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三百九十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枇杷叶并没有明显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当中并没有提到。

    不过。

    枇杷叶虽然具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咳的功效,但不宜和苦瓜、白萝卜,辣椒等食物以及人参、黄芪、附子、桑白皮、半夏等药物一起使用。

    苦瓜属于寒凉食物,枇杷叶本身性寒,两者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体内寒气加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白萝卜是一种降气的食物,和枇杷叶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枇杷叶的功效下降,影响疾病的恢复。

    辣椒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枇杷叶一起用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不利于病情好转。

    人参具有补脾益肺的作用,和枇杷叶一起使用,可能会导致两者的药性发生冲突,影响各自的药效。

    黄芪可以起到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与枇杷叶一起用可能会导致两种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治疗效果下降。

    半夏可以起到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和枇杷叶的作用相反,容易发生相互作用,不利于症状改善。

    作为曾经的地下党,院长对吴父这种人深恶痛绝,根本没有一点儿好感。

    夫妻两个开始商量接下来怎么办。

    虽然看不上六院,但是吴父、吴母两人还是到六院找了院长。

    严格来说吴父也是有错误的。

    吴家有钱,就算是夫妻两个没有工作影响也不大。

    积水潭医院不要他们。

    他开的方子确实是有毛病的。

    医大医院当时正在组建医大附属中医院,这家医院后来直接以京城中医院命名。

    人家三院根本不会再要他们的!

    两人从积水潭医院出来的时候都是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

    如果能够留在六院,和自己儿子、儿媳一起上班也是好的。

    三院也不接收。

    吴家的事情他清楚的很。

    吴父又去了同仁堂、医大医院、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多家医院。

    他们只能将目光转向京城大学医院以及六院了。

    实在不行。

    院长不假思索的拒绝了。

    医院其他医生也是知道的。

    吴父、吴母两人到医院找领导闹事的时候人家将这件事情提了出来,态度很明确,医院是不会要他们了。

    枇杷叶煮水这个偏方是和小柴胡汤当中的几味药物相冲的,一起使用的时候可以降低各自药效。

    即便是卫老头到药房里买了炮制过的枇杷叶,药效也可能会打折扣。

    兜兜转转一大圈,吴父、吴母竟然没有找到工作。

    哪里知道。

    回到家里。

    他们夫妻两个若是过去了没准儿能得到重用。

    甚至连吴父自己可能也知道,只是当时开方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方面而已。

    京城大学是以西医为主的,医院里的中医水平不可能比的上积水潭医院。

    吴父索性暂时不找了。

    刘御医是知道的。

    李平安等人虽然只是找到了卫老头死亡的可能原因,并没有从药性、配伍禁忌上进一步的找吴父的毛病,但并不代表大家不知道。

    同仁堂是老字号,现在虽然是公私合营但是发展的不错。

    积水潭医院是以研究中医理论知识、培养人才为目的而开办的医院,吴父这么粗心大意的人并不适合留在这家医院,还是到三院做一个普通医生吧!

    高不成、低不就。

    而且。

    吴父选择的都是中医院当中的佼佼者,一般的药堂、药铺根本就没去。

    至于中医研究院,后来改名为中医科学院,乃是郭嘉研究中医的最高机构,去年建成的时候就聚集了一大批中医专家。广安门中医院人才济济,吴父这样的人家还真看不上。

    这一点儿吴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更没有寻问过人家的饮食情况,就这么武断的就开方子了。

    吴家还在附近买了院子。

    让两人感到失望的是京城大学医院也有医生参与了医疗事故原因的调查,他们的那点儿事情人家清清楚楚,根本就不会要他。

    回三院当个普通医生?

    他们夫妻两个回的去吗?

    他们到京城大学医院求职的时候失败了。

    京城大学医院比六院强很多,也是他们的首选。

    不在积水潭医院那边工作了,还在那边住着做什么?

    让人看笑话吗?

    他们要是还在那里住着,所有邻居都会嘲笑他们的。

    在积水潭医院工作才多久啊,居然就被医院赶出来了。

    不丢人吗?

    吴父、吴母可受不得旁人的白眼。

    闲着也是闲着。

    吴父干脆将小院儿卖了又在六院附近置办了一个,想着将来就算他们夫妻两个到别的地方工作也能将院子留给儿子。

    没过几天。

    吴母就让吴泽一家三口搬了进去。

    按说。

    吴父、吴母两个暂时没工作,应该帮着王春燕照顾孩子的。

    可是。

    吴母从来没有和她提起过这件事情,依旧是让她每天将女儿送到托儿所。

    王春燕知道这是公公婆婆在和她表示不满,如果自己生的是个孙子,吴父、吴母肯定早就将孙子带在身边了,哪里用的着自己操心?

    王春燕心里不好受。

    除了生了个女儿,公公婆婆怕是连自己丢了工作的事情都怪到她身上了。

    这能怪她吗?

