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二百零四章门旮旯拉屎天会亮

    易中海失魂落魄的从协和医院里走出来。

    关于检查这件事情,他已经很熟悉,流程都明白。

    再过几天再来,期间吃好,喝好加强营养。

    “不就是吃好吃的吗,谁不会啊!”易中海心中想道:“往后我会天天去食堂里吃饭的!”

    回到四合院儿家里,易中海将检查报告放好,拿了一点儿钱又往外走了。

    又拿钱?

    还要出去?

    一大妈开口问道:“老易,你,你这是又要去哪里,检查结果出来了吗,怎么样?”

    问起检查结果的时候一大妈心里有些发颤,她是真的害怕丈夫告诉自己孩子不是他的而是托里的。

    不过。

    易中海并没有答话,甚至没有转身看她一眼,径直出去了。

    一大妈甚至能够听见易中海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完了。

    一大妈心里忍不住的想着可能是检查结果有些不妙,丈夫可能还是不能生养。

    这么说孩子的确是托里的?

    一大妈一屁股坐到地上,有些彷徨、有些无助。

    易中海拿钱就到附近的饭店吃饭了,他特意叫了一碗饺子,还要了几样肉菜。

    吃饭的时候心里颇不是滋味儿。

    自己干嘛要去挑衅李平安呢。

    两家相安无事,让他一直给自己保守秘密不好吗?

    此时的易中海觉得自己要发疯了。

    一会儿觉得孩子是托里的心里不舒服。

    一会儿有觉得管他孩子是谁的,让一大妈生下来养着就行。

    大多时候还是害怕一大妈最终生出一个和华夏人不一样的孩子,那他可就丢大人了。

    他在饭店边吃边想,最后也没将饭菜吃完,只是吃了一半而已。

    本来还想着将饭菜带回去让一大妈也吃一点儿的,可是一想起家里那点儿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没了心情,付了钱还出了二两粮票,易中海出门离开。

    回到家的时候正好是晚饭时间,一大妈做好饭菜等着他吃呢。

    易中海一句话都没说上床睡觉了。

    一大妈扭头看了丈夫一眼,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易中海可能是拿着钱去外面饭店吃饭了,哭着吃了点饭菜,等到易中海睡着了才上床睡觉,生怕他心情不好再拿自己出气。

    李家。

    吃晚饭的时候徐氏和李平安都没有提易中海的事情,吃过饭,秦淮茹和李平安回屋以后才小声试探着问道:“平安,我看咱妈的脸色有些不好,究竟是怎么了?”

    李平安叹息了一声将在四合院儿里发生的事情说了,又道:“毕竟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妈心里可能有些不舒服吧!”

    “咱们为他保守了那么久的秘密,可他却是一点儿都不念咱们的好,就算是他质疑你的判断也不应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啊,他要面子,你和公公就不要吗?”秦淮茹说道:“这件事情怨不得咱们,要怪就只能怪易中海自己没事儿找事!”

    当时情况下。

    李平安和易中海必须要有一个人受伤的。

    秦淮茹自然是不希望丈夫为了保全易中海的名声和在四合院儿里的地位选择帮他隐瞒实情,做出有损自己名声的事情。

    “嗯!”李平安说道:“我只是说了实情而已,如果他再次到其他大医院做了镜检,结果是他康复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说是当初给他做检查的几个医院都出现问题了而已!”

    话虽这么说。

    但是李平安知道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很小。

    两人不再多说,上床睡觉,没多久,秦淮茹就依靠着丈夫睡着了。

    易中海大肆挥霍到饭店里吃饭,有时候对一大妈简直是不管不顾,就是在饭店里吃剩下的剩饭剩菜也不带回家给一大妈吃,和前几天让一大妈天天做好吃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可能出问题了,就连贾张氏心中都在想:“难道李平安说的是真的,易中海在其他大医院从新做检查之后还是发现自己不能生养,一大妈肚子里的孩子可能是别人的?”

    几天之后。

    易中海满面红光的再次到协和医院进行检查,原以为这次能成,检查结果会有利于自己,可结果发现还是不行。

    甚至。

    这次负责给他看病的是一个年轻医生,可能是缺少经验也可能是对工作太热情了,她很负责任的和易中海详细说了检查结果,又说道:“你这不是弱精和少精,而是根本就没有,一点儿也检查不出来,就你这个检测结果,国内外都有少量的报道,但是迄今为止还从来没有报道过被治愈的病例!”

    医生的一番话让他如遭雷击一般,心里翻腾不止。

    反复确认过之后他才跌跌撞撞的从医院里出来,心里更是后悔,李平安是能看懂这些实验报告的,也就是说刚刚那位医生和他说的话李平安应该都懂,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一开始就在为自己保密。

    “没事儿找事儿,***嘛要去挑衅他啊!”易中海心中想道。

    只是检查了两次而已。

    第三次易中海是再也不去了。

    因为他知道去了也是白去,检查结果肯定是一样的。

    还不如省一点儿检查费,免得再一次自取其辱!

