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寻道大千
繁体版

第4章 变化的如意

    来到知禅寺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后,应本色终于在下丹田之中,积累出了一团紫色,金色与白色相互交融的炁团。

    虽然如今的应本色尚且还不能内视,但在下丹田之内,应本色却可以感觉到三色炁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转化,和流动。

    若把下丹田比做一方小世界,那么三色炁团,就宛如一轮高挂于这方小世界天空中的太阳一般,照亮了整个下丹田洞天小世界的天穹。

    这使得应本色的下丹田,时长暖洋洋的。也让应本色在神满气足的同时,更是时长感觉到无比的舒适。

    据其师平常真人的说法,这算是应本色完成了修行《金丹篇》最基础的第一步,即凝练出了自身的氤氲之炁。

    紧接着,应本色就开始以体内的氤氲之炁游走周身穴窍,进而通过在周身穴窍内分出氤氲之炁的种子,再去构连外界的灵气。

    从而以灵气为养料,缓缓壮大自己周身穴窍内的氤氲之气,进而再使其质量得到更近一步的提升。

    去一步一步接近传说中,那一息尚存,便可永存不朽的元炁。

    而这一步则是金丹篇中记录的第一个修行境界,即所谓的“引炁境界”。

    其实平常真人传授给应本色的这《金丹篇》,是平常真人早年,自得到的一份秘卷中所悟出的功法。

    据平常真人所说,他这《金丹篇》是比现在世间,一般的道门所存的修行功法,更为高深和玄妙的存在。

    一般道门的修行功法,是需要先吸收灵气,而后在极为漫长的修行岁月之后,使得灵气一点点的压缩压缩再压缩,接着还得融入自身上药,最终才能有极小的几率去产生出一缕本命元炁。

    这时,再以取自外界的庞大灵气去包裹这修出的一缕本命元炁,从而做到但有一缕元炁尚存,则自身性命永固的说法。

    而金丹篇的第一步,就可以自身精气为种,辅以秘法,凝聚出非常接近于元炁的氤氲之气。

    之后,再依靠吸收的灵气喂养周身穴窍内氤氲之炁的种子,就会使得其向着元炁一步一步的进化。

    也就是说,修习《金丹篇》的修行者,可以使得周身穴窍内的元炁总量大大超出一般的修行者。

    从而,无论是在性命的稳固上,还是在寿元的绵长上,也都比一般的修行者要高出不少。

    甚至于,修习这《金丹篇》的修行者,可以将一身气机,尽数化为质量更高的元炁,而不是以灵气去包裹元炁。

    并且,即使是在修行之初,由《金丹篇》第一步所带来的氤氲之炁,也是比之一般的灵气质量更高的存在。

    ……………………………………

    又是一年仲夏时分,深夜,潜龙山的后山顶上,应本色盘膝坐在一块状似大印的方形石块上,做五心向天之状。

    漫天星辉洒下,不远处头发花白,一身紫色法衣的平常真人,轻轻一挥手中的鎏金拂尘。

    一条条细小的银汉,便朝着盘膝而坐的应本色周身穴窍汇聚而去。

    与此同时,应本色周身的三千六百穴窍内的三色氤氲之炁种子,也开始同时吸收起,那不断涌来的星光月华。

    知禅寺后院,一丛茂盛修竹旁的水井里,竟也不时传出几声稚嫩的对话之音。

    那彼此对话的声音,细细听来,宛如几岁的孩童,似乎还带着几分奶音:

    “空空色,你说道主的这个小弟子能修成那门功法吗?”

    “色空空,不该问的不要瞎问。”

    “这不是你我二人能置喙的事情。”

    “嘿!我说!空空色!做鱼哪一点委屈你了?!”

    “有吃有喝不说,日后还有道主帮忙化蛟成龙。”

    “你怎么还开始以人自居起来了?!”

    “你对着井水瞧上一瞧,你哪一点像是一个人……”

    “色空空,纵然咱们是龙种,但毕竟还不是真龙。”

    “父王在时也曾说过,人身是最为接近道的存在。”

    “所以……其实做人也挺不错的。”

    “可是空空色,龙涎江水府,可就只剩下你我兄弟二人了!”

