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2乘风破浪
繁体版

第十八章 永不消逝的电波3

    何木兰始终不同意向重庆发报,但是特高科有的是办法通知何希龄。

    即使特高科不通知,华东城工部也在想办法营救。

    重庆何家

    何希龄万念俱灰,特高科的条件是他宣布支持汪伪政府。即使他人在重庆,这种令他身败名裂的方式主要目的就在于阻止他在后方维持国民党重庆央行的运转。

    可是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处于崩溃边缘的国民政府经济,让他如何选择。

    叶霆楷不知如何劝老友,沙发上还有一位老熟人——唐海生。

    何希龄站了起来,声调铿锵有力:“1928年,我在美国虽然经济大萧条,可作为哈佛的客座教授,莫说与中国人比,与一般的美国人比,生活也是可以的。宋先生写信请我回国,说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要我回来筹建央行,恢复国民经济。”

    叶霆楷:“其沧。”他喊的是他的字。

    何希龄还是那个语速未停:“我放弃了美国的花园洋房带着唯一的女儿回来了。我没有向政府提任何要求,一心为国民政府搞金融,赚了多少钱,你们可以去翻中央银行的账簿,国民政府又给了我多少钱,你们可以去查我的收入。“八一三”上海沦陷时,你,唐将军十万火急要我把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到后方,连船都是我向民生公司卢作孚先生借的。为了载重量,木兰她没有上来.......”

    何希龄接着说:“唐将军,你帮我问问委员长,他是总裁,也是父亲,请他教教我,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会怎么办?!”

    唐海生:“何老,我们都明白,可是汪伪的意思也很明白,您若是答应了便不再适合再担任国民政府央行行长的位置了。这正中他们的奸计。”

    何希龄:“唐将军,这是你自己的话还是委员长的话?”

    唐海生:“是委员长的话。”

    唐海生继续:“但是,接下来是我自己的话。何老,你知道现在河南旱灾死了多少人吗?38年黄河花园口给炸了,黄河也因此改道。战前小麦的价格可能每斗0.6元,今年时价格上涨到每斗300元,如此高的粮价平常百姓完全无法承受,自家存的冬粮吃完后就只能活活饿死。即便国民政府已经拨款赈灾,但赈灾的2亿元在仅能购买2000万粮食,而军队强行征收的军粮便已达到3亿4000万斤,如此重的负担让河南百姓苦不堪言。”

    唐海生拿出一本杂志:“这一幕幕被美国的一位记者拍了下来,并刊登在《时代》杂志上,取名为《等待收成》,如今国际上已经引发关注,对我们美援非常不利。”

    何希龄接过杂志。

    叶霆楷:“听说,有不少人在吃路边的死人肉,有人甚至连自己死去的亲人都不放过,还有的灾民会把军人身上的粮食给抢走,然后将其杀害,他们没想什么后果,只想着怎样才能让自己活下来。”

    唐海生:“我也许不能理解您,但是我能感同身受,被他们杀害的李侠是我弟弟,他原名“唐山海”。”

    叶霆楷:“你有个弟弟?还是共产党。”

    唐海生:“一家子有两种信仰很常见。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眼睛湿润了。

    上海

    刘志荣、顾再冰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特高科遂决定让他们求保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