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繁体版

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五)西域发展规划(下)

    工商业的事商议结束,朱翊钧回忆了一下高务实之前所说的八大方面,沉吟道:“接下来就要谈到文化了吧?元辅有何教朕?”

    “臣不敢。”高务实道:“文化方面,臣以为归根结底就两个字:汉化。”

    “元辅,西域之地,民情复杂,汉化之事,非同小可……爱卿有何妙计?”朱翊钧的声音貌似平和,但其实充满期待。

    高务实平静回应道:“陛下,西域虽远,然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此事前次臣以详细论述。总之,臣以为,汉化之事,乃巩固边疆、万世不易之要务。”

    朱翊钧微微颔首,示意高务实继续。

    高务实接着说道:“陛下,西域地处要冲,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然而,因其民族众多,信仰各异,常生变乱。若能推行汉化,不仅可使当地民众习得我中华礼仪,更可在文化上与中原接轨[注:车同轨的那个“轨”],从而减少误解与隔阂,增进边疆稳定。

    再者,汉化之后,西域之地将成为我朝扬威异域、教化万邦之基。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将更为频繁,有利于我朝物资之流通与技术之传播。长远来看,这不仅能增强国力,还能尽复汉唐荣光,使西域各国再现万邦来朝之盛况。”

    朱翊钧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元辅所言,深谋远虑。西域之地,确是我朝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汉化之事,既是当地文化之再兴,亦是我华夏光耀之再临,诚不可不为也。”

    顿了一顿,又问:“那么,眼下该如何着手呢?”

    高务实道:“陛下,汉化计划,臣已有了大致筹划。首先,朝廷要在西域诸城设立官学,聘请或派遣汉地诸省儒门大贤与当地贤达共同授课,既教授汉语汉文,也传授中华经典与礼乐典籍。此举旨在让西域子弟了解中原文化,增进认同感。

    其次,特地编纂或挑选一些适应西域特色之教材,简化汉字学习难度,使之贴近当地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同时,朝廷还要定期选拔一批当地青年,送往汉地诸省深造,学成归去后担任教师,以此培养本土人才。

    再次,为了鼓励西域家庭送子女入学,臣建议对参与汉化教育之家、族,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在官职晋升上予以适当倾斜,以示激励——当然,这里臣所言官职晋升,特指在当地之晋升,不涉及别省或朝廷中枢。

    此外,我们还需要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书法、绘画、诗词大会等,邀请当地贤达乃至民众参与,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中华文化之魅力,促进汉化大业加速实现。

    最后,臣需要强调的是,汉化教育应循序渐进,必须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与教派信仰,避免强制同化。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化融合,以水滴石穿之绵力,而成日久天长之大势,如此方能万世不易。”

    朱翊钧点头道:“朕知道,西域失陷六百年,如今方将恢复,有些事是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的,必须慢慢来。

    元辅不必担心朕操切,朕有这耐心。就算你我这一辈做不成,将来还有太子,太子又有太子……终有一天,西域将与中原一般无二。”

    高务实忽然起身拱手道:“皇上圣明,有皇上此言,臣再无他虑也。”

    朱翊钧连忙招呼高务实坐下,再问道:“然后便是军事保障了对吧?说起来,咱们之前不是已经谈过军事问题了么?”

    高务实道:“不然,此前所论,只谈到作为重中之重的伊犁第一军,但西域广大,相当于中原数省,岂能只有一军之力?因此,西域还当设有伊犁第二军,且该军需分为四镇,每镇驻于一兵备道辖地。

    至于迁往七河之地的鄂尔多斯部,既然给了他们一个副都护,自然也要明确职守,不能还让他们随心所欲、来去自如,总要听调听宣、令行禁止才对。”

    朱翊钧从善如流,立刻道:“既如此,请元辅详加说明,朕洗耳恭听。”

    高务实道:“陛下,臣以为西域之重,在于伊犁。因此才说,需特设伊犁第一军,由西域总兵亲领,全军驻扎于伊犁地区。西域都护则以之为核心,统筹西域全局。

    伊犁第一军作为甲种军之一,将是我朝在西域的坚盾利剑,既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又能震慑四方,令宵小不敢妄动。故此,伊犁第一军将配备精良火器与防具,集合训练有素的步兵、骑兵和炮兵,以及完善的后勤保障部队,确保战斗力与机动性兼具。”

    甲种军的事朱翊钧早已清楚,这伊犁第一军作为西域明军核心主力,自然是要全力打造的,因此点头道:“伊犁确是西域之心,如此安排甚是妥当。”

    高务实继续说道:“此外,抚远兵备道位于瓦剌盆地(后世叫准噶尔盆地),此处水草丰美,乃战马养育之宝地。臣建议在此驻扎伊犁第二军第一镇,专责守护牧场,确保我西域官军战马供应源源不断。

    同时,朝廷也要在当地建立苑马寺,负责马匹的选育、训练与管理,使之成为我军强有力的后盾。倘若仍有不足,想必届时也有如京华马场在内的民间马场可以提供补充,如此则战马不虞有匮也。”

