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满值:张夏天的奇幻生活
繁体版

第十八章 五一的假日各自精彩

    外婆家和白云镇隔了一座矮山坡。

    山道蜿蜒。

    自行车上张妈李素载着张夏天在山路上飞驰。

    车轮转动,风在吹拂。

    道路两边,田地里绿油油一片,秧苗颜色嫩青,山上松杉清幽,展现着春天的颜色。

    五月农忙。

    张妈带着张夏天来帮外婆外公忙农活。

    外婆家住在村子最深的山里,小路一人宽,旁边是竹林,转过一个栽着杏树的弯,陡峭的坡道上,两层楼房在竹林中隐现。

    外婆一家人都在干活。

    张妈和张夏天换了衣服,戴着草帽,走进水田。

    光着脚踩进水田,脚陷进泥里,田泥滑腻地从脚丫里溜过,踩出咕噜的声音。

    外公把秧苗一捆捆扔在水田里,分散开,人走到哪,就捡起来哪里的秧苗栽种。

    栽秧是个体力活,腰一直弯着,不多久就累得腰痛。

    张夏天体力虽好,但这种活却依然会让他难受。

    他挺起身子活动腰背,外公外婆那片地里一颗颗秧苗种在水里,俏生生地占据了大半水田。

    他回头往身后看,自己栽种的这片水田,整整齐齐一片。

    排列有序,充满生机。

    张夏天龇牙咧嘴,露出整齐的白牙。

    外婆家门前的稻场,一半地铺着水泥,一半地流着土地。

    稻场东边水井旁种着棵水蜜桃树。

    桃树没经过剪枝,肆意随性生长,每年结着桃子,味道清脆甘甜,非常好吃。

    鸡鸭鹅在屋外竹林田地里散养,成群结队霸占一方,时不时队里打架,闹成一片。

    张夏天每次过来,都要去竹林里,五六米高峭壁上,去看那三米深的山洞。

    山洞不深,很宽广,只一个洞,洞壁上有着个篮球大小的小洞,里面藏着张夏天放进去的漂亮的鹅卵石和形状狰狞奇葩的树根。

    舅舅家孩子刚3岁,张夏天抱着她,山洞里溜一圈,惊动了蝙蝠,哗啦冲出来,吓了小表妹一跳。

    哇哇大哭。

    小表妹在哭,张夏天在笑。

    张夏天收获了欺负小表妹的快乐,屁股被张妈打了一顿也没啥好在意了。

    旱厕旁的板栗树枝叶繁茂,工人在做着旱厕改造。

    山旁边的土不好挖,好在这项稀奇的事情终于办的差不多了。

    李二叔望着厕所。

    男女分开的小房子,漂亮干净,门前门后挂着电灯和油灯。

    屋顶立着个独立水罐,入水分了水泵抽水或山水引流两种方式。

    屋内有着陶瓷蹲坑,还有镜子和洗手台。

    李二叔真真觉得长了见识。

    这年头,谁家不是挖个坑,坑里放个陶土罐,罐里斜放个棍子,搭两片木板,就当厕所使。

    这么干净漂亮的厕所,谁见识过?

