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水利

    回到基地的王泽还是恍惚的,不知道做什么好,就带着人清点一下仓库,把需要投入纺织工坊的物资整理出来。

    傍晚,陈晓敏回到家中。

    林先生回到家,想了许多事情。

    最终还是想好了,王泽确实是一个好人选。

    黔县地处武陵腹地,山高林密,与外界的交流不畅通,自己母女二人来这也快五年了。

    已经习惯现在这种平凡而又安定的生活了,而且女儿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过去的一切都忘了吧,自己与女儿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陈晓敏的开门声打断了林先生的思绪,女儿回来,该吃饭了,林先生招呼女儿吃饭了,把桌上盖着碗保温的饭菜打开。

    才坐上桌子的陈晓敏,就开始叽叽喳喳的讲着她的宏伟计划,讲着她今后要如何如何把工坊发展壮大,要赚很多的钱。

    林先生用慈祥的目光看着兴高采烈的女儿,脸上泛起温柔的笑容,静静的倾听着女儿的梦想。

    林先生示意女儿吃饭,慢慢说。

    陈晓敏慢慢的把她的计划说完,期待的看向母亲:“娘,你觉得我的想法怎么样?”

    林先生温柔的回答到:“不错,可以试试的。”

    听到母亲的肯定,陈晓敏高兴的喊了一声。

    林先生伸出手指头,轻轻的敲了一下女儿的额头:“不要这么激动,女孩子要娴静,你马上就要及笄了,还这样跳脱,怎么给你说婆家。”

    听到说婆家,陈晓敏不愿意了,看着母亲娇嗔到:“不嘛!不嘛!女儿不嫁人,要一辈子陪着娘亲。”

    听到这话,林先生脸上泛起了笑容:“好、好、好,娘亲的敏敏永远陪着娘亲的。”

    看见女儿的碗空了,林先生给女儿碗里添了点饭,不经意间问到:“今天你见到王泽队长了,他这个人你感觉怎么样?”

    陈晓敏也没听出母亲这话的深意,往嘴里拔了口饭,随意的说道:“那个人怎么样,不清楚,接触得不多。

    往常都是挺别人谈论他,说他聪明,勇猛,有本事,今天简单得接触了下,身高长相嘛,不算差,谈吐嘛也还行,其他的嘛,没看出什么。

    总的来说感觉他这人还不错,就冲着他支持我的想法,就是个不错的人。”

    听到女儿队王泽的印象不错,林先生的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些许,装作不经意的说道:“恩,小泽这孩子是个好孩子。

    对了,今天有人来找我说媒了。”

    “哦,有人来找你说媒......

    什么!有人来找你说媒,不、不会吧!”听到这消息的陈晓敏,恍若晴天霹雳,话都说不明白了。

    赶紧放下碗筷,来到母亲身边,拉着母亲的手,摇晃着,撒着娇:“娘亲,你没有答应吧,女儿还小,女儿不想嫁人。

    娘亲、娘亲,我们说好的,女儿要一辈子陪着娘亲呢!”

    边说边摇晃了母亲的手,还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母亲。

    林先生无奈,把凳子拉到自己的边上,让自己的女儿坐下,看着女儿,温柔的说道:“你看你都多大的人了,还像小时候那样撒娇。”

    陈晓敏抬起头,小脸蛋上可怜巴巴的,睁着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女儿就是还小嘛,就是没长大。”

    林先生让女儿先吃饭,饭吃完了,自己慢慢讲。

    陈晓敏就这母亲旁边做这吃饭,端起碗筷,心不在焉的吃着,一边吃,还一边抬头看向自己的母亲。

    看着这样动作的女儿,林先生心里仿佛被什么紧紧抓住了,很是慌乱,但林先生控制住自己,脸上尽量不表现出来:“敏敏,专心吃饭。”

    饭后,有事情要谈的母女俩人,早早的就洗漱上床休息了。

    林先生看着自己怀里小小的人儿,心都化了。但事情还是要说的,林先生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敏敏,娘亲答应了。”

    “娘亲~~”陈晓敏双紧紧的抓住母亲的衣襟,神色激动的喊道。

    林先生用手抚摸着女儿的后背,让自己的语气尽量平静:“我的好敏敏,你听娘亲说。

    娘亲也很是舍不得我的敏敏嫁人的,可敏敏你是个女孩子,早晚是要嫁人的。

    你马上就及笄了,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了。

    我们已经在新安里安定下来了,我希望你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过上一生。

    就嫁在村子里,离母亲很近的。

    而且王泽队长那边就他一个人,娘亲也可以过去和你们一起生活的,等你俩将来有了孩子,娘亲还可以帮你们带呢!