    朱翊钧颔首微笑:“战马乃军中之魂,此举甚合朕意。”

    高务实接着说:“哈密兵备道乃连接西域与中原之咽喉,地位至关重要。臣提议驻扎伊犁第二军第二镇于此,以确保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使我朝与西域之联系坚不可摧。

    为此,正如此前论及基础建设时所言,朝廷还要建设沿途之驿站,保障军队、商队及各类信使之安全。当然,同时还要在哈密建立物资转运站,以备不时之需。”

    所谓“不时之需”,自然是指万一西域有变的情况下,朝廷大军定是从哈密出兵镇压或者收复。朱翊钧一点就通,因此连连点头,道:“哈密乃咽喉也,朕知其重,元辅此策极好,朕亦作如是想。”

    高务实又道:“喀什兵备道直面中亚诸国,形势复杂。臣认为应驻扎伊犁第二军第三镇于此,以防备并威慑中亚各国,保我西域边疆安稳。

    另外,臣建议在此设立锦衣卫重要站点,以便密切监视西域诸国动向,如布哈拉或察哈尔残部,以及其他各势力。另外,可与周边高原部落建立良好关系,稍使银钱财物,买通他们作为眼线。”

    朱翊钧点头道:“喀什之地,朕亦知其险要,元辅所言极是。至于锦衣卫……朕之后会让陈矩去和他们细细讨论,看看究竟该如何部署。不过元辅放心,既然能让你亲自提出,这其中轻重,他们也必然是心中了然,不敢轻忽的。”

    锦衣卫的问题高务实只能点到为止,肯定不会多言,因此既然有了皇帝的保证,他也就点了点头,没有纠结,最后说道:“至于和阗兵备道,虽然地处偏远,但资源丰富,尤其是玉石闻名遐迩。

    臣建议驻扎伊犁第二军第四镇,独自镇守南西域,既保一方平安,又可监督开采当地资源。朝廷可在和阗设立玉石所,以规范采掘,防止滥采破坏,同时开设工艺坊,提升玉石加工技艺,使之成为我朝财富之源。”

    说到这个朱翊钧可就不困了,立刻道:“和阗之玉,天下闻名,元辅此计不仅保边,更能富国,委实高论!元辅,你此番计划周详,朕心甚慰。望卿尽快落实,以固我大明边疆,扬朕国威。”

    高务实心道:固边扬威你自然是关心的,不过我料你更关心和阗玉石所。

    深知朱翊钧心意的高元辅微微一笑,道:“臣以为,和阗玉石所可以采用官商合办之法,朝廷不费一枚铜钱便能实现长期盈利。”

    朱翊钧眼前一亮,然后略微迟疑,问道:“你是说,朝廷将开采权交给民间,其余的事朝廷不管,只管每年收取一定的权益金?”

    “不能这样简单粗暴,否则必定出现乱采滥挖,对和阗玉的长期产出不利。”高务实道:“我们说是官商合办,其实更准确一点说应该叫官督商办,或者官监商办。”

    朱翊钧愕然道:“此作何解?”

    “开采权依旧交给民间,但朝廷要行使监察权,包括但不限于监察开采范围、开采原石吨位等,而朝廷要根据这些情况来收取不同的权益金。另外,朝廷必须确保开采量不会太大,以免造成玉价大跌,影响长期收入。”

    “原来如此,还是元辅考虑周全。”朱翊钧顿时放心下来,但又马上试探道:“不过朝廷虽然因此获益,但如今内帑空虚……”

    啊?你好意思说如今内帑空虚?

    话虽如此,高务实还是微笑道:“这自然需要提前约定权益金如何分成,皇上以为这权益金太仓与内帑应该如何划分比例?”

    朱翊钧当然觉得越多越好,但这话他也不好说,而且知道说得过分的话高务实肯定不同意,因此干笑道:“似这等事,还是元辅最为擅长……要不还是元辅先作提议,再容朕思量思量?”

    高务实也不以为意,点头便道:“那就太仓拿七成,内帑拿三成吧。”

    朱翊钧轻咳一声,道:“三成是否有点少?”

    高务实道:“内帑这三成是什么事都不必去做就能拿的,朝廷那七成虽然看似多了不少,但要做的事可就更多了。

    且不说和阗需要朝廷驻军镇守,便只说朝廷需要负责玉石所运行,这里头就要产生许多成本。毕竟和阗玉虽好,但和阗相较中原毕竟偏远,若朝廷不许以重金,上哪找那些既懂矿业,又懂账目之人去玉石所任职?

