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八十三章谭氏有喜

    贾张氏损失了一百万以后丈夫差点儿气出个好歹来,儿子也不客气的数落了她一顿。

    这家伙老实多了。

    每天定时去买菜做饭,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贾家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年货没有置办多少,买了一斤多肉,连只鸡都没买,比何家、聋老太太得的救济强不到哪里去。

    老贾放假以后贾张氏也是用心伺候着,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想趁着过年的时候让丈夫歇一歇,保养保养身体。

    贾张氏出门买菜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两个女孩儿向她走来,女孩们都穿着大红的棉袄,看体型,富富态态的。

    贾张氏留意了。

    儿子贾东旭正是适婚年龄,她特别留意身边的每一个女孩儿。

    走近了才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居然是刘悦。

    贾张氏很尴尬。

    当初她带着儿子贾东旭到秦家屯求亲,刘悦当场就拒绝了。

    现在碰到刘悦,贾张氏有种想要逃走的想法。

    不过。

    刘悦却将她叫住了,说道:“你不就是那个谁,那个李平安的邻居吗?”

    刘悦一点儿也不尴尬。

    她是拒绝者而不是被拒绝者。

    当初那点儿事儿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贾张氏停住脚步说道:“你,你是刘悦那丫头吧,有什么事情吗?”

    “正好,伱对附近很熟悉吧?”刘悦开口说道:“我们家医馆儿想要搬到城里来,你知道不知道有什么地方适合开医馆还有房子租的?”

    贾张氏长出一口气,刘悦不尴不尬,也没提当初拒绝自己儿子的事儿,她轻松不少,说道:“开医馆啊,我知道有个地方适合,我们四合院儿后巷原来就有个诊所,最近不知道怎的却不开门了,门口还贴出告示说要招租,那里应该适合开医馆吧!”

    刘悦大喜。

    四合院儿附近还真是个开医馆儿的好地方,距离六院很近,没准儿能分流医院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去医院看病的都可以到医馆,还有就是医馆若是遇到比较麻烦的病人的时候可以到六院找医生帮忙。

    她父亲刘驼子早就交代过要她和石巧云在医院附近寻找开医馆的地址,还不能是协和、同仁堂等有名的大医院,到那边看病的患者都很严重,就算人家到刘家医馆他们也治不了。

    六院这家医院附近正好。

    米国医生都撤离了,医院医生紧缺,再加上六院正由妇婴专科医院向全面、综合性医院转型,接受的病人比较杂乱,没准某些病人因为某种原因就不想在六院看病了,正好到她们刘家医馆。

    “你,你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刘悦开口说道。

    贾张氏也不去买菜了,带者刘悦姑嫂两个去了后巷。

    到了燕娥那个小诊所,看过门前帖的广告刘悦和石巧云高兴坏了。

    小院儿原本就是开诊所的啊。

    现成的手术室、门诊室,租下来随便改一改就能用。

    石巧云连连感谢。

    贾张氏隐约将她也认出来了,这不就是当初冒充李平安对象那个姑娘吗?

    后来成了刘悦的嫂子?

    贾张氏冷哼一声离开了。

    忙活了半天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

    两个姑娘都不是儿子贾东旭的菜!

    刘悦和石巧云立即回去将刘驼子父子找了过来。

    刘驼子看过之后也很满意。

    一家人立即就按照广告上的地址去找了房东。

    房东听说刘家要租用自己的房子,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双方讲好价钱,刘驼子立即就说最少要租五年,给了一年的房租。

