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苏国生化专家的认可

    二大妈还有些不服输。

    自己想以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做一点儿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她又到前院儿找了阎埠贵。

    其实。

    在到阎家之前她就已经预料到可能没什么结果了。

    且不说阎家人愿意不愿意帮忙。

    阎埠贵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而已。

    就算是他想将何雨柱安排进小学食堂估计也没多大的可能。

    二大妈专门瞅了个吃饭的时间过去。

    阎埠贵一大家子都在。

    二大妈和他们说了何雨柱的事情,又对阎埠贵说道:“他三大爷,你看你能不能帮着找个工作啊,就是,就是在你们学校做饭、打杂也行啊!”

    “这个.。”阎埠贵思索着摇摇头说道:“不是我不帮忙,真是没有办法帮啊,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学校里哪有我的发言权啊,我帮不了他,不瞒伱说,我们家解成马上就要初中毕业,我还在发愁该怎么安排这小子呢!”

    何雨柱的情况阎埠贵知道。

    妻子和他说过。

    何雨柱这家伙简直不知道礼义廉耻,阎埠贵根本就看不上这小子,怎么可能帮他?

    傻柱被人赶出来了?

    活该!

    傻柱连学徒都当不成了?

    也是活该!

    阎埠贵才不会花大力气去帮这种人呢,不值得。

    他就想着。

    李林等人不愿意帮傻柱也正是这个原因吧!

    傻柱要是啥女人都勾引,见个女人就走不动道儿,真要是把他介绍到学校食堂,到时候他再去打那些年轻女老师的主意,一旦出事儿,说不定做为推荐人的自己也有麻烦!

    二大妈张张嘴想要再说点儿什么最终却没有说出来,只能悻悻离开。

    她刚走,阎埠贵就说道:“我倒是有些羡慕老刘了,他也没花什么功夫去教育孩子啊,哪里像咱们家,我是老师,又在解成身上花了那么多功夫,可最后结果却不尽人意,咱们家解成。”

    他没有再说什么。

    阎解成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

    他也知道父亲的期盼。

    可是。

    他就是学不会。

    小学的时候父亲还能教教他,上了初中,阎埠贵对他的帮助真就不大了.。

    “算了,解成他爹,你还是别埋怨孩子了!”三大妈叹息了一声说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咱们家解成学习不好就尽快找个工作,找个老婆,老刘家的孩子学习好就去上高中,读大学、中专,不过,将来那孩子未必就会留在老刘身边,倒是咱们家解成可能会一直守着咱们!”

    三大妈看的挺开。

    阎埠贵苦笑着点点头,他也只能这么想了。

    二大妈重新去了何家对何雨柱说道:“你年纪太小,厨艺还不知道好坏,别的也干不了啊,这么着,你先等等吧,总会有机会的!”

    何雨柱点了点头,颇有些失望,何雨水却是对二大妈说了一声“谢谢”。

    李平安手术组刚刚做了一台手术,将患者送进病房以后李平安就去了医生办公室休息。

    赵婉蓉紧走几步跟过去对他说道:“李医生,下班的时候你别急着回家吃饭,在你们小院儿等我一下吧,我有点儿事情要和你说!”

    “什么事情啊!”李平安还没有说话呢,冯雯雯就有些好奇的问道。

    “还能什么事情,不就是方便面和辣条那点儿事儿,现在这两种东西卖的火了,我爸就想给李医生点儿钱将这种技术买过来,他还想着要买断技术,不让李平安将技术传给别人呢!”

    “恭喜李医生了!”小露也说道:“你又要得一笔钱了!”

    她心里想着。

    既然赵婉蓉郑重其事的提出来,肯定不会是小钱,怎么着也应该有好几百万块。

    “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外传!”李平安说道:“不过,其他食品厂很快就会学着做的,你们食品厂要在制作工艺、调料上下功夫啊,不然会让别家赶超的!”

    “我知道了!”赵婉蓉说道:“我们会慢慢改进这两种食品的!”

    “还有啊!”赵婉蓉说道:“往后李医生、咱们宿舍要吃方便面和辣条的话我家食品厂都包了,管饱!”

    小露和冯雯雯急忙道谢。

    进了医生办公室几人都不说话了。

    吴泽和王春燕也在医生办公室。

    王春燕看着小露等三个女孩儿有说有笑心里颇不是滋味。

    年少不知愁滋味儿。

    哪里像她?

    本来以为嫁给了吴泽就能幸福一辈子,可以向吴泽父母那样夫唱妇随、举案齐眉。

    哪里想道成亲以后一堆麻烦事儿都过来了。

    给张雷做手术的事情被吴母知道以后吴家人对她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

    可以说。

    吴母看她就是不太顺眼,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每回王春燕跟着吴泽回家都要被吴母训斥几句,再告诫几句。

    现在。

    丈夫吴泽没了心理阴影,可以做手术。

    不过情况更糟糕。

    他每天忙着做手术,工作的时候根本就不多看他一眼,下班回宿舍以后也是倒头就睡,很少再碰她。

    王春燕急的团团转却没办法。

    下班以后。

    李平安接了秦淮茹先去家属院儿小院儿。

    “李大哥,我们不去咱妈那吃饭了吗?”秦淮茹开口问道。

    “赵婉蓉找我有事儿,我不是把方便面和辣条的制作方法教给她们家厂子了吗?”李平安说道:“可能是要给咱们一点儿报酬!”