    没有,只此一次,唯此一家。

    李二叔也想给家里安一个。

    但埋在土里的塑料桶,陶瓷的蹲坑和配套的冲水装置,价格昂贵不说,还都是张夏天从国外寄回来的东西。

    听说那玩意能处理粪尿,发酵后再从桶里舀出来当肥料,干净卫生又不浪费。

    国内都买不到。

    真是了不起。

    李二叔感叹着。

    阿叔家真是一代比一代强,不服不行啊。

    李二叔他们中午都在家里吃饭。

    张夏天舅妈做的菜,菜没其他说法,油水给够。

    干活的这些天,顿顿不缺大肉。

    伙食好,大家干活都带劲。

    午休,张夏天躺在卧室靠墙的那张床上,感受身下稻草铺起来的柔软,卧室清凉让人昏睡。

    张夏天醒来时,一同午休的张妈,表妹,外公外婆都不在房间。

    直起身子,揉揉眼,窗子前书桌上斜洒着阳光,眯着眼望着玻璃外,舅妈在带着小表妹扫着稻场。

    景色蒙着层暖色朦胧滤镜。

    像是梦里一样。

    张夏天出了卧室,舅妈给他盛了碗红豆汤。

    他捧着红豆汤,蹲在栏杆边,望着坡下水田。

    水田大半面积种上了秧苗,只剩下一小半,外公外婆张妈正在忙活。

    喝完红豆汤,张夏天逗弄小表妹,成功把小表妹逗哭,小跑着躲开舅妈拍过来巴掌,嘿嘿笑着跑去田里帮忙。

    母子两晚上就睡在外公外婆家。

    大家坐在堂屋围着方桌聊天,头顶风扇转动着,长凳两条并成一条,外婆拿着扇子给小表妹和张夏天扇风,驱蚊。

    第二天下午,张妈带着张夏天回家。

    家里的房子框架起来了,远远望去,山下那套房像是独居在野的高档别墅。

    张爸在家里忙着处理后勤工作,还要管理山上果园,惦记着给它们施肥剪枝,防范虫灾。

    张爸忙完这些,还要联系村里村外的人,公司里不断有人给他电话。

    “老爸可真忙。”

    张夏天推着自行车,母子两人慢慢往上坡路走着,很远就看见施工地上带着安全帽打电话的张爸。

    “他啊,忙地可开心了。”张妈眉眼带笑,踢了脚路上的碎石子,“现在管着家里的,公司的事情,可给他得意着了。

    你爸爸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这么多年,终于能用上那时候学的知识。

    他才开心呢。”

    “老妈学的是啥?”

    “你猜猜看。”张妈背着手,脚步轻快,裙角飞扬,像个大学生。

    “文学?”张夏天从家里那一屋子文学书猜起。

    “No,no,no!”张妈手指摇摆,“你妈我啊,学的是土木工程,家里建房子这些活,可正好专业对口。”

    “啊?”张夏天看着身边这位美滋滋样式的老妈,“那你还把活都丢给老爸?”

    “但你妈妈我,喜欢的是文学啊。”

    张妈眨眨眼,接过张夏天手里的自行车,两人走到了坡顶,接下来是一路坦途。

    “上来,载你回家。”

    车上,钱主任载着白米奥从车站前往天京国贸大酒店。

    全国青少年物理竞赛总决赛,终于开始了。

    考场在华夏科学技术大学,考试时间为期三天。

    全国各地选拔出来了102名学生,三天时间将挑选出前34名,入学少年班。

    天京市古朴繁华,街道车水马龙。

    桑塔纳顺着车流,拐弯开进华科大校园,出示了出入证,保安放行。

    校园古树苍郁,林荫丛丛,停好车,钱主任和赵老师带白米奥前往大礼堂集合。

    宣讲后,来参赛的同学和家长,一同参观校园。

    少年班和大学设立在一起,单独设院,主攻工业科技方向。

    这些各省市选拔出来的前三名学生,年龄多在15岁左右。

    他们在学校至少学完了五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的所有课程。

    这也意味着他们都是跳级生,领先别人至少三年时间。

    年龄最小的就是白米奥。

    大家关注目光也多在她身上,尤其是同省市选拔出来的另两位学生,面对这个7岁少女,面色佩服又复杂。

    他们都没考过她。

    徽省市选拔赛上,白米奥以第一的名次晋升的这次选拔赛。

    比赛以实力见真章。

    他们对白米奥心服口服。

    学生总体来看,教育资源好的城市子弟占据大多数。

    他们身上穿的,用的,看上去和几个农村出来的学生差别很大。

    白米奥却有些违和。

    她穿着的衣服是普通的春季服,白体恤和阔腿裤,看上去青春又干净。

    这都没什么。

    但她耳朵戴着塑胶细线入耳式耳机,腰间别着巴掌大的随身听。

    随身听!

    还没人买到过这么小巧的随声听,市场能买到的只有椭球西瓜大的磁带机。

    这么小巧,精致的机器,上面还印着索尼的logo。

    一看就很贵。

    难道是有钱但低调的大小姐?

    学生和家长心里猜测着。

    考试难度中等偏上,侧重知识面广度和深度平衡。

    数学范围扩大到微积分,高数,物理题都是填空和解答题,很费脑力和时间。

    学生里有考试考到崩溃大哭的。

    应该是考试内容超过他认知范畴了。

    三天一晃而过。

    接下来两天时间,阅卷老师阅卷,留下的学生们趁着假期,在天京市爬长城,看故宫,好好阅览这文化之都。

    假日结束前,考试的成绩发表出来。

    校园里黑板上张贴着榜单和成绩。

    从上往下数,白米奥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