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背后的谎言
繁体版

第八十三章 寒塘渡鹤影(二)

    日头接近正午,众人们放下了手里活,纷纷开始装箱打包祭祀用品,准备向墓地转移。施老太太生前使用的物件、穿戴过的衣物已先一步被放置在墓地前一处空旷的场地上,满满地堆成一座“小山头”。周围四五个男人,一手提着汽油痛,一手执着长木棍,严阵以待。待所有仪式完成后,随着哭丧之人一声令下,大火熊熊燃起,“小山头”瞬间化为一片火海,火焰笔直地向着天空窜去,仿佛要突破天际般。须臾,火焰燃尽,浓烟滚滚,像一条巨大的黑龙,升腾而起,扭转翻飞。前一刻还是有形有制的物件,此刻都已化作一堆灰烬,在这世间再难觅得它们的踪迹,就好像其从未存在过似的。

    傍晚时分,宴席散场,施家众人回到老宅。此时,院子中央已经画出了一个圈,里面铺满了用锡箔纸叠成的元宝,元宝上摆放着一套簇新的衣物,从头到脚、由内到外,一件不落地按照施老太太身前的穿戴喜好,摆放地整整齐齐。施大国、施小国等人手捧一摞元宝,从施老太太的灵堂前一路密密地撒来,一直撒到院子中央的圆圈前。

    施大国告诉蕾蕾,这项仪式是用来超度施老太太的,这条银白色的白练就是用来将施老太太的魂魄从灵堂引导到院子中央,让她穿戴整齐后循着“黄泉路”转世而去。

    一切准备就绪,哀乐骤起,哭丧之人披麻戴孝地跪在圆圈前,随着音乐的起承转折,嘴里合辙押韵地念念有词,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哽咽。期间,还伴有夸张的肢体动作,时而捶胸顿足,时而以头抢地。施家三姐妹在一旁配合着哭丧人的节奏大放悲声,令闻着无不感同身受,悲痛欲绝。

    待哭丧仪式结束后,众人点燃元宝和衣物,所有的一切随之付之一炬。

    从早晨六七点便开始忙碌的众人,直到此刻才得以喘息,个个累得筋疲力尽,面露倦色。

    宾客散去前,纷纷前来向施家兄妹做着告别。

    “节哀顺便。”来人拍着施大国的肩膀,安慰道,“你们做子女的很有心了。从葬礼到今天,所有的仪式都很隆重,大队里再难找出一家像你们这样为老人操办丧事的人家了。老太太在天有灵的话,会得到安息的。”

    施大国颔首不语。

    施大妹在一旁接口道:“只要是我们子女能做的,就算花再多的钱,我们都无所谓。我们也只是想把老太太的后事办得风光些,让她可以体体面面地走。”

    当晚,蕾蕾鹦鹉学舌般将白天听到的闲言碎语转述给了杨慧。

    在听到施华母亲的那番话后,杨慧说道:“总算他们家找的这个亲家还算是通情达理之人。”

    “恐怕也是因为被人在背后非议多了,不得已才出来解释的吧!”蕾蕾鄙夷道。

    “不管是为了她女儿,还是为了他们自己,好歹她这样做是顾全了大家的面子。能想到这样做,已属不易。”杨慧唏嘘道。

    在听到何彩云心虚到“寒塘渡鹤影”时,杨慧冷笑一声:“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她身前若是能待你奶奶好点,何至于心虚到这种地步?”

    蕾蕾和杨慧一个心思,便也没接口。

    直至说到施大妹时,蕾蕾露出了忿忿难平的脸色。

    杨慧对此的点评是:“生前哪管身后事?活着时没有足够的尊严,死后要这些哀荣又有何意?无非都是做给活人看的罢了!”

    “只要在别人眼里看来这丧仪足够隆重便可,其他的皆可粉饰太平了吗?难道在他们的眼里只有他们自己的面子吗?难道他们从来就没有顾忌过奶奶的感受吗?”蕾蕾哽咽着质问道。

    随后,她又将葬礼那天施小国在他领导面前扮演孝子贤孙的事和杨慧说了一遍。

    “我不明白,明明前一天他们还在瞒丧不报,为了一个黄口小儿大肆庆贺,为何能在一天之内如此迅速地换上另一幅面孔来面对世人呢?我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要我装着满心的悲痛去强颜欢笑,这怎么可能呢?”

    “他们怎么会悲痛呢?你奶奶过世对他们而言是甩掉了一个包袱,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难过呢?”杨慧洞悉一切般说道。

    “还有大姑姑,一口一个’死人给活人让路’,听着都叫人寒心。而她居然还反过来刁难我,弄得我好像是个不懂规矩的不孝子孙。难道他们这么做就是懂规矩重孝道的表现吗?”蕾蕾义愤填膺地斥责道,“就算我不懂规矩了,又能怎么样?难道奶奶还会气活过来找我算账不成?要真是这样,我倒是情愿自己一直这么不懂规矩下去,这样我还能多看奶奶两眼呐!”

    “又说胡话。”杨慧则心平气和地开导起了蕾蕾,“我们和他们本就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他们爱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好了,反正到时候’寒塘渡鹤影’的又不会是我们。我们行得正坐得端,问心无愧,何惧别人嚼舌根?”

    这些道理蕾蕾何尝不知?可是在看到施家人的诸多劣迹后,她就是心绪难平,她自然而然地就想着要为施老太太去讨公道。可这公道该上哪儿去讨?难道要让施大国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出来主持公道,给她一个合理的说法?

    其实,在这些施家人里,最最令蕾蕾失望和不解的还是自己的父亲施大国。蕾蕾知道施大国对施老太太的孝心是真诚的,他的孝子之脸绝非面具。他一直以孝子的面目示人,又以施家长子,一家之主的身份自居,可他何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自己的弟妹对自己的母亲行此不孝之举呢?

    蕾蕾其实一直很想当面问问施大国,可是当他看到施大国在葬礼上致辞时声泪俱下的神情时,她问不出口了。从小到大,这是蕾蕾第一次见到施大国的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那一刻,蕾蕾深深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施大国不可能不知道施小国的所作所为,他也不可能不清楚施大妹偏帮着施小国的行为,他不计较,他装不见,一定有他自己的考量。或许他不希望施老太太走后,施家如同一盘散沙一般树倒猢狲散吧!既然这是他不愿触碰的逆鳞,那就不去碰了吧!施老太太已经离去,即使讨回了公道,也不过是死后的哀荣,她终究是带着满腹的委屈离世的,这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