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娘子
繁体版

盆碗罐子

    孙俊山天天干劲十足的砍柴,固定着一天三挑木柴。

    晚上睡前闷一坑道的木棒,第二天早起扒开捡品质好的收集起来留着卖。

    上好的木炭一筐能卖六七两银子,也不用掏本钱的,每天就是人辛苦一点,得去野树林深处砍柴,他年轻有的是力气干!

    菊香拿锹从平直的坑道里铲灰出来,清空好的坑道盖上。

    她又从小屋里铲出来大半筐黑泥巴,浇一盆水倒泥巴里开始和泥巴,等泥巴完全滑腻了,抠出一大坨泥巴做出大的砂锅模型。

    一连做出五六个才停手,拿过洗干净的树叶子围在锅口垫着,然后搓泥巴长条,围着叶子一圈一圈的加高做平刮细腻。

    铁锥粗细的木枝棒,对着做好的泥巴盖捣几个洞眼,连叶子带盖子的揭开,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接着就是大的瓦罐,吃饭用的碗,还有不怎么讲究好看且能用的盆,大大小小的堆了四五十样在地上晒太阳。

    做完本来要生坑道火的,不知道又想起啥了,拿着锹进屋又铲了不少泥巴出来,加上水倒进盆里,盆里装的是先前坑道里铲出来的灰,灰和泥巴搅均匀,开始原样和泥巴做模型。

    孙俊山担着木柴进院子,就看见菊香蹲在地上,沿着木板一圈一圈的糊着。

    左一层右一层的加厚,直溜的筒子中心是巴掌大的空心眼,底部成三角不平整状态,立在地上稳稳的,这样的筒子都是高矮不一的,高的到膝盖,矮的到脚腕处。

    他放下木柴走过来,看着一地的东西,眼里闪过惊讶,“菊香你手真是巧!这泥巴碗做的跟真的一样!”

    菊香闻言抬头笑笑,“去把坑道点起来,记得倒一筐碎木炭进去,顶子别封,铲灰口压住用我教你的法子拉风火,火烧的越旺越好。

    孙俊山听了抱着筐去了放木炭的屋里,没多一会出来了,一股脑的都倒进了坑道里,拿着空筒子吹火烧起来。

    围筒里越来越热,菊香离的远远的都能感觉到热浪扑过来,起身拿过一块灰扑扑带洞的架子走过去。

    “菊香放着我来,当心烤着你了,”孙俊山放下手里的东西,抬手擦完汗接过架子,小心翼翼的放了进去。

    菊香抱着最新晒干的泥炖锅递给孙俊山,示意他放在架子上,然后在递上一个架子摞上,就这样依次重复了四次。

    东西放好,孙俊山只管放心用力的拉空筒子烧,一个时辰过去,围坑里传来“砰”一声巨响!他赶紧起身要去看。

    “不用管你只管烧就行了,菊香没抬头的说完,旁边放了满满一大盆水,还有一筐洗干净的干野花。

    又烧了一个时辰她才起身跑去围坑跟前,“俊山快过来把东西拿出来!”

    孙俊山听菊香急切的喊着,想都没想的就起身过去夹东西,火红的炖锅都燃着了夹它的木头,“快放进凉水里。”

    一声兹啦的响声,盆里的水冒出一股浓浓的烟气出来。

    菊香上前等了一小会,从水里捞出冷却的锅,脸上笑开了花。

    “青泥灰的锅成了!孙俊山那几个都像这样夹出来。”

    炉子里放了四个烧碎了一个,还有三个是完好的。

    菊香真是喜出望外,坑道简陋她以为火力达不到最起码得烧一个下午呢!没想到两个时辰就好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孙俊山后面就做的有模有样的,也不用菊香的吩咐了,烧好了拿出来过水,烧坏的拿出来过水扔到边上去。

    就这样烧到碗的时候,菊香就会抓一把泡水的干花丢碗里放进去一起烧,烧好的夹出来点水,滋一声,瞬间着火的功夫碗过水,一冷一热两道受力,如果没有裂痕和碎纹,就说明经受住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了。

    冷水出来的碗和杯子上印着丑丑的花。

    “菊香你烧这么多是要送到镇上卖吗?”孙俊山现在对菊香那是一百个信服的。

    “不卖留着自己用的。”

    “这么多自己用?”孙俊山看着烧制出来一地的东西

    “送几样给你姑母,在送几样给我娘,我们自己在留两样就没啥了,又不是所有的都能烧出来,”菊香指指远处堆着的碎裂片。

    “再说了开一次炉子太伤木炭了,就烧这么点东西都用了四筐木炭,还不趁机多烧一点?”

    孙俊山在心里一盘算,确实没几样东西。

    两个人一直忙活到后半夜,总算把所有的东西都烧结束了。

    菊香拉来一捆木柴放进坑道里,又让孙俊山糊好泥巴堵好封口,一切都弄严实了,才借着火把安心的欣赏自己烧制的东西。

    “这个是什么?”孙俊山摸着一个厚重的筒子,内壁触手生凉的,菊香大大小小做了六个没有一个烧坏的。

    “这是炉子,这个里面壁胆是加了平日烧的螺子壳灰,所以它比那些盆碗罐的都经用经烧,保火性也好,只要晚上封好口能闷一夜火不灭。”

    “我还以为螺子壳只能闷木炭呢!”孙俊山听完科普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闷木炭放螺子壳是为了闷烟气,好木炭不光烧的久还要没烟气,有钱人之所以花高价买好炭,就是为了在屋里温书练字久待出来身上没烟炭气。”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好木炭一筐好几两银子!”孙俊山听完感慨不已。

    两人欣赏完东西,就把自家的那份都拿进屋里放好,家里又添了不少东西!

