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闺暖
繁体版

第八十六章 尝试

    筠娘午睡醒来,召见了宫嬷嬷的孙子宝儿。

    宝儿今年四岁,比同龄的孩子略瘦些,五官秀气,皮肤白净,秉性也很温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腼腆的小姑娘。

    依在宫嬷嬷身边怯生生的给她见礼。

    筠娘很喜欢小孩子,尤其宝儿这样乖巧不吵闹的,就更添了几份喜欢。

    她笑着让人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送给宝儿做见面礼。

    尺头宫嬷嬷帮着收了,小金锞子宝儿自己接了,拿在手中翻来覆去观看,很是喜欢的样子。

    筠娘笑着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与宫嬷嬷说起二姐姐云筝的事。

    “我让人预备些礼品,嬷嬷明日亲自跑一趟,送去灯笼街的新宅。再问问母亲那里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会尽力的。”

    宫嬷嬷看着明显底气不足的世子妃不禁叹了口气,外人看着她尊贵,只可惜筠娘在王府还未站住脚,尚且有些自顾不暇。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想到伸手帮衬娘家,已经做的很好了。

    宫嬷嬷目露宽慰的点头:“你如今是尊贵的世子妃,娘家有事你能出力也是她们的体面。”

    又道:“这倒是老身先料着了,听到信,老身就已经将礼品预备下了,等世子妃过了目,明日一早老身就送去。”

    “嬷嬷自然是周到的。”筠娘笑着点头,与宫嬷嬷说起对宝儿的安排。

    “殿下选了宝儿做东院书房的书童,因他年小暂时只负责在我这里内外跑腿传话。”

    “每日跟着天冬启蒙两个时辰,夜里宿在东院的二进书房,与嬷嬷和灵儿住的三进倒座只隔了一个穿堂,照管也方便。

    安排的细致又妥帖,寻常府里的爷也不过如此,宫嬷嬷只差千恩万谢哪还有什么不足的。

    筠娘见嬷嬷满意,当即做了安排。又与嬷嬷话了些寻常家事,却对之前落泪之事避而不谈。

    宫嬷嬷已猜透了七八分,见筠娘不愿提及,也不勉强,只顺着她的话说。

    一旁的竹月发现嬷嬷与世子妃说话时,宝儿一直安静的坐在那里听着,不吵也不闹十分文静的样子。

    竹月不禁暗暗称奇。

    叙过话,宫嬷嬷又低声叮嘱宝儿几句,这才笑着福身行礼退下。

    筠娘让甘露送嬷嬷出去,笑着轻声与宝儿道:“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这个姐姐,外面的丫头小厮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她。”

    宝儿忽闪着睫毛,乖巧点头。

    竹月就笑着上前携了宝儿的手,细细问他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

    魏仪回来看到筠娘兔子般红红的眼睛,肃声问她:“这是怎么了?”

    筠娘笑着迎上前曲膝道:“无事,回来时风沙迷了眼,已经好了。”

    这时帷幔旁一道脆生生的童音稚语骤然响起。

    “世子妃哭了。”

    被小孩子揭穿,筠娘面露窘然,嚅喏着不知要怎么解释才好。

    魏仪却什么也没问,而是看向宝儿语气温和的问他:“你就是宝儿?你这才来的小人如何知道她哭过?”

    宝儿穿着干净的细步褂子,袖子卷着宽宽的白边,小大人一样,站到了筠娘身旁。

    宝儿先是点了点小脑袋,然后又仰起脸细细的向魏仪解释:“我娘背着人偷偷哭,我爹发现了问她,她就喜欢这么说,我娘哭的时候我看到了。”

    魏仪笑着点头:“你很聪明。”

    魏仪说着深深看了筠娘一眼。

    筠娘有些惶恐的回避了殿下的视线。

    好在殿下并没有深究的意思,免了许多尴尬。

    筠娘如此想着,就感觉自己的袖子动了动,低头看去。

    宝儿献宝似的捧出自己私藏的麦芽糖,扬起笑脸对筠娘道:“世子妃不哭,我把你糖吃,可甜了,狗儿的妹妹有了糖就不哭了,我也把我的糖给你。”

    糖一直紧紧攥着已经攥化了,小手粘粘的。

    宝儿捧起小手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她,一双眼睛纯净明亮,仿佛能净化人的心灵。

    这个小小人这么小就知道关心体贴,长大了一定是一个小暖男。

    筠娘心里柔柔的,携了他的手,唤来丫鬟:“打一盆温水来。”

    竹月小心翼翼看了眼静坐不语的殿下,低声道:“世子妃为殿下更衣吧,奴婢带宝儿去净手。”

    筠娘点头应允。宝儿更是乖乖的跟着竹月去了。

    这时送了宫嬷嬷回来的甘露,进来恭声向世子和世子妃禀道:“文大奶奶来了。”

    想到沈氏今日的避重就轻,筠娘就发现殿下的神色沉了几分。

    殿下没有回避,也没有请文大奶奶进来的意思。

    不管沈氏人怎么样她们既然是妯娌免不了每日见面,关系还是要处好的。

    筠娘不禁目露询问的望过去。

    魏仪没有同意,也没有阻止。

    是让她警醒文大奶奶又不能真的将人得罪狠了。

    筠娘立刻明白过来,忙笑道:“快请进。”说着起身亲自迎了出去。

    文大奶奶进了东院正房看到魏仪也在,不禁一愣,连回避都不曾,是不放心世子妃单独跟她在一起?

