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请我当老师
繁体版

286 关于云溪村的发展方向

    听孙祥林信誓旦旦,蒋芸忍不住鼻子一酸。

    作为一个年轻女孩,私自跟其他年轻人跑到万里之外。

    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想象她背负的压力有多大。

    特别是当它发现,云溪村这边也没有可用的白菇时,蒋芸的心已接近崩溃。

    “祥林大哥,真的太感谢你了!”

    这句话她绝对发自肺腑。

    孙祥林摆摆手:“蒋姑娘,你要感谢还是感谢孔老师吧。

    如果不是她治好我家的牛,又和林老师一样,愿意留下来教那些孩子。

    就算你和我说再多好话,我也不可能将这些白菇送你的。”

    祥林嫂也在一边道:“没错。你们是不知道,老孙对这些干白菇的宝贵程度。

    之前我小舅子想要几个拿回去煮汤,都被他拒绝了。

    因为这件事,我现在都不好意思回娘家。”

    听到祥林嫂的话,蒋芸瞬间不好意思起来。

    而无论如何,她都没勇气拒绝这些白菇。

    最后她对孔孟道:“孔老师,谢谢你!”

    孔孟摆摆手:“你要写还是等我将你的病治好再说吧。

    虽然现在有了白菇,但你的病情太过复杂,我可没有绝对治好的把握。”

    说完他看向孙祥林:“祥林大哥今天找我,应该还有其他事吧?”

    如果说先前孔孟还不确定,但见孙祥林又是好吃好喝好酒的招待,又是赠送宝贝风干白菇。

    他就直接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虽然自己的确帮他治好了病牛,但单凭这一点,对方顶多请他大吃大喝一顿。

    还远远达不到哪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以及赠送风干白菇的地步。

    他可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两种东西的宝贵。

    白菇就不说了,任何一种对癌症有明显治愈效果的东西,都是无价之宝。

    而那瓶酒的口味,能够不亚于孔父用系统配方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其价值也不低于中华名酒赖茅。

    旁边刘德华跟着哼道:“是啊老孙家的,你们有什么事直接说,完全没必要拐弯抹角。

    我也想听听到底是什么,能让你们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按自己的想法被拆穿,孙祥林不禁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还是说道:“孔老师,上次我去学校,听你讲关于养鸡的一些知识。

    我觉得你说的非常好。

    之前我也尝试过通过聚集法大范围养鸡,可惜不管我再怎么尝试,养出来的鸡都会成片成片的死亡。

    所以我想请你教我养鸡。”

    说完这句话,他立刻死死盯着孔孟。

    这正是孙祥林今天求助孔孟的地方。

    作为云溪村第一能人,早在很多年前,他就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

    其中他最想做的就是养鸡。

    可正如他自己所说,无论他怎么努力,只要养鸡的规模一起来,带来的必定是成片成片的死亡。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运气不好,结果听完孔孟的课,他才明白这根本就不是自己运气的事,而是自己的饲养方法错误。

    这一路让孙祥林非常沮丧,从她记事的时候开始,自己家就在养鸡,到现在少说也有30年。

    他原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师级养鸡小能手。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他也是再一次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听了孙祥林的话,孔孟淡淡一笑:“你想养鸡,这很好啊!

    其实关于鸡的饲养以及疾病防治,上次我已经讲得非常清楚。

    你现在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问就行。”

    谁知孙祥林摇摇头:“孔老师,可能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不是要向你请教养鸡知识,而是想请你作为我的养鸡场的特约顾问。”

    孔孟闻言不禁一愣:“养鸡场特约顾问?这有什么区别吗?”

