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江湖一梦间
繁体版

第七卷 因果报应 第206章

    两天后,新的作战任务很快就又下达了。郑继之所在的燕军即将奔赴更南的前线作战。

    在燕军离开禹城县的时候,轩辕弥月却始终跟在郑继之后面。因为他知道,跟着郑继之有肉吃。就这样,郑继之收留了轩辕弥月,并让他在自己的小队中做了一名没有编制的军士。

    一年后,战争终于结束了。郑继之和轩辕弥月一样,都非常幸运,他们活了下来。

    退出野战军队的郑继之也正式收养了轩辕弥月,将他带到了家里。郑继之的妻子也很喜欢轩辕弥月。后来郑继之又穷其所能,教了轩辕弥月武功。

    不过,轩辕弥月却从来没有叫他们夫妇为父母,而是称他们为师傅和师母。因为轩辕弥月始终无法忘记悲惨死去的家人!

    禹城县的那次攻城战后,燕王朱棣听取僧人姚广孝的意见,不再纠缠于争夺那些没有用的中间地带,而是直接挥师南下。朱棣率大军直奔京师而来,直捣建文朝廷的核心——大明国都。直到长江以北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燕军顺利突破,建文帝这才大梦初醒。可此时人心涣散,建文帝匆忙部署的长江防线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很快就被势不可挡的燕军突破了。

    当燕军打到南京城下时,建文帝又听信谗言没有及时撤退,而是准备与朱棣决一死战。却不成想,自己派去抵御燕王朱棣的将军们,一个个都投降了燕王。最终,燕军兵不血刃攻破京师,而建文帝却不知所终。

    战争结束后,郑继之因为英勇作战,屡立战功,被新登基的永乐皇帝朱棣委派组建了一支新的锦衣卫。为了不受之前建文朝廷锦衣卫的影响,确保这支锦衣卫忠于自己,永乐帝要求除了锦衣卫千户,其余普通锦衣卫成员也都要重新挑选训练,他还特别强调要多用年轻人。

    于是,郑继之自然而然的让义子轩辕弥月,也加入了新成立的锦衣卫。

    平时郑继之对轩辕弥月训练严格,但是私下里却将其当做亲儿子一样看待,也算是爱护有加了。在他的悉心栽培下,轩辕弥月的武功有了很大的进步。加之轩辕弥月十分忠厚老实,又肯吃苦,锦衣卫中其他高手也都十分喜欢他,纷纷向其传授自己的独门秘技。因此,虽然年纪轻轻,但是轩辕弥月的的武功日益精进,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成为锦衣卫中的骨干精英。

    在安定下来的第三年,郑继之突然带回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轩辕弥月初见那个小姑娘的时候便觉有些眼熟,但义父不说小姑娘的来历,轩辕弥月便也不问。

    当时的郑继之已经开始有些厌倦打打杀杀的日子了。并且他一直耿耿于怀自己错杀了很多好人,所以便决定一改以前的习性,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除非有重大任务,郑继之在锦衣卫中只负责训练新人,而不再参与具体的任务了。

    郑继之夫妇对那个带回来的小姑娘也如亲生女儿一般,甚至比起轩辕弥月来要更加溺爱。后来轩辕弥月才知道,这个小姑娘就是皇上刚登基就下令灭门了的王子渊的小女儿。轩辕弥月那时候才真正明白,师傅师娘为何对她那么溺爱。

    他们是在为当年的事情赎罪!

    而那次行动,也是轩辕弥月作为一名锦衣卫第参与的第一次正式行动!

    双儿这个小姑娘虽然生的白白净净,没想到却十分的顽皮。因为郑继之夫妇两人都是锦衣卫中人,平时来往的不是锦衣卫中当差的人,就是武林中人。大家经常在一块切磋武艺,双儿自小耳濡目染,被这些人熏陶着,自然对习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起先郑继之夫妇看双儿是个小孩子,有时候大家逗逗她玩,教她三拳两腿的。看着她可爱幼稚的动作,都觉得十分好笑、快乐。可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双儿的悟性十分高,但凡教过一遍,她立刻学的有模有样的。再后来大了一点,师娘让她学习针线女红,她竟然十分的不乐意,经常是拿着针在那里发呆,半天也穿不好线。不论师傅师娘如何说教,她就是提不起兴趣。

    后来双儿逐渐长大,因为喜欢舞枪弄棒,大家都把她看做一个假小子。郑继之夫妇以及和他们来往的武林中人,已经不再主动教双儿武功来逗她了。可她却非要缠着大家继续给她教武功。

    郑继之夫妇对双儿太过溺爱,拧不过她的犟脾气,又看她习武的天分极高,心想或许将来能学出一点出息,至少习武可以让她以后少受些欺负。因此,这才极不情愿的默认让双儿习武了。

    自打开始系统的接受训练,双儿的武功更是进步神速。郑继之夫妇有许多江湖高手朋友,他们经常到访。而双儿又十分招人喜爱,所以大家时常会非常大方的将自己的独门绝技传授给她。就这样,双儿的武功便学的更庞杂了。双儿对这些人教的武功,虽然不能十分的领会,练习也不够刻苦,但其中的精髓却是很容易就掌握了的。

    另一方面,双儿自小假小子的性格,不仅让她交不到多少姑娘做朋友,就是一些男孩子也时常被她欺负。所以她很少有要好的朋友。唯一的例外就是轩辕弥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