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学校穿越啦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司马琼领着四人去了长京最有格调的锦绣阁请客,一路上司马琼不断引导话题,各种试探打听。

    四人小组对这种事早有准备,自有一套说辞应对,只说他们是隐世的武术世家子弟,此番出门历练,也要发扬师门意志,惩恶扬善,于是就有了先前客栈里的那一场。

    她们早就调查过,这个时代虽说已经基本上天下一统,但依旧有很多偏远地区,朝廷无暇顾及,只要不危害江山社稷,便任由其发展,所谓江湖人士,便是这么来的。

    所以只要他们华夏理工技术学院不做些造反之类的事,平时低调点,在朝廷眼里,也就是个小门小派,天下间这样的门派多不胜数,朝廷根本没工夫搭理。

    果然,司马琼听过之后也以为是个隐世宗门,他现在看中了几人的武艺,惊叹他们的年纪,这般可造之材,要是培养成卧底,探子刺客什么的,与他这朝中自保也大有帮助。

    “那么诸位来长安是想做些什么营生?”

    提前这个,王子威便随口说了句,“我们什么都会,看长京缺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吧!”

    “这样啊!”司马琼略有些失望,“长京已是大炎之都,天下最繁华只地,又处在南北商路交汇之处,西域番夷,北方牧民都有货物在此流通,应是不会缺什么了,王兄还是该早做打算。”

    王子威根本不担心这些,他捋了捋头发,笑道:“马兄此言差矣,有市场就会有需求,你们所谓的不缺什么,并非你们真的不缺,而是还没有发现!比如文字出现之前,世人也觉得自己不需要纸张。”

    司马琼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仔细想来也觉甚是有理,于是便与王子威探讨起来,最后道:“王兄学识渊博,马某佩服至极,我在这长安还算有些面子,今后若有需要,可来锦绣阁寻我。”

    王子威与他客套一番,识趣地没有探究对方身份,虽然已经心知肚明,只依旧与他谈天说地。

    这令司马琼非常高兴,觉得很少有人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而接近自己,且这位王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必是个学识渊博之人,与之结交,不亏!

    中途,有小斯进来跟司马琼耳语了几句,司马琼眉头微蹙,与王子威道了声家中有事先行告辞便匆匆离去,当然,离去之前给她们把单给买了,还帮他们开了两间上房。

    “太贴心了,难怪现在的女生都爱霸道总裁!”王子威感慨完继续吃菜。

    锦绣阁其实是文人雅士聚会之所,所供吃食多是香饼糕点,主食也都比较清淡,他们点了一只鸭子,是整只蒸熟,只点了几滴白醋去腥,白白嫩嫩的一盘,看着十分赏心悦目,味道嘛,也是……不敢恭维。

    “要不,咱们就做老干妈吧!”王子威提议道,司马琼自信这长安什么都不缺,可对于她们来说,是看什么都缺,不过这对她们来说也是好事,随便弄个什么“王子威十三香”出来,绝对想亏本都难。

    楚肖潇却有其他顾忌:“不说配方我们没有,就算能找到配方,但我们暂时也没原材料,做佐料生意投入太大,也很难迅速得到收益,还是想想其他的。”

    黄灿也道:“而且,天子脚下,皇城地界,随便哪条街都是高门显贵,到时候眼红咱们赚得多,来一出强取豪夺也不是不可能。”

    “那咱们能干什么?”

    楚肖潇:“能做的也不少,当下长安城里读书人最多,这种年代,能读书的家里都不穷,咱们可以……”

    要说读书人缺什么?笔墨纸砚是标准配置,还有就是书,根据他们之前一路上做的市场调查,大炎朝目前还没有出现印刷术,倒是有专门抄书卖书的店铺,价格很不便宜。

    做毛笔是技术活,他们以前基本上没接触过这些东西,想了想,似乎只有纸张是能造出来的,但是造纸术现在还被世家大族当做家族不传之秘,他们要是拿出来,岂不是断人财路,遭人记恨?

    王子威:“那咱们做活字印刷?”

    “我也是这么想的,”楚肖潇在学院上过木雕艺术选修课,刻字不成问题:“咱们自己悄悄的做,不把印刷术摆出来,一般同一本书也不会有人买两本,等以后他们发现了书里的技术,咱们也赚够了钱,打开了局面。”

    王子威觉得这个主意靠谱,“那我们也印红楼吗?这书最近挺火的,柳言玲还没更完,咱们可以把后续都给印出来……?”

    黄灿白了他一眼:“世上名著那么多,你就只知道红楼啊!”

    “红楼就算了,到时候把何大姐惹过来跟咱扯皮就不好了。”楚肖潇也道:“既然是卖给读书人看的,咱们就印诗词歌赋好了。”

    “古诗三百首,你们还记得多少?”

    王子威挠了挠后脑勺:“记得一些,但有些对不上名字,有些对不上作者……”

    楚肖潇:“……”第n次感叹这帅哥白瞎了这张脸!

    “没关系,记得多少写多少,记不起来的就写无名氏……”

    几人又商量了一通,吃完饭就出去逛长京,司马琼帮他们定的房没说住到什么时候为止,但他们也不能一直占人家皇帝的便宜,要给皇帝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所以楚肖潇她们也暂时放下了逛逛逛,买买买的爱好,认真筹备她们的书局。

    她们动作很快,先是找了一个僻静巷子,在那里花了点钱租了间院子,迅速搬了家,然后又找到了家居工坊,定了一批木头方块,筛子大小。木匠随便找些做家具的边角料磨磨就行,所以没花多少钱。

    忙活半天,终于在宵禁前把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接下来一段时间就待在新家里刻木头了。

    这活儿不重,主要靠手艺,工具都随身带着的,合金刻刀在这地方无坚不摧,楚肖潇刻起来就不停,一天可以刻几百个字,看着自己刻出来的成品,就特别有成就感。

    其他人也没闲着,买纸的买纸,买墨的买墨,还买了针线用来将印好的纸张装订成书,大炎朝的书还都是像唐三藏的通关文牒那种样式,散开一长条折起一小本那种。他们的翻页书本看起来更方便,肯定会成为一个买点,风靡长京,引领潮流。