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天荒
繁体版

第一百零八章报纸

    青庐国严重缺粮,大街上已经出现了冻饿而死的人,拉着尸体的车每天都有几辆出城丢弃。城外的乱葬岗也吸引来不少邪道修士,那些冻饿而死的人生前积累了不少怨气,正是修炼邪术的绝佳选择。

    国主南宫兴宇召集群臣协商无果,又召集一众法师修士希望可以有什么样的奇术能够解决当下困局。

    在王宫里,沈奕三缄其口,看着那些散修与宗派弟子,甚至是国师千禄都是一副为难的无可奈何的表情,心里气愤的想骂娘,出来王宫的时候,国师千禄凑过去表示要请他喝酒,商量一些要事,结果被沈奕瞪了一眼不敢再提。

    回到了院落,沈奕越想越气,如果他真的冲动了,只怕那些宗派会真的直接出手,到时候就真的一发不可收拾了。

    尽管他已经全力以赴,奈何终究是杯水车薪,眼看寒冬将至,缺少食物的人更是难以抵抗风寒。

    南宫曜在街上转了几天,看到那些惨况也是流下了眼泪,质问沈奕真的没有办法吗?

    沈奕确实不好出手,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不好出手不代表南宫曜不好出手啊,大家都是推一个代表出来,鹿死谁手要看天意,要看各自的手腕,这才是王都王位之争的棋局。

    盛国与青庐国临近,粮食库存丰富,沈奕觉得可以从盛国购买然后运回来赈济灾民,不过,其他国家都知道青庐国缺粮,都在哄抬物价等着大发横财,想要宰一下青庐国的百姓,低价粮真的不好弄。

    南宫曜此刻就是推到台面上的代表,谁输谁赢要看这些台面上的人的手段,那些对手不是有名门大派高手支持,就是有母族势力供应财力物力,此次青庐国严重缺少粮食,国主必定焦头烂额,如果能够解决粮食危机,想必定能在王位之争上增添不少砝码。

    沈奕思考着解决之法,如何才能骗出那些人的粮食。

    不过,根据埋伏在那些粮食商人身边的暗探取得的消息,那些人的粮食总量依旧不够支撑全国百姓食用的,粮灾依旧无解。

    想要解决粮食危机还是要通过别的国家购买才行。

    还是一切不方便啊,如果有一条能够快速运输物资的铁路就好了,沈奕命人弄来了周边国家的地图,他要修建一条铁路,拉动几个国家的物资运输,唯有如此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将设计要求交给千机楼做,铁路路线设计,火车动力系统,能源管理,人工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筹备。

    此刻他只能先筹备人手用三轮车从其他国家运来粮食救急,既然对方选择了以国都为粮价战场,那他只能选择另一种方法解决了。

    南宫曜通过驱使手下那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在城郊开了一家粮站,挂牌收购粮食,而与此同时,在城内一间破产的工坊内,此刻却是紧锣密鼓的忙碌着,工匠雕刻着一个个蝇头字模,并且召集一批人员按照文章内容练习排列字模,而那些犯了文字罪的读书人则是各自寻找自己的好友收集文章,准备推出第一张报纸。

    南宫曜不知道沈奕怎么想的,几张纸有什么用呢?

    花费了那么多钱,知情的人都怀疑,收益与付出能对等吗?

    就在与四个美女吃完饭后的第三天,一群小孩子背着背包沿街叫卖,这是沈奕想到的办法,设法增加贫苦人民的收入,每个小孩子十个铜钱,一份报纸卖两个铜钱,上面都是读书人对于城中困境的解读以及应对之法,而南宫曜又派出自己宫里的小太监装模作样的买一份,拉住街上行人念上面的文章,因为要求都是白话文,那些老百姓也听得懂,并且,上面记录了不少治病救人的草药用途以及图形,甚至有收购商人的信息,还有不少小故事,没有饭吃只能找个事情打发时间,听报纸似乎也不错,一个人停下脚步,两个人也停了下来,最后一群人停了下来。

    尽管一天下来没卖出去多少,不过,报纸这种东西还是引起了民众的注意,尤其是上面记录的一些奇闻异事,甚至还有一些大人物的消息,成功吸引了小民猎奇的注意,甚至一些风闻奏事的御史也注意到了报纸这种东西,特地买了一份敬献给国主,国主看着关于城中粮食危机的评论,也是看的津津有味,觉得比朝堂上一群人争论不休要干脆缜密的多,尤其是报纸中间一些商家消息也让他对外面的情况有所了解,国主派人打听报纸源自何处。

    “殿下,我们这么明目张胆的搞评论,会不会不太好?”有人想到先前就是因为妄议朝政才招来牢狱之灾,如今可是比先前猛烈的多。

    “麻烦肯定会有,不过,大家首先并没有针对朝堂,甚至有开脱之嫌,相信他们也不会太过刁难。”南宫曜也是觉得这次有些险峻,几张纸带来的影响太大,即便是王室支持,那些掌控局势的世家大族相信也不会支持流通。

    不过,总有意料之外的事情,那就是他们专门将这些报纸送到了国内书院与太学等地,为的就是点燃大家的议论热情,唯有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才能让所有人畅所欲言,读书人时常举办什么清谈盛会,就是为了谈论国家大事,交流学习,斗个输赢,辩个真知,可惜,那样的交流盛会与其说是交流学习,不如说是豪门士族之间联络感情的场合,早已失了意义,如今有一个更加广阔,更加自由的所在,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看到林林总总信息的读书人看着议着,不住称赞印刷这些报纸的人是个人才,不少人写信与报社交流,希望能提供文章。

    信函像是雪花片一样递来,报社的几人都没有想到,几张纸会带来这么大的反响,甚至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御史更是登门拜访,想要询问一下办报纸的初衷。

    同样,豪门士族这些掌控舆论权的势力对于报社可谓是恨得牙痒痒,当即派人上门拿人。

    可怜,几个人刚刚出狱又进去了,不过,这一次却是有人照拂了,三教九流威胁个狱卒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吃喝嫖赌哪样能免俗?哪个不欠个帐,不干就劫人发卖,光明正大的手段没有,混账手段却是从来不缺。

    而朝堂之上却是针对报纸之争展开了辩论,而南宫曜也根据沈奕建议前往拜访几位鸿儒,希望他们能够发表一下意见,同时也能提升一下自己的知名度。

    知道是一位王子办报纸惹来的一场风波,那些鸿儒却是大为欣慰,当即写信给国主表示支持报纸办下去,而且,南宫曜将沈奕那套传播文化的计划说了一遍,办报纸广开言路只是第一步,等到粮食危机过去,南宫曜打算办一个图书馆,收集各种书籍供人免费阅读增加学识,而且,请人画一些看图识字的花卷挂在图书馆外面,让路过的人看到,根据图像来辨认文字,久而久之就能独自看书读报,自然也会渐渐通晓事理,不再为人所愚弄,听着南宫曜的讲述,那些鸿儒竟然情难自禁的哭了起来,为南宫曜的宏大计划钦佩不已。

    就这般,南宫曜一下子在儒林中声名鹊起,几位鸿儒与他畅谈未来,南宫曜借着沈奕与他谈论的观点与这些老人家聊天,使得这些老人家震撼莫名,痛哭流涕,只恨相见甚晚,纷纷联名上书要求报纸继续办下去。

    而几位国内鸿儒都发言了,更是多少学生联名请愿要求报纸继续办下去,群情汹汹,那些豪门士族也不敢独断专行。

    南宫曜赶回沈奕的院落,“真人,我们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