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采风路
繁体版

第23章 第二次谈判 (2)

    顾竹要走,万山喊住他:“双方既然和谈,钦差大人下令封禁万山们蓝衣军的《蓝色左山之声》不好吧?”

    “《蓝色左山之声》内容不实,误导群众,不利和谈,所以要封禁!”

    “说到内容不实,误导群众,不利和谈,百晓生的无中生有的污蔑造谣抹黑才是!”万山毫不客气,

    “如果《蓝色左山之声》要封禁,那么,百晓生编造伍全五毒俱全,编造李大帅解围京城是演双簧又该当何罪?莫非他是受顾尚书指使?”

    “与我无关,我不了解百晓生这事,我先回去调查了解一下情况”顾竹假装不了解情况转身离去。

    万山不急,反正万山现在有卖书儿童,人好用价格还便宜,再说明天继续谈判顾钦差也躲不掉。

    第二天,顾竹没有来,派个人来通知,说是朝廷商讨还没有结果,让英哥万山等人先等等。

    这一等就是半个月。

    等等,每天都是派人来说等等,在商量,没有结果。

    老龟问派来的人:“要等到几时?”,来人表示小人只是奉命传话,其余一概不知道

    顾竹玩的是拖延战术,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武州战场上传来消息,北伐军大将军顾武,也就是顾竹的大哥打了大败仗,武州汪溥在异族扶持下索性宣布独立,建立政权“武”,发布檄文历数朝廷种种腐败。

    1、拖欠克扣军饷,前线环境恶劣又苦又累不说,打仗随时没命,就这样,军饷时常拖欠克扣;

    2、重文轻武,武夫流血流汗不如文人耍耍嘴皮子;

    3、掌权内阁不懂打仗,不了解情况,千里遥控,胡乱指挥,致使前线将士白白牺牲;

    4、各级官员借征收军费疯狂敛财,国库空虚但是大臣富可敌国;

    5、皇帝深宫自闭,沉迷丹道女色,多年不上朝,朝政被西山党人把控。

    5、以顾武顾竹为首的西山书院党人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结党谋私,党同伐异沉迷党争,且西山党人以圣人言“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为由,带头抵抗交税甚至偷税漏税,致使国库空虚,拖欠军饷,自诩君子,其实国贼。

    “百官皆贼,民不聊生,兵不聊生,不得不反”,汪溥将反叛的原因归咎于朝廷百官,指朝廷上的百官才是祸害天下百姓的贼。

    百官皆贼!这封檄文真是精彩!万山弹了手中的檄文抄件放在桌子上。

    拖欠军饷、重文轻武、外行指导、借名目敛财、党政、国库空虚,这些名词我在历史书中看过无数次,但是将它们和实际结合起来还是第一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内容,光读是不行的。

    另外这个檄文透露大量内容,皇帝多年不上朝、还有顾竹顾武的西山书院党人,等等,这些本来不算什么大秘密的事,但是万山初来乍到这方世界,孤身一人,情报匮乏,又一直忙着手头的事,非常闭塞,结果就是啥也不知道。

    还万事知呢,这些算不什么大秘密的内幕万山都不知道,作为一个万事知,这真是失败!

    真是失败啊真是失败,万山心中念叨。

    上哪里去找情报来源?

    万山从自己认得的人想起:除了认得小黑哥唐发就是蓝衣军的人。

    小黑哥唐发是万山的福将,万山上次想起他的时候,就雇请了一群小乞丐流浪儿帮卖书,一举打破顾竹的封禁。

    万山想起曾经看过一本书,在遥远的异域,一个外号叫做蜘蛛的太监就是利用一群小乞丐流浪儿在首都地道中偷听,从而掌握秘密。

    万山心想:我照样雇请这样一群小乞丐流浪儿作为探子,又有何不可?他们混进街头,穿街走巷毫不引人注意,盯梢旁听实在合适,缺乏的只是钱。

    万山心中暗定把唐发培养成打探消息的探子,想到这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从象牙塔传送出来,交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小黑哥,莫非是天意?

    再看圣教蓝衣军,其实圣教蓝衣军是有情报机构的,英哥的父亲鹿有义就是圣教的情报负责人,但是当年宋月叛变事件,几乎将圣教的情报机构中坚力量一网打尽,大不如前,再后来圣教起义蓝衣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给朝廷打败,被封锁在山区,情报工作更加困难,有限的力量仅限于收集军事钱粮相关的情报。活动范围仅限于大寨周边。

    英哥寻仇也需要情报,是不是游说她牵头重建蓝衣军情报机构?这样我就有两个情报来源了。

    但是凡事都要钱,我是不是先想法搞钱?

    现在盘点一下,做一名万事知的条件:

    1、要做一个成功的万事知,就要掌握权力,或者,至少是得到权力的支持,否则可能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2、要做一个成功的万事知,就要拥有广泛及时的情报来源;

    3、要组建情报网,就得人力财力,就得先搞钱,很多很多的钱。

    唉,要一个成功的万事知,还真不容易呢。

    诸多念头脑中胡乱翻滚,万山手指轻轻敲武州汪浦的的檄文。

    除了引发万山一番浮想,这篇檄文带来的影响是:朝廷和蓝衣军的第二次谈判在等等等了十几天后又重启了。

    再次见到顾竹,万山很不客气,“钦差大人说朝廷商量没有结果,让我们先等等,不知道商量好了吗?没事我们可以再等等。”

    “基本好了”顾竹没了往昔说话慢吞吞,回话要等半天的半死不活样子,反应都快了很多。

    “我们的条件你很清楚。”

    “有些条件实在是满足不了。”

    “顾大人的意思是谈不拢咯?”

    “不是不是,朝廷实在无力再供养八万军队,财政本来就困难,现在汪溥投敌,武州落入敌人手中,京师也受战火波及,王朝元气大伤,国库空虚,实在没力负担,顶多三万人。”

    顾竹一改往日,开始絮絮叨叨的诉苦。

    “其实武州派人来联系我们蓝衣军,不过被我们直接赶走了,我们圣教蓝衣军岂是叛国投敌之人?”我信口说道。管它是真是假,管它有没有这么回事,只要让顾竹看到这样一种可能就行。

    在阴谋家是不可能会相信忠诚道义承诺之类的,所以他们一定担心蓝衣军倒向武州倒向异族。

    形势比人强,现在武州的战场形势,已经不容顾竹慢慢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