    这次说话的是祥林嫂:“孔老师,这区别可就大了。

    向你请教养鸡方面的知识,是我们有不懂的才会问你。

    而成为我们养鸡场的特约顾问,是你一有时间,就去养鸡场看看鸡的情况,起码隔两三天都要看一次。”

    这是她和丈夫孙祥林,商量好的结果。

    虽然云溪希望学校距离自己家不远,自己一有时间就可以跑过去询问。

    但哪怕自己问的再勤,也一定会有疏漏。

    可请孔孟直接过去看就不一样了。

    这叫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有孔孟的协助,夫妻俩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养出一栏最好的鸡。

    “这样啊,当然没问题!”孔孟笑着说道。

    他还以为是什么复杂的事,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

    云溪希望学校几乎与世隔绝,这里能有电就已经很不错,至于网络干脆就不要想了。

    所以孔孟上课虽然疲惫,但因为不用网络交流,他下了课反而无比清闲。

    所以别说两三天看一次,就算一天看两三次都没有问题。

    旁边一直不说话的刘德华,这时忽然道:“我这也有个不情之请。

    既然你愿意让成为孙家养鸡场的特约顾问,那你能不能也帮帮其他村民?”

    说到这里,刘德华忍不住苦笑:“孔老师,你来云溪村这段时间,想必也对村里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里的村民勤奋,憨厚,朴实,善良。

    所有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只是受到地理环境干扰,哪怕他们再努力,依旧无法摆脱贫困与疾病。

    ……”

    “帮助其他村民?”孔孟眉头一皱。

    刘德华刚才说出那番话,看似神色平静,但没有人知道他心有多紧张。

    所以看到孔孟的表情,他心里本能一突。

    随即刘德华就苦笑起来。

    孔孟的拒绝既在情理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到现在他依旧记得,自己带着对方第1次来这时,村民的不欢迎态度。

    如果孔孟真只是准备呆几天就走,那还罢了。

    可看对方现在的表现,分明准备长时间留下。

    这样一位立志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年轻人,竟被人如此误会,其心情可想而知。

    反正若换成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原谅这些村民的。

    想要化解孔孟和这些人的恩怨,只能像孙祥林一样,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东西,向孔孟公开道歉。

    但这几乎不可能。

    不是其他村民磨不开面子,而是这些人可没有孙祥林这样,拥有一坛存放了近10年的好酒。

    想着,他叹道:“既然孔老师不愿意就算了,全当我没说。

    你能诚心诚意的教那些孩子,我已十分感激,实在不该提太多理由。”

    听到刘德华这样说,孔孟立刻意识到对方是误会了。

    他连忙摆手:“刘叔,不是我不帮助大家,而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

    您是想让村里所有人,都开设自己的养鸡场,然后通过养鸡场发家致富,对吧?

    不是我泼您冷水,而是如果全村人都养鸡,对改善大家的经济条件没有任何作用。”

    “?”刘德华疑惑里看着孔孟。

    全民养鸡无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为什么?

    以他掌管云溪村多年的丰富经验,也想不出问题所在。

    “是啊,孔老师,为什么全村不能都养鸡?”问话的是孙祥林。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自己开一个养鸡场,加上有孔孟的指导,等一出栏,绝对收获多多。

    可听孔孟的话,难道还会有别的变故?

    如果真是这样,他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养殖方案了。

    见两人都这样问,孔孟笑道:“这很简单呀,你们想想,如果云溪村所有人都养了很多鸡,等这些鸡长成后,村里也只是能多上几百上千只鸡而已。

    最多大家每天都能吃上鸡肉,又怎能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

    孔孟话一说完,刘德华,孙祥林,祥林嫂,包括林芝。

    4人头上缓缓飘出4个问号。

    家家户户有鸡肉吃,这还不算改善生活条件?

    那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改善呢?

    过了好一会儿,回过神的孙祥林憨厚笑道:“孔老师,我觉得每天能有肉吃就很不错了,可不敢奢望太多。”

    旁边祥林嫂也跟着附和。

    只有刘德华若有所思。

    他问孔孟道:“孔老师,不知你说的改善生活条件具体是什么?”

    孔孟道:“很简单呀!

