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灵诀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三川城

    元皓到安州城六合铺时,王以平也刚回到六合铺,被元皓问及去处,王以平拍了拍灰尘,说道,

    “刚刚去了一趟小纵林,看看有没有发现。”

    “我来猜一猜,定然是没有收获吧。”

    “陆师弟猜的没错,小纵林可谓风平浪静。”

    众人皆知小纵林定然不会是黑书生一伙人的所在,也没抱着多大的希望能在小纵林发现些什么。

    王以平转而问道,“陆师弟定是从无为观那里听说了方师兄苏醒的消息,才赶回来的吧?”

    元皓点头道,“王师兄快与我说说。”

    “情况比较特殊,据说方师兄是回六合山的途中突然苏醒的,陶谷主也不明所以,而且方师兄,从当年下山开始的记忆,全都是一片空白。”

    元皓震惊的睁大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怎么会有这等奇事!”

    王以平微微一笑,说道,“陆师弟有所不知,失忆这种事并非奇事,世间有不少人都有过这种境遇,不过他们有一共通之处,便是头部遭过重击。可陶谷主检查过方师兄,并没有受过伤,这才令人疑惑。”

    “那,六合山有什么打算吗?”

    “目前还没有,毕竟情况出乎所有人意料,估计阁主与各峰首座还要商议一番吧。”

    元皓想了想,问道,“雷师伯回六合山了吗?”

    王以平摇了摇头,元皓仍抱有一丝希望的问道,“那,失忆的人,还有可能回想起以前的事吗?”

    “倒是也有过不少人,失忆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重新寻回记忆的例子……不过,这个时间便不一定了。翁师姐便在六合山,试图帮助方师兄恢复记忆。”

    元皓点了点头,“希望方师兄能早日恢复吧。”

    王以平问道,“陆师弟接下来作何打算?”

    “既然六合山那边暂时没有谋划,我便打算去一趟三川城,我们云殊峰弟子都在那里吧。”

    元皓是想去见见自己的几个伙伴,因此这样说倒也不假,王以平点头道,“不错,云殊峰的出行弟子的确都还在三川城。”

    元皓抱礼道,“多谢王师兄,我这便告辞了。”

    王以平笑呵呵说道,“陆师弟莫急。”

    “哦?王师兄还有什么事吗。”

    王以平道,“我知陆师弟修为不俗,独来独往自是无惧。不过毕竟陆师弟行世经验尚浅,还是应当有同行的人互相照应更为稳妥。”

    元皓听出王以平话中意,是要劝自己如其他历练弟子一般,刚出世历练时要结伴同行。元皓一直也不是自己在外,几乎忘了此事,一拍额头说道,

    “多谢王师兄提醒,我应与何人同行?”

    “陆师弟原本应该是与药王谷弟子同行,不过现在与丁师妹同行的尹师弟被唤回了阳极峰,你也可以和丁师妹同行。”

    王以平不提,元皓都没记起丁珊宁也在安州城六合铺,忙四下看了看,紧张的压低声音说道,“丁师姐还在这里吗?”

    “呵呵呵呵,丁师妹此刻不在六合铺,不过尚在安州城中。”

    元皓忙摇头道,“说不定尹师兄过些日子便回来了,我先去三川城,在那里待一段日子再说。”

    王以平心里清楚,自从发生了素智惨死一事,在黑书生被解决之前,尹剑海不可能再让尹瑞下山。不过他知元皓不喜丁珊宁,而他也着实没见过像丁珊宁那样骄傲自大,缺乏礼数的弟子,而元皓这般诚善有礼,他自然乐得应声,

    “也好,若有了药王谷弟子的消息,我会通过六合铺传信给陆师弟。”

    元皓生怕再耽搁一会儿,丁珊宁便回来了,忙抱礼道,“好,多谢王师兄,小弟这便告辞了。”

    王以平笑着回礼道,“一路平安。”

    三川城的城门并不如何雄伟,相反,倒是元皓见过的大城里最普通的。之前翁瑶领众人途径三川城,只是在城门处停留了一下就离去了,因此元皓较三川城而言,反倒是对这个不起眼的城门印象最深。

    刚进了城门,元皓便发觉了这里与其他大城的不同之处。因为他刚到城门,便见到城门上有一个人向下面打手势,待他刚进了城门,就见到有一个人迎了上来,笑着问道,“小可在此恭迎这位义士,请问义士是哪一派的灵修者?”