    “你若是化成人身……”

    名叫色空空的声音,没再继续说下去。

    而名叫空空色的声音,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知禅寺后院的水井之中,但见在星光月华的照耀下,有一黑一白两条口部有须的龙种鲤鱼,在绕着青幽的井璧缓缓游动,宛如一副动态的太极图。

    一黑一白二条龙种鲤鱼,在井水里不停游动的同时,还时而牵引一缕游离的星光月华,送入自己的口中,随之其鱼身上的鳞片也显的更加明亮了几分。

    此时此刻,潜龙山山顶之上,随着漫天银汉的汇聚,应本色周身三千六百穴窍,都在不停的闪烁,就仿佛是在呼应周天星斗一般。

    与此同时,应本色神海之中的巨大如意虚影,也开始吞噬起应本色周身穴窍内的氤氲之炁,和漫天的星光月华。

    逐渐的,那巨大的如意虚影变的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最终,当巨大的如意虚影,从一座山脉大小,缩小到了如同孩童小拇指粗细时,这才终于是停止了变化。

    同时,凝实的白色如意内飞出了一团蓝色的光华,在悄无声息之间,融进了应本色眉心的神海。

    紧接着,蓝色的光团从神海内,不断的向着周身经脉延伸分叉。

    宛如一条条散发着荧光的蓝色树根般,融入应本色周身穴窍,一瞬间又消失不见。

    而不远处的平常真人看着应本色周身穴窍内,那剧烈消耗的氤氲之炁,以及正在转化为氤氲之炁的星光月华,眼中也是不解之色一闪而过。

    但在下一瞬间,慈祥和蔼的平常真人眼中疑惑之色便消失不见,接着就开始接连挥动起手中的鎏金拂尘。

    于是,随着拂尘挥动次数的依次递增之下。

    方圆数里,方圆数十里,方圆数百里的星光月华便都被强行牵引而来,全部灌注在了盘膝而坐的应本色体内。

    月上中天,看着应本色周身三千六百穴窍之内,终于是闪烁而起的三色光芒,平常真人这才放下心来。

    同时,就连应本色神海内凝实的虚空玉如意,也都随之增大了一圈。

    今夜,平常真人出手,原是为帮助自己的小弟子应本色牵引星光月华,好助其更快的壮大,周身穴窍内的三色氤氲炁种。

    毕竟,做师父的帮刚入门的弟子再牢固牢固基础,在这修行世界,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可看着方圆数百里的星光月华被注入应本色体内后,才堪堪使得应本色体内三千六百穴窍中的三色氤氲炁种,得以进一步凝实壮大至半粒小米大小。

    这也着实是让平常真人,感觉到有些疑惑不解。

    只因为,按照平常真人对这门功法的推衍。

    氤氲炁种在周身穴窍内,接受星光月华灌体后,其至少应该要达到花生大小,甚至于核桃大小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现在,自己这小弟子周身诸窍内的三色氤氲炁种,却又真真是只有半粒小米大小……

    “难道,这门功法并没有老道我推衍的那般强横?”

    “以人身为小天地,化周身穴窍为漫天星斗,以双目为日月……”

    “嗯!不对!”

    “这小子身上的气息……”

    “这是……规则之体?!”

    “难怪!难怪啊!”

    “一定是因为规则之体第一阶段的开启融合,吞吃了太多的星光月华和氤氲炁。”

    “所以,这才使得氤氲炁种比预想的小了那么多!”

    平常真人今夜很高兴,因为他的小弟子比他预想的还要不凡。

    知禅寺后院水井里,那一黑一白,两条龙种鲤鱼也很高兴。

    因为它们借着自己家道主老爷出手,帮助小弟子牵引星光月华的时机,狠狠的分了一杯羹。

    而知禅寺后山,寒潭底部淤泥内的一位存在,却似乎有些意兴阑珊。

    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透出淤泥,穿过寒潭,看向了漫天的星斗,懒洋洋的声音随之响起:

    “道主老爷又收新徒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