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闺暖
繁体版

第九十九章 喜宴

    今日魏侗见她要带庆阳出门,不满地嘟着嘴也要跟去。

    还是荷夫人来见了,忙笑着对筠娘道:“世子妃去忙,婢妾在这里陪三爷一日,等您回来婢妾再回去。”

    筠娘见魏侗没有再继续坚持要跟着,毕竟是生母,只有心疼孩子没有怠慢的,筠娘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惹来荷夫人湿着眼眶不停千恩万谢。

    筠娘让竹月扶了她起来,荷夫人的丫鬟锦绣也在一旁低声劝道:“不能让世子爷等世子妃。”

    荷夫人闻言渐渐敛了低泣,筠娘这才得以带着庆阳出门。

    庆阳今日发髻整齐,妆容精致,衣裙也选了相对柔和的颜色,看得出来她对这次出门的重视。

    只可惜去时端坐在青绸车里,一直端坐到宅院客坐,一句话也不曾说,十分的高冷。

    筠娘在一旁暗自想着,这兄妹俩当真十分相似!

    二姐姐的新房是个三进的宅院,仪门内两边厢房,三间客坐,一间稍间,过道穿进去,第三层三间卧房,一间厨房,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有夫妻两人和几个下人居住,布置的十分温馨。

    筠娘去时已经宾客盈门。魏仪被西宁侯和谭湘君迎去了前厅。

    顾夫人亲自等在门口,见女儿到了,忙将她们迎去了内院整洁又肃静的寝房。

    寝房前挂着湘帘,两侧悬着大红喜字灯笼。

    屋中坐着梁家的一众女眷,寝室内并没有外人。

    连筠娘的娘家人也没想道筠娘竟把庆阳郡主也带了来,众人笑着向她们姑嫂见礼,请入上坐。

    庆阳的侍女紧挨着站在庆阳身旁一副警惕又好奇地打量着见到的新鲜事物。

    就听窗外的妇人笑着高声夸赞:“新娘子的陪嫁只四季衣裳,就有四五只箱子,插不下手去。”

    侍女自幼服侍郡主,王府里也都是温顺的女眷,从没见过此等妇人,当即瞪大了眼睛细细倾听。

    “金镯银钏不消说,陪嫁的现银也有上千两,家具更是齐全。”

    “听说这位新嫁娘,生得长挑身材,百伶百俐,当家立纪,针织女工都得十分出色的。”

    那妇人又压低了声音与旁人道:“恐怕除了这宅子其余都是女方添置的,新郎官什么也不用操心就把新妇娶回家当真有福气。”

    “之前是谁说人家只怕是倒插门擒等着受气。”

    “那时是眼拙了。”

    她们嗓门高又亮,压低了声音也比旁人声音大,屋中人听得一清二楚。

    往常一向活泼开朗的箬娘却红着脸躲在角落里异常的沉默。她听了旁人的议论不禁抿了嘴与有荣焉地笑了笑。

    三嫂姜静儿悄声告诉筠娘:“五妹妹与谭纪善订了亲,正害羞着呢!”

    安顿好庆阳,筠娘过去笑着向她道喜。

    箬娘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道:“你也知道了。”

    筠娘带了几分审视,笑着打量她:“怎么回事,你们怎么到了一起?”

    箬娘有些心虚,小声嗫嚅道:“还不是因为你!”

    什么?

    因为窗外人多嘈杂,筠娘没有听清,庆阳却听得一清二楚,向箬娘投去审视的目光。

    因为男方没有亲戚长辈,没有办法按照常礼成婚,顾夫人只好帮着一并张罗了。

    男方的客人只有几个同僚和邻里,在客位内设四张桌席也就够坐了。举目望去皆是冲着女方来的达官显贵。

    男女方合办,这与倒插门有什么区别,可看着新郎官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无论是官职文采还是相貌都不差,这个时候谁又能说什么呢!

