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药二十年
繁体版

第330章 奠基,诺西耳生物

    后面的事就比较简单了,关于成立生物制药基地的合作事宜,双方很快有了官宣。

    诺亚方舟和军科院生物研究所,双方很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的第一项内容是双方深入了解、考察。

    由车玉婷和刘汉云带队,参观考察了贝恩美位于明市的工业园区,全新的生产基地,固体和针剂gmp生产车间,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企业规范化管理的现场。

    考察团一行还全面了解贝恩美的实际经营情况,从侧面了解诺亚方舟公司对于投资项目的把控情况。

    总体评估下来,考察团对于诺亚方舟对于投资经营管理的水平是满意的。

    同时,萧建军和姚文哲等人也去考察了,位于巴京市郊、西山东北部的生物研究所。

    一个依山傍水,不对外公开,还略带有神秘色彩的国家级军科院生物基地。

    当然,萧建军看到和了解到的,只是生物基地刘汉云团队正在进行的肿瘤研究。

    关于组建生物基地,首先要确定发起人单位,也就是股东单位。

    这跟原先的设想不同,为了符合股份制公司的要求,和面向全球发展的需要,发起人由五家单位组成:诺亚方舟,军科院生物所,爱得耳公司,宋轮的宋氏投资公司和北郊开发区创投基金。

    爱得耳公司是一家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大股东是m国的一个医药财团。

    据说,当年刘汉云能从国外顺利回国,以及后面的生物药物的研发,都得到了爱得耳公司的大力帮助。

    这次建立生物制药基地,爱得耳还愿意投入巨资,这份情谊当然不可拒绝。

    经上级部门批准,这家生物制药公司性质为‘中外合资’,名称为诺西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轮的投资那完全是跟风,他见萧建军投资贝恩美收获巨大,眼红不得了,这次他毫不犹豫跟投一个亿。

    宋轮现在已经从东区医药公司退出来了,赚够了钱自己成立了一家叫宋氏医药投资公司。

    他原先的药品经营老底子,都移植到了他自己控股了一家医药公司,这样一举两得,原先的人脉资源没有丢失。

    经发起人股东单位讨论,整个生物基地总投资为二十个亿人民币,总部设在北郊开发区,占地三百亩。

    刘汉云所在的研发团队从军科院完全脱离出来,为此在合资基地成立研究院,在m国成立研究分院,这样有利于跟国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

    对于诺西耳生物的股份安排,经过协商,多方的投资及股份分配如下:

    刘汉云代表的军科院,以所有技术资料和成果折价3个亿,占总股的15%。

    爱得耳公司以现金方式投资6个亿,占总股的30%。

    巴京北郊开发区创投公司,以现金方式投资2个亿,占总股的10%。

    宋氏投资公司以现金方式投入1个亿,占总股份的5%。诺亚方舟公司以现金方式总投入8个亿,占诺西耳生物

    总股份的40%,成为控股股东。

    整个方案得到了军科院,巴京市发改委的批准。

    诺西耳生物召开第一届董事会,萧建军先生出任董事长兼ceo。

    经萧建军提名,董事会通过,宋轮先生出任公司总裁,刘汉云等出任公司副总裁。

    宋轮的履历很眩目:临床医学专业,当过医生,在外资药企史克任职多年,后又到卫生局任公务员,下海搞药品经营,成立投资公司。

    他来负责整个公司的行政管理,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当然,这个提名多多少少含有一丝私心,那就是萧建军为了报答干爹干妈,以及干姐吴玉茹的恩情。

    宋轮呢,当然是满心欢喜,这个格局比他当年承包东区四部,不知要大出多少倍。

    2002年3月,巴京北郊。

    春风徐徐,百草萌芽。

    处于西山北部的北郊经济开发区,此时已然进入春天的时节,一场春雨过后,许多地方都春意盎然。

    这天大清早,天才曚曚亮,北郊开发区的东南角那是一片热闹景象。

    一个连夜搭建的主席台耸立在东南角的中央,四周红旗飘飘,彩旗招展。

    主席台上一个红色的横幅标语:诺西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奠基典礼。

    二十辆崭新的挖掘机,披戴着大红花,排成二列纵队,整齐划一,轰隆隆从外面开进来,然后在主席台前方分二列一字排开,宛如仪仗队,迎接各方来宾。

    它的出现,惊吓到了刚冬眠出洞穴的小动物们,实在是惊天动地。

    早上8点刚过,从开发区大道上尘土飞扬,一辆辆汽车是接踪而来。

    他们都是前来参加奠基典礼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