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手艺人:我只会亿点点
繁体版

第44章 烧制汝瓷(下)

    建盏,按纹理一共分为六类,分别是兔毫、油滴、鹧鸪斑、乌金、曜变和杂色釉。

    其中曜变盏最为难得,是六大建盏中出品率最低的建盏。

    而在曜变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宋朝出现的曜变天目。

    曜变天目,其颜色会随着光线不同角度的照射,颜色也会发生变幻。

    那绚丽的窑变色彩犹如宇宙星空,神秘而美丽,世间罕见。

    宋朝现存的完整的曜变天目盏还有三只,可惜现在都在脚盆国那,被脚盆国奉为国宝。

    瓷泥制作耗时耗力,采石、捡石、洗石、粉碎、过滤、炼泥……

    由于现在江尘的时间比较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江尘直接买了成品瓷泥。

    把瓷泥固定在拉坯机上后,接下来就是拉胚了。

    建盏的外形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

    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

    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

    此类碗的大型器比例相对其他类碗较高,但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常见。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俗称“注水线”。

    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

    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江尘一口气做了二十个建盏,每种类型都制作了五个。

    建盏烧制出来的纹理不可控,能烧出什么纹理,除了做到对温度细微的控制外,其他只能靠运气了,所以江尘反倒没有多大压力。

    当然了,如果这次烧制江尘能烧制曜变色,那非遗参加的活动就稳了。

    如果能还原出曜变天目,这作品可以直接被列入国宝了。

    不过这种概率有点小。

    在幻境中烧了一辈子的的建盏,烧出曜变色,他还是有一些把握的。

    但要烧出曜变天目,对他来说,就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了。

    拉完胚后,江尘就把它们摆在架子上自然阴干,等明天汝瓷烧完就可以给他上釉,然后开始烧制。

    把东西收拾一下,江尘伸了个懒腰,今天的活干完了,下午可以偷个懒了。

    咦,对了,今天好像忘了开直播了?

    算了,成品没出来,网友们估计没兴趣看自己玩泥巴。

    我不浪费他们的时间也是为他们好,他们应该谢谢我才对。

    想到这的江尘就不再纠结了。

    这时不少在等江尘开直播的网友们如果知道了江尘的想法,绝对会毫不犹疑的一屁股坐死他,顺带再崩两个屁。

    看了一下时间,才十一点多,江尘就准备出去逛逛。

    这段时间江尘一直呆在工作室,还没好好逛过汝州呢。

    江尘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工作室就来了个不速之客。

    “爷爷,我回来了。”

    刚进院子,秦峰就喊了一声。

    他停好自行车,寻找爷爷秦泰的踪迹。

    “你小子是不是闻着味回来的?怎么每回我刚做红烧排骨,你小子就到了?”厨房里传来秦泰洪亮的笑骂声。

    “快洗手来吃饭了!”

    “来了!”

    五花肉松软香嫩,汤汁红亮浓稠,秦泰的红烧肉刚一放上桌,秦峰立马飞出了筷子!

    “嗯,红烧排骨还是爷爷烧的好吃!”

    秦峰满脸陶醉!

    香,满满的肉香在嘴里爆裂开来,秦峰觉得自己这荒废二十年的味蕾,复活了!

    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满脸陶醉的秦峰筷子飞舞,连干两大碗白米饭,红烧肉干完,秦峰最后的汤汁倒进了自己装满白米饭的大碗里。

    第三碗!

    喷香滚烫的红烧肉跟凉米饭绝配啊,配上些汤汁,温度刚刚好,秦峰又开始了暴风式进食。

    嗝~

    秦峰恋恋不舍的把碗里最后一块红烧肉放进了嘴里,眯起眼睛陶醉的嚼着。

    “这才叫肉,这才叫红烧肉啊!以前吃的肉可都白瞎啦!”

    “吃了这么多红烧肉,还是爷爷的最香!”

    吃完饭,秦峰把碗筷收拾了,随后在工作室闲逛着消食。

    突然,就在一瞬间,他无意中看到了什么,整个人忽然愣住!

    他回头看去,看到了爷爷工作间的阴干架上,摆放着四件上釉的玉壶春瓶素胎。

    完美对称的瓶身光滑细腻,造型端庄大气。

    只看一眼就让人觉得雍容、华贵。

    仿佛上釉烧出来,它就会摇身一变,变成一尊真正的极品瓷器。

    若是只有一件,秦峰可能还会以为是爷爷超常发挥,但这四个玉壶春瓶一模一样,仿佛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这应该不是爷爷的手艺!

    四件瓷坯,都是极难见到的精品。

    秦峰虽说不是专科做瓷器,但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假期时也跟着爷爷一起学到了不少烧瓷的手艺。

    再加上,好的艺术是真的可以引起人内心深处的共鸣。

    一眼就看出,这四件瓷坯,是非常极品的素胎!

    远远比爷爷塑造出来的瓷碗和瓷盘要漂亮得多!

    “我的个乖乖,这是哪个大神捏出来的?”

    秦峰满脸惊叹的走过去,感慨道。

    他细细的观察着四件瓷坯。

    造型完美,手法细腻,上釉更是恰到好处。

    秦泰躺在摇椅上,看到秦峰正盯着阴干架上的两件瓷坯看,他笑着说道:“峰儿,有什么好看的?看这么入迷?”

    听到秦泰的话,秦峰迫不及待的询问爷爷:“爷爷,这是哪位大师的手艺?难得的精品啊!”

    闻言,爷爷愣了一下。

    大师?精品?

    孙子在说什么?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旋即,他从口袋中翻出老花镜,慢悠悠的戴上,转头顺着秦峰指的方向看去。

    这一看不要紧,他直接目瞪口呆,眼睛瞪的老大,三步并做两步就来到了阴干架的前面。

    这四件素胎造型完美,堪称极品。

    他震惊的看着,神情有些呆滞。

    “这哪来的?”

    良久,爷爷问向秦峰。

    闻言,秦峰也懵了。

    “不是......我刚回来,你问我我问谁去??”秦峰翻了翻白眼道。

    “难道是他?”秦泰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