谢。但是你看,日本最终还是偷袭珍珠港成功。”顾图南感叹,“美国还是太自信了。”

    “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美国人一直左右摇摆,有必要拉他一起下来。”顾培风说。

    “可是日本人进入租界以后,一定会疯狂搜捕电台。木兰同志,你任重道远啊!”顾图南担忧道。

    叶士钊通过电台收到一封家书,开头却是一首诗:“黑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兄已赴美商讨对华援助事宜。”

    “是不是发错了?”发报员疑惑,“不应该是白毛吗?”

    “就是黑毛,这是我哥哥在我小时候教我的。”叶士钊收起电文,露出久违的笑容。

    “站长,我们最近又丢了一台电报。”发报员报告说。

    “德国的?”叶士钊问道。

    发报员点头。

    “最近发报的信息太多,时间也太长。”叶士钊看了看房间顿了顿,“日本人搜查太频繁。这个地方也要换了。”

    搜获电台的是76号特高科的浅田纯一郎,他就是原来马汉山的秘书。自从76号成立后,他摇身一变成了76号特高科的课长,马汉山失去了价值,而郑孝先投奔了李默群,成了特高科的侦缉队长。

    浅田是个老辣的角色,一看电台就知道是中统的东西,他向来看不上马汉山这种中统的狗腿子,他更想抓共产党。

    中共的电台相较于中统军统就太少,太珍贵了。为了保护电台不被发现,何木兰这么长时间一直坚持在凌晨发报,她发报时候顾培风就负责在旁防风。顾培风学东西本就很快,加上以前银行电报学的基础,很快掌握了发报要领。

    “除了指法赶不上我,其他都还不错。”何木兰赞许。

    没到此,顾图南总要说:“我看培风的指法行云流水,说不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又分区停电了。”顾培风有点丧气,“他们就靠分区停电的办法找电台。”

    他正站在阁楼的窗户边,掀开黑布的窗帘往外观察。

    “不能再发了。”他转头嘱咐何木兰。

    何木兰只能停下,拆掉电报机的组件,把他们放回收音机里。等待分区停电的结束。

    “这样不是办法。”木兰焦急。

    “我们的电台太少,若是能分散一些就好,能不能跟叶处长商量一下?”顾培风问。

    “想都不要想,顾培风同志,悬在我们头顶的两颗炸弹都在,我要再重申一下纪律:他是中统,我们党内的秘密绝不能告诉他。”何木兰严厉道。

    接着又补充:“另外,有些情报显示76号的周佛海已经跟重庆的戴笠接上头了,他们共同要对付的是谁?你好好想想。”

    何木兰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叶士钊比她更焦急,因为他手下的女特工,那位《良友》的封面女郎行动失败,已被扣在76号重刑犯审讯室。

    身为中日混血儿的郑苹如,长相俊美,一口流利的日语是刺杀76号三号人物丁默邨的不二人选。如今任务失败,中统上海站将迎来灭顶之灾。

    如今,他收到的电报只有简短的:“撤离。”二字。

    在重庆,一定有人力保他,他在情报上的责任也一定有人会挡回去。可是四年多在上海“孤岛”上的苦苦经营才是他不肯离开的原因。

    “郑萍如会说吗?”叶士钊问副官又像是自问自答。

    “站长,没有人能抵抗住76号的酷刑。”副官不无绝望道。

    叶士钊更绝望了,从喉咙深处说出两个字:“撤吧。”

    令人讽刺的是,郑萍如抗住了酷刑,年仅22岁的她被杀于沪西中山路荒地。

    而在中统仓皇撤退中,一个姓姚的发报员被76号抓住,供出了尚未来得及撤离的中统电台分布点。

    丰记米号

    “叶士钊怎么样了?”何木兰问刘志荣。

    刘师傅:“没抓住。”

    何木兰放心道:“那就好。”

    刘师傅:“别提了,中统那个被抓的报务员真是个熊货,还没怎么着呢,没敲没打就把什么都端给人家了。”

    何木兰:“我们以后的工作要更加隐蔽,没有中统的电报信号,我们的发报信号很容易被发现。”

    顾图南:“是啊,现在日伪利用分区断电的办法很容易判断我们发报的位置。”

    顾培风:“我们能不能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区域同时做伪装发报信号,除了中统的信号,我知道还有一些孔宋两家的商业秘密电台往重庆发一些经济数据。”

    顾图南:“这个提议不错,我们可以假装重庆方面的电台扰乱敌人视线。只是我们只有三台发报机。”

    “试试看吧,能拖一分钟也够了。”顾培风道。

    “那我们就分三个地方,培风你负责闸北,木兰你去徐汇,我负责静安。”顾图南道。

    “你离76号太近了,还是你负责闸北吧。”顾培风对哥哥说。

    “发报员里你最熟悉闸北的地形与人,真有事也说得过去。”顾图南的理由也十分充分。

    “让我给大舅舅放风吧。”杨步庭说。

    “那让姐姐也来帮忙,她跟木兰去徐汇。”顾图南眼睛看着弟弟,“你也需要一个助手,你看近真怎么样?”

    “她还小呢。”顾培风拒绝。

    “她在你旁边,别人不容易怀疑。”顾图南说。

    就在大家的配合下,分区同时段发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敌人还在分辨几处同时发出的电报信息位置时,电报便已成功发出。

    顾培风在发报之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行,他以“丰记米号”为掩护,每天都要去福州路青莲阁茶馆内的粮食市场,统计上海滩粮食供应、消费、来源和数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