    元皓见他腰间佩着一柄短剑,面相老成,身材魁梧,看起来似是灵修者一般,拱手道,“在下是剑阁弟子,敢问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那人连忙作揖道,“不敢不敢,原来是剑阁侠士。小可名叫曹三德,今日在这东门当值,侠士叫我三德就好。”

    接着,曹三德看出元皓疑惑,说道,“小可并非灵修者,不过是从城主那里学了些拳脚功夫罢了,佩一柄短兵,也是看守城门所佩。”

    元皓好奇道,“看守城门?”

    “不错,我们三川城与其他大城不同,自从付城主接管城主之位,便在三个城门都安排了人手当值,一是便于接待各方人士,二是防止意外事件发现的太迟。”

    元皓点了点头,暗道这三川城的城主似乎与其他大城很是不同。

    曹三德转而问道,“侠士可是要去六合铺?”

    “正是,在下第一次来三川城,正要去六合铺。”

    曹三德立刻向着城门一旁喊道,“四德,过来!”

    紧接着,一个人从那边闻声跑了过来,眉眼与曹三德很像,年纪却明显小了许多。

    “这是舍弟曹四德,他可为侠士领路。四德,你领这位侠士去六合铺。”

    曹四德看起来只有十岁出头的样子,很是稚嫩,脆生生的应下,冲着元皓一笑,“大哥哥,跟我来。”

    元皓谢过曹三德,便跟着曹四德去了。

    别看这东城门虽小,可进了城才明白,之所以成为北域最大的城,三川城名不虚传。城中街道宽阔,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商铺遍地。

    元皓问出心中疑惑,“四德,为什么城门这样小呢?我见小月城、历阳城这些大城,城门宽阔雄伟,就算是北原城,城门都很高大,三川城的规模看起来比这些大城都要大,城门却这样小。”

    曹四德虽年少,但常跟哥哥姐姐们在外走动,懂的却很多,为元皓细说一番。

    原来,由于三川城是北域最大最繁华的城,常能吸引世人来此定居,而且,自从城主由一位名叫付承龙的灵修者接任之后,在城域的安全上更是大大加强,发展很是强劲。因此,每过几年,三川城都要扩建一次。

    可每次三川城只能向东扩建,因为三川城北靠浑江,浑江自西向东,所以三川城不能再向北去扩建。而东临沙河,沙河自北向南而流,又有一条屋北江由西南方向而来,汇入沙河,在浑江、屋北江和沙河之间的一大片地域便是肥沃的田地,屋北江以南更有广阔农田,所以三川城自然也不能向西扩建。如此一来,三川城的北门和西门自然修筑的坚固且壮阔,而东门则是随便修筑一下,便于扩建时再拆除,免得费工费力。

    元皓听完,心想这位城主竟然是灵修者,而且这番作为显然很合理,与其他大城那些老者似乎大有不同。

    说话间,二人便来到了六合铺。曹四德开心的与元皓道了别,便返回城门找他三哥去了。

    三川城的六合铺很大,可比中关镇,主事名叫程芝继,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大,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他辨认了元皓的信物,笑道,

    “原来是此届武首,大名鼎鼎的陆元皓陆师弟驾临,程某有失远迎。”

    元皓心中疑惑自己如何大名鼎鼎了,还道是虎子阿羽他们乱讲的,谦道,“程师兄客气,小弟不敢当。”

    程芝继温和有礼,语气热情却不谄媚,“陆师弟修为不俗,当得历练弟子之首,仪表堂堂,温文尔雅,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有何不敢当,哈哈。”

    元皓忙抱礼道,“程师兄过誉了,小弟下山后方知这天下灵修者高手如云,各派弟子更是多有人杰,程师兄这样盛赞,小弟实在羞愧。”

    程芝继哪里真的知道元皓是何等人物,只不过所有六合铺第一次被翁瑶叮嘱关照的人物,自然要放在心上。原以为元皓受翁瑶偏护,又是武首,定然是傲而不群的,而现在见他言行毫无作伪,为人谦逊有礼,不禁对他心生好感,诚意说道,

    “陆师弟才出世不久,当然还不能与前辈们争锋,不过以师弟气度,将来定会有一番作为,这一点程某很有信心。”

    元皓谢道,“多谢程师兄,小弟定要多加努力才是,好不辜负程师兄这番期望。”

    程芝继心中思索了一番近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猜不到元皓的来意,直言问道,“不知陆师弟来三川城有何打算?”

