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三百六十二章范金有的小人行径

    去年国庆的时候中苏签订了条约要调整人民币和卢布的兑换比例,由一比四调整为一比六。

    这对国内是有好处的,代表着进行国际交易的时候人民币的购买力更强了。

    不过。

    这种决定实施起来还是比较难的。

    经过反复磋商。

    半年后才开始实行新的兑换政策,苏方还对签约签订以后依旧按照旧比例兑换的进行了补偿,补偿数额多达一亿多卢布,可见当时中苏交易体量是多么巨大。

    补偿的外汇全部都换算成人民币补偿给了各个商户。

    因为大城丝绸行还做向苏国出口丝绸的生意,得到了不少补偿,这些补偿除了交税,大部分都算是利润,自然侯二也得了一大笔股息。

    有了这笔钱。

    彭母越来越觉得家里是富裕的,更不会让女儿出去工作了。

    彭芳到药房开中药的时候还和秦淮茹聊了会儿天。

    毕竟彭芳年纪大了,想要再怀孕也不容易。

    她一心想着让女儿再给侯二生个儿子。

    最初。

    万一要是出点儿茬子就麻烦了,裁缝铺要关张不说,说不定还要被追究责任。

    两人都没有答应。

    陈雪茹想要拒绝。

    最后娜塔莎又提出自己可以拿出一笔钱帮陈雪茹将隔壁院子也买下来,逐渐用货款还债就可以了,甚至还说可以不要利息。

    这个方案对公家是有利的。

    不过。

    买缝纫机的钱是从裁缝铺利润当中出的,买了这批缝纫机,能上交的利润其实已经不多了。

    现在她们的裁缝铺在京城众多裁缝铺甚至是丝绸店当中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

    她的小院儿前面门面房就算是归还给自己了,不过依旧可以让裁缝铺放一点儿布匹什么的。

    叶莲娜到陈雪茹裁缝铺和她以及公方经理张慧萍谈过购买衣服的事情,她们要按照苏国人的衣服样式做,价钱可能会比卖给当地人高一些。

    在街道、居委会的帮助下娜塔莎和陈雪茹将隔壁院落买了下来,扩大了裁缝铺的规模,又招收了好几个小姑娘,增添了几台缝纫机。

    许主任也说彭芳这种情况并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只能让中医开点儿中药而已。

    秦淮茹其实不敢多说什么,更不敢给彭芳提什么建议。

    侯大和妻子娜塔莎从苏国回来了。

    彭芳是想到医院继续工作的,生产过后也和母亲说过几次,彭母却始终不同意。

    当时两国关系整在正月时期,苏国对国内的援助也能赚取大量的外汇,再加上苏国的轻工制品、农产品等缺口太大,对两国的贸易影响并不是很大。

    没过多久。

    她甚至提出自己也可以出钱将隔壁的几间门面房全部买下来,整个裁缝铺搬到隔壁小院儿。

    如今的彭芳手里可不缺钱,中药并不贵,她可不缺少那点儿钱,即便是没有优惠也不在乎。

    叶莲娜有些不甘心的离开,找其他裁缝铺合作去了。

    彭母这个老太太固执的很,一心一意的想要让自己女儿再生个男孩儿。

    陈雪茹还记着叶莲娜想和自己合作并且怂恿自己偷税漏税的事情,张慧萍却是不想折腾了。

    首当其冲。

    在母亲的催促下,彭芳到六院抓了一点儿补血益气的中药。

    彭芳不再是医院里的护士,当然也不能再享受到相应的优惠。

    张慧萍答应了。

    苏国在华夏买东西的成本增加了,他们自然是希望能买到质量更好的东西,苏国某些商人开始直接在国内进口丝绸衣服。

    抓了药,彭芳从药房里出来,看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的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她不禁叹息了一声。

    娜塔莎也去了裁缝铺,直接了当的说要和陈雪茹合作,还说要帮他们扩大裁缝铺的规模。

    秦淮茹要是给她出了什么主意结果却没效果,彭母怕是会埋怨她,甚至找到医院闹事儿。

    人民币升值以后对出口其实是不利的,苏国方面想要在华夏买同样数量的货物就要花更多的钱,他们自然是会考虑在朝国等其他同阵营郭嘉进口,可能会影响到国内产品、商户的竞争力。

    陈雪茹那个在大城丝绸行附近的裁缝铺就进入到苏国商人的眼中。

    合同早就签了,要是不调整股份占比她不是吃亏了吗?