    给韩大年夫妇的东西另外归置单放,剩下多出来的就是给费老太的。

    累了一天半夜,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菊香随便弄了一口吃的,孙俊山就挑了两筐碎木炭去了岳父家。

    进院子打了一声招呼问了一间空屋子,挑进去倒在墙角就走了,弄的登福娘唬了半天。

    回来又装了一筐炭,另一头装着昨夜两人忙活了半天的盆瓦罐,装不下的菊香跨着篮子拎着跟在后面。

    两人二次来到韩大年家。

    “你们两个不过日子了?”登福娘笑脸埋怨进门的女儿女婿。

    俊山来了走后,她赶忙让登福爹去看墙角堆的东西,结果才知道,“这就是有钱老爷才能用的木炭!”

    这进门又挑了一挑进来,所以才慎怪起来。

    菊香放下手里的筐,转身关上门,拎着筐两人直奔堂屋。

    “娘,你过来看看喜不喜欢?”菊香从筐里掏出碗盆,还把筐歪斜着给她看。

    “不得了了!他爹你快出来看,”登福娘接过碗压不住语气的惊喜喊人。

    韩大年听见喊声赶忙冲过来,“咋了?咋了?”

    “他爹你快看,”登福娘把碗放进韩大年的手里让他自己看。

    “这碗盆都是俊山自己烧制的,这木炭也是俊山天天晚上闷出来的,”菊香把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给登福娘看。

    “这小壶可以给爹用,这一套大小锅虽然没有铺子里卖的精致,但是家里来人了也能拿出来充面子用,还有碗、盘子、盆、家里来人了也能摆出来不用去借人家的。”

    “冬天家里来人了,爹拿出炉子往里面扔几块木炭点火烧,再把这带耳朵的锅放上去,娘就不用冷呵呵的去做菜了,随便做点啥都能解决一顿,还有盖子焖上刚刚好的。”

    “都给我们送来了你们自己可留了?”登福娘喜的眼睛都睁不开。

    “留了呢!”菊香把东西递给孙俊山,他起身把东西都往桌子上搬。

    “放着我来就行了俊山,”登福娘弯腰小心的抱着东西,大小罐子越看越喜欢。

    “俊山还有这手艺?既然会烧罐子碗的,就在家多烧一点,送到镇上卖也是一个营生呢!”韩大年看着女婿出主意。

    “爹以为我们不想呀!这烧罐子还是俊山家祖传的手艺,只不过他学的不精是一回事,在就是烧这东西费木炭的很!”

    “昨天白天加半夜,拢共才烧了百十来个,还都是大大小小的,用了木筐七八筐的碎炭,要是不烧罐子,今天还能给你和娘多送四五筐过来,这样冬天你和娘就不愁了。”

    孙俊山听完菊香的话,眼光闪了闪没说话,就是老实的搬东西。

    “这么费木炭?”登福娘过来砸咂嘴。

    “我们又不是有钱人家,我也砍了不少烂木头在屋里,天冷了我们生木头火是一样的,这样的碎木炭挑到镇上,一筐都要好几十个钱呢!过日子要精细着算,”韩大年温声的责备菊香。

    “在精心过也不能克扣我爹我娘的,爹一到冬天闻到木头烟,就成夜成夜的咳嗽,别说一筐碎木炭,就是十筐我都不卖,好的我舍不得给爹娘用,这差的还不行吗?”

    “你呀就是脾气犟一根筋!这点随了她娘,”韩大年对着女婿笑的无比慰贴。

    “她娘赶紧做吃的,天也不早了。”

    菊香挽着登福娘进了锅屋开始帮忙做吃的。

    孙俊山则跟着韩大年去了杂物房搓来年用的草绳子。

    “没听说俊山爹会烧罐子呀?”登福娘小声的问菊香。

    “听俊山说他爹去了以后,他娘带他来了村里就不让烧了,怕他孤身一人有个什么没人帮衬,昨天烧就是因为自家用,不拿出去卖也不打眼的。”

    “你死去的婆婆想的周到,有手艺的人家没兄弟姐妹帮衬,确实招人眼红,人好好的能弄口温饱吃的就行了。”

    “你爹还准备空两天出来把爪子酒坛子都给你送去的。

    刚好你们今天来了,晚上走的时候就带回去得了,”登福娘看到角落的酒坛子说完。

    中午一顿饭娘俩很快就做好了,吃过饭孙俊山又帮着搓了半天的草绳子,绳子搓完了才挑着东西走的。

    路上菊香说到:“只所以说你爹,是为了少麻烦。”

    “我还是有点小时候的记忆,我记得我亲爹烧罐子的画面,我怕我说了实话,我现在的爹娘心里起疙瘩。”

    “没事的,你不方便说的事,又不想骗岳父岳母就往我身上推,你对岳父岳母的心我看的真真的,我能明白理解。”

    菊香看他笑了一下。

    晚上天黑透,孙俊山跨着篮子把东西码好,拎着去了费老太家

    差不多待了一个时辰才回来焖炉子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