    李平安知道,对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来说灭活苗才是最安全的。

    另一个时空之所以没有选择灭活苗是因为发展的晚了,当时华夏派人到苏国学习的时候无论是苏国还是米国都向派遣专家提出了索要专利费的要求,专利费价格昂贵,国内又流行过几次脊髓灰质炎,急需疫苗,不得已另辟蹊径选择了减毒活苗,将其制成糖丸。

    制造糖丸的时候还用到一种生物反应器,也就是糖丸锅,在糖丸锅里培养减毒灭活苗,按照条件保存、分发给适龄儿童就行。

    在后世李平安那个时空,糖丸和糖丸锅在对抗脊髓灰质炎方面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

    糖丸和糖丸锅的制造方法李平安也是知道的,他将制造方法写成文章交给了生物制品研究所。

    研究所还是倾向于使用灭活苗的,即便是专利在米国人手里,华夏人自己研制灭活苗的时候肯定是在关键步骤上和他们不一样的,比如灭活的时候可以使用高温、福尔马林等多种方法。

    不过。

    减毒活苗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即便是不用在这种病毒上,在其他病毒的疫苗制备上也是可以使用的。

    李平安将文章通过中科院药物研究所那边交上去以后很快就得到了回复,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刘黑子进京以后就和钱明联系上了,很多东西包括刘黑子以前接收的那个小鬼子在华掠夺的物资清单也落到了他的手中,发现里面有有关吴父的记载,就将这些内容告诉了卫生局。

    钱明是和吴父打过交道的。

    这家伙名气很大。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尤其是刘黑子还和他说了自己利用那份儿掠夺清单敲诈吴家的事情,他的要求吴家都办了,给钱,将刘黑子妻子和弟弟的尸体带出城去掩埋,简直是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这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他就是将吴家的祖传秘方交给小鬼子了,要不然,吴父心虚什么啊!

    卫生局的人知道此事以后还进行了调查,不能冤枉了人家不是?

    鬼子那张清单上还清清楚楚的记着药方呢!

    正好。

    前段时间献药方的时候吴家也将祖传秘方献出去了。

    两相比较。

    结果是一模一样!

    卫生局的同志脸色陡变。

    很明显,清单是那个大佐随手记的,药方肯定是被带回东瀛国内,已经流失国外了。

    简直不敢相信。

    一个愿意将自己家传秘方献给小鬼子的人居然堂而皇之的在医院继续行医,还戴着名医的帽子!

    卫生局的人立刻和三院领导联系,要求处理此事,就算当时吴父献出药方是被逼无奈、情非得已,总还是要有个交代吧,不能依旧让他做三院中医科科室主任,继续当专家、名医吧!

    吴家是家传,世代行医。

    除了吴泽。

    吴家祖辈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喜欢收集患者送的锦旗。

    小病也就算了。

    要是能治愈大病,吴家人就会暗示患者给他们送锦旗。

    将来年纪大了收山的时候都会在族谱里记载一生收过多少面锦旗,治愈过何种大病之类的,算是对自己行医一生的交代,得到的锦旗越多,越能得到后辈子孙的敬重。

    吴父行医二十余载,到今年的时候刚好收到一百面锦旗,也就是说治愈了一百个人的大病。

    其实这第一百面锦旗是值得商榷的,人家只是咳嗽而已,可能是风寒感冒,也可能是气管炎、支气管炎之类的,患者才咳嗽了十来天而已,算不上是多么难缠的疾病。

    虽说不是吴父最拿手的哮喘病,但吴父还是给人家治好了。

    之后就是暗示让人家给他送锦旗。

    患者原本是不想的,不就是治好了自己的咳嗽吗?

    还要送锦旗?

    一面锦旗做出来怕是比自己的医药费都贵。

    吴父微笑着和患者说只要送了锦旗就可以给他减免医药费,不会让人家多出钱的。

    患者还是答应了,到三院附近的裁缝铺让人帮着做了一面“悬壶济世”的锦旗,上面还用针线绣了感谢吴医生之类的话。

    吴父很满意,真的给人家减免了医药费,他自掏腰包替患者出了医药费。

    吴母开口问道:“你都有九十九面锦旗了,一百面不是迟早的事儿吗,干嘛这么急呢!”

    “最近咱们吴家可是有些不顺,陈欣的病我没有治愈,外面已经有人在谣传我的医术不行,只是靠着祖传的方子治病而已,还有就是吴泽媳妇儿流产这件事情也是挺晦气的!”吴父开口说道:“我的意思是找个由头将咱们三院和卫生局的领导都请过来,大家吃一顿饭,让他们看一看我得的这些锦旗,消除一些误会,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医术不错,虽然接了几张祖上传下来的方子但也不是只依靠这个!”