    就算是娜塔莎提出了另一种方案,说是可以将后院儿房产作价成钱,裁缝铺可以逐渐从利润当中拿出这笔钱给陈雪茹,她依旧是不答应。

    不过。

    陈雪茹答应了。

    扩大裁缝铺的规模就要将院子后院儿也让出去,她认为自己肯定是吃亏的。

    她可不想冒险。

    不过好在上级也不短视,他们知道用不了多久裁缝铺上交的利润就会更多,自然就答应了。

    娜塔莎一下子在裁缝铺下了上万件衣服的订单,并且在裁缝铺待了半个月,她不但教会了陈雪茹等人做苏国人穿的衣服还说以后还会运一些她们过的卡其布过来,裁缝铺做的衣服肯定会在两国都受到欢迎。

    陈雪茹心灵手巧,她做出来的布拉吉裙子让娜塔莎大为赞赏,说是运到国内以后肯定会受到欢迎,销路不成问题。

    侯大夫妻两个在京城住了差不多一个月。

    期间侯大请李平安吃过几顿饭,还将侯方城等人在苏国的近况说了。

    现在侯家几人以及侯二都在莫四科安定下来了,生活还不错,他们要做的就是融入当地并且逐步提升自己的财富。

    侯方城已经决定全面和娜塔莎家族合作进行中苏贸易。

    侯大离开京城之后又去了魔都那边,订购了大量的轻工产品运往莫四科。

    阎解成和父母闹矛盾以后就住在前门大街那边一直没回来。

    时间久了。

    阎埠贵夫妻两个都很想念。

    毕竟是老大,阎埠贵在阎解成身上倾注的感情不是其他几个子女所能比的。

    只是。

    阎解成坚持不肯回家,他也不想给儿子低头,事情就这么僵持着。

    三大妈提出让李平安到那边帮着说和说和,没准儿她们的大儿子就肯回来了。

    阎埠贵冷哼一声答应了。

    即便是让李平安过去将阎解成叫过来也等同于他向儿子低头了。

    阎埠贵心里依旧是有些不舒服,只是不舒服也没办法,再不将儿子叫过来,他的工资可能都帖给于家了,帮着人家买了自行车之后指不定还要给人家买什么贵重东西呢!

    这可不行!

    一想起大儿子的工资、补助什么的都要给了于家,阎埠贵就心疼。

    三大妈带着女儿特意去了医院家属院找徐氏,和她说了大儿子阎解成的事情,还说想让李平安到前门大街那边找阎解成一趟,劝说他回来,三大妈又说道:“解成对着我和他爹犯浑,对你们家平安总不能也不讲道理吧,要不是平安,他哪里会有这么好的工作?平安的话他肯定会听的!”

    徐氏说道:“平安下班以后我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他,让他尽快去一趟,不过毕竟是外人,平安也不好往深里说,更不能强迫他,你儿子回来不回来还真不好说!”

    “我知道!”三大妈开口说道:“让平安过去一趟就行,要是那个混小子真的不愿意回来,我和他爹再想其他办法吧,本来是想给他娶个好媳妇儿呢,我们家连在百货大楼工作的机会都让出来了,没有想到居然搞成这个样子,老阎连肠子都悔青了!”

    三大妈也发现了屋子里温度异常,但也没有在李家多待,母女两个回去以后和阎埠贵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阎埠贵沉默了许久,说道:“家丑不可外扬,要不是解成这小子太不像话,我才不愿意告诉李家这些事情呢!”