    房东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将房子重新租出去了。

    燕娥出事儿以后房东也被叫到军管会盘问。

    他将那个小院儿的情况如实说明。

    解放前他就将小院子租出去了。

    最先是有人利用小院儿做粮食生意,然后就是燕娥的小医馆。

    房东每半年去收一次房租,有时候还是燕娥送过来,她在小院儿里做什么事情房东真的不知道。

    军管会的人虽然没有明说燕娥是特务,房东也猜到几分,心中早已将小院儿看成是凶地。

    刘家人要租房子那是正中下怀。

    房东急忙将小院儿钥匙给了他们。

    刘家人正为解决了住处的问题高兴呢,也没有注意到房东脸色有什么不对。

    刘驼子拿着钥匙到小诊所开了门,检查之后颇为高兴。

    小诊所有手术室、门诊室还有病房。

    军管会的人将地下室里的东西都搬走以后也没有掩盖入口。

    那么大的地下室,若是能够修改一下,拉上电的话可以当作病房。

    东西两处厢房,选择一处从中间隔开让刘悦和刘潮夫妻两个住。

    稍微修葺一下过年以后小诊所就能开业。

    刘家人到旅店将自己的行李拿过来就在京城住下。

    那个时候户籍管理并不严格。

    等过年以后就能到派出所迁移户口。

    贾张氏买了菜回家做饭。

    吃饭的时候将刘家在后巷开诊所的事情告诉了儿子贾东旭。

    贾东旭思索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妈,他们诊所招人吗,我想去她们那里问问要不要人!”

    刘悦虽然拒绝了自己。

    可她喜欢的那个解方军不是也没和她好吗?

    自己还有机会。

    要是能到刘家的诊所干活儿,天天和刘悦相处,自己好好表现,说不定能让她回心转意呢。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贾张氏说道:“回头我帮你问问,怎么说也是我帮她们找到了开诊所的房子,总该还我个人情吧!”

    她还真带着自己儿子过去了。

    贾张氏说明来意。

    刘驼子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将来诊所要是开张了,杂活儿石巧云和刘悦就能干,还招什么工,不是浪费钱吗?

    贾张氏有些失望,她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听贾东旭说道:“我不要钱,我在你们诊所当学徒成吗?”

    刘驼子大喜。

    按照规矩。

    中医学徒要学五年。

    期间不发工资,只管吃住。

    一旦成了学徒。

    眼前的年轻人就要给他们诊所白干五年。

    这不是好事儿吗?

    刘悦也很高兴。

    贾家距离诊所那么近还可以不在诊所住,无非就是吃饭的时候多添一双筷子就能免费得到一个劳动力。

    她和石巧云就不用干杂活儿了。

    刘驼子微笑着问道:“年轻人,你真的愿意到我们诊所当学徒?”

    “你儿子和我们四合院儿的李平安是同学,医术肯定不错,我愿意跟着他学习,更何况你的医术应该比你儿子高吧?我在你们诊所肯定能学到本事的!”贾东旭说话的时候拿眼睛瞟了瞟刘悦。

    这些天奔波劳累,刘悦似乎瘦了一点儿,还是那么白,更好看了。

    贾张氏也是心中一动。

    儿子若是能够跟着刘家学习医术未尝不是一种出路。

    刘驼子和贾东旭说了当学徒的条件。

    贾张氏还在思考的时候贾东旭已经迫不及待的答应了,却听他说道:“我愿意,我愿意,你们放心吧,该我做的事情我肯定会做好,当学徒只管吃住没有工钱我也接受!”

    贾张氏离开以后刘家人就开始指挥着贾东旭做着干那,俨然是已经将他当成学徒使唤了。

    至于说能不能交给贾东旭医术?

    将来再说!

    晚上贾东旭吃过饭回家的时候告诉父母他在刘家诊所吃过饭了,还吃到几片肉呢,刘悦的手艺很好,做出的饭菜很好吃!

    “那就好,那就好!”贾张氏说道。

    老贾也高兴的说道:“若是在诊所出了师就能当医生了吧,你看看老李父子两个,当医生多吃香,若是东旭也有了手艺,我就彻底放心了!”

    嘴上这么说。

    老贾心里却是有些失意。

    当初他儿子东旭要是跟着李平安一起去上医校,现在他儿子也是医生了,还用得着在小诊所当五年的学徒?