    “因为六合山还没有指令,小弟便想着来此,一来是见识一番三川城,二来是与云殊峰弟子叙叙旧,其他的便要看六合山那边的打算了。”

    程芝继心中放松下来,说道,“那么想必陆师弟也不会住在六合铺了。”

    “哦?难道云殊峰弟子不在六合铺?”

    程芝继点头道,“起初宋师弟等人住在这里,后来又接连来了两位药王谷弟子,他们便住到客栈去了。”

    元皓心想,其中一个应是青竹,另一个是谁呢。便说道,“好,那么小弟便去客栈寻他们好了。”

    程芝继问道,“陆师弟可还需要钱银之物?”

    元皓摇头谢过,“多谢程师兄,小弟并无需要。”

    “好,那陆师弟有事随时可来六合铺,我这里若收到消息,也会第一时间去客栈传信与师弟。陆师弟往城北去,有一家浑江客栈,宋师弟等人便在那里了。”

    三川城最大的客栈位于连接东西门的大道旁,坐落在城中心,叫做三川客栈,也是这里最早的客栈,每日都会接待很多往来的行商。而游历天下的散修则喜欢住在城北的浑江客栈。

    浑江客栈相邻城墙,一层是厅堂,并无居室,二层三层才是客房。由于位置绝佳,周围很是安静,开窗又能一览浑江景象,自然受灵修者喜爱。

    浑江客栈的掌柜四十出头,很是精干,因为常接待灵修者,见元皓进来,也一眼认出他是灵修者,招呼道,“鄙人姓明,日月的明,这位侠士是住店还是寻人?”

    “明掌柜,可是有四位剑阁弟子住在这里?”

    “正是,不过现在只有一位在楼上,其他三位都出去了。侠士直接上楼便可。”

    说罢,明掌柜唤道,“小六,领这位侠士去三层。”

    一个伙计跑过来,笑呵呵对元皓伸手一请。元皓冲他二人笑着抱了个拳,便随伙计上了楼。

    元皓没想到,此时在客栈的竟是武谦益,而武谦益也没想到元皓竟然来了。

    虽然武谦益比元皓年长,但由于元皓在试武大会时表现出的惊人修为,让他不自觉的将元皓当做云殊峰下山弟子的主脑。而此时已经日上三竿,武谦益竟然是刚刚起床的样子,被元皓撞见,颇有些羞愧,支吾道,“陆,陆师弟,你怎么来了。”

    元皓因为曾见丁珊宁每日晚起,很不自律,对此也有所不喜。此时见武谦益离开六合山后,竟然也这般不自律,自然也对他有些不满。不过因为武谦益毕竟年长些,便只把不满表现在脸上,语气有些生硬的说道,

    “怎么只有武师兄在客栈里?”

    武谦益看出元皓明显对他有所不满,心里不禁有些忐忑,“田师弟应该是去浑江码头了,宋师弟应该去付城主家了,丁师弟定是陪阮师妹出去了。”

    元皓听了,心想,这都是去做什么了。接着,见武谦益有些不安的样子,微微一叹,劝道,“时候不早了,武师兄不应该这般颓废才是。”

    武谦益忙道,“是,陆师弟说的对,我一定改过。”

    元皓心想,且看他接下来的表现再说,“我去其他地方走走,武师兄留步。”

    武谦益见元皓离开,松了一口气,立刻忙活起来。

    元皓下了楼,问过掌柜,城主家在城西,浑江码头就在城北,于是就先去了浑江码头。

    浑江码头由巨石和巨木砌筑而成,看起来很坚固,码头很大,零散的停靠着一些船只,还有不少人在码头附近忙碌着。

    见元皓背着一柄剑走过来,一位肤色黝黑的赤膊男子迎了出来,笑着招呼道,“这位侠士很面生,可是刚到三川城?”

    “正是,在下来此是想寻找一位叫做田虎的剑阁弟子,不知兄台可知晓?”

