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二卷 政变风云 第59章

    在解决了宫外的叛乱后,永不知疲倦的朱棣这才又回到皇宫。在他出宫到太子府之前,对宫内叛军的清剿还未完全结束。根据事前掌握的名单,以及刚才对叛军的突击审问而获得的名单,朱棣让锦衣卫和侍卫在宫中进行了彻底的搜查和清剿。宫中的混乱在大约持续了一个时辰之后,到现在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不过,人们从惊恐中镇定下来却还需要好多天。大明京师完全恢复平静也要更长时间。

    耳边逐渐清净下来后,朱棣不由得感叹起来:幸好有替身洪金伦!

    叛乱被平息了。剩下的只需要打扫战场就是了。对戎马一生的朱棣来说,这次的战场并非最惊心动魄的,也并非最惨烈的,但却是让他感触最深的。因为这次的胜利,朱棣替身的秘密被暴露了,而且,替身洪金伦也将死掉了。

    这对朱棣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不仅仅是因为他从此少了一个可供利用的棋子,更重要的是从此他少了一个可以毫无保留交谈的对象。

    替身洪金伦是喝了赵王的毒药,虽然现在还吊着一口气,但也支撑不了多少时间了。不知为什么,朱棣突然有一种渴望,他想要最后看一眼替身洪金伦。

    这么多年来,朱棣早就把替身看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需要假扮自己的时候,替身洪金伦便被朱棣囚禁在地下密室中。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朱棣会一个人打开密室的门,与替身洪金伦说说话。他们不但会谈起国家大事,也会聊到家事。朱棣向替身倾诉对汉王叛乱的担忧,对太子不成器的憎恶,以及对皇太孙的期望。

    此刻,已经奄奄一息的替身洪金伦正躺在大殿之中。

    朱棣一个人进入大殿,他让太监将殿门关闭。他不想让人们知道此刻他内心的感受,他更不愿意让人们知道刚才面对儿子时还那么果断决绝、心狠手辣的永乐帝,在面对一枚棋子、一个替身的时候会表现出怎样软弱的一面。

    殿门被从外面关闭后,朱棣来到洪金伦的床前。他突然半蹲在床边,拉着洪金伦的手,朱棣的眼睛中竟然流下了眼泪!

    “朕的亲儿子,竟然一个个都想朕死!朕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朕当年冒险起兵,难道只是为了朕自己吗?”朱棣仿佛受了委屈的小孩子一般痛哭起来。为了防止被外面的人听见哭声,朱棣仍然强忍着小声啜泣,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不过,因为过分的激动,他的身体竟然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过了许久,在门口的太监突然听到里面有花瓶被打碎的声音。永乐帝刚才严令,没有命令不许任何人进入。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想来皇上的心情必然不好。因此太监不敢贸然闯入,只好大着胆子问道:“皇上!皇上,您没事吧?”

    “朕没事!你们不要进来!”从大殿内传出朱棣的声音。朱棣不想被太监们看到此刻他的样子。

    “是!”太监说道。他们只能站在门外面,猜测着里面的情况。刚刚见识了一场流血事变,把这些生活在深宫中的太监们吓得不轻。此刻皇上的任何命令他们都不敢违抗,因此哪怕是从门缝中偷看——这在以往经常发生的事情,此刻也绝没有太监敢。

    许久,朱棣终于从里面打开了殿门。众太监们马上打起精神来。

    有太监赶紧上前,他们看到皇上表情严肃。朱棣看了看太监们,然后又走回里面。众太监跟在后面,他们看见皇上的龙袍上染有血迹。

    进入里面,他们这才惊讶的看到替身满身血迹的躺在地上。“皇上,皇上……”太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惊恐的问道。

    “这个替身已经没用了。朕要确保他已经死了,免得有人利用他!把他抬出去,与外面那些人一起处理掉!”皇上面无表情地说道。

    在勤政殿前的地面上,躺着那些乱兵的尸体。在一边,大臣们还一直跪在地上。

    朱棣看到大臣们,于是向他们说道:“你们都起来吧!”面对大臣们,朱棣的脸终于松弛下去,看上去他真的很累了。于是太监孙福海建议他早点休息。朱棣没有反对,任凭太监安排,回到后宫去休息......

    在永乐帝的神奇策划应对下,赵王精心准备地谋反彻底失败了,永乐帝和大明都已经转危为安。宫中与赵王勾结的袁小海等几十名太监和宫女也已经全部被抓获,其中还有五名与政变有牵连的宫女一起相约投湖自尽了。

    其余各处,参与叛乱的宫内守卫在与神机营士兵进行短暂交手后,也纷纷失去抵抗意志,全都放下兵器束手就擒。而之前已经成功控制了京师几个城门的叛军,看到大势已去,大部分都已经缴械投降,少数人畏罪自杀,还有一部分人连夜逃亡了。按照永乐帝事先的安排,神机营其余官兵返回京师,暂时代掌整个京师的防卫工作。锦衣卫天字卫则全面接手了宫内安保。

    所有行动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再一次显示了永乐帝的英明神武。

    不过,永乐帝返回后宫后却又久久无法入眠。他一直等到蒋琛的前来。就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蒋琛向永乐帝作了全面汇报。听完汇报,永乐帝这才安心睡觉,此时已经是四更时分了。

    直到传来皇上已经就寝的消息,那些受到惊吓的官员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出宫回家了。

    大臣们出来后,才发现此时整个京师都已经乱了。宫中的战斗惊醒了睡梦中的百姓,到现在还能听到从一个个院子中传出来的混乱的声音。有狗叫的声音,有小孩子的哭声、大人的斥责声,更多地是人们用能找得到的各种杂物堆挡院门的声音。

    内阁几位大臣赶紧商量了一下,最后只好又返回宫中,硬着头皮请皇上旨意。还好皇上没有睡熟,这次被大臣叫醒,他倒也没有生气。听了内阁的报告,他马上下旨,派出安民使巡行京师。

    不久,宫内派出的安民使便出宫了。他们骑着马沿各街道高喊:“皇上口谕:天下太平,百姓各安其业,有为非作乱者杀无赦!”

    听到安民使的话,京师百姓们这才又提心吊胆的躺下睡觉。不过那些堆在院门前的杂物却仍旧没有移开。一些年级大的百姓一晚上都没有敢合眼。第二天一早,要求百姓不得慌乱的安民告示便贴满了大街小巷。从朝廷送达各处的文书也随着八百里加急向大明各处飞快的传递出去。

    直到现在,百姓才算稍微安下心来。

    但让所有人都感到奇怪的是,宫内上演的这场惊心动魄的一幕,却有两个关键人物非常反常的没有出现。一个是太子,另一个是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