    “平安那小子多聪明啊,五六岁就在教会学校上学了,他认定的事情能差吗?”老贾心中想道:“两年前我就不应该听东旭他妈的,就应该让儿子跟着平安去学医!”

    老贾后悔了。

    当初一步走错可能让儿子蹉跎了六七年。

    “就是,咱们儿子要是当了医生还怕找不到媳妇儿?”贾张氏说道:“可能年后咱们家东旭在诊所当学徒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媒婆就会接连不断的上门给东旭说媳妇儿了!”

    “我才不会娶别人呢!”贾东旭心中想道:“近水楼台,我早晚将刘悦追到手,让她嫁给我!”

    马上就要过年。贾家总算是有一桩喜事儿。

    贾张氏到处和人说她儿子要到诊所当学徒,将来也是一个医生!

    她到李家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家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刘家居然在后巷原来燕娥待的地方继续开诊所?

    贾东旭还要去当学徒?

    那不是找死吗?

    李林几次想开口说什么都被李平安制止了。

    他还要再开口的时候被徐氏在桌子底下狠狠的踩了一脚,终于老实了。

    贾张氏吹嘘了一番自己儿子将来会多么多么了不起。

    用她的话说就是李平安只在医校学了两年,儿子却是要当五年学徒。

    能不厉害吗?

    李家人都没有反驳。

    贾张氏得意洋洋的走了。

    “平安,刚刚你为什么不让我提燕娥的事情?”李林质疑道。

    “燕娥的上级根本就没有抓到,那边的诊所肯定在军管会的监视下,你胡乱说话打断人家的布置怎么办?”

    “还有就是咱们家三人和燕娥被抓之事有关系的消息只有几个人知道,燕娥被关起来了,我救的那个伤者死了,只要咱们家的人不说谁都不知道,你告诉贾张氏不是自找麻烦吗,万一传到燕娥那个神秘上级耳中,知道燕娥是我和淮茹给弄进去的,他们来找我们的麻烦怎么办?”

    “别多事,就当咱们什么都不知道,还有,往后少往后巷去,路过也不行,能绕路尽量绕路!”

    李平安开口说道。

    秦淮茹颤抖了一下。

    当时燕娥可是被她一砖头撂倒的。

    徐氏急忙抓住她的手安抚,横了一眼丈夫说道:“贾家的事情你少管,也别去后巷,看病只在机械厂那里看,别乱跑,更别给儿子找事儿!”

    李林点点头答应了。

    徐氏向来强势。

    他都习惯了。

    四合院儿里出了两个学徒。

    贾东旭和何雨柱。

    两人都被别人当牲口使。

    尽管快过年了刘家依旧是不肯放过贾东旭,整天指挥着他做事情。

    规整了诊所。

    刘驼子又让他在西厢房砌了一道墙让刘悦和刘潮夫妻两个搬了进去,兄妹两个各住一间。

    贾张氏依旧在四合院儿到处说自己儿子将要成为医生。

    李林见到她的时候扭头就走。

    贾张氏得意洋洋的说道:“看着吧,往后就不止李家有医生了!”

    腊月二十八。

    娄振华又开车过来让李平安父子两个出诊,说是他妻子谭氏可能怀孕了。

    担心可能要给妻子做一些特别的检查,娄振华提出让秦淮茹也过去。

    李平安虽然不认为秦淮茹能帮上什么忙但也没有说破。

    秦淮茹还是第一次坐汽车呢,偶尔颠簸的时候她死死的拽着李平安的衣服。

    李平安微笑着说道:“没关系的!”

    秦淮茹适应了以后好多了,不过依旧是不肯放手。

    等到了娄家。

    谭氏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

    十多天以前就开始孕吐了,不过她不敢确定是不是怀孕,直到月经该来的时候又没来才意识到自己八成是有喜了,这才将李家父子都叫过来确认。

    李林把脉过后认为是喜脉。

    李平安也帮着把了把脉之后说道:“应该是有两个月左右的身孕,恭喜娄夫人了!”