    赤膊男子警惕的问道,“不知侠士是?”

    “噢,我叫陆元皓,也是剑阁弟子。”

    赤膊男子明显放松下来,抱拳笑道,“原来是田少侠的同门。鄙人梁二,陆少侠来迟了,田少侠和牧仙子已经驾船出去了,恐怕要晚上才能回来。”

    元皓心道,牧仙子?难道是牧雪吗。

    然后对梁二问道,“他二人驾船出去做什么?”

    “陆少侠客气,叫鄙人梁二就好。田少侠水性极好,这在灵修者中很少见,因此田少侠受付城主所托,来协助渔民打理渔业。”

    元皓自然是知道田虎水性很好的,但三川城的城主竟然托他打理渔业,不禁生出好奇,伸手请道,“梁兄这边请,咱们坐下聊聊,打理渔业为什么驾船出去了。”

    原来,三川城由于相邻浑江、屋北江和沙河的优势,渔猎十分兴旺,而城民也古来便养成了吃鱼的喜好。可是随着三川城越来越大,城民越来越多,再加上天下行商的采购,三川的鱼竟然是越来越少,因此也越来越难捕,渔业曾一度面临绝境。

    百年前祸灵乱世,由于三川城地处北方偏西,受到了波及,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三川城人口骤减,渔业几乎是停滞了多年。后来北域的人又渐渐的重新聚到了三川城,渔业重启,人们发现三川的鱼又多了起来。可是好景不长,天下人口逐渐恢复,再加上三川城的鱼名声在外,渐渐的,鱼又开始减少。

    当时还不是三川城城主的付承龙来到这里,经过一番探查,终于弄清楚了原因,就是因为城民无节制的捕捞,才导致渔业受难。因此,付承龙向当时的老城主说明此事,却得不到老城主的认同。不得已之下,付承龙用了些手段,自己成为了城主,之后便开始扩建浑江码头,要求所有渔民只能从珲江码头出船,引导渔民有节制的捕捞。虽然捕鱼量少了许多,但是能维持住渔业长久。

    田虎到三川城后,对渔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元皓觉得大概是在小边村时就留下的印象。而田虎极善水性,给当时帮助城主管理码头的赵景臣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赵景臣将此事告诉了城主付承龙,于是付城主便主动寻来,与四位剑阁的行走弟子畅谈一番,之后便请田虎帮他打理珲江码头了。

    应下这差事后,田虎很是认真,学起驾船来,而且似乎很有天赋,驾船的本事越来越熟练。他这几日都要驾船游一番浑江,以熟悉水域,探查浑江,早出晚归。

    与梁二告辞,元皓决定先去拜访一下这位似乎很是不凡的灵修者城主。按梁二指的方向,元皓很容易便找到城西付府,也就是付城主家。

    在付府门口便感到一种与众不同。付府大门敞开着,门口有一桌椅,一个人便坐在那里,见元皓走上来,很是勤快的迎上来,“这位侠士有何贵干?”

    元皓抱拳道,“在下剑阁历练弟子陆元皓,欲拜访城主,烦请通告。”

    那人听元皓报名后,笑容殷勤了许多,“小人张安,陆少侠里面请。”

    元皓对他回以微笑,便随他进了大门。

    付府院子很大,里面还有一道门,是为二进。院中有一棵桂树,也没有其他装饰,显得干净简洁,落落大方。到了第二个院子,中间也是一块花圃,依旧是整齐单一的风格。

    到了一间大屋前,张安请道,“陆少侠里面请。”

    元皓疑惑道,“不需要通报一声吗?”

    张安笑着摇了一下头,还未开口,便听到屋里传来一阵浑厚的声音,“门外何人?”

