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五卷 生死危机 第136章

    不大一会,双儿等人便来到了那个叫做浪人渡的渡口。

    双儿吩咐众人将马匹藏在附近山坡后。而双儿独自一人来到渡口唯一的那名老艄公那里。见了老艄公,双儿便直接掏出一大锭银子,向那老人说道:“老人家,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在这里摆渡啊!不如我拿这锭银子换你的这艘破船吧!”

    那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锭银子足足有二三十两重,不要说买下这条破船了,就是再买上五条、十条比这还大的新船也不在话下。老人想不通眼前这个女子怎么肯花这么大代价要自己这艘破船。莫非她另有所图?但尽管有疑虑,老人却也知道机不可失。于是试探着向双儿问道:“这位姑娘没有拿我老头子开玩笑吧?”

    双儿笑着说道:“老人家想多了。我不是跟你开玩笑。我真的要买你这条船。还有你外面这身蓑衣我也要!”

    老人就更加疑惑了,不知道这姑娘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怎么,老人家你不愿意?这可是三十两银子啊!足够你以后吃喝用度的了,到时候还能给你买一副好的棺材板呢!”双儿着急地说道。她还真担心这个多疑的老人不愿意卖给她船,于是劝说道。虽说锦衣卫办案,遇到紧急情况完全可以不用征求老百姓的意愿,随时征用任何东西,但双儿毕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愿意明抢的,更何况是面对眼前这样一个身体孱弱的老人家!

    “够了够了!”那老人听双儿这样说,高兴的不知所措起来。他如梦方醒,赶紧把那三十两银子牢牢地抓在手里,生怕双儿又要回去。

    一会儿,那老艄公便将自己外面的破蓑衣和斗笠留在渡口的茅草屋里,然后收拾了自己的破锅、破渔网,并拿着那三十两纹银高高兴兴的走了。

    原来这老头的家就在前面的村子里,自己平日里便在这摆渡为生。没想到今日竟然凭空得了这么一笔大财。老人当下便认为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摆渡感动了上苍,于是一个劲的“阿弥陀佛”的叫起来。

    “万事俱备!现在就只等着他们上钩了!”双儿拿着那摆渡老人的破蓑衣和斗笠后长舒一口气,笑着朝身边的众人说道。

    “大人,您叫的援兵呢?”一名锦衣卫疑惑的问道。

    “到时候自然会出现的!我们现在来商讨一下伏击的细节吧!”双儿说道。她的神色一下子严肃起来了,刚才难得露出的轻松表情立马一扫而过。

    冬日的太阳有气无力的晒着大地,只能给人一点点的温暖感觉。河岸边虽然并不是很冷,风却很大。但双儿等人正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伏击的各项事情,因此一点都不觉得冷。就这样,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中午了……

    数日之前,汉王从宫中得到关于太监孙焕的情报后,于是便派出在蝠组织内部被称为“鬼影”的一个头目,带领数名蝠组织精锐成员前往河南杞县找人。

    当年燕军攻破京师前不久,孙焕料到朱棣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因为他们这些人知道太多的秘密了。于是孙焕便故意向其他人透露说自己要归隐老家。但实际上,孙焕却并没有回河南杞县老家。他在出了京师后,便一路向西,在湖北武昌府住下了。在武昌府,孙焕有一个庄园。早年间他到武昌府做监军,特别喜欢那里的一座庄园,于是便花了上万两银子将其买下。不过,这件事他没有向其他人宣扬过,因此很少人知道这个庄园的存在。

    等朱棣攻入京师,登基做了皇帝,开始追查孙焕等这些掌握大量秘密的前朝太监的时候,当时负责追捕他们的锦衣卫便顺着他杞县老家的线索追查下去。但是,经过两年多的追查,最终都没有找到孙焕的下落。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孙焕一直安然无恙的活到现在,否则早就被朱棣给擒获了。

    只是在前两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太监孙焕的思乡之情渐重。于是他大胆的猜想,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自己也应该早就被人给遗忘了吧。于是他便悄悄卖掉武昌府的庄园,带着一家老小十几口人重新回到了老家河南杞县。

    刚回到杞县老家的那年,太监孙焕还是有些害怕,平日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接触。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孙焕的戒心也便慢慢放下了。而且因为当年对孙焕等太监的追杀是秘密进行的,除了锦衣卫外,知道者为数甚少。一般地方官员就更不知道这其中的隐情了。

    因此当得知老太监孙焕回到家乡后,当地几个善于钻营的官员便不断前来拜访他,好让孙焕凭借旧时关系能够给他们引荐引荐。就这样,孙焕不但不再担心自己的安危了,而且俨然成为地方上最有势力之人。

    不出几个月,当年在宫中侍奉建文帝的太监孙焕还乡的消息便不胫而走。拜访的人也一天天增多,这几年并没有什么朝廷的人前来,这让孙焕完全放下心来。到现在,孙焕归隐还乡的消息几乎在杞县尽人皆知了。

    不想就在前几天,这些人突然闯入孙焕家所在的村子中。他们直奔孙焕的家中而来。这些人不由分说便砍死了孙焕的几名家人。其余几名孙焕的家人鬼哭狼嚎一般的向他们求情,但都没有用。最后,除了孙焕本人外,其所有家人都被一个个杀死在他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