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
繁体版

第314章 既要质量 更要数量

    陈扬让陈红玲放心,这种爆赚的钱,他也不想赚,他也只能赚这一次。

    他向陈红玲保证,陈红玲满意。

    “哎,我爸让我问问你,定亲的酒怎么办。”

    陈扬双手枕头,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你先说说,你爸是怎么打算的。”

    陈红玲道:“我爸想照老规矩,女方上午办酒,男方下午办酒。”

    “嗯,我无所谓。按我的计划,咱们两家合起来办。”

    “扬哥,咱们还是听我爸的吧。”

    “行,你跟他讲,我听他的安排。”

    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扬的目的,是利用定亲酒,发展并固定一批朋友。

    农村人实在,朋友也分多种,而关系最近的一拨朋友,叫做洞房朋友。

    一个人结婚,你有幸参与送洞房,你与新郎官的关系,就叫做洞房朋友。

    成为洞房朋友,几乎就是一辈子的朋友,关系至少传承到下一辈。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好朋友,都能有幸成为洞房朋友。

    洞房不大,摆两张桌甚至三张桌,也只能坐二十余人。除了新郎和新娘,有幸成为洞房朋友的朋友,最多大概也就二十人左右。

    农村人也讲究,最有交际能力的,也很少有超过二十个洞房朋友的。

    也就是讲究质量,不追求数量。

    可陈扬要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既讲究质量,更追求数量。

    没有数量,又哪来的质量。

    办定亲酒,一般都是一家一人前来喝酒。

    陈扬气派,像上次给大妹和童小平办定亲酒一样,全村每家都请到,来不来随你。

    YY小说

    但不办流水席,按老规矩,一家请一个人。

    全村四百五十多户人家,答应来喝酒的人家,大约有三百九十户。

    陈扬按四百户四百人计算,每桌八人,一共五十桌。

    重头戏不在这儿,在朋友的邀请。

    农村人讲面子,你请人家,人家不好意思不来。

    你结婚早,定亲也就早,请人喝酒也早,你就有机会请到更多的人。

    这就是陈扬为什么早结婚的奥秘。

    陈扬除请了四百多户,还另外请了一百二十多个“同龄人”。

    这个“同龄人”,年龄区间高达十岁。

    整个陈家村,可能也就蔡国平没有请到。

    陈扬还是那个态度,请不请在我,来不来在你。

    在这其中,有两个“超龄人”,还是人家主动要求的。

    这两个人,就是孪生兄弟林国明和林国清。

    陈扬求之不得。

    算了一下,一家一户,约五十桌,邀请朋友,一百二十人,共十五桌。

    还有外村朋友,主要是陈扬的初中男同学和高中男同学,以及其他朋友,凑起来也有五桌左右。

    好家伙,总算下来,共有七十桌。

    为了烘托气氛,陈扬还请刚成立的乡电影队来放露天电影,连放五个晩上。

    整个过程,陈扬非常满意。

    一户一人,来了整整四百户。

    邀请的一百二十个“同龄人”,来了一百一十一人,缺席的九人,是因为在外面挣钱,来不及赶回。

    花了多少钱,陈扬不知道,他已经把财经大权交给了陈红玲。

    陈扬要的是他追求的效果。

    陈扬请来陈仁军和蔡晓晖,实话实说后,请他俩评估效果。

    陈仁军已是乡宣传干事,颇有头脑,正在继续进步的路上。

    蔡晓晖刚刚转正,成了一名正式教师,正在春风得意。

    两个人还在共同努力,攻读函授大学。

    听罢陈扬的述说,蔡晓晖笑指陈仁军,“请陈干事先说。”

    陈仁军马上回击,“群众先发言,干部后讲话。”

    陈扬笑道:“是我的事,你俩得瑟个啥。”

    蔡晓晖道:“扬哥,你上次得票超千,这就充分证明,即使你没有大动作,下一届也没有问题。”

    陈仁军道:“晖子,扬哥的境界比你我都高。他不仅需要胜利,他更需要压倒性的胜利。”

    蔡晓晖问,“陈干事,以你的眼光,什么样的胜利才能叫压倒性的胜利?”

    陈仁军略作思忖,“全乡十七个村全部完成首届选举后,我们乡干部私下有评论。要说全乡有人获得压倒性胜利的,还就扬哥一个人。”

    陈扬苦笑道:“就我一个,还他娘的被撤掉了,我找谁说理去。”

    陈仁军继续道:“大家有个大致的评判。你获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选票,就算压倒性胜利。你要是获得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的选票,就是一般的胜利。你要是获得百分之五十一到百分之六十的选票,你只能算是险胜。”

    陈扬听了陈仁军说的话,马上摇了摇头。

    蔡晓晖问,“扬哥,你反对这个评判标准?”

    陈仁军也问,“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军子,你说的评判标准,是两选一时的标准。现在搞等额选举,是一选一,你这个标准派不上用场。”

    陈仁军点点头,“扬哥你说得有道理。等额选举,票数多少,反映的是群众威信高不高的问题。”

    蔡晓晖道:“别人的我不管。对于扬哥,不管是差额选举还是等额选举,我倒是有一个评判标准。”

    “你说来听听。”陈仁军道。

    “扬哥,你上次参与选举,得了一千多票,这就是对你的评判标准。下一次你参加选举,如果你也得票一千以上,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你得票一千以下,你就是失败的。”

    陈仁军连连点头,“我同意,我严重同意。”

    陈扬感叹,“第一次是运气爆棚,下一次还要运气爆棚,这也太难了。”

    蔡晓晖道:“扬哥,问题不大吧。”

    陈仁军道:“要看这两年村里的变化,特别是与扬哥有关的变化。”

    陈扬道:“有好变化,也有坏变化。童小芳跟我的关系断了,蔡善贵公开向我道歉,实际是向我挑衅。这两个人,群众威信处于中上水平,至少能带动两百个人。”

    陈仁军问,“那好变化呢?”

    “好变化有三,我与支书陈生梅的关系已有初步改善,童小平成了我妹夫,陈冬生成了我老丈人。”

    蔡晓晖笑道:“这三家也能影响至少两百人。扬哥,这一进一出,你没有亏。”

    陈仁军忽道:“扬哥,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