    元皓便提高声音答道,“晚辈剑阁历练弟子陆元皓,前来拜访付城主。”

    张安不再说话,安静的退了出去。门被人从里面拉开,一位上唇下颚留着浅须,鬓角稍有灰白的男子走了出来,他眼神清明有神,面露微笑的看向元皓,稍作打量,点头说道,

    “一表人才,不愧是剑阁武首。”

    元皓见他似乎是知道自己底细,抱礼道,“拜见付城主。”

    付承龙走上来,拍了拍元皓抱拳礼的双手,说道,“陆贤侄叫我师叔便可,叫城主未免太见外了,哈哈哈。”

    元皓见他笑的爽朗,却是一头雾水,“这……”

    付承龙也不打哑谜,笑着解释道,“老夫亦是剑阁弟子,先师何越舟,与你师父宋博是师兄弟,难道当不得贤侄叫一声师叔吗。”

    元皓惊呼一声,“啊,没想到……见过付师叔。”

    元皓立刻单膝跪下,行了个正礼。付承龙托起元皓说道,“陆贤侄莫再多礼,来,进屋说话。”

    这间大屋中间有两排对向的桌子,显然是用来会客的,而侧旁则有长桌和笔墨纸砚等,显然是处理事务用的。

    “宋贤侄与我讲了许多关于你的事。”

    元皓知道付承龙说的是宋礼扬,点了点头,便听他继续说道,“人生无常,过去经历的种种,往往都会让人变得更强大。”

    虽然付承龙这句话很突然,似乎没头没尾,可元皓却一下子就听懂了,他是在劝慰自己,也是在提醒自己。

    付承龙见元皓脸上并无懵懂之意,有些慰然道,“陆贤侄下山后可有收获?”

    元皓毫无迟疑和隐瞒的便答道,“收获不小。”

    “可有疑问?”

    “尚有不少疑问。”

    付承龙点了点头,“不急,也急不得,一切都要慢慢来。”

    元皓重重点了下头。

    “陆贤侄是来找宋礼扬那孩子?”

    “是也不是。”

    付承龙有些好奇了,“哦?”

    “晚辈起初是为了寻他们,但一个也没见到,却见识了三川城许多与其他大城不一样的地方,不禁对城人称赞的城主生出好奇,于是便想来拜访。如今见付师叔风采,方觉得这一切真是合理。”

    付承龙虽听他言辞像是奉承一般,但见元皓神情诚恳,全无虚意,大有知音之感,“元皓觉得老夫做的对?”

    元皓点头,认真的说道,“我曾在中关镇听说了那里发展的历史,也见过其他大城的样子,晚辈觉得三川城和他们比,真是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付承龙听元皓说出真实感受,不住点头,开始讲述起往事。

    当年付承龙和陈光一样,不喜留在六合山,便下山去游历天下。不同的是,陈光纵意恩仇,铲凶除恶,而付承龙则是遍观大城小镇,思索相助世人之法。

    如元皓一样,付承龙当年也注意到了中关镇邓家的故事,感到世人这样凭借声望选出的一城一镇之地的首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若每次选出的领袖,都能如邓元章那样锐意进取,世人的生活如何能不快活。

    但付承龙也只是想想,他以灵修者的身份,终是不好插手世人的规矩。

    变故便发生在三川城。当年付承龙了解到三川渔猎日益萎缩的事实和原因,便努力向当时的老城主进行劝说,但老城主十分固执,要遵循城人渔猎传统,不想改变。

    眼看着三川城再不做出改变,这样下去,若干年后定然又会无鱼可捕,到时有可能已经聚集了十万以上人口的三川城,说不定就要变得动荡不安,城人失去渔猎这个传统的行当,还不知道会陷入怎样的乱象,付承龙决意要亲自改变这一切。

    付承龙以灵修者的身份,迫使老城主屈服,让位于他。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散修和大小门派都纷纷指责,四大派碍于付承龙是剑阁弟子的身份,不好公然说话,但也有不少人在背地里对他颇有微词。付承龙不理众议,全心投入三川城的管理和改善。

    可管理一城事务又谈何容易。三川城以渔猎、种棉和种粮为三大主业,如何善加利用浑江、屋北江、沙河这三川成了关键。付承龙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才弄明白三川城的生计,才有了如今的浑江码头,屋北江引渠灌溉,以及沙河防洪河堤。

    解决了生计,付承龙还大力建设城中营生,帮助城人张罗起多家酒楼、客栈,以及鱼市街,棉纺街等。开设武馆,教青壮男女学习拳脚功夫,驱逐凶禽猛兽,守城护地。

    这么多的事务,付承龙全都一人做起,自然是分身乏术。除了雇用机灵勤快的城人,他还用起了不少灵修者帮手,有门派出身者,也有散修者。那间浑江客栈便是付承龙一手打造的,用来招待灵修者,以吸收可用之人。

