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请我当老师
繁体版

290 村民的怀疑

    就在孔孟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教学和治疗蒋芸的病时,对于云溪村村民来说,他们也面临一个抉择。

    “老村长,咱们难道真要大批量养鸡?”

    和大多数乡村村落都有聚集地一样,云溪村村民的聚集地,就在通往云溪希望学校的路上。

    这里有一棵大槐树,槐树下是一个用水泥做的石板台,只要用扫把轻轻一扫,就非常干净整洁。

    看着面前或站或坐的三四十人,刘德华声音平淡:“怎么,不愿意?我只记得之前你们可一个比一个争先恐后啊?”

    此话一出,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其中一人道:“老村长,不是我们不愿意,说实话大家伙做梦都想养鸡。

    当年为了这个,好多人把所有家里都拿出来了。

    可结果呢?

    半个月不到先死一半,再过半个月又死一半,最后100只鸡苗养成的不到5只。

    有这时间真不如多开荒两亩地,好赖还有一点收成。”

    “是啊老村长,就不说鸡苗的问题,关键是眼睁睁看着那些鸡一天死两个,一天死两个,就算心再大也受不了!”

    “……”

    听众人都在抱怨养鸡成活率太低,既浪费钱又耽误功夫,老村长刘德华淡淡一笑:

    “各位,你们的顾忌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次把大家叫过来,就是想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还记得半个月前来学校教书的那位孔老师吧?

    可能你们不知道,那位孔老师对养鸡十分有心得。

    只要你们按他说的做,一笼鸡最少可以活八成。”

    谁知刘德华不说还好,这一开口,众村民脸上的疑虑更重。

    “老村长,你不是在骗人吧?”

    “对呀,那位孔老师我见过,年纪轻轻瘦瘦弱弱。

    没错,他能留在云溪希望学校教书,我们很感激。

    可感激归感激,却不代表我们要听他的话。”

    “是啊老村长,不是我不相信你。

    我也听那些学生说了,这位孔老师课讲得非常好,他们也很喜欢听。

    特别是他说的养鸡方法,也听起来十分有道理。

    但嘴上说归嘴上说,真正做起来可完全不同。

    您当年为了这事,不是也读了很多关于养鸡方面的书吗?可结果呢……”

    说到这,刘德华神色一滞。

    没错,当年看到众村民大批量养鸡的惨状,他的确特意跑了一趟县城,带回几本比板砖更厚的书。

    可惜他虽然是村里唯一一个识字的人,但常用的汉字能认识三分之一就很不错了。

    因此读那几本书,也都是连猜带蒙。

    在认识孔孟之前,准确的说,是听到孔孟关于养鸡知识的讲解之前,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村民们的失败,只是他们没有严格按照自己的方法做。

    结果到现在他才明白,不是村民们做的不好,而是自己当时说的,根本就是错的。

    这也是刘德华极力促进村民们再次养鸡的原因。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弥补。

    顿了顿,刘德华道:“那你们要怎样才能相信?”

    一个村民说:“很简单,用事实说话。

    不如这样,老村长,你先选一个人实验,如果对方成功,大家再跟着去做,你看怎么样?”

    其他村民立刻点头:“是啊,先找一个人尝试尝试,这叫有备无患。”

    “……”

    众村民将话说完,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刘德华。

    他们对这个提议可是非常满意,既能保证收益,又可以降低风险,是养殖业的最佳选择。

    就在他们认为刘德华会点头答应时,对方却忧虑的看看天空。

    接着他叹气道:“各位,你们说的这个方法,我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大家别忘了现在的季节。”

    “这个……”听过刘德华的提醒,一众村民也回过神。

    是啊,现在已经进入11月份。

    从小在云溪村长大的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这里的天气情况。

    再过一个月,也就是到12月份,大青山便会迎来,老天爷每年的必备福利——大雪封山!

    虽然因为地理关系原因,这个大雪封山持续时间只有两个月。

    但这两个月也会让大家和外界彻底隔离。

    因此每年这个时候,村民们就会准备足够的食物。

    可惜大青山环境贫瘠,哪怕他们准备得再充分,也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

    而且大雪封山,大家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缺衣少食,还有严寒。

    而想抵抗严寒,除了生火,就是大量的肉食。

    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刘德华的意思。

    如果孔孟的养鸡方法真的有效,从现在开始到两个月后,刚好供大家食用。

    要是现在犹豫不决,或者等别人试验,这样固然十分保险,但今年冬天就不可能再享受这个福利了。

    看着大家的表情,刘德华十分满意。

    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没有经历过大雪封山极度严寒的人,绝对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有多难。

    所以只要自己将这个条件说出,哪怕依旧充满怀疑,这些村民也不会拒绝。

    毕竟就算同意养鸡,也不过损失一点鸡苗以及一些精力,这和收益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想到这,他再次说道:“你们想等等看我不反对。

    不过先声明,不管是谁,只要按孔老师说的方法,养出来的就完全归个人所有村里不会以大雪封山的名义强行分配。”

    “这个……”众人再次犹豫起来。

    为了尽可能让所有人都有抵抗严寒都本钱,在大雪封山期间,村里会将各家各户的资源收集起来,然后根据个人所需统一安排。

    这样虽然对一些家境殷实的人有点不公平,但试问谁家没有个落魄的时候?

    今年我帮你,明年就可能就变成了你帮我。

    所以此事虽然总会遭到一点腹诽,但也没人明面上反对。

    大家万万没想到,老村长竟会带头破坏这个规矩。

    不过沉默片刻,却没人提出异议。

    机会已经摆在面前。

    等别人养出一笼鸡,自己再跟风操作,的确会降低风险。

    可风险和机遇是同时存在的,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迎接机遇?

