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灵诀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天原旧事

    百年前祸灵乱世时,凶灵如潮水般由西向东滚滚而来,地处西方九万原的天原教首当其冲,前教主左洪得教众传报说有大量凶灵袭来,便立刻组织教众引九万原百姓避于地洞中,自己则率领一队教众试图阻挡,可惜左洪还是低估了凶灵的数量和实力,战死于乱灵之中。

    继任教主便是现在的师誉归。师誉归得侥幸逃回的教众讲述,当即判断出仅凭天原教不足以抵抗凶灵大潮,来不及追悼战死的左洪教主,立即下令,派出一队教众前往中原四方之地,将凶灵之事通知四大派以及一些有名的教派,而自己则领一队教众,冒死引诱凶灵大潮,拖延其行进速度,意图为各派灵修者争取时间。

    遗憾的是,数日后,前往中原四方之地的九个教众,竟然是狼狈的逃了回来,且只逃回了四人。因为当时除了道门,没有一个门派相信天原教传递的消息,道门也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知道了,便送客了。当时坐镇剑阁的年轻弟子翁书平,竟然亲自带着项承先和雷修二人,追杀天原教的教众,使得五个教众命丧中原。

    虽然师誉归拖延了十数日之久,但由于凶灵数量实在太多,最终还是重新向东而去,师誉归更是在数场战斗中不幸被击伤了左眼。

    由于此番凶灵出现的毫无征兆,又数量庞大,及不清楚凶灵大潮从哪来,又不知道它们要往哪去,更无人知晓其目的何在。因此凶灵大潮从九万原过境,冲进中原四方之地后,师誉归来不及养伤,立刻率教众剿灭了九万原上掉队的凶灵,并往各方向派出了许多教众,用以戒备出现新的凶灵,好及时做出应对。

    忙完一切的师誉归终于得以喘息,回到天原教所在的宁古山养伤,但左眼因伤重而彻底盲了。待伤势稍有好转,立刻着人小心前往中原探查。

    据教众回报,凶灵大潮所过之处,生灵荼毒,一片死寂,十分悲惨。探知何越舟已经回剑阁,四大派已联合诸多帮派,联手抵抗凶灵大潮。因受之前被剑阁追杀一事影响,教众不敢久留,便返回了宁古山。

    恢复伤势的师誉归亲自前往中原查探,方到九万原东面边界,就看到一股浩大灵力冲天而起,笼罩了大半中原四方之地,威势甚巨。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可想而知,定是灵修者对抗凶灵所为,凭这股灵势,应该足以对抗凶灵大潮吧。因为不知道这股冲天灵势因何而起,师誉归不敢再贸然前往,便在临近九万原的西门关观望。

    果然又过了数日,凶灵便莫名奇妙的尽数消失了。但师誉归不敢就此松懈,立刻返回天原教,令教众继续戒备了数十日,这才断定此番凶灵确实已经彻底剿灭。

    元皓与师君行正向西南赶路,元皓听师君行讲完,开口说道,“那股笼罩四方之地的冲天灵势我知道,应该是山河阵。山河阵是何越舟师祖和行言真人联手,凭借四方之地的五个阵眼所创。”

    “难怪这般厉害!”师君行叹道,“何越舟和行言真人是当时天下最厉害的两位灵修者了,我爹对他们都十分敬仰。”

    然后看向元皓,“这种事很机密的吧,你竟会告诉我。”

    元皓笑着说道,“这种事确实鲜有人知,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无济于事,寻常人别说如何运用了,就是寻找阵眼和打开阵眼都做不到,告诉你又有何妨。”

    “那不一样,就山河阵之事,我都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元皓兄果然够朋友。”

    元皓点头道,“当然,君行兄不也是一样吗。”

    师君行知道元皓指的是他将天原教往事如实相告的事,便于元皓心照不宣的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之间的信任要从之前擒狼离去时说起。

    原来师君行将身份如实相告之后,元皓抱礼道,“原来是天原教教主之子,失敬失敬。”

    师君行回礼道,“好说好说。恕我直言,元皓兄待我天原教的态度,真叫人感慨,师某生平所见剑阁弟子,实属异类。”

    元皓坦言道,“实不相瞒,我并非自幼在六合山长大,而是五年前才上了六合山,成为剑阁弟子,自幼受家父教导,因此自会与剑阁弟子有所不同。”

    师君行奇道,“元皓兄原是散修世家?”

    元皓摇头道,“不是,家父曾是剑阁弟子,出世历练后才有了我,我自幼便与家父以及三个同伴在南方林海隐居,五年前被黑书生寻见,家父为了护我们逃走为黑书生所害,我亦应家父直言,上了六合山。”

    师君行瞪大眼睛,显得十分惊讶,“你爹是陆轩?”

    元皓讶道,“你知道我爹?”随即恍然,有些期待的说道,“你知黑书生颇多,定是听闻过此事,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君行解释道,“此事我所知有限,是五年前黑书生亲口对家父讲的。”

    于是将其所知的对元皓述说一番。

    原来二十年前黑书生还不是灵修者,因为一女子才拜入灵宗开始修炼,并以打败陆轩为目标。五年前黑书生找到陆轩,一是为了报复,二是为了何越舟留下的斩灵诀,但害死陆轩,也未能找到斩灵诀,于是才奉灵宗宗主之命,到天原教找到师誉归,想要与天原教联手对付剑阁,可是师誉归早在百年前便改变教义,决心以谋福九万原百姓为宗旨,不再与任何人为敌,便回绝了黑书生。

    元皓右手紧紧握住九霄,九霄顿时被一股蓝焰环绕,双眼不觉的盯着九霄,好一会儿才垂下手中的剑,蓝焰亦散去。

    元皓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五年前我曾被黑书生一伙人追杀,险些丧命。”

    师君行道,“我爹说他看出黑书生此人心术不正,属于阴险小人。”

    元皓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所以此番出世历练,我亦要追查黑书生下落的。”

    师君行闻言沉默片刻,下定决心似的,笑着对元皓说道,“你若想有所收获,便跟我走罢,我有办法找到黑书生所在。”

    元皓讶道,“之前你还假扮黑书生,要引他出现,如何现在又有办法了?”

