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请我当老师
繁体版

445 你错我猜大比拼

    听完主办方老师的话,众学生面面相觑。

    你做我猜?这不是综艺节目常见的文字游戏吗?

    不过没有人有异议,很多学生甚至有点兴奋。

    毕竟平时在电视上看明星玩,那是一个比一个有趣,可限于条件,自己一次都没玩过。

    这时一个光头男子走上主席台:“大家好,我是第三轮比赛的主持人王绪,大家叫我王哥即可。

    既然你们没问题,现在就开始吧!有请第一组同学。”

    经过抽签,第一组是两个女生。

    对这种游戏来说,刚开始玩的比较吃亏,毕竟之后的同学可以借鉴“先人”的经验,更加如鱼得水。

    这一点从两个女孩无奈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

    王绪见状笑道:“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这次比赛每个小组所猜内容完全不同,而且出题人特意对题目做了干扰设定,先答题和后答题区别不大。”

    此话一出,两个女孩的脸色终于好看一点,王绪再怎么说代表的都是华清大学,应该不会骗人。

    见安慰成功,王绪道:“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比赛开始。”

    所有人眼睛一亮。

    和之前的比赛不同,这次答题带着浓厚的趣味色彩,即使不相干的人,也想看看参赛选手的表现。

    题目很快出来,只见大屏幕上写着:“诗和故乡”

    这四个字两个女孩都能看到。

    接着,一个工作人员出现,就见他推着一个屏风走出来。

    屏风一面因为位置关系小车,分工到“做”的女孩刚好能看到,而分工到“猜”的女孩只能看到屏风背面,自然不可能知道屏风上面写着什么。

    当然,除了“猜”女孩,现场其他人也是能看到的。

    孔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因为屏风上写着一句诗:“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全句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描写的是诗人通过一封乡书来表达思乡之情,和题目中的“诗与故乡”刚好契合。

    “做”的女孩眉头瞬间皱起,虽然这首诗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但单独把“归雁洛阳边”摘出来,难度立刻大增。

    在不能说话,只靠动作和表情,很难表达出这句诗。

    终于,女孩动了,她双臂伸展,上下摆动,做出一个飞翔动作。

    “猜”女孩立刻道:“鸟”

    “做”女孩连忙摇头,想了想她指了指南方。

    “猜”女孩反应极快,此时还在冬季,那么南方的鸟只有大雁了。

    她立刻道:“大雁!”

    “猜”女孩竖起大拇指,然后又指指北方。

    “做”女孩这下反应更快,这说的是大雁向北飞啊!

    她立刻道:“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猜”女孩再次摇头,拇指掐住小指,意思是差一点点。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猜”女孩再次摇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她一连说出几句诗,都和归燕有关,可惜没一句正确。叮当

    处于紧张状态的两人不觉得什么,场下观众则看呆了。

    能一口气想出这么多带有雁字的故乡时,足见女孩丰富的诗词储备,要知道对方只是一个高中生啊!

    面对如此庞大的高考压力,还能有时间研究诗词,只有说:厉害!

    “做”女孩想了想,又摸了摸自己下巴。

    这下轮到“猜”女孩疑惑了,她实在联想不出把下巴和雁联系到一块的诗。

    “做”女孩立刻意识到自己表达的错误,她眼珠转动,忽然指向王绪,又摸摸自己下巴。

    “猜”女孩依旧疑惑:“你说的难道是胡子?”

    “做”女孩连忙点头。

    “大雁……胡子……”“猜”女孩恍然大悟:“归雁入胡天!”

    “做”连忙竖起大拇指,于此同时,王绪也道:“回答正确,下一题!

    说完,他忍不住摸摸自己下巴。

    和“做”女孩干净白嫩的下巴不同,他是大胡子,虽然刮得干干净净,但看从下巴到脖子都乌青一片就不难猜。

    第二题题面很快出来,当然,也是一句诗:“古道西风瘦马!”