    筠娘招呼丫鬟斟上茶来。

    这边文大奶奶心下胡思乱想着,向魏仪见礼,魏仪只淡淡对她点头,态度冷漠又疏离。

    文大奶奶心里咯噔一下,她没想到殿下会对梁氏如此重视,简直就是捧在了手心里。

    不过片刻文大奶奶心中闪过无数的念头,看了身后的祝嬷嬷一眼。

    文大奶奶身边的祝嬷嬷就捧了个红漆描金匣子上来。

    文大奶奶笑道:“是东迄悬崖赤壁的血燕,有银子也难买的珍品,我近日刚巧有幸得了一些,拿来给弟妹补补身子。”

    没有殿下的授意筠娘没动,丫鬟侍女们更是看世子妃的眼色行事。

    屋中一时间静默下来,僵在那里的文大奶奶这才意识到殿下是真的不悦了。

    “不必了,大嫂留着吧。”魏仪起身对筠娘道:“我去大书房处理一些公务,晚膳不用等我。”

    筠娘曲膝恭送殿下。

    也在曲膝的文大奶奶脸色白了又白。

    内宅的事殿下竟然插手,分明是在袒护世子妃。

    见了殿下对她态度的改变,文大奶奶暗自后悔今日对世子妃的袖手旁观。

    魏仪是世子,将来的端王府继承者。她们日后都要在他手底下讨生活,想着弥补弥补关系就匆匆忙忙来了。

    可瞧殿下的意思并不打算就此揭过,世子妃也根本不搭她的话茬。

    文大奶奶抿着唇起身强笑着告辞。

    筠娘盛情挽留:“吃了饭再走不迟。”

    文大奶奶这才好受些,但她还是婉拒了。

    不想再惹殿下不快,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她今日已经失去了留下的意义,改日再来好好与梁氏叙一叙说不定会有所改善。

    筠娘笑着亲自送她出门,关于苏晴的话却一句也没向沈氏打探。

    送走文大奶奶,筠娘心绪不宁的在窗前坐了片刻,想到苏晴亲手沏好奉上的那盏茶。筠娘抿紧了嘴唇带着竹月去了东院的小厨房。

    竹月看着世子妃沉默不语的样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担忧。

    东院的小厨房里有三个上灶的媳妇,有五个粗使的婆子。管事的是柳家的。

    东院的人对世子妃十分尊敬,柳家的没想到世子妃会亲自过来,忙迎出来行了福礼,满脸堆笑道:“世子妃有什么吩咐,只管吩咐奴婢们!”

    筠娘微微笑了笑:“今日有什么食材?”

    柳家的笑着引世子妃去了厨房后院的食材存放处。

    小厨房在东院的第三进,称呼也是相较于王府的膳房而昵的,实际上并不小。

    厨房后院有池塘,有储藏室,有冰窖,有酒窖。

    虽是东院另开的厨房,食材却很齐全,也很新鲜,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筠娘认真挑选了几样食材让灶上的媳妇细细收拾了,亲手为殿下准备晚膳。

    直忙到掌灯时分,回去沐浴换了身出门的衣裳。

    柳家的亲自提了朱漆雕花食盒随在世子妃身后径直去了王府的大书房,有小丫鬟在前提着风灯引路。

    天冬听了守门侍卫的禀报,迎出来躬身笑道:“世子妃稍候,奴才这就去通禀。”

    这时不远处有几个锦衣华服的清客相公正躬身低头对着筠娘遥遥作揖见礼,皆有礼的回避着,并未上前。

    筠娘没想到这么晚了书房还有外人在,对着他们轻轻点头,回身对天冬道:“不必了,你好生服侍殿下用膳,趁热食用切莫贪凉,免伤了肠胃,我先回了。”

    说完示意柳家的将食盒递给天冬,扶着竹月的手转身往回走。

    宫嬷嬷曾嘱咐过她,王府中能人异士奇多,十分复杂。且王爷信道,王妃信佛,福宁寺的住持方丈自不必说。

    王爷常请玄天观的玄天真人带着众多道士来府中设坛打醮做法事。

    宫嬷嬷和王妃都细细叮嘱过她除了请安,无事尽量少出东院,她还是尽快回去的好。

    天冬傻眼,不是应该千方百计留下固宠吗?