    师君行一伸手腕,露出红绫说道,“我这红绫是一法宝,名叫花怜。方才我用花怜击中擒狼背心,留下了印记,正是准备追踪擒狼,摸到黑书生的老巢去。”

    元皓闻言颇为意动,此机会不可错过,于是说道,“好,我随你去,不过我要回一趟安州城,把我要追查黑书生,暂时不能去道门的消息告诉王师兄一声。”

    师君行玩笑似的说道,“我怎知你不是去唤人来捉我。”

    元皓却很认真的看着师君行,将九霄送回剑鞘,问道,“君行兄,若不施展御宝法诀,仅凭以灵御体,从此地全速往返安州城一个来回,大约多久?”

    师君行听了元皓的话,不明其意的说道,“估计要一刻钟吧。”

    元皓点头说好,然后将九霄递给师君行,说道,“我这把剑叫作九霄,君行兄拿好,我若一刻钟没赶回来,你就拿着它离去好了。”

    师君行惊道,“名剑九霄!”看向元皓问道,“元皓兄不担心你一离去,我便带着你的剑跑了?”

    元皓看着师君行说道,“我信君行兄。”

    师君行郑重说道,“我亦相信元皓兄是磊落君子。”说着伸手推回元皓递过来的九霄,“元皓兄快去快回罢,我就站在原地等你。”

    元皓深深看了一眼师君行,不再多说,便祭剑而去。

    方才与擒狼动手时一番施展修为,再加上与师君行说话,此时元皓感觉那种醉酒之意已去,便全力赶回安州城,先是直奔六合铺告诉王以平说自己暂时去不了道门了,有事要办,不及王以平相问何事,便又直奔药铺,说有急事要办,让青竹留在这里等他回来,待青竹应下,便全力赶回师君行处。

    元皓回来时,见师君行果然站在原地等他,停下来便笑着说道,“君行兄久等了,我们出发罢。”

    师君行见他如此迅速,亦笑道,“元皓兄当真神速,走吧。”

    于是两人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信任。

    且说回两人正在赶路,相视笑过后,元皓问道,

    “君行兄,黑书生所拜入的灵宗是怎么回事?”

    “灵宗行事十分隐秘,其宗主也从未露过面,只有黑书生在外奔走。听黑书生提起,黑书生是灵宗黑山堂的堂主,他师父便是灵宗宗主。若非见到灵宗六使修为比黑书生高,却听命于黑书生,我爹都要怀疑黑书生便是灵宗宗主了。”

    元皓思索着问道,“灵宗六使就是跟着黑书生的那六个黑衣人吗?”

    “对,当年随黑书生去天原教只有左星和地劫,我爹说他二人修为都比黑书生高许多。如今看来,六使应该都是一身黑衣,面蒙黑巾,看不见长相,只能从身材上辨认了。”

    元皓点头道,“的确,当年在小边村时,我见他们六个黑衣人便是这身打扮,如今竟一点没变。”

    师君行笑道,“元皓兄不是说当年他们一伙人见过你吗,今日那擒狼竟一点也没认出你来。”

    元皓亦笑道,“我可算得上是由明处转到暗处了?”

    师君行点头应道,“只要你不主动说出身份,谅他们如何也猜不到。”

    元皓点头说道,“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也说不定。”

    师君行深以为然,然后问道,“元皓兄可见过斩灵诀?”

    元皓摇头道,“别说见了,五年前还是第一次从黑书生口中听说。小边村的书册并不是十分多,我全认得,并没有那斩灵诀,我爹也从未说过。”

    师君行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看来,灵宗的消息定然有误了,斩灵诀根本不在令尊手中。”

    元皓愤然道,“不管有没有斩灵诀一事,恐怕黑书生都要寻我爹的麻烦。”

    师君行默然,因为元皓所说不假。

    元皓决然道,“且不说黑书生与我有杀父之仇,他以残酷手段迫害灵狐一族,便已是罪大恶极。待寻到黑书生,我定要好好看看,若他丝毫没有悔意,我便亲手了结了他。”

    师君行闻言诧道,“依元皓兄之意,若黑书生改邪归正,你还要饶了他吗?”

    元皓轻叹一气,“若他能彻底悔悟,改行善事,相助世人,我便不再追究他了。”

    师君行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又问道,“灵狐一族又是怎么一回事?”

    元皓说道,“黑书生为了逼迫灵狐族帮他追寻我爹,疯狂屠戮灵狐一族,且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迫使其中一灵狐引黑书生一伙追寻到小边村。”

    师君行恍然道,“原来黑书生是这样寻到你们的,当真闻所未闻。”

    元皓说道,“的确是鲜有人知,我有一位很是博学的朋友,亦未曾见过相关记载。”

    师君行点了点头,突然说道,“快到了。”

    二人遂不再谈,全力加速,又行了一段,元皓便跟随师君行收起灵剑,落了下去。

    面前是一个很大的村子,绕着村子是用土石矮矮的围了一大圈的二尺高的石墙。二人站在村口,见村门旁立着一个巨石,上面写着三个字:

    羚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