    “哦!”秦淮茹高兴的说道:“那不是又有钱拿了吗?”

    “应该是吧!”李平安说道。

    等到了小院儿附近,李平安离的很远就看见赵婉蓉、小露和冯雯雯三人在大门口等着。

    三人一人搬着一箱方便面。

    她们拿着的方便面居然是纸箱包装的,已经不用网兜了。

    李平安两人从自行车上下来,秦淮茹急忙掏出钥匙将大门打开。

    李平安也将自行车摆放好,将几人领进小院儿。

    秦淮茹又打开了正房房门,赵婉蓉三人将方便面放在地上。

    赵婉蓉变戏法似的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四打钱。

    李平安稍微看了一下就知道可能是四百来张五万块钱的票子,也就是两千万块钱。

    果然。

    赵婉蓉将钱递给李平安微笑着说道:“这是两千块钱,你的方便面和辣条制造技术我家可就买断了啊!”

    “嗯!”李平安很随意的点了点头。

    小露说道:“李医生,我们不打扰你们了,先走了,我们宿舍也分了几箱方便面呢,大家说好了,晚饭不去食堂吃了,就在宿舍里吃方便面了!”

    “你们那有热水吗?”秦淮茹问道。

    “有啊!”冯雯雯说道:“赵婉蓉还买了一只新暖水瓶拿到了宿舍,一会儿我们到食堂里让师傅给灌一瓶热水!”

    三人离开了。

    李平安将钱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高高兴兴的放进了箱子底下,说道:“李大哥,咱们带一箱方便面回四合院儿吧,给咱妈拿一点儿!”

    “好啊!”李平安说道。

    秦淮茹拿着一箱方便面就往外走。

    锁好大门,两人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回到四合院儿的时候徐氏已经做好饭了。

    玉米粥。

    蒜苗炒鸡蛋。

    因为用了鸡蛋也就没有往里面加味精。

    不过。

    加了一点儿干辣椒,味道也不错。

    吃饭的时候秦淮茹将赵婉蓉给她们钱和方便面的事情说了。

    “一箱里有多少块儿方便面啊?”

    徐氏问道。

    “还不知道呢!”秦淮茹说道:“我们没有把纸箱拆开过!”

    尽管纸箱是定制的,上面也没有字儿,真的只是纸箱而已。

    在小院儿的时候夫妻两人也没有询问,必须要打开才知道里面有多少块儿。

    吃完饭。

    李平安和秦淮茹带了一瓶热水回家属院小院儿。

    刚到门口就见小露三人在等着他们呢。

    “你们怎么了?”秦淮茹问道。

    “别提了!”小露说道:“我们去食堂找师傅们要开水,他们却说没有了,让我们明天早一点儿把暖水瓶带过去!”

    “所以,今天我们只有过来蹭你们的热水了!”赵婉蓉说道:“明天我把你们的热水瓶也带过去,你们就不用回家带热水,省的麻烦伯母!”秦淮茹将大门打开,将三人让进屋子帮他们泡了方便面。

    她这才知道原来一箱子方便面居然是二十块儿的,二十块儿方便面堆在一起,还有二十包用薄牛皮纸包着的调料。

    小露等三人吃过方便面到院子里的水槽刷了碗筷离开。

    李平安夫妻两个打了点水洗了脚后睡觉了。

    建国初期,郭嘉就和苏国展开了合作。

    在苏国贷款三亿美金用于经济建设。

    第二套人民币之前,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在二点三万到二点七万之间浮动。

    取平均值二点五万。

    三亿美金就应该是七点五万亿人民币。

    今年是一五几划的第一年。

    苏国决定援助华夏一百五十六个重点项目,涵盖衣食住行、工业生产等各个方面。

    大致是用贷款的三亿美金用于引进设备,相关技术人员、设备的安装、试运行都由苏国人无偿援建。

    加上苏国的人工、华夏的人工、土地、原材料,一五几划的投入绝对不是几亿美金。

    这一百五十六项援建项目当中也有和医学相关的项目。

    其中。

    最为重要的一个大型项目就是华北制药厂。

    原本。

    郭嘉是想借着苏国的技术在石家庄建造一个大型的制药厂用于生产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淀粉以及青霉素相关的医用玻璃瓶等。