    “你就放心吧,李家人不会将这件事情传出去的!”三大妈说道:“况且,李家现在都在六院家属院那边住着呢,徐氏还能特意过来和邻居们乱说?李平安夫妻更是不会对咱们家这点儿破事感兴趣!”

    回家吃饭的时候徐氏和李平安说了阎解成的事情,又道:“能帮帮他们就帮帮吧,阎解成这孩子也真是,他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吗,他爹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抚养好几个孩子,他是一点儿也不心疼啊!”

    李林也说道:“这小子还没结婚就这样,要是结婚了,说不定会怎么样呢,看来他和于家那位姑娘都不想帮着阎埠贵抚养弟弟妹妹啊!”

    李平安答应道:“我倒是可以过去试试,不过就怕那家伙不想见我,故意躲着我,算了,我尽力而为吧!”

    阎解成是采购员,还经常到魔都那边去,李平安知道到百货大楼不一定能找到他,只能到前门大街那边守株待兔。

    李平安到前门大街亿兆商店找了两次都被告知阎解成这几天都不在,说是到南方采购去了,周末的时候才回来。

    到小酒馆儿询问的时候徐慧真告诉他阎解成这家伙每次采购回来都要在宿舍里睡半天,午饭的时候会来小酒馆觅食儿,还说让李平安周末吃饭的时候再过来。

    周末。

    李平安在医院待了几个小时,将近中午的时候去了小酒馆儿。

    他没在小酒馆儿多待,直接去了隔壁的饭馆儿。

    徐慧真走过来摇了摇头说道:“李医生,你是来找阎解成的吧,他可不会过来那么早,估计一两点才会过来吃饭,你要等一段时间了!”

    “没事儿!”李平安说道:“我就在这里等着,只要他能过来就行!”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从外面进来一个女人,二十来岁的样子,她在食堂找了个桌子坐下来之后立即说道:“徐慧真,我要在你们食堂吃饭,给我一碗面条,再准备一盘菜!”

    徐慧真还没有说话,服务员何玉梅立即走过来向那女人询问确认后就要到厨房里报备。

    她还没有进厨房范金有就从里面出来了。

    虽然徐慧真让丈夫蔡全无将公方经理让给了范金有,这家伙依旧是在厨房帮着马师傅烧火顺便做一点儿杂物。

    正如徐慧真说的那样,街坊邻居都看范金有不顺眼,他要是在前面当接待或者是服务员,邻居们怕是都不会再光顾小酒馆儿了。

    这家伙倒是有自知之明。

    况且。

    现在可是冬天,烧火这活儿也算是好差事。

    偶尔。

    范金有也会帮着马师傅刷刷碗筷,若是遇到客人没吃完,他还能捡一些剩菜剩饭,虽然这种机会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范金有见到那女人之后脸色就变了,立即对何玉梅说道:“你先别去告诉马师傅,她不能在咱们的食堂吃饭!”

    何玉梅停住了脚步。

    范金有立即走过去对坐在桌子前面的那个女人说道:“玉萍,你怎么来食堂这边了,别在食堂吃了,回家吧,和咱妈一起做饭去!”

    这女人就是范金有妻子齐玉萍,两人刚刚结婚。

    年初贺老头刚死,徐慧真告诉邻居们贺永强也出车祸死了,范金有这家伙就有了想法。

    若是自己能够和徐慧真结婚就是人财兼得,不但能得到徐慧真这么一个聪明、贤惠的妻子,还能得到整个小酒馆儿和后面的院子。

    当时这家伙已经和齐玉萍定亲了。

    为了能娶徐慧真,硬生生的让自己母亲将这门亲事给退了。

    本来以为自己是街道办干部,年轻有为,娶徐慧真一个带着女儿的寡妇还不容易?

