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农女:带全村种田致富吃大肉
繁体版

第十四章:一套新桌凳

    云锦可不知道云向西想弟弟了,只是瞧见二伯抬头四十五度望天,不让眼泪流下来,便识趣地没再提钱的事。

    “对了。”云向南把背篓取下来,“这是你伯娘准备的东西。”

    然后俯首凑近云锦,低声道:“底下还有点二伯存的私房钱。”

    说完拍拍手里的背篓,冲云锦挑挑眉。

    这表情出现在他那张憨厚老实的脸上显得格外滑稽。

    云锦接过背篓,里面有两件小衣服,下面有个荷包,里面是沉甸甸的铜板。

    “衣服虽说是淮哥儿小时候穿过的,但还新着嘞,你伯娘改了改,刚好给小烨穿。”

    说完又小声嘱咐:“这些铜板你自己留着买些好吃的,可别跟你娘说哈。”

    云锦心里暖暖的,“二伯,这衣服我就收下了,但钱不能要。”

    “您知道藏点私房钱,很好!”

    云锦拍了拍二伯的……手臂,很是欣慰。

    能在云老太眼皮子底下留点钱,说明二伯挺机灵,还不算太“老实”。

    云向西哭笑不得,不过这丫头,跟她爹真是一个样儿。

    打他记事儿以来,娘就偏向大哥,后来有了她最疼爱的四弟。

    加上媳妇儿一连生了三个女孩,他娘更是偏心偏到了胳肢窝里。

    以前是他太憨,农闲时做工挣点钱都如数交给娘,可没得她一个好脸色。

    婆娘和孩子也都跟着受苦。

    还是老三教给他的,不拘给多少,总得给自己的小家留点。

    自从被老三点化后,他时不时地给媳妇点铜板,偶尔还能偷偷给孩子买点吃食,媳妇桂花对他也是更体贴了……

    想到这,云向西有些遗憾,前些日子三房分家的时候,他狠狠心动啊。

    可惜现在家里就他一个劳力,娘才不会把二房分出去。

    分家,唉……遥遥无期!

    一想到锦丫头能从他娘手里把银子要回去,再想想被气的冒烟儿的老娘,他就有些想笑。

    不过娘生病之后,一直使唤他们二房,这就有点不开心了。

    “你啊,别跟伯伯客气了,知道你家现在有点钱,能存就存着,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再说了,二伯给的又不多。”

    三弟不在了,哪里还有收入来源?那些钱能撑多久?

    云锦还是把钱袋推了回去,“二伯,我已经想到挣钱的法子了!”

    云向西被侄女认真的小表情给逗笑了。

    “你这小丫头才几岁?还能想到挣钱的法子?”

    这丫头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吧!

    算了算了,等他这侄女受了打击就知道挣钱多难了。

    三弟说过,人只有经受打击才会成长,他这侄女就快成长了。

    “啊行行行,能挣就能挣吧,我得赶紧回去了,家里要是有事就让阿羡去喊我。”

    他在家,娘还会收敛点,不会一直使唤他媳妇和闺女。

    云向西推着车子一边往家赶,一边想着以后得多接点活儿,多攒点私房,毕竟老三有三个儿子呐!

    其实,老三人机灵,以前攒了不少,但前两年爹得了重病,娘说家里没钱,不治了。

    那段时间他和三弟起早贪黑想尽一切办法给爹治病,三弟把身上的钱也都贴里了,好像还借了不少。

    可惜,爹还是没挺过去。

    三弟这刚把借的钱还上,人就上了战场……

    不然弟妹他们的日子也不会这么难。

    云向西越想越难过。

    有件事,让他一直觉得没脸面对三房。

    本来,上战场的应该是他……

    十个月前,朝廷出了征兵令,除独子可以不用服兵役外,其余各户必须出一人。

    东祁征兵分为强征和服兵役两种。

    没有紧急特殊情况,朝廷不会采用强征的办法,因此举无法确定归期,误事误时,且民怨极大。

    而服兵役有明确的期限限制,到期即可返家,如果手头富余还可以交钱免役。

    这次服兵役的地点是平城,平城在东祁最北边,与北狄接壤。

    可近两年北狄经常扰乱边境,形势不容乐观,说不定哪天就会打过来。

    很多人家都选择出银子免兵役,毕竟万一真的打起来,战场上刀剑无眼,那可是要死人的。

    而云家因云老头离世,家里又欠了债。

    长立门户,云向东作为云家长子,云老太当然不会让长子服兵役。

    这件事自然落到了云向西头上,不过云老太却点名让云向南去。

    云向南也是这么想的,毕竟他力气大,又经常去山里打猎,身手比老二好不少,万一真有什么突发情况,他也能自保。

    于是乎,服兵役的人就变成了云向南。

    谁也没想到,征兵结束不到三个月,北狄大举进犯。

    这场战役持续半年,东祁险胜,可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烈的,无数忠魂埋骨他乡!

    他的三弟也永远地留在了那……

    而让云向西无比寒心的是,三弟刚去服兵役没多久,他无意间看到娘偷偷摸摸给了四弟十两银子,让他好好读书……

    免兵役也只用交五两啊!

    再一想到,之前爹重病时,娘也说家里没钱……

    原来两条人命都不及四弟读书重要……

    自此之后,云向西对云老太彻底死了心。

    ……

    晚饭时,云锦一家便用上了这套新桌凳。

    云羡勤快地拿着抹布,把桌凳擦了一遍又一遍。

    接着李晚霞摆上孩子们心心念念的猪油渣包子和浓稠的红枣小米蛋花粥,粥里还放了红糖。

    就连小云暖都吃了三个大包子,撑的肚儿溜圆。

    唯一遗憾的是,新桌凳用上的第一天,云璟还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吃的。

    看着与破茅屋格格不入的桌子,云锦觉得事不宜迟,得抓紧时间搞钱盖房子了。

    可谁知,本打算天亮后去县城的计划又泡了汤……

    “霞姐,都一上午了,阿锦在灶房捣鼓什么呢?”

    “你说这孩子不会生我气了吧?”

    阿锦腿还没恢复利索,还要往县城跑,她哪里能放心?

    现在家里还有些银钱,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身体才最重要,现在家里这个情况,要是阿锦再出什么事,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虽然她才十岁,但不知怎么,黎兰觉得现在阿锦就是她的主心骨。

    李晚霞闻言嗔怪道:“小兰,我看你是睡糊涂了,阿锦生任何人的气,也不会生你的气,她啊,捣鼓她的宝贝土疙瘩呢。”

    “终于睡着了。”李晚霞亲亲小六的脸蛋儿,把他放到黎兰旁边。

    看着圆乎乎的小脸感慨道:“咱们家小六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啊!”

    有个厉害的姐姐真不错,口粮足足的,还有人专门照看着,瞧把这小家伙养的,白胖白胖稀罕人。

    “小兰你也下床稍微活动一下,别一直躺着,我去灶房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