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三国未满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六章刘诚访陈王

    “国相来了,匆匆招你前来,是因为收到朱公伟书信,要联合讨伐董卓,国相以为如何?”陈王刘宠对匆匆而来的骆俊说道。刘宠是明帝刘庄的玄孙,勇武过人,黄巾起义之时,郡县官兵逃走,是他招募士兵守住了陈国,同时陈国的军权也落入了他的手中。不过尴尬的是他的身份,按照祖制诸侯王不能拥有军政大权,适逢乱世,很多诸侯王不仅没有租赋,反而会经常遭到劫掠,刘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到手的军权。幸好前有黄巾余波不断,后有董卓乱政,刘宠保住了自己的军权。

    “关东群雄为了地盘互相掣肘,心思完全不在讨伐董卓上,难,难,难。”骆俊摇头说道。

    “我也知道此事很难,不过朱公伟既然已提议,少不得我们也要派点兵过去。”刘宠叹息了一声说道,这就是身份尴尬带来的后果,皇室血裔不仅不能成为联军首领,还要听命于人。

    两人正在商量下人来报,刘诚、刘和两兄弟求见,刘宠一愣,说道:“让他们进来吧,国相我们一起看一看声名远播的神将军此来何意?”

    “王叔祖。”刘诚、刘和双双行礼道,按照辈分刘宠是刘诚的爷爷辈故有此称呼。

    “公信,少年天才扬名当世,威震北狄,公谐也不遑多让,奉帝密诏,只身出武关,皆为当世之杰,同为皇裔与有荣焉。”

    “不敢不敢,黄巾贼乱,叔祖在乱世中保一国平安富贵,功莫大焉,我等哪敢与叔祖相比。”

    “哈哈哈哈,我们不用互相吹捧了,公信所来何事?”

    “侄孙之前无法离开幽州,后将军传书与我,皇上密诏共讨董卓,本想前去南阳与后将军会和,正好碰上朱公伟组织联军共讨董卓。我想后将军掌南路联军得几州相助,兵力强盛,不在乎我这三千人马,于是便留在尉氏响应朱公伟的号召,等公谐来到尉氏,第一时间便来拜访叔祖了。”

    “我给你介绍下,这是我陈国国相会稽人骆俊骆义伟。”

    “久闻骆国相贤名,中原混乱,陈国一枝独秀,政通人和,民富兵强,国相居功至伟啊。”

    刘宠等人先问了下皇帝的近况、长安的形势,刘和一一作答,刘宠说道:“苦了王司徒啊,不顾骂名委身与敌,真乃大丈夫也。”然后问道:“公信要长驻尉氏吗?”

    “哎,我有心讨董,与诸位豪杰一起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可惜中原大乱,鲜卑夫余等族蠢蠢欲动,一直找机会侵入幽州,我实在脱身不得。这次是因为后将军要我亲自前来,我只能布置好防守,抠出几千兵力赶来会和。我跟公伟兄是好友,我留在此地怕对公伟兄有所影响,并不适合。”

    刘诚的意思他们都明白,官职和爵位甚至声望都高于朱俊,确实不适合留下。骆俊接口道:“以朱太守的声望,完全可以效仿袁太守给自己加个官职。”骆俊说道。

    刘诚一愣,旋即就明白过来,骆俊这是不承认袁绍自封的车骑将军啊,想想也是本来袁术攻破洛阳逼走董卓,声望一时无俩,而他又是朝廷册封的后将军,不论哪一方面足以成为南路联军的首领。陈国便属于南路联军,袁绍背刺了整个南路联军,也难怪骆俊对他不喜。于是说道:“公伟兄一心为国忠心可鉴,怎会行如此不要脸之事。”刘诚并不知道朱俊的结局,却被他说中了,朱俊确实是因为忠心,不顾众人的反对,被李傕郭祀借皇帝之名招入长安。

    刘宠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开口道:“早已听闻公信的神奇,不知道公信以为董卓如何,朱公伟组织的此次联军如何?”

    “袁本初初窃冀州牧,冀州需要稳定,他更不愿意居于朱公伟之下,肯定不可能出兵支持朱公伟,荆州、豫州、扬州都陷入州郡之争,兖州、青州、徐州处于黄巾贼的威胁之下,并州深受黑山之害,各州都有自己的问题,公伟兄虽然闻名当世,所获支持恐怕不会太多,鉴于兵力与战力恐怕难有进展。至于董卓,我已知其结局,不过两位要答应我,不可外传,如若被董卓知晓怕会改变天时,让他躲过生死大劫。”

    刘宠、骆俊点头答应,刘诚继续说道:“董贼活不过明年,必死于长安,不过不是死于征伐,言尽于此,不可外传。”

    “哥哥,我们要先回幽州吗?”离开阳夏官寺后,刘和问道。刘诚陷入了沉思,出幽州时赵增招来提出要告老还乡。赵增虽然已经五十七岁,白发苍苍,但是身体却非常硬朗,刘诚看着赵增,赵增说道:“中原现在一片大乱,各路豪强各自为政,现在正是占领中原的机会。等中原势力完成整合,再攻打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正所谓乱世用重典,我愿意做这个恶人,主公给我一年的时间,一年后主公回到幽州将我罢免便是。”赵增知道他犯了妄度上位者心思的忌讳,但是他太了解刘诚了,知道并不会引来刘诚的不满。他的两个儿子赵管、赵鲍也算是最早跟随刘诚的,其他人最差已经是一县之长,而他的两个儿子还在诸曹厮混,他要为儿子搏一个似锦前程。

    “哎,益乾,我知道这是好机会,可是豪强政治并不是我所希望的,世家传承经典,对于政事的处理,平民与他们相比云泥之别,我宁愿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培养自己的人才,不求将他们全部代替,至少能与他们分庭抗礼。再说了关东群雄不承认朝廷任命,朝廷也不承认关东所表,即使占据州郡仍会争执不断,不如超然世外,稳定发展,等时机,你有何苦污名自己。”

    “主公与我有知遇之恩,再生之德,又帮我报得大仇,我愿意为主公的目标,赴汤蹈火。”赵增原名赵奎本是广陵郡寒门子弟,赵家为郡中望族,他就学于赵家私塾,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后来他娶了一房漂亮媳妇,被本家主家的一个二世祖看中,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猜到了,他被打了个半死,媳妇也被抢了。赵增也想报仇,可惜实力差距太大,心灰意冷出走广陵投靠游学时的朋友北海王会,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黄巾初平,刘诚派百名亲卫跟随赵增回到广陵,灭仇家满门。

    “公谐,刘公山邀请我去兖州一聚,我们从青州回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