    王春燕认为自己只是好心而已。

    她想让公公多一个患者,也想让卫老头省点钱。

    她有错吗?

    现在却落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结果。

    吴家、卫家的人都在埋怨她。

    她连娘家都不敢轻易回去。

    吴家的情况外科的同事们都知道了。

    卫生局对吴父、吴母通报批评,积水潭医院还将两人赶了出来,三院又不收。

    同事们看吴泽夫妻两人的眼神都变了。

    吴泽夫妻心里明镜,他们当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可又能怎么样?

    王春燕看见有人望向她们,特别是李平安手术组的人看向她们的时候心里就不舒服。

    就算是她脸皮再厚也受不了。

    吴家的优越她都吹了好几年了。

    可是。

    现在。

    吴父、吴母两人彻底从高处跌落下来了。

    她的公公婆婆被人从积水潭医院撵出来,差不多是被开除了。

    而且再也找不到工作。

    丢人!

    小露。

    赵婉蓉。

    甚至是李平安。

    谁没听她吹嘘过吴家?

    现在吴家落到这个地步,她还有什么可依仗的?

    只是。

    李平安这组人可没有心思看吴家的笑话。

    李平安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秦淮茹又怀孕了。

    晚上。

    回到家属院小院儿的时候秦淮茹对李平安说算算时间,她应该两次没有来月经了,而且还出现了孕吐反应,总是想吐。

    李平安帮着她诊了诊脉,发现确实是喜脉。

    询问过后也没有发现其他能影响脉搏、月经的事情,应该是有两个月的身孕了。

    秦淮茹立即高兴起来,但又想起了和小露之间的约定,叹息了一声说道:“也不知道将来小露能不能将孩子照顾好!”

    “要是她照顾不好!”李平安说到:“咱们就将孩子要过来!”

    秦淮茹点点头。

    心情相当复杂,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希望楚家能将孩子照顾好。

    到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秦淮茹说了自己怀孕的事情,和徐氏一起洗碗的时候还说了她们夫妻两个想将孩子交给小露抚养的事情。

    秦淮茹说了小露的身世,说她以前有很严重的病,她们夫妻为了鼓励小露接受治疗就说将来生了孩子可以交给她带。

    现在小露的病基本好了。

    不过她可能不愿意生孩子甚至是嫁人了。

    “这样啊!”徐氏正在刷碗的动作停了,良久才叹息了一声说道:“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还答应人家了,那就这么做吧!”

    她也是心情复杂。

    按照秦淮茹所说,将来她无论生儿子还是女儿都是要交给小露抚养的。

    她相信儿子、儿媳的眼光,小露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不过。

    那毕竟是自己孙子、孙女啊。

    她怎么可能舍的?

    秦淮茹怀孕了,以后自然就要多做好吃的。

    她想将自己的工资给徐氏。

    徐氏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我手里的钱够用!”

    因为在风湿、关节炎方面的研究,相关药物上报以后李林和姜山工资都生了一级,李林现在是六级工。

    在那个一只鸡两三块钱,一斤猪肉几毛钱的时代,的确是够吃了。

    徐氏丝毫没有因为将来要将秦淮茹肚子的孩子给别人抱养而有所怠慢,当即就去买了一只老母鸡,还特意到哥哥那边的屠宰场买了一点儿好猪肉。

    夫妻两个一起到六院上班,秦淮茹说道:“我和咱妈说了,将来孩子要给小露养,她似乎有些伤感,我想给她钱她也不要!”

    “我知道了,毕竟是孙子、孙女,要让她接受也要有个过程!”李平安说道:“往后买米买面买肉的活儿都让我来做吧。”

    秦淮茹答应了。

    如果徐氏过的舒服了,她也许就不会想这件事情,又道:“让儿子跟着她吧,暂时别接这小子到医院家属院去!”

    李平安也答应了。

    小露听说秦淮茹怀孕了,很是高兴,到药房拿药的时候很是兴奋,还特意留下来和秦淮茹说了一会儿话,说是以后有什么活儿就交给她做,她愿意代劳。

    小露离开以后。

    王沁等几个丫头也很兴奋,说是往后她们可以帮着秦淮茹干活儿。

    周末的时候她就不用过来了。

    还有,凡是对孕妇不利的药材都不让秦淮茹碰了。

    打胎药、泻药等等都不让秦淮茹管,就是整理药材都不让她动手。

    各种有毒副作用的药材更是要远离秦淮茹。

    “谢谢了!”秦淮茹说道:“将来你们生孩子的时候我也会照顾好你们的!”

    此言一出,几个小姑娘脸都红了。

    回家吃饭的时候王沁和父母说了秦淮茹再次怀孕的事情。

    王淼和梅姨都在为秦淮茹高兴,王霞心里却很不高兴。

    秦淮茹又要生孩子了。

    而她?

