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繁体版

第十四章:战后安排

    翌日,上午,王泽开始新一天的创业生涯。

    基地空荡荡的。

    保卫队成员,除了几名留下看管俘虏的队员,其余队员王泽给他们放了一天假,让他们好好陪陪家人,王泽自己是孤家寡人一个,就只好来基地干活了。

    坐在桌前,开始做着记录,这也是王泽的一个习惯,不是写日记哦,正经人谁写日记呢!

    是做备忘录。

    昨天下午凯旋而归,村长带领妇孺做了宴席,庆祝对土匪作战大胜而归。

    大家都很高兴,很多事情在吃饭的时候进行了安排,现在做一下记录。

    首先就是青壮的问题,青壮解散了,这次是真正的解散了,不光不用结集训练了,而且可以放下心来,不用在忧心土匪的事情了。

    可以高高兴兴回家,与家人在一起,忙自家的事情,为明天美好的日子进行奋斗了。

    大家回到家里继续种地了,兵器比如弩、长枪、盾牌就用不着了,于是统一上交了,放入训练场的仓库封存,以备将来有可能还要使用。

    这次战斗负伤的所有人,由村里出钱医治,直到医好,要是因为受伤耽搁了地里的活,村里组织人手进行帮忙。

    青壮是解散了,但新安里保卫队要继续保留,土匪残部还要剿灭。世道不好,还有其他一些外部的威胁需要武力威慑。

    但王泽也拒绝了扩冲队伍的提议,一来是现在岩山土匪只余残部了,威胁不大,王泽带领保卫队成员就有把握解决。

    二是大家都困难,村子里养他们三十人就很吃力了,要是再扩充人手,大家的负担就会更大了。

    王泽也知道大家都困难,为了供养保卫队大家已经省吃俭用了,王泽也就提出了,村里以后逐渐减少对保卫队的物资供应。

    暂时需要提供一些粮食、蔬菜,银钱上村里就不用提供了。

    王泽有信心在土匪老巢解决过后,自己有办法解决物资的来源,能扩充保卫队成员,装备上精良的武器。

    还有这次战利品的问题,这次胜利了收获一些物资,其中铁器是最重要的物资,之前为了抵御土匪,很多人都把家里的铁器都贡献了出来。

    这次收获了一些,在加上原来的军备,王泽与村长商量好了,战利品与原有的兵器中,质量优良的部分归保卫队,继续作为兵器。

    质量不佳的归村子里,用来打造农具。

    其他一些物资,保卫队用的上的,由保卫队先挑选,用不上的归村子里。

    还有就是那些土匪身上缴获的财物与贵重物品,一半归保卫队,一半归村里,以后保卫队与村里的账分开走。

    王泽还提议,村里与保卫队就这部分财物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这次作战表现优秀的人一些奖励,主要是荣誉,财物上就是意思意思。

    毕竟没钱,穷。

    俘虏先关着,王泽有安排。

    昨天下午商量好的事情就这些了。

    ......

    还有就是战利品了,现在还放在基地仓库里。

    这次下了岩山的五十余名土匪,在三口滩几乎全军覆没,就剩阮老大带着两名亲信跑掉了。

    这些土匪留下了两匹马,再加上最开始阮老三送来的一匹,现在马有三匹了。

    这三匹马自然就属于保卫队了,作为公务用坐骑。现在保卫队也是配备了交通工具的单位了。

    大刀留下了四十多把,质量良莠不齐,保卫队用不了这多,除了一些材质优良的兵器留下,其余都交给村里去打造农具。

    算了,统一处理掉吧,这些大刀的款式,规格不一,用着也麻烦,都弄去武器工坊统一处理吧。

    这些大刀不能直接拿来使用,需要重新打造,农具也要打造,到时候一起处理吧。

    十余把弓,可以挑选出质量还可以的作为储备武器,简易的修理下可以使用。

    其余若干杂物,随意处理了,有用的留着使用,没用的处理掉。

    至于土匪身上缴获的财物,在昨天就与村长处理好了。

    想着缴获的物资,岩山土匪在王泽心里是一名合格的快递员了,知道王泽他们缺啥,就赶紧把东西送到王泽他们的面前。

    战利品如何处理决定好了。

    该想想岩山上剩余的土匪残部如何处理。

    这些土匪肯定是要消灭的干净的,至于具体方案,还要实地侦察土匪山寨了再说。

    记录完毕,王泽在基地内走着,准备看看保卫队的家当。

    现在保卫队除去王泽,一共三十人,这次战斗只有数人受了点轻伤,没有减员。

    其中侦察分队十人,尖兵分队二十人。

    还有就是缴获的三匹马,现在也是属于保卫队的编制了,这马运气不错,刚一来就混上了编制。

    远程武器主要是弓与弩,侦察分队用弓,尖兵分队用弩。

    还有所有成员都配备了腰刀。

    没有甲,队伍中猎人出身的几名队员,用以前自己打猎得来的动物毛皮缝制在衣服上,防御效果聊胜于无吧。

    没有重火力,没有枪,也没有炮。

    火器是未来的趋势。

    先定个小目标吧,让小队每个成员都能用上火枪吧。

    大家都放假了,基地也没人了,王泽去关押土匪的地方看看了值班的兄弟,勉励了几句。

    感觉今天不想继续干活了。

    想到好久没看过乡村真正的样子了,恩...去看看吧。

    于是王泽就什么都没有带,背着个双手,开始在村子里到处闲逛。

    碰到村民打声招呼,问候两句,碰到小孩子了和他们玩一会,只是王泽没有逗小孩的天赋,好几次都差点把小孩逗哭了。

    王泽赶紧离开,不然欺负小孩子的锅扣在了头上,王泽的英名岂不是就要受损。

    ......

    今天的新安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但这安宁也与往日的安宁不一样。

    往日的新安里虽然也是安宁的,但那安宁之下,一片冷寂,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机。

    而今日的新安里,无疑是生机勃勃的,往来的村民,脸上都带着喜悦,带着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

    土匪的威胁没有了,大家可以把全部注意力转向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了。

    男人在地里赶着耕牛犁着地,女人使用镰刀、锄头处理着地里枯萎的杂草,小孩也不打扰劳作的大人,自顾的在父母的不远处玩耍着。

    一块小石头,一根小木棍,或者地上的一撮泥巴,都能让小孩子高高兴兴的玩耍一阵子。

    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山上积雪融化了,雪水流进山间的沟壑,或者侵入地下,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汇合到一起,又在山里的某个角落冒了出来。

    就这么通过山间的沟壑,形成一道道溪流,向山脚流淌而下。

    这些溪流就是大山的血脉,将希望与未来带到山里的每一个角落,养育着大山里所有的生灵。

    农人们修好沟渠,将溪水引入自己的田里。

    这引入的不光是溪水,引入的还是一年的希望,春耕秋收的形式,在这片土地上存在几千年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里播下种子,然后锄草,施肥,浇水,捉虫,到了秋天,一片片麦浪稻林,承载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

    虽然,天灾人祸连绵不绝,但人们没有摒弃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的延续了下来。

    我们先祖来到这片土地上,用辛勤的双手,创建了我们灿烂的文明。

    ......

    看着这美好的一幕。

    王泽紧握拳头,在心里暗暗的发誓:他必将这份美好牢牢地守护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