    王泽队长那人也没听说他有什么恶习。

    长相不差,本事也是有的,勉强能配得上我的敏敏。

    还有,我还不知道你嘛,你是不会安安心心待在后宅相夫教子的。

    我看小泽这个人是很开明的,就比如说今天你说办一个纺织工坊,你自己来负责,他没有任何抵触、反感的情绪,也没有意外。

    仿佛这样做是正确的,你想想其他人,会支持你有自己的事业吗?

    ......”

    不知过了多久,陈晓敏在母亲怀抱里,听着母亲的轻声细语,沉沉的睡了过去。

    翌日,王泽就把把整理好的物资,打包送到纺织工坊的现在的地方去。

    为了安全问题,还送去了几件武器,两把三撑轻弩,若干箭只,还有两把刀。

    还有几个用火药制作的信号弹,根烟花一个原理,点燃,发射出去,爆炸,保卫队用的也是这个。

    之前她们安顿在这,知道的人不多,以后工坊会有各种业务,现在还有了许多物资,这全是女子,容易出事。

    有点武器可以防身,吓唬一下宵小,最主要的是信号弹,保卫队晚上有人值班,有事发信号,保卫队看到了,就会赶过来。

    陈晓敏带着人接收物资。

    现在俩人都知道在与对方议亲,都有点尴尬,但俩人就当作没事发生,一本正经的讨论着工坊的事情。

    但王泽还是忍不住偷看小女孩,而收获则是小女孩的一个白眼,王泽看的次数多了,小女孩板着个小脸,狠狠的瞪着王泽。

    物资交接完毕后,陈晓敏把王泽叫到一边,开口:“我以后是要做一番大事的,你不能限制我,管着我。

    不能这不让我做,那不让我做,还有我像要做什么,你都得支持我......”

    这些要求,在男女平等社会长大的王泽看来,都不是事,小女孩的全部条件王泽都答应了。

    看着小小的人,一本正经的说话,王泽觉得这小女孩真可爱。

    ......

    现在,几个村子的巡视,还有新队员的训练,王泽安排下去,下面的几个队长就能带人完成得很好,武器作坊这边燧发枪的打造也步入了正轨。

    王泽想着目前最要的事情是粮食,现在有了第一批玉米种子,想要获得第二批,第三批,乃至收获更多的玉米。

    自己得重视。

    现在处于小冰河时代,寒冷达到巅峰的年间,在这各种天灾频发的大地上。

    适应性很强,耐旱、耐寒、耐贫瘠,产量还很高的玉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次玉米的种植王泽就打算亲自带头做。

    村长已经安排人进行翻地了,这没什么可盯着的。

    但这片土地在往年夏天容易出现干旱或者水涝灾害。长时间不下雨,这片土地蓄不住水,旁边的小溪也会断流。

    但要是下大暴雨,山上汇集的水流又容易冲刷庄稼,王泽要想办法解决了。

    王泽就去打听了这几年来,新安里的气象状况。

    整理发现,近些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大小程度不一的自然灾害,特别是自崇祯十年来,灾情一年比一年严重。

    看着眼前的数据,王泽突然想到了自己以前看到的一个史料,叫什么‘崇祯大旱’。

    所谓得‘崇祯大旱’是指发生崇祯十年到崇祯十六年(1637~1643)间年的持续性自然灾害,记着在崇祯十三年也就是今年最为猖獗。

    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干旱始于陕北,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今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

    要早做准备啊,虽然黔地处长江中游,但不得不防,毕竟今年开始就可能发生持续的干旱了。

    修水库、挖沟渠,蓄水的同时还要抵御下雨有可能产生的山洪。

    于是王泽就带着他的三名勤务兵,还有笔墨纸张,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就出发了。

    把这的地形详细的绘制成图,获得详细的数据,在设计具体方案。

    蓄水,这的地形无法修建大型的池塘,只能修建一个个的小水池。

    沟渠还好说,在一些水流可能汇集的地方开挖,把水流引走。至于具体地方,这还需要找吗?这几年来,水涝频发,一条条沟壑被水流冲击得明明白白。

    看着痕迹挖就好了,但同时也要把这些沟渠引到依山而建的蓄水池里。

    王泽在闲暇之余,还要设计一些水力机械,以及纺织机械。要是先进一点的机械对王泽来说更简单一些。

    但这原始的机械王泽见都没见过,只能根据各种机械原理以及《天工开物》中的一些插图,从头开始设计了。

    ......

    还有,村子里也要修建水利,只不过现在大家都忙,等有空了在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