    宅子里清一色的紫檀木家具,布置得也很清雅,邻居见了纷纷夸赞:“不愧是娶得书香世家的姑娘。”

    只知道娶的是官家的姑娘,她们并不知道具体的事情。

    因为厨房小忙不过来,特意请人在后园子里搭了棚子,请了玉茗楼的师傅来做外席,每桌十碟十碗,婚礼的配置和筵席的规格都很高,宾主尽欢。

    酒宴散去,娘家的女眷留在内院的厅堂吃茶,并未急着离去。

    角落里的箬娘一开始还有些羞赧,渐渐放开了,将自己待嫁的身份抛到了脑后,满眼好奇,一双大眼睛亮晶晶地,紧紧拉着筠娘,向她打探婚后事宜。

    筠娘简单说了几句可以说的,顺势向她引见庆阳。

    庆阳郡主的大名如雷贯耳,箬娘心里直犯嘀咕,见她站在筠娘身旁很守礼的样子,对她也还算客气,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与庆阳小心翼翼地说了几句话,箬娘又忍不住向筠娘抱怨起谭湘君这个人是如何的拈花惹草,真不该同意这门亲事之类的话。

    嘴里虽然不满,眼中却并没有嫌弃,也没有想办法退婚,反而向筠娘畅谈着婚后怎么收拾他的相处之道。

    筠娘无奈失笑,听着她的小嘴喋喋不休。

    一旁的坠儿愁眉苦脸地劝着自家小姐:“小姐,快收敛些吧,让人听到像什么话。”

    箬娘瞪眼威胁坠儿:“我这不是没与旁人说吗?你现在越来越唠叨了,怎么管的这么宽。再多说就把你拉出去随便配个小厮。”

    箬娘挽着筠娘的胳膊拉她坐到一边:“我们躲她远一些,如今越发胆大,我倒是有些管不住她了,反被她管制的死死的。”

    坠儿怕小姐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心中焦急不已。是三夫人的吩咐,小姐现在是待嫁的姑娘,哪里能像以往那样松散。

    一旁的庆阳见她们之间相处的有趣,不禁看的津津有味。

    顾夫人今日穿着大红通袖衫,头上戴了朵大红绢花,很是喜庆的样子,一整日满脸是笑,看不出一丝伤心。

    连外院的男客见了也不禁道:“看来将女儿嫁给吕探花,顾夫人心里是十分满意。”

    静坐上首的魏仪听在耳中,不由想起了他去迎亲时,岳父岳母掩饰不住的伤心难过,心里没来由的紧了紧,再看向新郎官,眼中就多了几份挑剔。

    “能不满意嘛,女儿婚后不用晨昏定省,一觉睡到自然醒,府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清净的很,不想吃家里上灶婆子做的饭菜,时不时让小厮出去玉茗楼定桌席面回来吃,也没人说她个不字。”

    “相公宠着,与自己的父母想见就见,谁还能拦着不成,能不高兴嘛!”

    魏仪听了,想到筠娘最近因为思念亲人时常走神,脸色越来越沉。

    众邻里口中谈论的顾夫人送走了满室宾客回来,给了庆阳项玉牌和玉蟾戒指作为见面礼。

    几个姑奶奶和未出阁的姊妹热热闹闹坐了一席,约定了等云筝三朝回门再陪着回梁府聚一次。

    众人都向身份贵重的筠娘看去,筠娘犹豫着没说话,倒是一旁的庆阳郡主冷声道:“我嫂嫂自然会去的。”竟然帮着一口答应了。

    筠娘不由看向一脸笃定的庆阳。

    她们还不曾向王妃请示就擅自做了主,到时候若去不成会对颜面有损。

    庆阳压低了声音道:“放心,我大兄一定不会反对的!”

    话已经出口,筠娘没有再说什么。想着回去慢慢告诉她日后行事谨慎稳妥些会更好。

    能得到小姑子的维护,看这样子筠娘在王府就算没立住脚也不会过得太差。

    临去时顾夫人拉了女儿的手,依依不舍地亲自送她们姑嫂出了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