    随着三川城蒸蒸日上,一派欣欣向荣,原来指责付承龙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可是,取而代之的不是赞扬,而是鄙夷,嘲笑他以灵修者身份,却争得个城主之位,没有抱负,师门不幸。

    指责谩骂他都可以忍受,可是作为何越舟弟子,被人讽刺还牵连到师父,付承龙最感沮丧。好在他遇到了一个知他懂他的人——明慧。

    明家是散修世家,明慧却是自幼被送到药王谷学艺。明慧虽修炼天资平平,但十分聪颖,在行走天下时,也颇有一番感慨。当她见识了三川城的不同,又恰好在付承龙失落时巧遇了他。听付承龙一番感叹,不禁对他的志向大为称赞,为他的做法大为感动,为他的气质所吸引。明慧的理解和鼓励令付承龙十分振奋,原来这世上有人知他懂他。

    两人相知相伴,终成眷属。起初,明慧家族得知消息,满是不解和反对。但在明慧的坚持下,家族派人到三川城考察一番,最终举族迁到了三川城,也为付承龙的志向贡献了一份力量。

    正是有这样的故事,付承龙对元皓表示出的理解和赞成,非常兴奋,“元皓,不如你留在这里,帮我一起打理三川城。”

    元皓此时只是非常赞赏付承龙的做法和成就,但他更想找出黑书生,解开当年父亲的谜团。但是他又不能这样回绝,那样既失礼又可能会打击到眼前这位师叔。

    元皓面露思索,付承龙见他神情,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脑中急转,恍然道,“元皓无需为难,是老夫心急了。”

    元皓应声道,“不,付师叔,我有了一个想法。”

    付承龙显然有些好奇,“哦?”

    “晚辈刚下山不久,很想先以找出黑书生为目标。在这之后,晚辈想效仿付师叔这般,另寻一处大城,再做运筹,毕竟三川城如今已经被付师叔打理的很好了。”

    付承龙显然十分赞同,欣赏的看着元皓点头,开口说道,“不错,元皓所思极是!老夫几乎半生都在经营这三川城,再把你这样的俊杰捆在这里,确实不妥,是老夫失策了。”

    元皓见他同意,欣喜的说道,“到时候,晚辈还要多多想付师叔请教呢。”

    “老夫定然倾囊相授!”

    一老一少就这样如同知己一般,定下了不是师徒却似师徒的约定。

    走到付府的藏书房门外,见书房的门敞开着,元皓能听到屋里一男一女两个声音在说话,男声明显是宋礼扬,“玥宸,刚才那本《北域异志》被你丢到哪儿去了,快找出来,我要对照一下。”

    被唤作玥宸的女子说道,“你傻呀,不是在你脚边儿吗!”

    宋礼扬声音一顿,说道,“我看见了,我是考考你。”

    “哼,大脸怪!那我考考你,那本《河源考》你放哪了?”

    “呃...我想想,我刚才还看见来着...你别说出来,我知道的。”

    “别想了,谅你也不知道,因为今天你没看那本书,它还在书架子上放着呢,哈哈哈哈...”

    显然宋礼扬被这女子呛的没了声音,只剩下女子的大笑声和宋礼扬愤愤的翻书声。元皓后退两步,咳了一声,高声叫道,“礼扬,你在书房吗?”

    书房里顿时没了声音,紧接着,宋礼扬跑了出来,见到元皓,高兴的叫道,“元皓!你来了!”

    元皓重重点了一下头,两人就像老友一般拥抱了一下,刚刚说话的女子也跟了出来,宋礼扬立刻介绍道,“元皓,这是付师叔的千金,付玥宸。玥宸,这就是我说过的那位朋友,陆元皓。”

    付玥宸显然没有像方才在书房里那般不拘,很有礼的问好,元皓也回了一礼。倒是宋礼扬感觉拘谨,说道,“我和元皓是多年的好朋友,我和玥宸也是兴趣相投的好朋友,所以大家都是好朋友了,不要这么拘束嘛!”