    决定一个人生活条件的最根本标准,就是它本身所拥有的金钱。

    稍微学过一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金钱只是一种等价货币,它代表的是各种各样的丰富物资。

    所以我认为良好的生活条件,我不是单纯的有肉吃就行。

    他需要让大家都富裕起来,然后挥舞着手中的钞票,喜欢什么买什么,什么好吃买什么,什么好玩也买什么……

    大家有宽敞的房子住,有即使上百种永远都吃不腻的食物,穿不完的衣服。

    没事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到外面旅游观光,也可以到山里采菇捕鱼。

    反正自己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听着孔孟滔滔不绝的描述,孙祥林三人间,不自觉的陷入遐想之中。

    最后刘德华苦笑着摇摇头:“孔老师,你说的这些非常好,但绝不可能实现的。”

    孔孟疑惑问:“不可能实现?为什么?”

    刘德华没有说话,但很快孔孟就知道了他的意思。

    按照自己的描述,云溪村必须和外界做到互通有无。

    但因为大青山的原因,这里的村民想和外界交流,简直难如登天,更别说互通有无了。

    孔孟却丝毫不担心刘德华的疑虑,他笑着说道:“刘叔,你知道云溪村村民,之所以贫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吗?”

    刘德华想了想道:“是这里的土地不好,而且大青山虽然山清水秀,但还是十分贫瘠。

    村里人想种一些东西,或通过打猎捕捞,都很难有太大的收获。

    用句丧气的话表示:这叫苍天不给饭吃。”

    听完刘德华的话,孔孟忍不住摇摇头:“刘叔,不得不说,你的想法太偏激了。

    没错,我承认大青山的土地无法和平原耕地相比。

    但你为什么要把两者做比较呢?

    没错,大青山土地的粮食产量的确不高。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就算神仙来了也无法改变。

    可大青山有自己的优势呀!”

    刘德华皱眉问:“优势,什么优势?”

    孔孟道:“很简单,因为这里是山,那些平原地区根本就没有的山。”

    “……”

    听完孔孟的解释,刘德华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开,反而更疑惑了。

    还是旁边的蒋芸道:“刘叔,孔老师的意思是,既然大青山种地不行,那为什么还要种地呢?

    你们完全可以发展旅游业呀!”

    将外地游客领进山里游玩,并在山脚下开一间农家乐,随随便便也比你们种地挣得多。”

    “农家乐?”刘德华对这个词汇并不陌生。

    不过他还是道:“恐怕不行,其他倒还好,关键是这里到青山县的那段山路,绝对能把想来这里玩的人全部劝退。”

    听完刘德华的话,孔孟笑道:“刘叔,对于云溪村的问题,看来你也十分清楚啊!”

    “我清楚?”这次刘德华更晕了。

    孔孟没有让他继续猜测,他解释:“在我看来,云溪村这些年一直贫困落后,只有一个原因。

    即这里和外界的联系,被那条山路彻底隔断。

    所以我认为,想彻底改变云溪村的生态环境,有且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将那条山路修通。”

    听完孔孟的话,刘德华连忙摇头。

    将山路修通,这绝对不可能!

    与云溪村的问题,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人又怎么可能不清楚。

    其实关于那条路,刘德华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想办法。

    可无论他怎么努力,最后都是无疾而终。

    面对质疑,孔孟只是轻轻一笑。

    “叔,如果我有办法将那条路修好,你又怎么说?”

    “这个……”刘德华有些为难。

    虽然他认为孔孟绝不可能将那条路修好。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想把那条路修好有多难。

    只是……

    想到孔孟的种种神奇之处,他又有些不确定起来。

    最后,刘德华道:“如果你真能成功,以后就不用管我叫叔了。

    我管你叫叔!”

    孔孟:“?”

    他有些无语。

    我就随便和你聊几句天,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你管我叫叔是什么鬼?

    怎么突然间,我就高出了两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