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的娘子
繁体版

送酒送吃食

    “陈大夫,孙俊山从药铺角落走出来。”

    “俊山呀!你来的正好,我还准备找人带信给你呢!”

    “洪管家那边的木炭你紧着他先送,下个月他们老太太要远行,天冷木炭得备的足足的才行,只有四五天的时间送一千八九百斤木炭,能凑出来吗?”

    “我赶赶时间是可以送齐的,我今年春上就一直在焖木炭刚好能供应上。”

    “太好了!我还担心你没有多余的炭了,他们要的急又要的紧,我这两日到处找木炭的。”

    “你不知道跟你的木炭相同品质的价格都贵了一倍,就这都凑不出来他们要的数,正是用木炭的旺季,在有钱买,人家也不愿多出一倍的价去买呀!”

    “我现在就回去掏木炭,明后两天争取给送来齐。”

    “好!俊山你可解了我的渴了,”陈大夫高兴的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陈大夫这是我娘子自己做的糯米藕,你带回去给家里孩子们尝尝味。”

    “这一份是给洪管家尝尝鲜的,”孙俊山送上手里的两个筐给陈大夫。

    “菊香做的?”陈大夫接过碗闻了闻味道。

    “你大舅哥上次来卖莲藕,已经送了我半筐新鲜的莲藕了,”陈大夫说归说,还是很开心的收了篮子。

    “对了俊山,你要有个心里准备,洪管家那里这几天送完,明年他们还在不在镇上住都是个未知数了。”

    “陈大夫我知道了,祝洪管家他们鸿运高升。”

    “呵呵呵……看你也是个憨的,跟你大舅哥一样,你回去准备准备,你家还有那个爪子酒了吗?有的话在带几坛子来,他们府老太太喜欢喝,多带点他给钱买,还有你大舅哥那个饼子和圆子也带点。”

    “自己家泡着喝的不要钱,我明天给带一缸来,目前只有一缸可以喝,其他的都还不行,想喝口味陈一点的,泡一年的才最好喝。”

    陈大夫闻言笑起来,跟孙俊山又说了两句玩话才让他走。

    孙俊山一路跑回去,走到登福家门口停下。

    “大嫂,大哥回来了吗?”

    “回来了,在屋后呢!我去给你喊人回来,”桂枝起身就要去喊人。

    “我自己去喊大嫂,你身子不方便的,”孙俊山向屋后走去。

    登福哈着气在挖菜园子地。

    “大哥,别挖地了,赶紧去捞两条大鱼上来,按菊香说的法子做酥鱼出来,还有多炸点圆子和饼子,那个大户人家要高升了下个月就走,陈大夫让你也准备点东西送过去。”

    “高升了?我现在就去捞鱼,”登福放下手里的锹就往苇塘去。

    他现在偶尔借着俊山木炭的光,隔三差五的给那个大户人家送一筐饼子,一筐圆子,这抵他一天走街串巷卖了。

    孙俊山通知完赶牛车回家装木炭。

    到家找出家里所有的空筐出来约重量,忙活到天黑,一屋子的木炭几乎算是装空了,三十筐木炭码的整整齐齐的。

    菊香挨个的尝她最先泡酒的缸,一溜尝下来大约么有三缸是可以喝的。

    “俊山你明早自己牛车上拉二十筐木炭,大哥牛车上拉十筐,然后带三缸爪子酒去,两缸给洪管家,一缸给陈大夫家,我记得他娘子也喜欢喝。”

    “还有,这蓝花白底缸是米酒,两缸一家一缸,沈家管家那边等爪子酒好了你在送,他们离得近也不急可以迟一天送。”

    “嗯!”孙俊山走过来把要送的酒都挪出来放着。

    晚上两人草草吃完饭,准备洗洗睡觉了,院子门敲响了。

    孙俊山去院子打开门,“菊香你出来一下,大哥送酥鱼来了你看看对不对。”

    菊香穿了一件袄子出来,看见登福手上端了一盆焦脆的酥鱼。

    她走上前捏了一块尝尝,炸的刚刚好,看来大嫂放了不少鸡蛋进去,“怎么突然想起来炸酥鱼了?”

    “是我跟大哥说的。”

    “陈大夫让我跟大哥说,明天给多送点圆子和饼子去。”

    “他们要是远路的话,不管是做船还是马车,路上有老太太肯定会生炉子烩圆子热饼子吃。”

    “要是急着赶路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饭馆歇脚,天冷成这样,吃口热的不是很好吗?我记得你说过,鱼裹面和鸡蛋酥出来,至少能吃一两个月来着。”

    “大哥那塘里的鱼不趁机露个脸,他自己去镇上卖到啥时候?明天去了给陈大夫一点,给洪管家一点,我在给送沈管家一点,要不要的不都在他们一句话吗?”

    “孙俊山你开窍了呀!”菊香闻言顿时笑到,人情世故做的真是淋漓精致的!

    登福也笑开了,“俊山都是为我着想的。”

    “好事做到底,为了大哥的鱼,我再给你想想办法。”

    “等着,”菊香拿着油灯去了杂物房,没多久拿出两个砂锅,两个比香炉略大一点的炉子过来。

    “去年专门烧了两个,留着冬天专门吃锅子用的,一次都没用过,菊香把东西给他看。

    明天大哥见了陈大夫就说:“刚接到俊山的口信也没啥给的,这炉子是俊山给你烧的没舍得用过,样子是不好看但是很实用,听俊山说他们高升了,就拿出来送给他们路上用。”

    “路上要是想喝口热水热汤啥的,里面放两三块木炭就能吃热呼呼的饭菜,也不耽误他们赶路休息的。”

    “这炉子和锅都好还有盖子保温!”登福看了爱不释手的,不大带着又方便又实用的。

    “能不好吗?专门烧的,等他家木炭送完了俊山没那么忙了,在烧几个出来。

    俊山姑母家酒席办完了,也没有饭碗吃饭了,在给她们也烧点碗,没这手艺不就不说了嘛,泥巴又不要钱,就费点碎炭而已,亲戚总比邻里更近一点不是?”