    谭氏大喜,当时就要留李家三人吃饭。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娄夫人还是别过度操劳了,多休息休息吧!”

    谭氏点点头,将秦淮茹叫到身边,很随意的将自己带着的一对儿镯子摘下来就要送给她。

    秦淮茹不敢收,转身看着李平安。

    李平安说道:“这,这太贵重了吧,我们不能要。”

    他依稀记得长大后的娄晓娥就戴着一只镯子,连谭氏都很珍视,不知道那只是不是这一对儿当中的一只。

    “给你你就收着吧,当年我们娄家遍寻名医,花费何止是一对儿镯子能比的,李医生治好了我的病,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谭氏又将镯子递到秦淮茹身边说道:“一点儿小礼物而已,算不得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

    这个时候的娄家可不是电视里被抄家后仓皇逃到湘江的模样。

    谭氏手里的好东西不知道有多少。

    也许。

    她还真没有太在乎这对儿镯子。

    秦淮茹将镯子收起来。

    谭氏很高兴,像是对李家父子更像是对丈夫说道:“只要能生孩子就成,就算这胎不是男孩儿也没有关系,还能再生下一胎!”

    娄振华点点头,他重新将李家父子送回四合院儿。

    车子就停在四合院儿大门口。

    娄振华离开以后一家三人回了后院儿。

    刘海中和易中海在中院儿下棋。

    两人都看到了李家三人。

    刘海中说道:“李家父子又到娄厂长家里出诊了!”

    汽车声音在外面响起的时候两人都猜到了可能是娄振华将李家父子送回来了。

    易中海冷笑一声说道:“李家父子怕是没让娄厂长满意啊,这回没给什么谢礼!”

    上次娄振华过来的时候还给李家带了一点儿鸡蛋,这次却什么也没有带。

    八成是没有将娄家人的病治好!

    刘海中没有说话,心里却想道:“万一是直接给钱了呢,你能看见?”

    李家三人路过贾家门口。

    贾张氏有些羡慕的说道:“前院儿的人都说了,将李家父子接走的是你们娄厂长,等着吧,用不了多久咱们儿子也能成为医生收诊金的,到时候.。”

    回到家以后秦淮茹就将一对儿镯子拿给徐氏看,说是娄夫人给的。

    徐氏抚摸着镯子看向她说道:“这可是好东西啊,好好放着吧,将来传给你儿子!”

    秦淮茹红着脸点点头。

    腊月三十儿。

    除夕。

    李平安和秦淮茹起床的时候发现窗外一片洁白。

    不知不觉。

    昨天晚上居然下了半夜的雪。

    这一年的最后一场雪。

    到隔壁吃了饭。

    李平安又拉着秦淮茹钻进了被窝。

    秦淮茹红着脸说道:“今天过年呢,我要帮着咱妈包饺子!”

    “她说了,下午再包!”李平安搂着秦淮茹说道:“咱们还是别出去了,冷,就算是出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咱妈还要替我们操心!”

    秦淮茹不动弹了。

    勉强睡了一觉。

    起来吃了午饭秦淮茹就开始帮着徐氏包就子。

    三四点的时候徐氏到中院儿一趟,给了何雨水一锅排饺子和一些奶糖、瓜子、几个核桃。

    何雨柱还没有回来。

    八宝楼饭馆真的拿他当头驴使唤。

    吃年夜饭之前李平安到院子里放了鞭炮。

    除了饺子,年夜饭就只有几样素菜。

    侯大送的鸡、鸭、鱼都没有动,徐氏想等到侄子或者女儿过来串亲戚的时候再吃。

    吃完年夜饭徐氏将几件新衣裳拿了出来。

    她和秦淮茹一起做的。

    李家人一人一件新棉袄。

    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徐氏将墙上的日历又翻了一页。

    二月十四日。

    农历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