    他这还未禀报呢,怎么能过门而不入呢!若殿下追究,这怠慢之责他可担待不起呀。

    想到这里,天冬忙上前躬身道:“世子妃慢行,容奴才进去通禀。”

    筠娘见他苦着脸,满眼央求。无意让他为难,停在那,点了点头。

    天冬忙笑着进去回禀。

    魏仪听说筠娘来了大书房,冷峻的面庞变得温和下来:“天晚风凉,快请进来。”

    天冬暗暗松了口气,幸好把人留住了。

    天冬笑着将世子妃引进来,又将三层食盒放在圆案上,揭开盒盖,里面是一碗虾丸鲜笋汤、一盘糟蒸鲥鱼、一碟腌的胭脂鹅脯,一屉笼金丝烧麦。”

    摆盘精致,色香味美,让人看了不禁胃口大开。

    魏仪看了天冬一眼。

    有世子妃在,殿下哪里还用得着他服侍。

    天冬瞬间领会,忙放下盒盖,迅速打了个千,悄声退了出去。

    筠娘看着槅扇外影影绰绰的人影,有些迟疑道:“这里不是妾身该来的,妾身还是去唤天冬来服侍殿下!”

    魏仪看着站在门边犹豫不前的筠娘,笑道:“无妨!”

    那些人没有他的允许不会随意进入。

    筠娘有些不安的过去摆了饭奉上银箸,想了想道:“要不要让人替殿下暖壶金华酒。”

    魏仪接过碗箸,淡淡道:“无事不饮酒。”

    也就是说殿下只在应酬的重要场合饮酒,私下里是不饮的。

    是个很自律的男人。

    筠娘静静的立在一旁服侍。

    饭毕天冬带人进来收拾残局,服侍殿下净手漱口,又带人鱼贯着轻手轻脚退了出去。

    筠娘看着柔和的羊角宫灯旁伏案沉凝的世子殿下,也忙起身道:“妾身不打扰殿下,先回了。”

    她不能在书房多待,这里人多口杂,若传出什么不好的话,无事也变得有事,损了名声就更得不偿失了。

    谁知殿下不允,抬头看了她一眼,道:“乌灯黑火的,你一个人我不放心。等会我们一起回去。”

    筠娘浅笑着重新坐了回去,身姿却变得僵直。

    魏仪又抬头看了筠娘一眼:“不必拘谨!”

    筠娘笑着点头,可依旧没有办法放松下来。

    魏仪招手让人坐到自己身边。

    筠娘看着门边坚挺的侍卫摇头不肯。

    魏仪板脸道:“过来帮我研磨。”

    筠娘不敢忤逆,过去大案后,慢慢坐到了殿下身旁。

    伸手捻袖研磨,这才发现殿下用的是传说中的五螭墨。

    背面四条游戈着的螭龙,口衔灵芝,脚踩兰草,首尾相接,尽显蟠绕曲折之妙。正面神态灵秀飘逸。

    此墨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舔笔不胶,入纸不晕,上掩千古,百年而化黄金。

    筠娘细细看着那磨溶出墨汁,就感觉有双温和的大手带着些许怜爱抚了抚她的头。

    紧接着头顶传来殿下低低的叹息。

    筠娘低垂的睫毛轻轻颤了颤。

    静静随着殿下回了东院,竹月服侍她盥洗换了身家常的衣裳,筠娘照例避到了内室。

    听着天冬蹑手蹑脚进来服侍殿下沐浴的声音,听着丫鬟轻手轻脚奉茶。

    每当这个时候屋中服侍的人都能感觉到殿下的不悦,大气也不敢喘。

    筠娘有些无措的上了床,默默的将自己的那床玫粉锦被整整齐齐挪到了最里侧,钻进了殿下的墨绿锦被。

    魏仪出来时见了,惊诧于筠娘今日的主动,却也乐见其成。

    脱衣上床,笑着将人从锦被里抱进怀中,怕她受惊,强自忍耐,什么也没做,只静静安抚着她的不安。

    感受到殿下的细心呵护,筠娘大着胆子仰起头来。

    一双潋滟的眸子莹光浮动,专注凝望着他,好像眼中只有他再也容不下旁的人,叫人不禁心生欢喜热血沸腾。

    魏仪眼中含着几分笑意,细细吻着她的鬓角:“怎么想到去找我?”

    筠娘怕被人指摘,怕惹得父王更加不喜,向来小心谨慎。

    去正殿给父王请安,筠娘尚且不敢与他同路,怎么这次变得如此大胆。

    筠娘红着脸埋进殿下宽厚的胸膛,紧张的闭了眼睛,耳朵却通红。

    魏仪大笑着褪了她裹身的亵衣。

    滚烫的薄唇覆上她的肌肤,衣襟散落的肩头立刻传来一阵刺痛,筠娘不由颤栗了一下。

    魏仪只感觉贴着自己胸膛的肌肤雪白细腻,凝脂般的柔滑,与他的深色肌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赏心悦目的同时又觉得很相宜,仿佛他们就应该是天生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