    皇上,这些人既要在雪山矿区奔走巡查,又要会算账,甚至还要避免他们因为收入太低而收受商家贿赂,可想而知朝廷是需要花费不少的。更不必提这其中或许还会产生纠纷,导致许多麻烦事……内帑那三成只要收钱就行,而这些麻烦可都是朝廷在兜底。”

    朱翊钧虽然还是觉得三成有点少,但也不得不承认高务实说得有道理,最后只能道:“看在元辅的面上,三成就三成吧。不过,这件事朕交给你了,你可得尽快落实好。”

    高务实拱手道:“和阗毕竟太远,而且新近收复,人员往来都要数月之久,可见今年想是来不及建成玉石所了……明年吧。无论明年何时能成事,但臣预计明年多少能有一些收入能进入内帑,缓解内帑开支压力。”

    这倒是很不错,高务实保证的进度甚至比朱翊钧预想的还快,因此皇帝马上确定下来,道:“元辅既然作保,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那就这般定下了。”

    顿了一顿,又问:“还剩几个方面?”

    高务实道:“还剩科技引进、治土防沙、医疗卫生三个方面尚未论及。”

    朱翊钧点头道:“一并说了吧。”

    高务实便道:“科技引进方面,其实只要农、工、商三业之计划顺利实施,倒也就水到渠成了。因为这方面本来就是说要从汉地诸省引入技术、工匠,提高当地科技水平。而只要上述三大计划实施成功,无论朝廷官营还是民间商营,都必然要带去这些技术工匠,因此朝廷方面只要在户籍等政策方面给予帮助,这件事倒不太难。”

    朱翊钧很是满意,他这个人甩手掌柜当惯了,一听简单好办,当下表态:“此事无妨,元辅身兼地官,这件事正是当管,就看着办了吧。”

    顿了一顿,想起军户和匠户还事关五军都督府与工部,又补充道:“五军都督府那边你只管安排,朕会命他们配合。至于工部……元辅先拿个章程让工部议一议,若是没什么问题,那就直接照办,若工部有异议,就叫工部来面圣说明。”

    高务实要的就是放权,立刻道:“臣遵旨。”

    工部?现在工部的办公经费都要看户部脸色,如今不过调点工匠,工部会有异议?你异议一下试试看?

    高务实又道:“治土防沙这件事主要是和沙漠有关,朝廷需防止沙漠扩大……”

    “啊?”朱翊钧有些傻眼,纳闷道:“这沧海桑田之事,岂是人力可以扭转?”

    这事解释起来有点麻烦,而且高务实确实也没有能力如后世红朝治沙一样施为,如今能做的其实有限。因此他便道:“皇上多虑了,臣不是说要扭转乾坤,只是说朝廷既然要修整道路,那么丝绸之路沿线所经过之戈壁地区,就要有所措置。

    比如说,这沿途道旁可以栽种一些能在当地生长,且能固土防沙之树木。此举不必限定时间,大可以一代不成望下代,只要不为他事而停,早晚必有所成,使得道路通畅,不被流沙所坏。”

    朱翊钧沉吟道:“元辅之意,朕已明了。然则种树必当用工,且树木也非凭空而生,若从他处移植,终归需有花销……这钱从哪来?”

    高务实道:“自是在贸易关税中加上一笔。这笔钱不消多,譬如收关税本身之十一(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一些也无妨。”

    这样的话朱翊钧倒是放心不少,点头道:“朕知道了,细水长流。”顿了一顿,又问:“这件事是官办还是民办?”

    “官办。”高务实道:“此举于民心向背有关,不可民办。不过,臣还是那句话,既然官办,就一定要严格监督。”

    “好,元辅你回去之后拟定详细章程,这件事朕允了。”朱翊钧拍板决定,然后道:“还剩一个医疗卫生?此事又有什么说头?”

    高务实道:“此事到不复杂,只消把军中要求推广至民间,暂时便可以了。”

    朱翊钧并不清楚军中有些什么要求,不禁一怔,问道:“军中是何要求?”

    “广建厕所,便后洗手,喝水需烧开,垃圾要集中清理……等等。”高务实随便举了几个例子。

    朱翊钧顿感无趣,摆手道:“朕还以为什么大事,这些事元辅自去办理即可,就不必一一说与朕听了。”

    这些可是大事……算了,我也懒得跟你科普,既然你肯放权,我操劳一些也就罢了。

    “臣遵旨。”高务实说罢起身,道:“皇上若无别事吩咐,臣请告退。”

    “有劳元辅。”朱翊钧起身走到高务实面前,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太累着,如今西域胜局已定,南下之事可就不远了,到时候你可是要随驾的头号功臣。”

    高务实对此已经不悲不喜了,但还是要表现得甚是感激,俯首道:“皇恩浩荡,臣不胜感激涕零……”

    朱翊钧哈哈一笑,转头对陈矩道:“陈矩,去看看那贡茶还有多少,拣几斤最好的给元辅带去。”

    陈矩忙道:“奴婢遵旨。”说罢连忙退出门外,匆匆选茶去了。

    感谢书友“我哈哈呵呵”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书友33021210934350”的9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o尚书令”、“doni”、“云覆月雨”、“任性的肉夹馍”、“燃烧在八月”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