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采风路
繁体版

第19章 真正的战场 (1)

    万山早已跟英哥说过,真正的战斗在谈判桌之外,谈判桌的第一回合结束,舆论战的第一回合开始。

    要通过舆论把对方逼回谈判桌上来,要趁当前朝廷内外交困的局面达成对蓝衣军最有利的谈判结果,一切都是那么的紧迫,听完万山解释后英哥立刻去找李大眼、李农要钱。

    最后万羊谷、黑鹿峰各拿出一千两银子做经费,一共是二千两银子。

    英哥带回银子同时带来一个内幕消息,蓝衣军这几年被封锁打击,入不敷出,起义之初的缴获所得已经见底,言下之意,蓝衣军没钱了,这笔钱是启动资金,可能也是全部的本钱了。

    好吧,那是以后的事,眼下先打赢这场舆论战再说。

    稿已经写就,如何发行,其实万山是完全没有经验的。

    资金有限,考虑到万山自身也没有什么经验,万山不敢贪心,先挑必争之地,万山在地图上把京城和鹿城圈起来。

    京城不必说,权力的中心,政治、军事、经济全方位的中心。

    鹿城则是黑山郡的治所,是蓝衣军的起源地,根基所在,蓝衣军在黑山郡渗透很深。

    万山的想法是以京城辐射影响整个司隶,以鹿城辐射影响黑山郡甚至整个田州。

    万山翻看百晓生写的与万事知争斗故事,他们的做法是自己印刷之后放到到闲杂书摊销售。

    好吧依样画葫芦,照做就是。

    鹿城这边,把稿件交给英哥,让她搞定印刷和发行,京城最最最重要,万山得亲自跑一趟。

    万山带上稿件还有四个手下出发,李农和老龟各调拨了两人给万山,其实他们原本打算给万山一百人,把万山吓了一跳,没钱,带这么多人去京城你以为不要花钱的吗?

    当然以后覆盖整个整个王朝这点人是不够的,但是眼下万山自己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急不急,慢慢来。

    这四个人有两个见过。

    一个阿宝,老龟让他监视刘家坳蔡驿站承休的,能被派去监视盯梢的,应该机警之辈,至少不是蠢人吧。

    一个是张和,就是万山刚到黑鹿峰时候他抓到彭阿春偷看,被彭阿春反诬他偷看,最后万山破案还他清白那个,被李农派来帮万山做事他很高兴,一来就提起万山破案还他清白的事,万山对他也印象很好。

    另外两个,一个叫归得福,一看就知道是归安家的晚辈,最后一个叫陈金虎,李农派来的,很是健壮,估计是比较能打。

    一行五人出发,

    刚刚结束的第一次谈判,唯一达成的停止内战、开放关卡往来,这个时候就带来了便利。

    万山等人直接走官道,快马加鞭,三天功夫就赶到京城。

    万山做了分工,归得福和阿宝去租房,张和、陈金虎跟万山去打听印刷发行的事。

    归得福人长得虽然丑,却是很善于和人打交道,自来熟,嘴巴甜,身段低,长得丑被他自己拿来自嘲,真是个人才。

    他很利索的的租下房子,一个月十五两银子,奶奶的,一年光是房租就去一百八十两银子,我深刻理解什么叫做京城米贵居不易。

    七份稿子,原本六个稿子,《蓝色左山之声万事知专栏:灶台山大捷记实》、《蓝色左山之声:血战灶台山》、《蓝色左山之声:狮吼灶台山》、《蓝色左山之声万事知专栏:时穷节乃现——记民族英雄李大眼》、《蓝色左山之声:贼汪浦卖国投敌,圣蓝衣力挽狂澜》、《蓝色左山之声万事知专栏:童秀才左山遇刺背后阴谋》。万山出发前又加了一个《蓝色左山之声万事知专栏:第一次朝廷与蓝衣军谈判失败的内幕》,每个稿印刷一万份,每份一个铜板,一共七万,折合七十两银子。

    在京城,这类单行本,闲杂书摊一般卖4~5个铜板一份,万山考虑到当下造舆论是比赚钱更加重要的事,定价4个铜板一份,书摊要先拿一半,这么算来,至少要卖一半才能够印刷成本,这还不算万山的稿费,一群人的吃住成本!

    万山五人把印刷好的单本送到各个书摊,然后就在最繁华热闹那个街道的摊子附近找了一个茶水铺子坐下来观察售卖的情况。

    这是万山复活万事知这个笔名的第一仗,说不紧张是假的。

    这是人流最旺的街道,人来人往,老板也吆喝起来“来新书啦,看一看瞧一瞧,来新书啦!”

    很快就有几个人拿起万山写的书翻看,万山表面镇定若无其事的举杯喝茶,其实眼睛一眨不眨瞄着书摊。

    没过多久,书摊就叫好一片,万山的忐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这时才感觉茶的味道真是先苦后甘。

    一旦不再患得患失,万山马上意识到,其实不是万山写得好不好,汪溥叛国投敌,异族突袭京城刚刚解围退去不久,正在新闻热点上,民众自古以来就是希望有英雄能打败异族扬我国威,所以这类故事,只要打赢都是好的。

    万山此时甚至觉得抛开事实夸张些,比如手撕异族,又比如用上鲁大富喝醉时候吹牛的一刀劈死几十个读者更加喜欢。

    很快,一个时辰不到,最热闹这个摊子已经卖完断货!

    万山心情愉快,放下茶杯站起来:“今晚我请客!”

    第二天,第一批印刷的全部卖完!

    应书摊老板的强烈要求,万山又各本加印了一万份,

    第二天,万山等人走在大街小巷,街头巷尾都能听到议论我的书中内容,

    “灶台山大捷打出国威!”

    “李大眼是民族大英雄!”

    “蓝衣军好样的!”

    “多亏了李大眼,多亏了蓝衣军,不然京城不保”

    “汪溥当国家大官却投敌叛国,李大眼说是叛贼关键时候却救国,可见是非颠倒啊!”

    又有些有学问说得文绉绉的“礼失求诸野,侠义在江湖”

    当然也有义愤填膺的,“蓝衣军大义为先为国抗敌,浴血沙场,朝廷居然在谈判时候百般刁难!这些狗官!”

    “童秀才左山遇刺绝对是汪溥同党做的!目的就是破坏谈判”

    “对!外敌当前,这些狗官居然百般刁难破坏谈判,依我看绝对是汪溥的同党,阴谋破坏民族团结,想挑起朝廷和蓝衣军继续内战让异族坐收渔翁之利!”

    “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当这些书在学校里面广为传播之后,愤怒的学生走上了街头高呼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谁破坏和谈谁就是内奸!”

    “谁破坏和谈谁就是汪溥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