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诸天意难平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 浅谈张无忌的性格缺陷

    对于张无忌而言,峨眉派那些人渣,逼死父母;少林寺这群恶棍,见死不救,他们都可谓大奸大恶。对于这些恶人,难道还必须让张无忌以善良去感化吗?

    对于恶人的宽容,跟对邪恶的纵容又有什么分别,难道就因为恶人是人?

    恶人尽管是人,但也可能是披着人皮的狼,他们只是长得像人而已,其实是衣冠禽兽,甚至是猪狗不如。

    孔子都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张无忌以恩报仇,结果又怎样呢?

    在光明顶上,张无忌完全可以杀掉峨眉的灭绝,但却饶她一命。

    对于这张无忌的饶命之恩,灭绝师太是怎么回报的呢?

    在元大都万安寺,她逼着张无忌的初恋女友周芷若立下毒誓,让其从此铁了心跟张无忌作对,差一点害得张无忌身败名裂。

    至于少林寺那群恶棍,张无忌在元大都救了少林弟子,但他们抓住张无忌的义父谢逊之后,还轰轰烈烈地要搞什么“屠狮大会”,几乎就让张无忌中了成昆的奸计。

    请问,张无忌在光明顶上的宽容仁义、处处留情,可感化了峨眉少林这群人渣和恶棍?

    武功独步天下的张无忌,从小就备受折磨,原本应该是金刚怒目,嫉恶如仇,可怎么在金庸老爷子就成了一再退让、处处隐忍的林冲呢?

    当然,有人会说,张无忌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为了名族大义,团结六大门派共同抗击蒙元。

    毕竟按照剧中情节,在光明顶底下的暗道中,张无忌看到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的遗书:

    “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之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

    此时张无忌心中感慨:“原来明教的总教在波斯国。阳教主不肯奉总教之命而降顺元朝,实是极有血性骨气的好汉子。照阳教主的遗命看来,明教的宗旨实在正大光明得紧啊。各大门派限于门户之见,不断和明教为难,倒是不该了。”

    在光明顶上,金庸更是借着彭莹玉之口说道:“我早就说过,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鞑子是赶不了的,总须联络普天下的英雄豪杰,一齐动手,才能成事。”

    金庸想说的这番话,男主角张无忌当然明白。因此,他才不能因为报私仇而得罪六大门派的“英豪”,必须以大仁大义、宽容忍让来争取他们,好让他们也加入驱除鞑虏的宏图大业。

    退一步来说,就算不能争取到他们,至少也不能让这些“英豪”成为自己战场上的对手,所以原本天赐大恨的张无忌,只能变成懦弱隐忍的林冲。

    总而言之,为了反元的复国大业,张无忌必须争取、团结六大门派这些仇人。在家国大义之下,哪里还容得了个人恩怨;在民族大义面前,张无忌必须忍辱负重。因此,哪怕自己在光明顶上有能力杀掉那些逼死父母的仇人,但他绝不能去做。

    当时的中国,是元人的天下。驱除鞑虏、复我中华的大业未成,作为男主角的他,怎么可能为一己私仇再增加新的恩怨,从而让原本就脆弱的反元大军更加四分五裂?

    因此,张无忌为反元大业贡献自己的私仇,甚至是爱情。

    但真的就是如此吗?若是真实情况如此的话,赵涛也会对张无忌说一声佩服。

    可惜不是,这点从后面张无忌的选择中就可以看出来。

    纵观整个笑傲江湖,一开始,周芷若对他有一饭之恩,而且两人曾经共患难过,又是是青梅竹马,按理来说张无忌是应该后周芷若在一起的。

    然而,当元朝郡主赵敏出现之后,张无忌就迅速爱上了这个来自于敌方阵营的女人,甚至是抛弃了青梅竹马的周芷若。

    可能有人会说因为赵敏比周芷若更厉害、更棘手,更不好处理。

    如果张无忌不选择赵敏,而跟周芷若成亲,那自己的反元大业将多一个极为厉害的对手。

    相比于平民出身的周芷若,有着皇室血统的赵敏则更为麻烦一百倍,不是她的武功多么高强,而是她智谋不素,轻易将六大门派玩弄于鼓掌,更因为她身后站着百万的元朝大军。

    对于张无忌而言,与其让赵敏成为自己的对手,还不如收为老婆;与其跟她在战场上厮杀,倒不如与她在闺床上温存。

    因此,张无忌哪怕再爱周芷若,但也不会放下赵敏。忠于“反元”事业的他,连父母大仇都可以不报,又岂会在意自己的儿女私情?

    但这种说法,却是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那便是张无忌的实力和势力,不说明教后期的高手如云,就说张无忌的武功,在六大门派攻打光明顶之时,张无忌便可以硬抗六大门派高手,之后更是得到张三丰太极剑等真传,神功大成。

    可以说在整个倚天屠龙世界中,除去张三丰和隐居的黄珊女外,张无忌不惧任何人,即便是少林三神僧,张无忌也能硬抗。

    张无忌若是真担心赵敏成为自己反元的大敌,完全可以凭借高强的武功对赵敏进行暗杀,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但张无忌并没有那么做,反而在反元大军节节胜利之时,不顾一众属下的阻拦,和赵涛退隐,其行为何其轻浮。

    要知道,张无忌可是明教教主,说是义军首领也不为过,却是丝毫不带犹豫的退隐,完全不顾退隐后可能导致义军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隐患。

    而赵敏呢?虽然聪明狡诈,但说到底也只是大元朝廷的一个郡主罢了,上面还有皇帝,一众王爷,说白了,赵敏退隐,顶多也就让元朝损失一个军师罢了。

    两者同时退隐,对于义军和元朝谁的危害最大,这显而易见。

    说白了,就是张无忌就是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罢了,而在光明顶时,面对六大门派的妇人之仁,也只是其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和懦弱罢了,更别提张无忌还莽撞执拗,不懂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