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崛起
繁体版

038,风波升级

    信息传达高效的互联网,给国内众多关心喜好漫画的网民们一个网上家园,但无比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

    比方说一开始,项铃仅仅是以真实姓名笔名等身份,公开站出来质疑本年度漫友金龙奖的公平合理。

    可在无数对金龙奖感兴趣的网民传播中,往往站在自己立场开始往里面加私活,由于漫友杂志社一贯腰斩漫画作品的死要钱作风,在国内广大动漫论坛里一直就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简而言之,黑粉无数!

    自然而然地,很多网民粗略了解此信息的第一时间,本能地就选择信任项铃,开始频繁发帖摇旗呐喊。

    项铃最初的原笔名,在《龙漫少年星期天》上火过一段时间的漫画作品《双叶妹妹》,她自身也有几十个死忠粉丝,别看人数少,但在本就流量小众的动漫论坛里,这样一群人的亲友团战斗力可是极为恐怖的。

    再算上漫友虽然家大业大,但业内其他漫画杂志社,一直就想吞并占据前者销售市场,眼下有机会能泼漫友黑水,怎么可能错过?

    这下子,多方阴差阳错的起哄、声讨、故意买水军搅合等原因聚集在一起,瞬间又让项铃揭露的这个秘闻爆料大事件,其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网络上的滔天质疑否定声音,经过一天一夜后,很快也传到漫友杂志社总部来。

    感觉到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庞大压力,漫友杂志社高层也是一边快速在网上发布申明,公开肯定本年度金龙奖获奖名单的真实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赶紧让项铃这位美女漫画家的上司——一组主编胡峰,拼命地尝试联络前者。

    短短几个小时里,胡主编打给项铃座机、手机的电话短信彩信,加起来起码有一百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上升。

    可现实很残酷。

    即使过去一天一夜,鉴于自己没有获得原定的金龙奖最高名次的项铃,根本就是还在气头上,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彩信无视,堪比人间失踪的冷处理状况。

    “总编,这实在联系不上啊……貌似把我拉入黑名单了。”漫友总部大楼里,胡主编脸色僵硬的抬头望来。

    “联系不上你就呆啦?赶紧给我去找她的住址资料,这件事情必须让她公开道歉,承认自己纯粹是胡说八道才行,否则漫友的名誉岂不是全毁了?”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麻烦事,火冒三丈的总编方宣详,没好气的开口道:“还有你三岁小孩?我说一句你动一下?愣着等天上掉钱啊?动啊!”

    作为空降总编,方宣详向来都是眼睛长在额头上那样傲慢,眼下又遇到措手不及的大事情,平时刻意摆出的温文尔雅气质彻底装不下去,气急败坏地暴露了本性。

    胡主编也是不敢多说,立刻退出去。

    同为漫友高层的总编越磊,虽然觉得对方对待下属的态度过于粗暴,但又不是他那一派人,索性也什么都不说,免得对方讽刺自己多管闲事。

    可转念一琢磨,越磊愕然发现自己差点遗忘一个人!

    被项铃同样公开质疑的天才新人漫画家纸飞机——苏晨老师。

    若是项铃这位女性漫画家执意不肯道歉,漫友杂志社肯定扛得住,但外界的网络压力和不利舆论,岂不是会让苏晨老师苦不堪言,饱受歧视?

    这样想着,越磊马上打长途电话,准备让苏晨在网上出面,然后撇清身上负面舆论。

    ……

    事实上。

    之前把漫画作品《虹猫蓝兔七侠传》交给主编冯子贤,耐心等候漫友金龙奖后续审核环节的苏晨,这段时间根本对国内动漫论坛上的劲爆金龙奖负面消息一无所知。

    况且前些天,他把四万五千字的校园恐怖小说《冤鬼路》在天涯上发布完毕后,整个人开始心甘情愿地当咸鱼。

    哪怕他明明已是从天涯走出的第一代网络红人,天涯被人关注超过五十万,想要加他好友的天涯网民不可计数,苏晨也并没有感到一丝快乐和兴奋。

    《冤鬼路》的出名计划确实很成功,无论是国内众多网站,还是除天涯外的其他论坛,都纷纷试图联系他,希望报纸糊墙这位网红能带着百万人气进驻自己网站或论坛,大大地引流一波。

    更有一些突发奇想的商家,愿意请报纸糊墙网红出面露脸打广告,向大众代言自己产品,可以说,为了利用初代网红本身的超高被人关注度,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至于看中《冤鬼路》这部小说,想要把苏晨这位校园恐怖开山第一人签约收在囊中,一窝蜂涌过来的灵异恐怖实体杂志社,比如《怖客》、《聊斋》、《惊叹号》、《胆小鬼》,更是多达十几家。

    如果是在没有和漫友主编冯子贤见面前,苏晨觉得无法成为漫画家,那走一走其他路也无不可。

    但既然能走漫画家,为什么还要走国内日渐凋零的传统实体出版行业?

    更何况恐怖灵异小说,本就是传统实体出版里的小众中小众,冷门的不行。

    真想赚钱,画几部能卖出千万版权的大火漫画,搞不好比创作一辈子恐怖灵异小说的老黄牛勤勉作家还要赚得多!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也是委婉地拒绝了所有伸出橄榄枝的恐怖灵异杂志社。

    同时拜过去记忆所赐,苏晨也心知肚明。

    互联网上的任何事物就像一阵风,如果没有后续源源不断的炒作造势蹭热度,你火得时候有多快,跌得时候丝毫也不弱。

    过去在国内互联网上,很少有人写把故事背景放在现代社会的鬼故事,更别提这个鬼故事,还和现实社会里的某所著名大学紧密在一起。

    苏晨自认因为占据了这种先机,加上机缘巧合的网友推波助澜,他才能短时间内爆红起来。

    但这种事可一不可二。

    全华夏这么多人,虽然现在互联网大时代还没来,智能手机尚未泛滥,限于硬件电脑的问题,全国网民数量有限。

    但所有人又不是傻子,你会在天涯莲蓬鬼话板块,写非常新奇有创意的鬼故事来出名,我们写不来鬼故事,难道还不能写其他东西来聚拢人气?

    这不。

    苏晨早已在天涯、凯迪、网易等国内目前大人气、大流量的论坛社区上,看到很多作者出没,他们有的写言情故事,有的写刑侦推理,每一个人都梦想着要借互联网的高效流通性,成为下一个类似网红【报纸糊墙】的另类明星,从此瞬间出名赚钱。

    这么多的作者反复出现发布作品,连带着原本对国内互联网不重视的实体纸媒杂志社们,也貌似提前加大了对互联网的关注,纷纷派出旗下编辑,日夜蹲守国内各大论坛社区,准备发掘签下有能力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