    元皓显然看出他们二人关系亲密,笑着说道,“礼扬,你还当人人都像你这般自来熟吗。”然后对付玥宸说道,“礼扬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叫我元皓就好。”

    付玥宸见元皓果然如宋礼扬说的那样爽朗,于是笑道,“如此更好,元皓唤我玥宸就好。”

    元皓点头道,“此时才觉得,玥宸果然像礼扬一样开朗。”

    宋礼扬笑了,“那是,她一点也不像剑阁那些老顽固家的孩子,闷的要命。”

    元皓见宋礼扬下山这些日子,竟然更加无拘无束一般,说气话来也没了遮拦,不禁好笑,“礼扬说玥宸与他兴趣相投,可是爱好书籍?”

    付玥宸弯着眼睛,“礼扬说你是他好友,果然不假!”然后扫视一眼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而且我俩都想着要远行天下。”

    宋礼扬显然不认为元皓会反对,而付玥宸更是信任宋礼扬,这三两句话之间就将元皓看做了自己人,将秘密也说了出来,倒教元皓不知如何说。元皓早知宋礼扬有过这样的想法,他甚至还想走出这中原四方之地去,探索古兽踪迹,没想到竟然这样坚持,仍未打消这种念头,可是又不知道该不该劝阻他,于是只好说道,

    “这件事不是儿戏,很有风险,一定要做足准备才行。”

    宋礼扬拍拍元皓的肩,“我做事,你还不放心嘛!”

    见元皓一脸不相信他的神情,又说道,“再怎么说,我也不能拿小命做戏对不对。”

    元皓只好给他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然后问道,“我今天刚到三川城,方才见过付师叔了。快跟我讲讲你们几个怎么回事?”

    宋礼扬说着话间拽元皓进书房,“我当然知道你见过付师叔了,不然怎么会到书房来,进屋来细说。”

    那日到了三川城,剑阁这四位行走弟子便直接去了六合铺。在六合铺居住的这段时间,四人将三川城的内外都看了个遍,由于是第一次了解一座大城,到处都觉得新奇。不过这最初的新鲜感随着对三川城的熟悉而消失后,四人便有些迷蒙,尤其是武谦益,终日吃喝睡觉,连修炼都有些荒废了。丁羽还好,虽然不随处走动,却勤加修炼起来,如今已在修炼天引诀第六层了。

    田虎则不同,他忽然发现了浑江码头,生出浓厚的兴趣,整日待在那里。于是便有了接下来,付城主寻到四人,畅谈一番,托田虎打理珲江渔猎的事。而宋礼扬也是那时得知付府有许多藏书,于是整日去看书,还因此结识了付玥宸。可是武谦益和丁羽仍旧没有找到什么感兴趣的事,付城主也没有特别对两人嘱托什么,于是丁羽继续旁若无人的修炼,武谦益继续颓然度日。

    后来药王谷的牧雪寻来,竟是和田虎整日去珲江码头,二人似乎很是熟稔似的,不过宋礼扬也无心打听二人整日忙些什么,因为他有许多藏书要看。再后来,青竹竟然也来了,丁羽便整日陪青竹观游三川城,讲他了解到的三川城的一切。不过两位药王谷弟子不便住在六合铺,分住两处又多有不便,六人便搬去了浑江客栈。

    宋礼扬道,“放心好了,晚上他们都回来,咱们就可以在浑江客栈好好聊聊了。”

    付玥宸开心的说道,“我也要去!”

    “来呗!你看,除了武师兄,你我,元皓,阿羽,虎子,青竹,牧师姐也算上,咱们都是好朋友嘛!”

    付玥宸道,“还没见过牧师姐呢。”

    宋礼扬贼兮兮一笑,“我看虎子跟牧师姐关系很不一般。”

    元皓惊讶的看着宋礼扬,“这......”

    宋礼扬点头道,“嗯,就像我跟玥宸这样。”

    啪的一声,一本书飞到宋礼扬的脸上,付玥宸气鼓鼓的说道,“什么你我这样!”

    宋礼扬一脸委屈的说道,“像咱俩这样的好朋友,有错吗...”

    “你!”付玥宸哼了一声,跑出去了。

    元皓微笑着摇摇头,宋礼扬尴尬地笑着,“玥宸就是这个性子,不是真的生气,我去说说就好了,呵呵呵。”

    说完,宋礼扬连忙追了出去。

    元皓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想,和朋友们在一起,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