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一卷 皇城刺龙 第4章

    虽然永乐帝身经百战,当年“靖难”时也曾多次遇险,但毕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也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人了。受此惊吓,这日便有些寝食难安。旁边御医、太监、宫女还有妃嫔围了一大圈,都小心翼翼的照顾着他。忽然,永乐帝想起了什么,对旁边的近侍太监孙福海说道:“锦衣卫蒋琛近日可在京中?”

    “皇上怎么就忘了,上午在朝堂上就是他一人挡了好几个刺客的。这会还在门外守着呢。”孙福海赶忙说道。永乐帝所说的锦衣卫蒋琛,乃是当今锦衣卫“天”字卫千户,武功高强,行事缜密,深得他的信任。

    “叫进来见朕。”永乐帝说道。

    孙福海赶忙使眼色给旁边的小太监去叫人。

    等蒋琛进来后,永乐帝淡淡的向所有人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孙福海等众人不敢多说话,赶忙小心翼翼的鱼贯退出。

    “让皇上受惊了,卑职罪该万死!”蒋琛进来后便跪倒在地。锦衣卫蒋琛身形高大结实,但皮肤却很白,不像大多数锦衣卫因为经常在外执行任务,所以皮肤晒成黑炭一般。

    “起来吧!”此时在永乐帝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任何的惊慌和不适了。永乐帝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风采,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永乐帝回头向蒋琛问道:“上午的事你怎么看?”

    “陛下,依卑职看来,此事绝非朝鲜国所为。背后必有更大的隐情。”蒋琛站起来后小心的说道。

    “说来听听。”永乐帝说道。此事绝不简单,永乐帝当然不会看不出来。

    “启禀陛下,按照常理来讲,朝鲜国为了防止被女真、倭国夹击吞并,最有利的应该就是依靠我大明了。刺杀皇上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招致灭国之灾。所以,臣断定这绝非朝鲜国所为。”蒋琛说道。

    “这个,朕并非没有想到。但朝鲜国要是瞅准了这点,反其道而行之也不是不可能。况且,朕听说把这个公主献给朕,朝鲜国主很是不情愿呀!”永乐帝说道,他的话中带着一股酸味。

    “皇上所言极是。不过,臣断定不是朝鲜国所为,还有一点。”蒋琛继续说道。

    “还有什么?别卖关子了,赶紧说来!”永乐帝命令道。

    “是!皇上,臣在与刺客交手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人所用武功均是中原武林的套路,没有一丝一毫朝鲜武术的影子。臣所属锦衣卫天字卫专门设有对朝鲜国的监视小队,据臣这几年的观察,朝鲜国内习练中原武术的人中绝对没有这样的高手,至少没有这么多。而且,不知皇上注意到没有,最开始那名刺客发出的信号,所用火器为我锦衣卫专用,流传到外面的不多,朝鲜国更不可能有。臣已经检查了一番,还有几枚未发射。按照我们的规定,一响代表已经开始行动,二响表明行动成功,需要接应。”蒋琛意味深长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刺杀朕的事,乃是朝廷中有人蓄谋造反?”永乐帝压低声音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臣不敢贸然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次行刺之事,恐怕朝中有人接应,宫外也还有同伙。”蒋琛神秘的说道。

    听了蒋琛的话,朱棣半日沉默不语。蒋琛紧张的看着朱棣。这个蒋琛外表看上去像一介武夫,但内心却极为缜密。也正是因为这样,前几年朱棣在觉察到有人试图架空自己对锦衣卫的指挥后,他便将锦衣卫分为天、地、日、月、星、辰六卫。其余五卫均由太监袁炳统率,而天字卫则由自己亲自指挥。除了皇帝的命令,天字卫锦衣卫事实上不受任何人节制。

    如果这次事件正如蒋琛所言是一次政变的话,那么朝廷中肯定有人参与其中。现在情况不明,能够相信的人只有蒋琛了。就是两个皇子——太子和汉王也未必值得信任。而且说起来,有胆量发动政变,且发动了政变能够获益的,恐怕也只有这两个儿子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朱棣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朕命你秘密调查此事。务必要将背后主使给朕找出来。”朱棣看着蒋琛说道。就在蒋琛准备离开的时候,朱棣又说道:“记着,此事一定要机密。朕再给你一道秘旨,今后要是此事无论牵涉到谁,你都要给朕查下去。”

    “是!卑职一定竭尽全力查清此事!”蒋琛说道。

    “好了,你下去吧。”永乐帝说道。

    随后,永乐帝分别密集召见了内阁和兵部的相关文武大臣。朱棣并非昏君,也不是一介庸主。一旦他想定了主意,便会立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在太祖朱元璋这么多子孙中,他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最终坐上龙椅,靠的就是他果断的决断力和非凡的能力。这次的行刺,看上去虽然是少数人的一次冒险行动,但背后或许还有危害大明统治的更加重大的隐患。因此,他必须尽快做出反应,如果再不出手,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接下来的行动安排,对永乐帝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了。他向内阁大臣以及兵部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按照永乐帝的要求,京师从今天开始进入全面戒严的状态,就连周边几座大的城市也都要在晚上实行宵禁,违令者斩。同时,朱棣又撤换了宫中所有侍卫,改由京畿卫戍军队神机营负责宫中保卫。京师周边重镇各军营不仅互换了驻地,连将领也更换了,兵符也重新更换下发。接下来,从宫中陆续有皇帝的心腹太监到各军营担任监军一职。

    文武百官心里都明白,当今圣上疑心甚重,他对自己的安全已经感到没有保障了。自此之后,皇帝晚上的行踪也更加严格地保密起来,没有人知道他今晚会在哪里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