    “做”女孩伸出手指,比出六个字。

    等她刚要有下一步动作时,“猜”女孩瞬间开口:“枯藤老树昏鸦?”

    “做”女孩先是点头,然后摇头,向下指了指。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回答正确!”这句是王绪说的。

    第三题继续……

    这次的观众更加震惊。

    诗依旧很简单,也不难猜,可仅凭借“诗和故乡”与“六个字”两条线索,就能准确定位到诗本身,然后结合提示在两秒中找到正确答案,水平之高,简直匪夷所思。

    就这样,答题继续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两人配合越来越默契,答题速度也越来越快,到最后三题,哪怕再难的诗,三个动作内都能找到正确答案。

    答题结束,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王绪将两个人叫过来,笑道:“恭喜两位,你们知道自己用了多长时间吗?”

    “猜”女孩道:“2分18秒!”

    王绪愣了一下,然后问:“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据的?”

    “猜”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我天生就对时间特别敏感,只要不超过5分钟,我基本能精确到秒。”

    王绪又问:“那你觉得你说的准不准确?”

    “猜”女孩道:“应该准确,就算有误差,也错不了太多,一秒之内吧!”

    王绪笑道:“恭喜你,你的回答完全正确。2分18秒,也就是说,你们每回答一道题,平均所有时间仅为13.8秒。”

    掌声再次响起。

    主办方这次出的诗词虽然常见,但还是有不少难度的。一般人想要答对一道题,只要三十秒,多了一分钟也正常,至于十来秒,难度之大,简直……

    倒不是说没人能做到,但这些人基本都受过专业训练,可不想两个女孩这种的新手。

    王绪问“猜”女孩:“虽然你们的比赛已经结束,但我还是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仅仅听到六个字后,就锁定这首诗的?”端最快

    这也是其他人心中共同的想法,对“猜”来说,第二题是她用最少时间猜出来的,干脆、果决,没有一丝犹豫。

    王绪本以为对方会说出一套大道理,结果反而是女孩奇怪的看着他:

    “很简单啊,她说六个字,最有名的六字诗,当然是这首天净沙秋思,加上这首诗写的也是故乡,所以我就把第一句念出来,看她的反应……”

    然后,她开始传授自己的心得技巧:“我平时最喜欢看综艺节目,对这种游戏耳熟能详。

    比如猜诗词,最重要的就是猜!

    只要有线索,尽管大胆开口,就算不对,也能最短时间内排除一个错误答案……

    而且你的同伴还能通过你的错误答案,了解你想法思路的具体偏差,从而及时纠正,避免因为规则不明晰,将所有人都带入火坑。”

    这下反而是王绪愣住了:“就这么简单””

    听完主办方老师的话,众学生面面相觑。

    你做我猜?这不是综艺节目常见的文字游戏吗?

    不过没有人有异议,很多学生甚至有点兴奋。

    毕竟平时在电视上看明星玩,那是一个比一个有趣,可限于条件,自己一次都没玩过。

    这时一个光头男子走上主席台:“大家好,我是第三轮比赛的主持人王绪,大家叫我王哥即可。

    既然你们没问题,现在就开始吧!有请第一组同学。”

    经过抽签,第一组是两个女生。

    对这种游戏来说,刚开始玩的比较吃亏,毕竟之后的同学可以借鉴“先人”的经验,更加如鱼得水。

    这一点从两个女孩无奈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

    王绪见状笑道:“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这次比赛每个小组所猜内容完全不同,而且出题人特意对题目做了干扰设定,先答题和后答题区别不大。”

    此话一出,两个女孩的脸色终于好看一点,王绪再怎么说代表的都是华清大学,应该不会骗人。

    见安慰成功,王绪道:“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比赛开始。”

