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华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琴音

    开光仪式结束,已经是正午了。主持邀各位女眷在寺里用素斋。简单用了些午饭,李氏夫人决定稍微休息一下再下山,便在寺院供女眷休息的厢房小憩。

    姚然不喜午睡,姚泉和姚淇便在厢房的小院落里陪着姚然。就在这时,院外突然响起一阵琴声。琴声先是明快,宛若少女快乐无忧的时光,却到结尾处,琴声变得婉转,却似有着淡淡的哀愁,曲到终了,弹奏者一拨琴弦,一记轻轻的颤音,好像有道不尽的离人愁。

    姚泉听着,默默地示意丫鬟取她的琴来。她调好了弦,轻轻的拨了起来。琴声一开始似有不舍之意,琴音却越来越轻快,最终,琴音中只有满满的祝福之意。“是你吗?”姚泉一曲终了,对着院墙问到。“是我,我们又见面了。”声音从院墙上传来,但见墙上坐着一名少年,怀中抱琴。

    姚泉幼时父母双亡,当时姚广便欲抚养侄女。祖父、祖母怜孙女可怜,便决定亲自抚养。姚泉幼时体弱多病,不适应老家冬季的气候,祖母便带着姚泉南下至了一山清水秀的小城,小城有座道姑观,观主曾是祖母年轻时洛阳一道观的道姑,与祖母很是相熟,后来年迈,便到了这小城的道观之中养老,见有故人来,很是高兴,便把祖孙二人留住在了道观内。老道姑善抚琴,见姚泉颇有天分,便收了姚泉作了弟子,亲授琴艺。再后来,老道姑又收了一个小男孩作弟子,是当地地方官的孩子,正是卓阳。

    卓阳本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那日随母亲来上香,他不耐烦,便偷跑去了后院。他在庭院的门口看见小女孩坐在院中抚琴,一身白衣,是那般的优雅动人,不可方物,后来他便央母亲与老道姑说要和她学琴。卓阳的母亲想着道观不过在城郊不远,孩子愿意学总是好的;老道姑想着姚泉整日孤零零的一人,自己和姚泉祖母都上了年纪,若是有个同龄人陪姚泉,自是好的,长官大人夫人的面子也不好驳,自是同意了。

    后来,卓阳便时常来到观里,和姚泉一起学琴。男孩儿总是想着办法逗女孩儿笑,姚泉在小城里度过了快活的时光。再后来,年岁见长,伯父姚广给祖母去信。“儿改任青州知府,泉儿年岁见长,身体也在我们身边养着也方便议亲…”后来,祖母带姚泉北上姚广的任地,临走的前一日,姚泉和卓阳告别。“有什么可哭的,大不了以后我去洛阳找你。”卓阳用手指揩去她的眼泪,“你到时候寄信去我家,我们两个还可以通信啊。”

    那天,他送她到十里外,她给他弹了那首近几日写的曲子,诉说她的离人愁。不想,他也写了曲子,一曲终了,满满的祝福与安慰之意。两个人互换了琴谱,他不再送,她亦不必再送。

    后来,世事弄人。卓家上下乱成一团:卓母与卓大人和离,卓大人改任他地…姚泉数次寄去的信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卓阳那时受尽人的嘲讽和讥笑,卑微到了尘埃,亦不愿她在千里之外为他担忧烦恼。这一隔,便是直至今日,两个人才重逢于此。他从院墙上跳了下来,却只听姚泉道:“公子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