    可没有想到范金有的格局太小,路越走越窄,没过几个月就由街道办干部混成了居委会干部,最后连公职都没了成了食堂烧火的工人,要不是蔡全无和徐慧真结婚不能当公方经理,他现在怕还是个后厨烧火的。

    得知蔡全无和徐慧真结婚,范金有的心彻底凉了,在母亲的要求下重新找媒人和齐家提亲。

    要是再不行动,没准儿人家姑娘就嫁人了。

    看在范金有重新当上了小酒馆儿公方经理的份儿上齐家倒是答应了,但是将彩礼提到了十五块钱。

    范金有和母亲商量过后终于还是答应了。

    之前范金有和齐玉萍退婚,如今又主动要求和人家复合,不付出一点儿代价怎么行,不让齐家将这口怨气出来怎么行?

    范金有也不是没有想过再找其他人,附近和他同年可岁的女孩儿并不多,范母说她们对齐家知根知底,自然是想让儿子娶一个好姑娘。

    范金有捏着鼻子认了,出了十五块钱的彩礼将齐玉萍娶回家了,可齐家并没有母亲说的那么美好。

    齐玉萍进了范家门儿没几天就提出了要求。

    她想到小酒馆工作,甚至还想让父母和她一起过去。

    齐玉萍父母本来就是在大栅栏一家饭店当杂工和服务员的,为什么不能转到小酒馆儿工作?

    要是父母和自己都到小酒馆儿工作,代替了服务员何玉梅,自己再当了出纳将孔玉琴也赶出去,小酒馆、食堂就成她们家的了。

    这种要求范金有怎么可能答应?

    要是真的这么做了。

    徐慧真可能立即就会和街道、居委会、商业局汇报让自己滚蛋,别说公方经理,就算是普通工人都当不成!

    范金有回绝了。

    齐玉萍也答应不再胡思乱想。

    可她心里依旧是有些不满。

    先前范金有无情无义的抛弃了自己和她解除了婚约,现在又求着自己嫁给他,自己不计前嫌嫁给他了,居然连一点儿好处都得不到?

    他这个公方经理是白做的吗?

    一点儿权力都没有?

    “范金有,今天我不想做饭了,让我在你们食堂吃饭吧!”齐玉萍开口说道:“一会儿我吃完饭以后给你妈也带回去一点儿不就行了,我们不用做饭了,那么麻烦!”

    “这怎么行?”范金有急忙说道:“我们食堂是公私合营,不是咱们家开的,你要在这里吃饭也行,要出钱和粮票的,你有吗,有就在这里吃,没有赶紧回家!”

    范金有摇了摇头。

    齐家人都是普通群众,按说齐玉萍也应该懂得节俭才对,怎么嫁给自己之后居然变成这样?

    爱占便宜。

    好吃懒做。

    家里的做饭等活计大多都是母亲一个人做的,齐玉萍很少帮忙。

    “现在我妈可能已经后悔让我娶她了吧!”范金有开口说道:“我果然是不如那个窝脖啊,蔡全无和徐慧真结婚以后不但得了诺大的家业,夫妻两个还琴瑟和谐,哪里像我这般?齐家人甚至是我这个刚过门儿的媳妇儿都在想着要怎么喝我的血了!”

    范金有有些头疼了。

    “怎么,我吃饭还要付钱,有没有搞错啊,你连一点儿特权都没有?”齐玉萍有些失望,毫无掩饰的说道:“你一个公方经理,不是小酒馆儿最大的官儿吗,怎么混成这样?”

    “小酒馆儿最大的官儿,你胡说八道什么,我们可不是以前的旧官僚,我当这个小酒馆经公方经理不是为了捞取好处!”范金有立即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得了吧,别跟我说这些,我可不会那么轻易的被你欺骗,你不是和我说要利用徐慧真搞好小酒馆儿将来可能成为居委会甚至是街道办的干部官复原职吗?”齐玉萍冷笑着说道:“装什么大瓣儿蒜啊,怎么,在被窝里和我说的话你都忘了,就你这样的反复小人还会为人民服务,骗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