    所有人眼睛一亮。

    和之前的比赛不同,这次答题带着浓厚的趣味色彩,即使不相干的人,也想看看参赛选手的表现。

    题目很快出来,只见大屏幕上写着:“诗和故乡”

    这四个字两个女孩都能看到。

    接着,一个工作人员出现,就见他推着一个屏风走出来。

    屏风一面因为位置关系小车,分工到“做”的女孩刚好能看到,而分工到“猜”的女孩只能看到屏风背面,自然不可能知道屏风上面写着什么。

    当然,除了“猜”女孩,现场其他人也是能看到的。

    孔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因为屏风上写着一句诗:“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全句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描写的是诗人通过一封乡书来表达思乡之情,和题目中的“诗与故乡”刚好契合。

    “做”的女孩眉头瞬间皱起,虽然这首诗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但单独把“归雁洛阳边”摘出来,难度立刻大增。

    在不能说话,只靠动作和表情,很难表达出这句诗。

    终于,女孩动了,她双臂伸展,上下摆动,做出一个飞翔动作。

    “猜”女孩立刻道:“鸟”

    “做”女孩连忙摇头,想了想她指了指南方。

    “猜”女孩反应极快,此时还在冬季,那么南方的鸟只有大雁了。

    她立刻道:“大雁!”

    “猜”女孩竖起大拇指,然后又指指北方。

    “做”女孩这下反应更快,这说的是大雁向北飞啊!

    她立刻道:“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猜”女孩再次摇头,拇指掐住小指,意思是差一点点。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猜”女孩再次摇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她一连说出几句诗,都和归燕有关,可惜没一句正确。

    处于紧张状态的两人不觉得什么,场下观众则看呆了。

    能一口气想出这么多带有雁字的故乡时,足见女孩丰富的诗词储备,要知道对方只是一个高中生啊!

    面对如此庞大的高考压力,还能有时间研究诗词,只有说:厉害!

    “做”女孩想了想,又摸了摸自己下巴。

    这下轮到“猜”女孩疑惑了,她实在联想不出把下巴和雁联系到一块的诗。

    “做”女孩立刻意识到自己表达的错误,她眼珠转动,忽然指向王绪,又摸摸自己下巴。

    “猜”女孩依旧疑惑:“你说的难道是胡子?”

    “做”女孩连忙点头。

    “大雁……胡子……”“猜”女孩恍然大悟:“归雁入胡天!”

    “做”连忙竖起大拇指,于此同时,王绪也道:“回答正确,下一题!

    说完,他忍不住摸摸自己下巴。天才一秒记住.(com)

    和“做”女孩干净白嫩的下巴不同,他是大胡子,虽然刮得干干净净,但看从下巴到脖子都乌青一片就不难猜。

    第二题题面很快出来,当然,也是一句诗:“古道西风瘦马!”

    “做”女孩伸出手指,比出六个字。

    等她刚要有下一步动作时,“猜”女孩瞬间开口:“枯藤老树昏鸦?”

    “做”女孩先是点头,然后摇头,向下指了指。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回答正确!”这句是王绪说的。

    第三题继续……

    这次的观众更加震惊。

    诗依旧很简单,也不难猜,可仅凭借“诗和故乡”与“六个字”两条线索,就能准确定位到诗本身,然后结合提示在两秒中找到正确答案,水平之高,简直匪夷所思。

    就这样,答题继续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两人配合越来越默契,答题速度也越来越快,到最后三题,哪怕再难的诗,三个动作内都能找到正确答案。

    答题结束,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王绪将两个人叫过来,笑道:“恭喜两位,你们知道自己用了多长时间吗?”

    “猜”女孩道:“2分18秒!”

    王绪愣了一下,然后问:“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据的?”

    “猜”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我天生就对时间特别敏感,只要不超过5分钟,我基本能精确到秒。”

    王绪又问:“那你觉得你说的准不准确?”

    “猜”女孩道:“应该准确,就算有误差,也错不了太多,一秒之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