    “行,你说的很对!”吴母说道:“咱们确实是应该将和这些人聚一聚,联络一下感情,只要三院领导和卫生局的同志还能高看你一眼,其他的人就别管了,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翻不起大浪的!”

    从二十多年前吴父得的第一面锦旗到现在的第一百面全部都挂在了客厅的墙上。

    四周都挂满了锦旗。

    原本。

    吴父和吴母只是打算请三院和卫生局的领导的,不过王春燕却说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将她们在六院的同事全部都请过来,没准儿还能帮到她们呢,要是同事们看到吴家如此有底蕴,还能请过来那么多领导,以后同事们能不高看吴泽一眼?往后她们在六院也好混啊!

    吴父、吴母相互看了一眼同意了。

    当然。

    他们并不是在为王春燕着想而是在给儿子吴泽铺路,毕竟吴家的将来还是要看吴泽的。

    巧的很。

    吴父的生日恰好也在这几天,吴家人商量着干脆就用吴父生日的名义让大家过来。

    吴家印制了一批制式请帖,想要请谁将名字填上去就行,不用一张一张的手写。

    吴泽和王春燕也得到一些,他们将六院外科的医生、护士的名字都写上了,要将这些人都请过来。

    思索了好久,吴泽还是觉得要请李平安。

    王春燕也同意丈夫的决断,就应该让李平安到吴家看看公公婆婆的气魄,别整天待在六院坐井观天认为自己能做手术就了不起!

    王春燕将同事的名字都写在了请谏上,本来还想请秦淮茹,让她到自己娘家看看的,不过却被吴泽拒绝了。

    秦淮茹和他们又不在一个科室,而且她肚子大了,李平安肯定不会让她过来的。

    夫妻两个拿了一大把的请帖到六院办公室,王春燕挨个给同事们发请柬,说是周末请大家到家里吃饭。

    吴父生日。

    不要大家的礼金也不要礼物,过去吃顿饭就行。

    李平安看了一眼请柬就退回去了,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你公公才四十多岁吧,和我爸差不多的年纪,这么早就要过寿吗,我爸、我妈都不过生日的,怎么可能去给他过生日?”

    李家人都没怎么过生日。

    李林和徐氏没过过。

    他和秦淮茹更是没过过。

    去年的时候妍妍过生日来他们家徐氏也只是煮了鸡蛋、做点儿好吃的而已,大人就算了。

    王春燕脸色有些不好看。

    这个年代即便是老人也不怎么过手。

    按照李平安的说法。

    同事们大概都没给自己父母过过生日,她公公的生日也就都别去了。

    “不是,不是要让你们去给我公公祝寿,只是借着这个由头让大家到我家里聚一聚而已!”王春燕强调道:“吃点儿好吃的!”

    “我不去!”李平安说道:“周末的时候我还要加班做手术呢,去你们那边做什么,就为了吃点儿好吃的吗,浪费时间!”

    “你。”王春燕想要说什么终究还是忍住了,她是跟过李平安的,李平安的脾气她了解,只要是决定了的事情轻易不会改变。

    而且。

    李平安对做手术这件事情很执着。

    要是换别人说自己宁愿待在医院做手术也不愿意到她们家吃席王春燕是不相信的,可是李平安说这话她相信!要是没有大量的手术实践,技术怎么能那么好?

    王春燕不再多言。

    她继续给其他同事发请柬。

    其余的同事可不像李平安这样,大家都觉得直接拒绝有些不好意思,另外,他们也都是希望到吴家吃酒席顺便结识一些领导的。

    他们可是记的当初吴泽和王春燕结婚的时候吴家请了很多领导。

    这次要是还有那么多领导过去,没准儿运气好还能和人家说几句话认识一些人呢!

    “你们都过去吧!”冉倩开口说道:“我和李平安一起留下来应付突发状况,要是大家都离开了,万一有急需手术的病人怎么办?”

    “我们也不去!”小露等三人立即表态说道:“我们是李医生手术组的,他要留下来我们自然也要留下来!”

    吴泽和王春燕有些不高兴。

    李平安不过去也就算了,冉倩可是他们的直接领导,连冉倩也不过去,这不是让他们难堪吗?

    冉倩如此说。

    其他人也都有一些犹豫,冉倩不去,自己这么着急的去吴家做客,还要让李平安和冉倩帮着做手术。

    冉主任心里不会不乐意吧?

    不过。

    很快他们就释怀了。

    相处了这么久,大家都知道冉倩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更不会为了这件事情记恨他们、给他们小鞋穿!

    “李平安!”冉倩开口说道:“要是再有什么有难度的手术我跟你一起进手术室,多看看你做手术对我有帮助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对李平安的手术技术也有所了解了。

    虽然自己是外科主任,但她还是愿意和李平安学习的,如果能掌握李平安那样的手术技巧,对她以后的发展还是很有利的。

    王春燕冷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再看两人。

    冉倩越重视李平安她心里越不是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