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一卷 皇城刺龙 第10章

    京师实施戒严以来,百姓生活多有不便,就是朝廷中的大臣们,也深感生活的不方便。因此,借着这几日皇帝心情稍微转好,便有内阁几位老爷联名上奏,请求解除京师戒严。没想到皇上准了众官员的请求。不过,虽然戒严被解除了,但永乐皇帝对京师周边各军队的控制却丝毫没有放松,宫中禁军也是经常轮换,近身侍卫更是换的勤。即便如此,永乐帝还是有些不放心。接连几日里,他让天字卫锦衣卫派出了一波又一波人去执行他交代的秘密任务。

    戒严一取消,京城便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因为知道这次案子由皇太孙与解缙大学士查办,老百姓便放心了许多。大家都知道这二人不但聪明,而且都是十分仁慈的人。特别是皇太孙,一向被公认为皇家最为仁孝之人,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私下会偷偷拿他比作当年的建文帝。由皇太孙主持查办案件,想必肯定不会牵连太多无辜。案件发生这些天来,除了锦衣卫抓了些些据说是女真奸细的人外,京师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其他地方也并没有什么军队反叛。因此,人们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而在刑部大狱外面的街上,这几日似乎比往日还要热闹许多。早上天还没亮就有卖早点的摊子,晚上吃宵夜的人也特别的多。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这里吃东西的人,似乎都紧紧盯着刑部的大门。

    这天上午,在刑部大狱负责协助解缙审案的刑部侍郎赵逸正在办差,突然有人捎话来,说是外面有人请他出去说话。赵逸出了衙门,这才发现找自己的人乃是在京师开办钱庄的同乡张士政。不过这个同乡与他也只是萍水相逢,这些年也只是在同乡会馆见过一两次照面。他们彼此知道对方而已,双方并不相熟,也绝无任何私下的联络。今天他怎么会来找自己?赵逸隐隐觉得这其中恐怕有什么隐情,他本想拒绝不见。可转念一想,毕竟是自己的同乡,况且万一今后手头上紧,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所以还是决定见他一面。见面后,张士政极力邀请他到酒楼上去坐一坐。赵逸本来以公务繁忙推脱,但刚好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盛情难却,于是便随张士政一同来到了刑部对面街上有名的醉香楼。进入酒店后,赵逸就被带到了楼上雅间。

    被自己的同乡请到了这酒楼的豪华雅间中,更让赵逸感蹊跷。这个张士政虽然是京师中一所不小的钱庄的掌柜,但却是个十足的铁公鸡,在同乡中以一毛不拔而著称,据说就算有同乡借钱周转,也要大费周折周折,若不是有其他同乡担保,就是一两银子也借不到。今日如何出手如此阔绰,竟然舍得请自己到这里来?

    上楼后,赵逸注意到楼上四五个雅间都没有其他人。

    正在疑惑间,二人已经进入雅间中。只见在那里还有一位公子背对着门,正坐在桌前。听到二人进来,那公子转过头来。不过,让赵逸有些吃惊的是,那公子带着一个十分诡异的面具。看到赵逸有些疑惑和不安,张士政变告诉他不用害怕,这位公子不方便露面,并讲他有事相求。然后张士政便退了出去,留下赵逸与那公子在雅间中。

    “敢问阁下找下官所为何事?”赵逸问道。房间内的气氛让赵逸感到十分不在自,他想尽快离开这里。

    “这两日你们在审问女真细作,不知可有眉目了?”面具男开门见山的向赵逸问道。

    听面具男问起审案的事情,赵逸敏锐的感觉到此人并不简单。于是他便站起身来说道:“此事乃朝廷机密,恕在下不能奉告!”说着便要走。

    “且慢!”面具男说道,就在这时候,从雅间里面又出来一个书童,捧着一个盒子,来到赵逸的眼前打开,在那盒子中有一摞银票,最上面那张写着白银五百两。按照这个数目算起来的话,这盒子中少说也有数万两银子之多!

    赵逸看了看,更感蹊跷,也更增添了一些防备。冷冷的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况且小人也只是一名侍郎而已。恕在下无可奉告,告辞了!”

    “先生,你好像与胡闰的关系不一般啊!”面具男不冷不热的说道。

    听到胡闰的名字,刚刚转身将双手放在门框上准备开门要走的赵逸,仿佛被毒虫蛰到一般,浑身一个颤抖。

    面具男所说的胡闰乃是建文帝时的大理少卿。靖难之役,建文帝不知所踪,永乐帝取而代之。登基之后,永乐帝召见胡闰,胡闰身穿丧父,恸哭而至。永乐帝大怒,命其更衣,胡闰宁死不从,满口牙齿被打落仍骂声不绝,最后被勒死在大殿之上。为了树立权威,彻底消除建文帝的影响,永乐帝残忍的下令将胡闰的尸体剥皮,并在里面填上稻草,挂在武功坊示众。其全族上下男女二百一十七人被诛,以至于其家所在的城西硕铺坊到现在都无人愿去居住,街道都渐渐长出黄茅白芦,天黑之后,无人敢经过。

    “在下只是与他曾同朝为官罢了,并无私交,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赵逸脸色发青,虽然十分紧张,但却故作冷静的说道。

    “恐怕事情并不像先生说的这么简单吧?看来,我有必要让先生好好回忆一下了。既然如此,这几封信恐怕不是先生所写喽?”面具男站起身来,来到赵逸的身后,将几封信递到赵逸的眼前。

    看到那几封信,赵逸赶紧用手抓过来,慌忙拆开了信件。刚看了几眼,赵逸便张大了嘴巴瘫坐在椅子上。原来早年赵逸在刚入仕之时,得到了胡闰的关照。后来胡闰获罪被杀,赵逸曾写信给乡下友人,其中谈到了胡闰,并对胡闰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愤慨。

    赵逸明白,这些信如果被当今身上看到,别说是自己的脑袋,灭九族都有可能啊!

    “你、你要干什么?”赵逸明白,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先生,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具男说道,他知道赵逸应该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

    “说吧,要我做什么?”赵逸面无表情的说道。

    “朱瞻基和解缙每天都在做什么?”面具男问到。

    “他们不在这里,具体到哪里去了我们也不知道”赵逸说道。

    面具男刚听到似乎有些吃惊,可很快就释然了,仿佛一切早在自己意料之中一般。“有意思,看来还真不能小瞧了这两个人!你去吧!”面具男说道。

    赵逸有气无力的走出酒楼。他知道,现在他已经卷入一个看不见的巨大漩涡了,在这个漩涡中,要么富贵,要么死的很惨!

    “公子,朱瞻基和解缙会去哪里?”那名书童问道。

    “不论去哪里,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连山关那里打扫干净了吗?”面具男问道。

    “公子请放心,没有一个活口。”书童十分肯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