    没有嫁对人,就算是肚子里有了孩子也要打掉。

    没办法。

    “妈,往后我就要经常加班了!”王沁说道:“淮茹姐姐说了,以后我们要是。”

    毕竟是个姑娘家,王沁说不下去了。

    也不需要说的多清楚。

    王家人都明白了。

    王霞看着妹妹叹了口气。

    王沁还有希望,还能憧憬将来结婚以后的美好生活。

    只是。

    就她现在这个样子,好人家谁能看的上她啊?

    没多大希望了。

    想要再找一个如意郎君怕是不可能。

    冷静下来。

    王霞又觉得自己的工作也不是那么糟糕。

    以她的资历,有什么资格挑肥拣瘦?

    慢慢干下去吧!

    小露兴冲冲的回到家将自己和李平安夫妻之间的约定说了出来,还说秦淮茹已经怀孕了。

    楚山夫妻两个大吃一惊。

    尤其是王萍,她仔细查看过女儿的情形之后觉得事情有些不简单。

    小露这丫头怕是已经不是处子之身了。

    想一想自从进了李平安手术组以后这丫头的变化。

    她的身子究竟给了谁还难猜吗?

    王萍叹息了一声。

    要是女儿身体健康,她会毫不犹豫的阻止女儿。

    可是。

    现在。

    即便是小露身体好一些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除根,以后疾病还会不会卷土重来。

    “算了,随着她吧,女儿想怎样就怎样!”王萍心里想道:“我也没给丈夫生个男孩儿,现在小露又是这样,如果能将李平安的孩子过继到楚家,也算是了了我的一桩心愿!”

    小露回六院以后楚山夫妻两个也做了交流。

    楚山没有拒绝的意思。

    和妻子一样。

    他也只是想让女儿好好活下去而已。

    如果小露心里能多一份儿,不,两份儿牵挂,就算将来疾病并不能彻底治愈她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小露回六院儿的时候还给秦淮茹带了一份儿母亲做的饺子,秦淮茹收下吃饺子的时候小露一直微笑着盯着她的肚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秦淮茹脸红了,小声说道:“小丫头,你看什么看!”

    “我就看!”小露挑衅似的说道:“我看看自己未来的儿子怎么了?”

    这一年。

    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生归来,大批的知识分子热情高涨的加入到建设祖国这个伟大的事业当中。

    年初的时候。

    国务院以及其他部门的领导专门召开了解决知识分子各种问题的会议,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员,也是需要团结的对象。

    知识分子入党更加容易。

    做出了十二年的科技远景发展规划,要大力发展科技。

    要包容其他各国的科技,该借鉴借鉴,该批判批判,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达到各个领域内的国际水平。

    提出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当年。

    第一家喷气式歼-5诞生,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走上了独立生产空军装备的道路。

    第一汽车厂试制出第一批解方牌载重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第一座规模巨大,设备先进的京城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成立,两年后研究出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国内计算机技术不再是空白。

    其中。

    医学方面提到了抗生素以及医疗设备的发展。

    微生物研究所、抗生素研究所以及魔都那边的医疗器械制造厂,石家庄的华北第一制药厂都接到了不同的任务,要大力发展医药科技。

    不久。

    血压计。

    X光机。

    麻醉机。

    脑电波扫描仪。

    这些原本已经在其他郭嘉特别是苏米两国得到应用的医疗设备完全国产化被制造了出来。

    甚至。

    魔都医疗设备生产厂还和鹰国商谈了B超制造、使用技术,不过,这种技术不过是刚刚被发明出来几年而已,在起源国鹰国以及米国、苏国都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双方没有谈判成功,未能引进这项技术。

    一大批的国外知识分子回国还有一个好处,很多人都说服父母、家人放弃了私方董事、经理的身份,将股份交给郭嘉,说是他们将来要自食其力。

    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增多了不少。

    很多都是同等学历报考。

    甚至还有一些解方前上过高中的人也参加了高考。

    刘海中的一个叫蓝田的徒弟也是这一年参加的高考。

    蓝田是解方前辍学的,上过高中却没有读完。

    郭嘉对知识分子的重视让他看到了希望,想要参加高考上大学、重新学习钢铁方面的技术。

    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

    听见自己徒弟想要参加高考的豪言壮语之后刘海中思索后终于答应了。

    虽然觉得徒弟有些异想天开,二十多岁的人还想参加高考,考上的可能不是很大,但年轻人有梦想是好的,他不能打击徒弟的积极性。

    刘海中帮着徒弟做了很多工作,还让他在周末的时候和儿子刘光齐一起复习。

    刘光齐和蓝田分享了自己的书本和作业,还经常帮助蓝田。

    蓝田是知道感恩的,他经常帮刘海中跑腿,能干的重活儿都帮着刘海中做了。

    两人情同父子一般。

    蓝田到四合院儿跟着刘光齐一起复习的时候邻居们都看到了。

    有赞赏的。

    也有说蓝田是异想天开,不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