    刘德华道:“行了,话我已经说到这里,具体该怎么做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别到时候看到别人有肉吃,你们在旁边羡慕嫉妒恨,再抱怨我没有照顾你们!”

    说完扭头就要离开。

    见他的身影就要消失在路口,一个村民忽然咬牙:“老村长,请等一下。”

    刘德华扭过头,看着面前这些人。

    那人继续说道:“老村长,大家伙都知道你的好意。

    可我也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虽然说功夫和气力不值钱,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都在为大雪封山做准备。

    但到时候养殖失败,面对严寒,我们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是啊,老村长。我们可以不必等到鸡出笼,但你好歹也给我们一点希望。

    我们心里有了底,说话做事也能更积极一点,对吧?”

    刘德华看着众人:“那不知怎么样才算让你们心里有底?”

    “这个说难也难,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

    当年养过鸡的人都知道,其实大批量养鸡最难的,是刚开始的7天。

    我记得我养鸡时,那些鸡苗7天足足死了30%。

    不如这样,你先找一个人实验,看几天后怎么样?

    若鸡苗的死亡率低10%,那我们就听你的话。”

    “真的?”刘德华扭头,目光扫过所有人,锐利的眼睛直指内心。

    “那是当然。我们要求的不高,只要给我们哪怕一丁点希望,我们都会尽全力去做。”

    其他人闻言也纷纷点头。

    对目前的他们来说,如果不愿意错过今年的大雪封山,这已经算是最好的方法了。

    至于等个七八天,这样虽然也会耽误一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家没想到的是,见众人的表情,老村长刘德华忽然哈哈大笑:“不用等了,如果你们只是想看前七天鸡苗的生长状态,现在就可以去。”

    此话一出,众村民纷纷一愣。

    其中一些机灵的人,瞬间便想到一种可能。

    还是刚才那人问:“老村长,你的意思是说,已经有人开始按照那位孔老师的方法进行养殖了?”

    刘德华点点头,脸上忽然露出无比的得意:

    “当然,你们想通过前几天去判断孔老师这种养鸡方法的可行性,我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今天就是已经确定这种方法可行,才把你们全都叫过来的。”

    听了刘德华的话,那人一愣,然后问:“真的?不知这人是谁?”

    刘德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想知道?你们可以猜一下?”

    那人显然没想到刘德华竟会这么说,很快他就仿佛想到什么:“你说的是孙祥林?”

    其他村民本来还处于迷茫状态,不过听到这句话,瞬间恍然。

    如果真有人愿意提前实验,也只有孙祥林了。

    之前孔孟为耕牛治病的事,早就在云溪村传的沸沸扬扬,而作为此事的最大利益者,祥林嫂一家自然走的和孔孟最近。

    所以……

    刘德华笑道:“既然这样,大家都回去好好准备准备。

    想要大批量养鸡,前期的工作可是最繁忙的,这一点相信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

    不过村民却也没有动。

    其中一人有些不好意思:“老村长,既然祥林已经成功,您带我们去看看,应该不多吧!

    你别误会,我们可不是不相信你,只是大批量养鸡的工作千头万绪,这么长时间过去,我们自己也都忘的差不多了。

    趁这个功夫正好可以和祥林多请教请教。”

    刘德华无奈的点点头,他又怎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

    虽然自己已将事情的经过说得明明白白,可不亲眼看一下,还是不会放心。

    不过他并没有苛责,那这种事,多留一个心眼还是非常必要的。

    要是大家只听自己几句话,就闷着头做事,他反而更加不放心。

    于是刘德华扭过头,目标正是孙祥林新建的养鸡场。

    稍微有点养殖方面常识的人都知道,养鸡场给人的感觉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脏乱差,各种异味,标志着想要建厂,最好能够和村庄间隔一定的距离。

    谁要在村里大批量的养鸡,哪怕邻居表面不说,心里也会把你的祖宗八代骂个遍。

    孙祥林的养鸡场,距离云溪村其实并不太远。

    一众村民跟着刘德华走了10分钟就到达目的地。

    这是三间用木头搭建的简易小房,以及用树枝围成一个简单的院子。

    只一眼看去便明白,这间养鸡场的规模并不大。

    不过所有人脸上还是露出了异样。

    因为他们发现,孙祥林这个养鸡场,竟然没有普通养鸡场所具有的异味。

    这怎么可能?

    虽然知道孙祥林的鸡才养了7天,每天的鸡粪生成量并不大。

    可哪怕生成量再小,该有味道还是有味道,这个是无法避免的。

    看到众村民诧异的神色,刘德华表面如常,但心里也忍不住暗暗得意。

    其实他第1次来的时候,心里的惊诧比这些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直到孙祥林给他解释了好几遍,他才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

    现在……

    轻咳两声,刘德华笑道:“各位别在这儿干等呀,跟我进去吧!”

    说着主动去搬开木头做的简易门。

    带着满肚子的不解,众人纷纷跟在老村长身后。

    谁知等他们进了院子,脸上的惊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之前更多。

    因为这个养鸡场给大家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干净!

    没错,非常干净,虽然做不到千尘不染,但卫生条件半点都不比自己家里面差。

    这绝对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

    要知道大家平时都是非常喜欢干净的人。

    自己家里的院子不说一天一打扫吧,哪怕再懒,隔个两三天还是会彻底清扫一遍的。

    可自己这么勤快,结果却发现还不如别人家的一家一养鸡场。

    这绝对是最赤裸裸的打脸。

    不仅如此,还有人发现了更多的不同。

    比如旁边那堆用来制作鸡窝的茅草,也摆的整整齐齐。

    高高低低地堆在一块儿,仿佛一种非常时尚的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