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中兴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我大汉之民庶矣哉

    刘宏站起身来,一边踱着步子,一边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讲。

    “永不加赋诏,是朕为天下大同而迈出的第一步。”

    “广建社学诏,便是朕为天下大同而迈出的第二步。”

    “永不加赋,是为了减轻百姓身上的负担。”

    “而广建社学,则是为了能广开民智,使民知之。”

    “拜段公征羌,则是为了稳安边疆,使民得以安宁。”

    “许诺为战死将士赡养抚恤其父母妻儿,却是朕试图践行先贤所言之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说到这儿,刘宏忽然停下步子,目光灼灼的望着窦武和陈蕃、胡广三人。

    “诚如大将军和太傅、司徒所想所言,无论是永不加赋还是广建社学,又或是为战死将士赡养抚恤其父母妻儿,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货,方今国库空虚,仅仅只是段公征羌之需,便已耗尽国库中的大半钱粮,遑论其他。”

    “由此,朕想到了先贤所言的既庶矣,则富之,既富矣,则教之。”

    “我大汉之民庶矣哉。”

    刘宏郑重的拱手作揖,向着窦武和陈蕃、胡广三人躬身下拜:“朕不敏,还请大将军、太傅与司徒助朕,富我大汉!”

    窦武和陈蕃、胡广赶忙从座位上起身,整肃衣冠后向着刘宏下拜:“陛下仁德,臣等敢不效死力?”

    此时,就连因为广建社学诏,因为刘宏公开许诺替战死将士赡养抚恤其妻儿而多有不满的窦武,也把心里的那一丝丝不满抛到了九霄云外。

    要说三人就此会对刘宏死心塌地的效忠,那多少是有点儿扯淡。

    可是,刘宏这一番“朕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却让窦武和陈蕃、胡广三人第一次产生了认同感,认为刘宏是一个不同于先帝刘志甚至不同于大汉历代先皇的,崇礼向学的圣明天子!

    就连刘宏在登基时连下三道即位诏书、公开许诺替战死将士赡养抚恤其父母妻儿等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也被窦武和陈蕃、胡广三人认为是天子毕竟年幼,心急在所难免。

    窦太后忽然产生了一种错觉。

    眼前的天子,似乎并不像一个亭侯出身的少年天子。

    反倒像是孝景皇帝那样以太子的身份而君临天下的成熟帝王。

    再想想自己之前对天子说过的那句话。

    “要学就学孝文皇帝。”

    窦太后的嘴角也忍不住微微翘起。

    瞧瞧保持揖礼姿势的刘宏,再瞧瞧满脸激动的窦武、陈蕃和胡广三人,窦太后干脆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天子先坐下,大将军和太傅、司徒也一起坐下。”

    刘宏直起身子,又笑着对窦太后拜道:“谢阿母。”

    窦武和陈蕃、胡广三人先是对刘宏再次一拜,待刘宏坐下之后又对着窦太后拜道:“谢圣淑。”

    再次落座,窦武才试探着说道:“陛下仁德,臣等拜服不已。只是臣愚钝,实不明刚刚圣淑所讲故事,与广建社学、替战死将士赡养抚恤父母妻儿所需财货之间的关系?”

    刘宏笑了笑,说道:“其实,刚刚太傅的担心既是错的,同时也是对的。”

    陈蕃微微一怔,寻思着什么叫既是错的,又是对的?

    抑商和重商是两个完全相悖的概念,怎么可能扯到一块?

    难道说天子的意思是既要重农,也要重商?

    可是,这跟直接重商有什么区别?

    正当陈蕃胡思乱想之时,刘宏却又接着说道:“之所以说太傅的担心是错的,是因为朕从来就没有打算重商,恰恰相反,朕一直都认为应该重农抑商,而且要更加重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在生产力不够的年代,无论是打从心底里重农还是只做面子功夫,重农都是必须的。

    而跟重农相对应的,就必然是抑商。

    为什么抑商?

    因为利。

    所谓天天熙熙,皆为利来,天天攘攘,皆为利往。

    经商虽然风险大,但是能够得到的利润也大。

    跟经商比起来,耕种所收获的粮食除去一家人的口粮之外还要缴纳赋税,就算能剩下一点儿粮食,也换不了多少钱,更别说还要面临因为天灾、虫灾等乱七八糟的风险而导致粮食欠收。

    如果不抑商,让商贾拥有和农民一样的权利,那些普通百姓是愿意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的苦日子,还是愿意去经商?

    这是一个用脚后跟想想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

    如果百姓都跑去经商,没有足够的农民进行耕种,粮食还能不能够吃?

    粮食不够吃的下场是什么?

    可以说,历朝历代的灭亡,基本上都是因为粮食不够吃而导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农民伯伯。

    农民兄弟。

    农民工。

    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就是农民伯伯。

    粮食刚刚够吃就是农民兄弟。

    只有当粮食富裕的时候,伯伯和兄弟才会变成农民工。

    所以,也只有抑商,抬高农民的地位,才能把农民按在土地上,才能有足够吃的粮食以保证天下的安稳。

    刘宏又接着说道:“所谓更加重农,就是要想办法给百姓多寻找一些能赚钱的方法,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百工。”

    说到这儿,刘宏忽然对侍立一旁的陈墨吩咐道:“去厚德殿,把朕让你们准备好的犁头和马镫什么的都拿来。”

    过不多时,陈墨便带人把犁头之类的农具还有马镫都拿到了长乐宫。

    刘宏指着犁头,对窦武等人问道:“这种犁头,一个百姓能不能拉得动?”

    窦武摇了摇头,答道:“若非天生神力,一个普通百姓绝不可能拉得动。”

    陈蕃和胡广也同样摇头。

    刘宏又指着马镫问道:“大将军可知,马镫最早是什么做成的?”

    窦武道:“马镫最早是用布做成的,是为了方便人上马。”

    刘宏嗯了一声,说道:“大将军说的不错,马镫最早是用布做成的,也确实是为了方便人上马。可是大将军不妨想一想,有了马镫之后,人在马上是不是能站得更稳?无论是打斗还是射箭……”

    窦武心头一动,问道:“陛下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