    不过。

    因为利益的关系,这个项目迟迟没有上马。

    今年。

    一五几划开始实施,国内也能量产青霉素了。

    苏国这才答应郭嘉提出的要求,尽快开始建造华北制药厂,先制造青霉素生产车间,一五几划完成之前争取完成所有生产区的建设。

    苏方提出以设备和资金换技术的合作方法。

    他们对华夏青霉素量产的方法相当感兴趣。

    因为。

    华夏生产青霉素的原料和苏国国内的并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成本相当的廉价。

    上级答应了。

    不过。

    他们还提出了其他要求,除了设备白送、技术人员帮忙援建华北药厂以外,华夏还想要他们的链霉素生产技术和设备。

    那个时候苏国已经能生产链霉素了,不过在他们那边也属于新药。

    权衡过后。

    苏方同意了。

    只是。

    对方也有要求。

    他们想见一见解决青霉素培养基难题的人。

    上级自然不会在这件小事儿上为难苏国专家。

    答应了。

    第一批援建华北药厂的技术人员以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为首。

    从苏国过来以后,他们先在京城饭店住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一群翻译,汇通了中方接待人员向六院这边赶过来。

    接待人员主要有两类人。

    其一是以京城医大楚山教授为首的专家,大多是一些生化方面的技术人员,再就是一些政富外事接待人员。

    十几辆汽车停在六院门口的时候着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列夫从汽车上下来以后风风火火的走进了六院,强烈要求中方人员带他先去参观研究出青霉素量产方法尤其是改造出廉价培养基的实验室。

    楚山教授微笑着答应了。

    一边走,他一边给列夫介绍实验室的情况。

    实验室是米国人留下的,在当下还算先进。

    不过。

    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掌握实验室的人。

    负责青霉素量产研究事宜的是六院的医生,虽然是普通医生,不过他的勤劳却是值得肯定的,不知道经过多少次试验失败,尝试了多少种青霉素培养基配制方案,终于制造出了一种可以完全国产、价格低廉的培养基。

    列夫连连点头。

    他知道李平安能够设计出廉价的培养基顺利的让青霉素实现国产化、量产化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可能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只是。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有时候还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不敢小觑!

    李平安这个六院的医生既然能够解决青霉素量产化的问题,想必在生化方面是有很高造诣的,绝对不能小觑!

    一行人到达六院实验室的时候发现大门虚掩着。

    很显然。

    里面是有人的。

    就在这个时候。

    院长等六院的高层也赶了过来。

    他们早就得到了通知。

    可没有想到列夫这个苏国生化专家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刚来医院也不和院长等人打招呼直接就进了实验室。

    院长和楚山教授打过交道,他不住的给楚教授使眼色。

    楚教授不解其意,还以为是催促他赶紧进实验室呢。

    楚山走到实验室门口,率先将大门打开了。

    院长往里面一看,心说:“糟糕了!”

    本来。

    院长给楚教授使眼色的意思是说六院这边还没有准备好,想让他先把列夫等人支出去。

    最少也要把李平安和当初配合他的试验助手,他的妻子,秦淮茹叫过来啊!

    列夫往实验室里看了一眼。

    他发现里面有一对儿年轻人在拥吻,这对年轻人就是刘启和周玲。

    心道:“这位掌握着实验室,在华夏青霉素量产进程当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年轻人居然如此豪放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居然就.。”

    刘启和周玲也蒙了。

    他们发现实验室的门被打开了。

    门打开之后有一群人都站在门外,还围观他们。

    两人立即就分开了,红着脸,不知所措的看着门外的众人。

    居然还有苏国人在场?

    楚山教授咳嗽一声,他刚要说什么就见列夫已经从震惊的情绪当中清醒过来了,飞快的走到刘启身边拉住他的手说道:“李平安医生,你知道吗,你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太感谢了!”

    随即。

    就有一个翻译将列夫所说的话翻译过来。

    周围的人都听到了。

    列夫疯狂的握手。

    刘启更加不明所以。

    有一个外国人疯狂的和他握手并且赞扬他是好事儿。

    可是。

    这家伙嘴里却将自己叫李平安。

    很显然。

    他是认错人了啊!

    周玲笑眯眯的看着刘启,她自动的选择不在意列夫称呼错误的事儿。

    她认为那只是一个小错误,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苏国人对自己丈夫的态度!

    刘启被苏国人认可,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只是。

    没过一分钟。

    楚山就走到列夫身边对他说了几句:“抱歉,您好像搞错了,这个不是李平安,而是其他的实验室研究员!”

    翻译将他的话翻译成俄文。

    列夫听到以后很是诧异,立即问道:“他不是李平安,李平安呢?”

    列夫的手松开了,急忙后退了几步和刘启保持距离。

    楚山立即说道:“刘启,你小子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去将李平安给我找回来!”

    刘启立即说道:“好的,我马上过去!”

    他走出人群离开了。

    看着丈夫远去的背影。

    周玲很是失望。

    她也看出来了,搞了半天,外国人看重的、想要握手的不是自己丈夫,而是李平安啊!

    “李平安、又是李平安!”周玲心里愤愤的想道:“我还摆脱不了你了是吧,到哪里都能看到你的影响,我们夫妻都到实验室来了,怎么还是能遇到过来找你的人呢?真是没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