    “这话没错,俊山姑母家那个碗……”登福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他那天也去吃席面了,“妯娌两人看的那么紧还能丢了?”

    “我三表哥家不是没看住嘛!想起来我就生气,我负责看席桌的,吃完饭碗盘都没了,我怎么跟主家交代?”孙俊山提起来就是一肚子气。

    “她们要是用不起来去俺家拿,你去年给烧的你大嫂都给收了起来没用也都是新的。”

    “这几天就开炉子了,也不急一天两天的,大哥你回去吧!大嫂一个人在家呢!明早把牛车也牵来,帮我带木炭和爪子什么的。”

    “好,酥鱼给你们吃,我懒得端回去了。”

    “端回去,两条大鱼酥不出来多少,分成三份也没多少了。”

    “那行,等捞鱼了你们自己酥,我回去了,”登福拿着油灯快步的走了回去。

    孙俊山睡觉的时候,屋里屋外检查了一遍,没什么问题了才上床睡的觉。

    朦朦胧胧听见鸡叫,他起身扶着墙走出来,里外穿上棉袄系紧鞋带腰带,从炉子上舀了热水洗漱好,去牛屋套车出来装木炭。

    院门响了两声,孙俊山去开门。

    登福牵着牛车走进来,车上放了四五筐圆子和饼子,另外一个筐里单放了三份酥鱼,一份圆子和饼子。

    紧着孙俊山的车先装,装好了在把登福车上的圆子饼卸下来。

    两人合力抬上三缸酒放上去,又放了两缸米酒上,统一蒙上棉籽帘盖子系好。

    然后在放了十筐木炭,盖上厚厚的稻草,压上炉子和砂锅,确保不会掉下来和打碎了,拴紧草绳子固定死,圆子和饼子两个车头各挂了一筐。

    孙俊山进锅屋端了一大碗凉的差不多的汤,一簸箕烤焦的馍馍,“大哥吃了,赶车不冷。”

    登福接过碗咕噜噜喝了一大口,拿起馍馍就着酱豆子吃起来,“你这酱豆子好吃,豆子怎么酱的青油油的?”

    “菊香做的,大哥喜欢吃,回来搬一坛子给你,家里收豆子的时候吃不完做的。”

    “既然有多的,回头送我一坛子,”登福也不跟他客气了。

    两人吃完饭,赶着牛车提着灯出门了。

    赶了两三个时辰的路,到了镇上天也亮了起来。

    “大哥我们直接去陈大夫家吧!这缸又重又大的,放药铺他也弄不回去。”

    “那就直接去他家,我跟在你车后面走。”

    两辆牛车七拐八绕的赶来了陈大夫家门口,他家大门紧关着还没开。

    停好牛车,两人又合力抬下一缸爪子酒一缸米酒,登福拿出一个干净的篮子出来,放进去一份酥鱼一包圆子一包饼子。

    “俊山这样不丑吧?”登福把东西给孙俊山看,询问他的意见。

    “不丑……”

    支呀一声门打开了,出来一个妇人拎着篮子,看见自己门口停的牛车还有地上的缸,眼里闪过讶异,而后又看到孙俊山跟另外一个人在说话。

    “俊山呀!你怎么来这么早?”妇人惊讶的询问到。

    “陈嫂子没吓到你吧?”孙俊山不好意思的起身。

    “没吓到没吓到,”陈夫人笑着回答。

    “我跟大哥今早来镇上送木炭,刚好两辆车东西带的多,你不是喜欢喝爪子酒嘛!”

    “我娘子让我带一缸来,在给你一缸刚做好的米酒,这一篮子里是我大哥自己做的圆子饼子,那一份是新做的酥鱼,也给你跟陈大夫尝尝鲜。”

    “哎呦!你们兄弟俩真是太客气了,”陈夫人高兴的嗓音都高了一截。

    “大哥,我们把酒给抬进去,”孙俊山转头跟登福说话。

    陈夫人赶紧打开大门,嘴里说到,“抬的时候慢点当心摔倒了。”

    转头对着屋里喊道:“当家的,当家的!俊山带着他兄弟来了。”

    “我马上就来了,”屋里传来陈大夫的声音。

    “放在这里就好了,”陈夫人一直领着两人把缸抬去偏屋,

    “陈嫂子,那缸米酒也放在这屋里嘛?”

    “也放在这屋里好了,我们家老陈最喜欢你家酿的米酒了,说是醇厚,你家娘子真是心灵手巧贤惠!”

    两人又出去抬了米酒进来,迎面碰上陈大夫出来。

    “怎么带这些酒来,洪管家想要不都是没了吗?”

    “当家的你看!俊山给送了一缸爪子酒,一缸米酒,他大兄弟又给了一篮子菜,”陈夫人把胳膊上的筐递给陈大夫看。

    俊山旁边那个就是“登福”。

    “也是俊山的大舅哥,两个都是敦厚的人。”

    “哎呦!他就是登福呀!你看,嫂子都吃了你家多少饼子圆子了,人在跟前了还不识得人,真是的。”

    “都是自家做的,跟镇上店铺里卖的不能比,不过乡下的东西胜在新鲜,也就尝个新。”

    “不比店铺里的差,嫂子就觉得很好,”陈夫人热情的说笑起来。

    “东西卸好了,我这就带你们去,那边心里也急着呢!”

    孙俊山跟登福给陈夫人打了一个招呼跟在后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