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首位武者
繁体版

018春晖堂:坐诊

    《一气生万法》是一本残篇,只有练气境的残篇。

    不过从功效来看,这本功法的品阶绝对在《周天引气法》之上。

    带着淡淡惋惜,陈溪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叱咤风云——

    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赵师傅,今天新的坐堂医师就来了。你有什么想法?”

    一大早,春晖堂的两位医师凑到了一起。

    一身儒医装扮的赵前尘摇摇头,“我就是来认识一下,毕竟以后要共事。”

    闻艾有些失望,不过也在他意料之中。

    赵前尘之前是个学子,一心在科考上做文章。

    年近四十,只摘了个秀才,只能另谋生计。

    幸得赵家是医药传家,他虽不感兴趣,却也从小耳濡目染。

    当初陈江河开药店,就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主动上门,成了春晖堂的首位坐堂医师。

    二十年来,虽然大病难决,但小病上的造诣可谓如火纯情。

    再加上读书三十来年,明心见性,知道自己的三分三。

    有感医术对人的莫大作用,甚至抓着孙子从小学习医术。

    “希望是个德高望重的前辈,能教我们几手。”

    闻艾只能打了个呵呵,略微违心地说上一句。

    他虽然没有赵前尘的年纪大,但是从小就学医、就医,四十多岁的年纪,医术还要胜赵前尘一筹。

    不过他是后面加入春晖堂的,在陈江河的信任度上差了不少。

    “教不教要看人家愿不愿意。东家既然选择让他坐堂,定然有高明的地方。”

    就在这时,学徒方小圆端上来两壶茶。

    “赵师傅,温师父,喝个早茶。”

    方小圆和李大嘴比两人来得早,不过到了先整理药店、打扫卫生。

    放好茶水,方小圆就准备退下去,被闻艾喊住了。

    “小方,新的坐堂师父要来了,你是跟我们学医术,还是跟新来的坐堂师父。”

    方小圆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脸色,十三的年纪他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不过他谨记家里人的告诫,少说多听。

    当下把目光投给同伴。

    正在旁边抹桌子的李大嘴把头低得更低了,似乎是看不清上面的灰尘。

    赵前尘皱了一下眉,摸了一下方小圆的头顶。

    “不管跟谁,都好好学。医道啊,太博大精深了。你下去忙吧,很快就有人来了。”

    闻艾虽然不满,不过没有继续为难下去。

    看似在为难方小圆,更多还是试探赵前尘的态度。

    坐堂师父是一家药店的门面,地位、酬劳都不是二师傅、三师傅能比的。

    关键是,位置让人占了,什么时候空出来太难说了。

    方小圆没有斥责同伴,低着头默默地干活。

    “这就是春晖堂了。”

    陈江河的声音传入药店,得空的赵大嘴连忙迎了出来。

    “店家,您来了。新来的坐堂师父呢?”

    陈溪和陈江河一同跨进大门,里面两位看病的人不多,赵前尘坐在太师椅上假寐,闻艾则坐在问诊台,方小圆正在抓药。

    “这就是新的坐堂师父,我给你介绍。”

    “赵师傅,闻医师,这是陈溪,接下来会在春晖堂坐堂。别看他年纪小,医术极为高明。人情世故上,你们多多关照。”

    赵前尘缓缓睁开眼睛,带着笑容走过来来。

    旁边的闻艾则呷了一口茶水,这才起身过来。

    “欢迎陈师傅。”

    看着赵前尘红五十出头样貌,陈溪就知道对方没少在养生上下功夫。

    关键是,人家气质文雅,显然是那种心性沉稳的人,极适合养生。

    “陈师傅。”

    闻艾点头致意,脸上咧着笑。

    “两位师傅都是前辈,接下来就请你们多多指导。我们一起在医术上探讨。”

    “好说好说。”

    闻艾没有丝毫迟疑地应了下来,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一旁的赵前尘点点头,“都是看病的人,治好病最重要。”

    恰在这时,有人上门问诊,闻艾就回了看诊台。

    没多久,赵前尘也告别离去。

    陈江河又给陈溪介绍了两个学徒,讲了一下春晖堂的格局。

    “店主,你先去忙吧,我看看药材。”

    “要不要我陪你一会儿?”

    陈溪果断拒绝,他知道陈江河是想给他撑场面。

    不过,他需要吗?

    “那行,晚上我来接你,去家里吃饭。那个,小圆,你跟在陈医师旁边,勤快一点。”

    正在抓药的方小圆连忙走了过来,“好的,店家。”

    然后有些胆怯地喊了一下陈溪,“陈医师。”

    “放松点。”陈溪拍了一下这个只比他小两三岁的少年。

    方小圆小心地瞥了一眼看诊台,赵大嘴正认真地跟在闻艾身边。

    走进药台,伸手就要去拉抽屉。

    方小圆一个加快动作,抽出了三分之一。

    “这是白术。”

    陈溪点点头,“它的药性是什么?”

    原本就紧张的方小圆,头上登时冒出细密的汗水,不过还是脱口而出。

    “味甘、性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学得不错。”陈溪夸赞一句,又接着问道:“这批白术的质量怎么样?”

    这时候陈溪已经用手掐了一片白术,微微用力折了一下。

    “上品,最好的白术。”

    陈溪点点头,没有点评。

    接着打开第二个抽屉,里面是最为常见的一味中药,红枸杞。

    一一查看过去,有时会问方小圆几句。

    “小方,按方子抓药。”

    闻艾递过来药方,旁边跟着赵大嘴。

    大嘴人如其名,是个嘴巴很大的青年,年纪在十九岁左右,比陈溪还大不少。

    陈溪的目光落在药方上面,然后又看了病人一眼。

    方小圆结果方子就要去抓药,这时陈溪走了过来帮忙。

    只见他随手一抓,直接放到桑皮纸上。

    方小圆急道:“陈医师,还没称呢?”

    陈溪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称。”

    “你想陷害我?”

    闻艾的声音微微有些大。

    “闻医师,你可以随便验证。”

    陈溪面不改色,手上的动作没停,嘴上解释道:“我从小晾晒药材,过手的药材不会差半钱。”

    身后的赵大嘴已经熟练的拿出工具,开始称量了起来。

    不过他每称完一份药剂,就摇一次头,闻艾的脸上就难看一丝。

    凑在称前的方小圆则是满脸的佩服。

    “陈医师手法高明,看来以后抓药能快上不少了。”

    闻艾打起哈哈。

    “这是新来的医师?这一手太厉害了。”

    一旁的李阿三也是极为佩服,瞬间被这一手征服。

    “医师配药只是基本功,小圆多多努力。”

    陈溪没有回敬闻艾,一来有病人在场,二来还犯不上。

    不遭人妒是庸才!

    更何况,他的年纪和资历确实不足以让对方服气。

    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早晚能让你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